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莫罗博士的岛 - 第十一章 林中追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一门心思地打算逃跑。这时我想起,我屋子的外门还开着。现在我确信,而且完全肯定,莫罗是在对一个活人进行着活体解剖。自从听到他的名字以来,我在脑子里一直尽力以某种方式把岛上人的可怕的兽性,同他的令人厌恶的作为联系起来。现在我已经洞悉全情了。关于他在输血方面的著作的记忆,又重新浮现在脑中。我所看到的这些怪物,就是一些可怕试验的受害者!
  这些令人作呕的恶棍,只不过是想要留住我,以他们伪饰的信赖来愚弄我,并且不久就要开始对我下手,折磨我,给我以比死亡还要可怕的命运。在折磨之后,可以想象得出来,是无比可怕的退化——接着把我,一个永坠地狱的灵魂,一头畜牲,驱逐走,撵到和他们的考莫斯神①大宴会上的牲畜为伍。我四处寻找看看有什么武器什么也没有。我忽然想起了个好主意,我把桌椅翻了个底儿朝天,用脚蹬住它的一边,把一侧的扶手拽了下来。碰巧这扶手的木头上还带了个钉子,尖尖地伸刺着。比起另外微不足道的武器来说,它还有那么一点儿威胁性,我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我立时砰地把门推开了,发现蒙哥马利离门还下到一步远了。他是打算把外门锁上的。
  【①考莫斯神:主宴会的年轻的神,是酒神和女妖之子。】
  我举起手中这根带钉子的木头,朝着他的脸猛劈下去。可是他往后一闪,跳开了。我犹豫了一下,转身绕过屋角逃掉了。
  “普兰迪克,喂!”我听到他吃惊的喊叫。“别犯傻了。你!”
  我想,再耽搁一分钟,他可能把我锁在屋里了,我只好落得一个像一只医院里的兔子那样束手待毙的下场。他从拐角处闪了出来,因为我听见他喊着,“普兰迪克!”
  随后他开始追起我来,一边跑一边还嚷叫着什么。
  这次我是盲目地逃跑,结果我是朝着东北,向着和我上一次探险的路成直角的方向跑去。当我匆匆地跑上沙滩的时候,回头望去,看到蒙哥马利的侍从也和他在一起。我猛跑上山坡,越过山坡、沿着山石嶙峋、两旁点缀着丛林的山谷,转头向东跑去。我大约一共跑了有一英里,胸部简直透不过气来,耳朵里砰砰地响着心跳声。后来,听不到蒙哥马利和他的侍从的声音了,我也感到简直筋疲力竭了。我又机警地按着我的判断,扭头折回,朝着沙滩跑了回来,在一片竹藤密林丛中的一个窝棚里躺下身来。
  我在那里呆了好久,惧怕得动也不敢动,说真的,害怕得甚至不能计划下一步行动的去向。周围的荒芜景色,在阳光之下静悄悄的,靠近我的唯一响动,就是一些已经发现了我的小蠓虫微弱的嗡嗡叫声。不久,我又觉出了一种呆滞沉寂的漂动的声音,那是海水冲上沙滩的哗哗声。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以后,我听见蒙哥马利喊叫我名字的声音,向北远去。这使我能够专心考虑我的行动计划了。按照我当时的理解,居住在这个小岛上的就是那两个活体解剖者和他们的那些动物化的受害者。毫无疑问,假如需要的话,他们能够强使一些受害者为其效劳来对付我。我知道,莫罗和蒙哥马利两个人都带着手枪;而我除了一根不像样子的带着一个小钉子的松木棒——这实在不过是一根可笑的狼牙棒——我是手无寸铁。
  我就这样在原地这么一直躺着,直到开始觉得腹饥口渴。此时,我沉重地感到,目前的处境真是绝望了。我没有办法得到任何可吃的东西;我对植物学一窍不通,以致于没法找到可能就在我周围繁生着的可食的根或者果实。我又没有陷捕岛上绝无仅有的一些兔子的工具。我反复考虑今后的前途,越发觉得黯淡茫然。
