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莫罗博士的岛 - 第十八章 找到莫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看到蒙哥马利吞下第三杯白兰地后,我毅然地出来干预了。他已经有七分醉意了。我对他说,此时莫罗一定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否则他早该回来了,我们应该搞清楚这场大灾难的究竟。蒙哥马利提出了一些不堪一击的反驳,最后还是同意了。我们拿了些吃的,随后我们三个就出发了。
  也可能是因为当时我的精神十分紧张,就是直到现在,那天下午我们老人热带灼烫的静寂之中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姆令走在头里,耸着肩,一路上东张西望,随着一阵阵的惊恐,转动着他那奇特的黑脑袋。他手无寸铁,在和猪人遭遇时,他把那把小斧头失落了,需要战斗的时候,牙齿就是他的武器。蒙哥马利,手插在衣袋里,垂头丧气,磕磕绊绊地跟在后面,因为我拿走了白兰地,他酒醉迷糊地直到那时还对我绷着脸。我的左臂吊在吊带上——幸亏是左臂——,右手提着手枪。
  我们选择了一条穿过岛上荒野密林的羊肠小路,向西北方向走去。刹时间,姆令停住了脚步,一动不动地、小心提防地观望着。蒙哥马利几乎撞在他身上,随之也停了下来,接着我们侧耳细听,听见了透过树林传来的说话声和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
  “他死了,”一个深沉颤抖的声音说道。
  “他没有死,他没有死,”另一个声音快嘴快舌地说。
  “我们看见了,我们看见了,”好几个声音说。
  “喂!”蒙哥马利突然喊道,“喂,谁在那儿!”
  “混蛋!”我握紧了手枪骂了一声。
  刹时一片寂静,随后在交织缠绕的草木之中,一开始在这里,接着又在那里,传来了刷拉拉的响声,转眼闪出了六张脸孔,都是一些焕发着奇异光彩的奇特面孔。姆令的嗓子里冒出了一声咆哮。我认出了其中的猿人——我的确已然能够辨别出他的声音了——,还有曾经在蒙哥马利船上见过的两个裹着白布、棕褐脸色的家伙。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两个斑驳花色的兽人和那个诵说法律、弯腰缩肩、吓人的灰怪物。灰怪物的一缕缕灰发垂在脸颊上,重重的灰眉毛,一绺一绺灰毛从头顶的中间分开,又浓又密地盖在他那斜脑门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有脸的庞然大物。他从密林之中用那双奇怪的红眼睛,好奇地瞧着我们。

  有好一会儿谁也不出声。过了一会儿,蒙哥马利打着嗝说道:
  “谁说他死了?”
  猿人自觉犯了错儿似地看了看灰发怪人。
  “他是死了,”灰发怪人说,“他们看见了。”
  对于这支小分队来说,无论如何是没有什么危险的。他们看来又恐惧害怕,又迷惑茫然。
  “他在哪儿?”蒙哥马利说。
  “那边,”灰发怪人指着方向。
  “现在还有法律吗?”猿人问道,“还必须这样和那样吗?他真的死了吗?”
  “还有法律吗?”缠裹着白布的兽人重复地问道。
  “还有法律吗,你另外那个拿着鞭子的?他死了,”灰发怪人说。
  他们都站在那里盯着我们。
  “普兰迪克,”蒙哥马利转过头来用一双迟钝的眼睛看着我说,“他是死了——很明显。”
  在这一番谈话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蒙哥马利的身后。我开始领会到他们是怎么回事了。我突然跨上一步,站在他的前面,提高了嗓音说道:
  “法律的臣民们,”我说,“他没有死。”
  姆令转过一双锐利的眼睛瞪着我。
  “他变化了他的形状——他变化了他的身体,”我继续说下去。“你们一时将会看不到他。他在??那里”——我向上指着——“他在那里仍然能监视着你们。你们不能看见他,可是他却能看见你们。不要亵渎法律吧。”我直视着他们。他们都畏缩了起来。

  “他是伟大的,他是贤明的。”猿人一边说着,一边在密林中畏惧地向上窥望着。
  “还有另外那个家伙呢?”我追问道。
  “那个混身流血,一边跑一边尖叫抽泣的家伙——他也死了。”灰发怪人说着,还在凝视着我。
  “那很好,”蒙哥马利哼哼地说。
  “拿着鞭子的那个人,”灰发怪人开口说道。
  “怎么?”我说。
  “说他死了。”
  可是蒙哥马利到底还是酒醒得足以能够理解我之所以否认莫罗身死的动机了。
  “他没有死,”他慢慢地说。“根本就没有死。和我一样都没死。”
  “有一些人,”我说,“触犯了法律。他们要死的。有几个已经死了。他的遗体在什么地方,现在指给我们。他把躯体遗弃了,因为他不再需要它了。”
  “在这边,走到大海里的人,”灰发怪人说。
  在这六个兽人的引导下,我们穿过纷乱的羊齿叶、蔓草缠枝和树茎,向西北走去。不一会儿,从茂密的枝叶中传来了一声嗥叫和哗啦啦的响声,只见一个粉红色的小矮人尖叫着从我们身边冲了过去。后面有个凶猛的怪物穷追不舍,这个满身血污的家伙还没来得及止住他飞快的脚步,就几乎冲进我们人群里了。
  灰发怪人一跃,跳到了旁边;姆令大吼一声,向他扑去,但是被猛然一击打倒在一边;蒙哥马利开枪不中,低着头,举起双手,转身逃去。我也开了枪,可是这家伙还在向前扑来,我又直对着他的丑脸开了一枪。我看见他的眼、鼻、嘴??眨眼间都不见了。他的脸却还在步步逼近。可是他却从我身边冲过,一下抓住了蒙哥马利,并且紧抱着他,一头栽倒在他的身边。这个家伙在临死的痛苦之中,还四仰八义地紧紧地把蒙哥马利揪住,压在他自己的身上。

  我发现身边只剩下姆令、那头死了的畜牲和趴倒在地下的蒙哥马利。蒙哥马利慢慢地坐起身来,像喝醉了似地瞪着身旁粉身碎骨的兽人。这一下可让他酒醒了大半,他爬了起来,不一会儿,我看到灰发怪人穿过树林,谨慎小心地走了回来。
  “看见吗,”我指着那头畜牲的尸体说,“法律不是还存在吗?这就是违犯法律的下场。”这个怪物凝视着尸体。
  “是他送来了天火杀死的,”他以深沉的嗓音说道,背诵着仪式的部分诵词。
  其他几个兽人围了过来,隔着一段距离呆望着。
  我们终于走近了小岛的西端,碰到了山豹的被撕咬得残缺不全的尸体,他的肩胛骨被子弹打得粉碎。再向前走了大约二十来步,终于找到了我们所要寻找的人。他脸朝下,躺在一片藤从竹林中被踏平了的空地上。
  他的一只手几乎齐腕被切断了,银灰色的头发浸湿在血泊中。脑袋被山豹的镣铐砸得七凸八凹,身子下面,被折断了的藤竹上染满了血迹。我们没能找到他的手枪。蒙哥马利把他翻过身来。
  在七个兽人的帮助下——他的块头可真不小——走走歇歇,我们把他抬回到围场。那天夜色朦胧昏暗,有两次我们听到了一些看不见影子的家伙狂嗥尖叫着从我们这一伙人的身旁响过,还有一次看见那个粉红色小树懒似的家伙突然闪了出来,轻视着我们,随后又消失了。但是我们没有再受到袭击。在围场的门口,我们的兽人伙伴,姆今,离开了我们,和另外几个兽人走了。我们把自己锁在围场的屋里,然后又把莫罗被砍得血肉模糊的尸体抬到庭院里,把它放在一堆木柴上。
  我们随后走进试验室,把我们能找到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全都结果掉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