  最后,出于我的处境,只得挺而走险了,我转而想到曾经遇见过的岛上兽人。我竭力从我能记起的关于他们的事情中,寻找一线希望。我一个一个地回忆着曾经看见过的每一个人,试图从我的记忆中找出什么可以有所帮助的预兆来。
  一会儿,我突然听到了一只猎狗的吠叫声,从这叫声中我意识到了新的危险。我没有时间去思考,否则他们就可能抓到我,我只得抓起那根狼牙棒,从我隐蔽的地方急匆匆地向响青海水声音的方向冲去。我记得,荆棘丛生的草木丛,就象小刀一样地扎入。我挣脱了出来,流着血,衣衫不整,出现在一个向北开口、长长的小水湾的岸边。
  我不敢稍有怠慢,一直走进海水里,着水向水湾的上方走去,不一会儿就发现我已没在齐膝深的一条小溪中了最后我终于爬到了西岸上去,只觉得耳朵里砰砰地响着剧烈的心跳声。我又蹑手蹑脚地走进纷乱的羊齿草丛中,等待着事情的结局。我听到狗吠声——只有一只狗的叫声——越来越近,当走到荆棘丛中时,它大声狂吠起来。后来就没有再听到什么动静了,刹时我想到:到底是逃出来了。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一片寂静。在平安地度过了一个小时之后,我终于又渐渐恢复了勇气。
  这时候,我不再是那么惊恐或那么可怜了。正如所发生的那样,我已经度过了恐惧和绝望的极限。现在我觉得,实际上我已失去了生命。正是这一种信念,使我能够敢于面对一切,冒一切风险;我甚至有某种面对面地再遇到莫罗的愿望。当我进水里的时候,我想起,假如我被追逼得太紧,至少有一条逃避苦难折磨的路对我仍然是敞开的——他们还不能那么随心所欲地阻止我淹死我自己。那时我已经有几分想淹死自己了。可是一种想要看看这整个冒险结局究竟如何的奇异愿望,一种古怪费解的、和个人无关的、引人入胜的好奇心抑制了我。跑过荆棘丛生、长着象针一样的刺的密林,身上一碰就疼,十分痛楚,我伸展着四肢,环顾着四周,注视着树林。接着是那么突然,就好像是从环绕树林的绿色花纹装饰中跳出来的一样,我的睛睛偶然发现了一张紧紧盯着我的黑脸。

  我看到,这就是那个曾在沙滩上迎候汽艇的像猿猴一样的怪物。他正抱持在一棵棕榈树的斜树杈上。我握紧木棒,站起身来,面对着他。他开口叽哩呱啦他说了起来,我起初能够分辨出来的就是“你,你,你,”突然,他从树上跳了下来,一转眼、拨开棕榈树叶子、好奇地凝视着我。对于这个怪物,我并不像过去遇到其他兽人那么厌恶。“你,”他说,
  “在小船里。”他能够说话,那么,他是个人了,至少是个像蒙哥马利侍从那样的人了。
  “对,”我说,“我是乘小船来的。从那艘大帆船上。”
  “啊!”他说。
  他那明亮不安的眼睛审视着我,依次看我的手、我拿着的木棒、我的脚,看我外套被扯破了的地方以及被荆棘扎破划伤了的伤口。他似乎对什么东西感到迷惑不解。他的目光又回到我的手上。他把手伸了出来,慢慢地数着手指头:“一、二、三、四、五——嗯?”
  我一时搞不清他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才发现,大多数兽人的手都是畸形怪状的,有时甚至缺少三个手指。可是当时我猜想,这可能是某种打招呼的方式,于是我也照样模仿了一遍,以作为回答。他无限满意地露着牙齿笑开了。后来他那飞快的转来转去的目光,又一闪一瞥地转了起来。他敏捷地一跳,随即消失了。他站立其间的分开的棕榈树叶子,重又刷的一声合拢了起来。
  我拨开丛林的枝叶,接着他也走了出来。我大吃一惊,发现他正用一只瘦长柔软的胳膊,抓住一根从头顶上繁枝丛叶中一圈一圈垂下的植物藤茎结成的藤绳,在那里兴高采烈地摇来晃去。他的背正好朝着我。
  “喂!”我说。
  他弯着身子一跳,落在地上,面对着我站在那里。
  “我说,”我说道,“我从哪儿能找到点儿吃的?”
  “吃的!”他说,“现在是吃人吃的东西了。”他的目光又回到摇摆的藤绳上去了。“在小茅屋那儿。”

  “可是茅屋在哪儿?”
  “哦!”
  “你要知道,我初次到这儿来。”
  他听到这话,转了一圈,说了声“跟我来。”就快步出发了。
  他所有的动作举止,都令人惊奇地迅速。我跟着他,想看看到底这场冒险的结局如何。我猜想,那茅屋一定就是他和另外一些兽人居住的简陋的窝棚。我也许会发现他们是友好的,找到了解他们思想的一些机会。我还不清楚,对于我认为属于他们的人类的天性,他们究竟已经遗忘得剩下有多少了。
  我的这个像猿猴一样的同伴,手垂着,下巴向前突出着,在我身边急匆匆地快步走着。我很想知道,他的脑子里能有些什么记忆。
  “你在岛上有多久了?”我说。
  “多久了?”他问。他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然后伸出三个手指。这怪物和傻瓜差不了多少。我试图搞清楚他这是什么意思,可是看来,这使他厌烦了。又问了他一两个问题以后,他突然离开我身边,跳着摘下一些树上挂着的果子。他摘下一捧带刺带壳的果子,边走边吃着壳内的果实。我满意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因为这至少指出了给养来源。我试着又问他另外一些问题,可是他那叽哩呱啦、迅速的反应,屡次都是滑稽的答非所问。其中有少数回答得较合适,而其他则都像鹦鹉学舌那样重复着问话。
  我是那么热衷于这些奇怪的现像,以致于简直没有注意到所走过的路。一会儿,我们来到烧成了焦炭、棕褐色的树林里,就这样,我们又来到了覆盖着一片黄白色硬壳的不毛之地。一阵阵刺鼻刺眼的辛辣的青烟、袅袅升起,从这块空地的上空飘过。隔着一块光秃秃岩石的凸角,在我们的右边,我看到大海蔚蓝色的海面。小路陡然盘旋而下,通向一条夹持在两堆混乱的灰黑火山岩烬山包群之间的狭窄的深谷。我们在这深山峡谷之中隐没了。
  在经过反射出眩人眼目的阳光的硫磺质地面之后,这条通路显得特别黑暗。两边的峭壁变得越来越陡,甚至彼此连接了起来。绿色和鲜红色的大块斑点在我眼前飘过。
  我的引路人突然停了下来。
  “家,”他说,我站在一个陷坑裂口的底部。起初这里对我是一片黑暗。我听到一些奇怪的响声,我用左手的指节使劲地揉了揉眼睛,渐渐嗅到了像打扫得很不干净的猴笼子里的那种令人讨厌的味道。再过去一点,山石又有一处开口,那里坡势比较平缓,在阳光普照之下,满是青枝绿叶。在两边,阳光通过一条狭窄的缝隙,向下射进了中央的幽暗之处。
或许您还会喜欢: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5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人味在夜空中飘荡。狼灵停在一棵树下,嗅了嗅,灰棕色毛皮上洒满了斑驳阴影。松林的风为他送来人味,里面混合着更淡的狐狸、兔子、海豹、鹿,甚至狼的气味。其实这些东西的气味也是人味:旧皮的臭气,死亡和酸败的气息,且被更浓烈的烟、血和腐物的味道所覆盖。只有人类才会剥取其他动物的毛皮毛发,穿戴起来。狼灵不怕人,就和狼一样。他腹中充满饥饿与仇恨,于是他发出一声低吼,呼唤他的独眼兄弟,呼唤他的狡猾小妹。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