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魔鬼搭讪学 - 29 搭讪时如何表现幽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9搭讪时如何表现幽默
  搭讪时如果能表现一些幽默,往往会有起死回生或者锦上添花的效果,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既对搭讪者自身有一定要求同时也依赖于被搭者的响应。比如,把钱钟书跟杨丽娟搁一起估计就是白搭。
  所以这里分析的只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幽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就行。
  回顾自己在搭讪时曾经冒出的一些幽默,我发现有一个共性,就是全部都是大实话。比如《最机智的一次搭讪》,我的那句开场白就是我在冬天的切身体会。北风呼啸的街头,我一个人走路经常冻得直打哆嗦,但只要目标一出现,我脑子里一想着该搭讪了,周身立马热血沸腾。这个印象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不把它说出来呢,说出来也不会得罪谁呀,于是就有了那个桥段。
  同样,“我看你不像坏人”也是扪心自问后的感慨。通常搭讪犯在要电话时都习惯说“我不是坏人”,但我仔细想想,“我他妈的怎么不是坏人呢,我是坏人,虽然不很坏,但也绝不是好人,至少不是老好人、大好人。”所以我觉得跟姑娘说“我不是坏人”首先没创意,其次是假话。反之,“我看你不像坏人”,这倒真的是我向她搭讪的一个原因。设想如果她是蛇蝎之心的话,就算再漂亮我也不敢过去呀。

  我们的文化不提倡当面讨论对方人品,所以一般大家都在背后议论别人,而在当面全都是无条件的肯定。“我看你不像坏人”这句话由于包皮含了质疑成分,所以会被习惯性地阻挡在大脑思维之外。但是,搭讪是一种特殊的社交,有时候它是可以违反一些规矩的,所以只要没对对方具体不敬的言行,我觉得都可以考虑。而且恰恰由于这种表达隐含着小小的叛逆色彩,有时还会拉近你跟她的心理距离。
  所以我喜欢没事就倾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把它们变成具体的语言,然后再衡量衡量这些话到底会得罪谁伤害谁?如果没有明确的受害者,我就加工润色一下说出来。这样既能给对方带来一些小小的快乐,也让彼此有更多实质性的交流。
  而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交谈所表达的信息并不是完全指向对方的,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在表明自己在环境中的合理性,这就是传统教育所谓的“得体”或者“顾大局、识大体”,讲的都是个人的言行首先要符合环境的要求。但往往这种意识过于强化就会造成思维和语言的单调贫乏,人不再具有鲜明的个性,变成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作为一种宣泄,东方人的幽默往往都是无厘头式的,形象些说就是用一些莫名其妙的面具来暂时替换一下自己的那个沉重的社会面具。但我习惯的缓解方式是摘下那个面具,让真实的自己在空气中暴露几分钟,分寸把握得当就会是另一种幽默,理性并且诚恳。
  记得有一次跟朋友参加一个聚会,席间让他介绍一个mm,朋友那天喝大了,张嘴就说:“这是我的哥们╳.╳,他可是个泡妞高手,女朋友的数目是我的10倍。”我当时白了他一眼,对女孩说:“别听他吹牛,他女朋友哪儿有那么多。”(正常人也许会说“我女朋友哪儿有那么多”)这就是我的习惯:主动炫耀自己女朋友多是庸俗的,但情况找上门来,咱就一丝不苟地承认。
  在西方社会,性和政治一直都是幽默的主题,原因就是这两个领域可去触及的禁忌太多了。我一直很欣赏的就是西式幽默的逻辑性,换成任何一种语言你都能体会到有趣,因为它挑战的是规矩和习俗,反映的却是人性和理性。
  再举一个最近经常看到的例子:要电话时对方不给,搭讪犯戏言:“不要担心会骚扰你,每天我最多只打20个。”

  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准的无厘头式幽默,好玩的地方在于它的莫名其妙。前提是如果mm已经对你有一定好感,那么这样可以放松一下气氛;但如果mm还在审视你的阶段,这么开玩笑几乎等于承认自己是个神经病。
  所以,作为理性的搭讪犯仔细去想想,你真的会每天给她打20个电话吗?显然是不会的;但如果说“每天我最多只打1个”好像又乏味了点儿,所以不如在合理的方向上继续去夸张。不妨可以这样说“每天我最多只打0.5个电话。”——这样的回答,既有幽默效果,同时还表现了自己懂礼貌有涵养的一面。
  俗话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作为新时代的搭讪犯,死记桥段不如理解了精髓之后自己去创造,毕竟灌装材料总是有保质期的。而一个精彩的原创幽默,既能愉悦别人,又能表达自己,这才是搭讪最美好的瞬间。但是,往往许多本来可能有的幽默还在萌芽状态就被头脑中的框框给否定了,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多去面对真实的自我,才能发掘出更多的有趣事物。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把妹达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第1节谜男MeetMyStery屋子里一片狼藉。门板裂了开来,铰链也脱落了;墙上散布着串头、电话、花盆撞击的凹痕;贺柏为了逃命,躲到饭店去了;而谜男则哭着瘫倒在客厅地毯上。他已经整整哭了两天了,这不是那种正常的哭泣。正常的眼泪是可以理解的.但谜男已经超出常理,他失控丁。一星期以来,他游栘在极端愤怒与暴力,和一阵一阵间歇性,发泄式的呜咽之间。现在他威胁着要自杀。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石油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当我坐在桌前,铺开笔墨,准备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的时候,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惶惑。中国读者智慧而敏锐,要在这样一篇短序中将一个纷乱嘈杂的世界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3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2
摘要:当我围绕着美国与欧洲的货币历史展开研究时,一条脉络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货币发行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对这一关键权力的觊觎和争夺,贯穿了整个欧美近代史。从这一视角去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风云变幻,将会得到一种类似X光透视的效果。原来,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货币发行。 [点击阅读]
鬼医傻后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第001章夜半惊魂晚霞似血,笼罩了整个天际。苍穹一片暖色,晚云轻拂而过,好似层层翻滚的浪海,无穷无尽的变幻。翻卷如云的宫墙,层层迭迭的瓦檐,精致的亭台楼阁,山石排列有序,奇花异草数不胜数,轻风吹过,到处是馥郁诱人的香气。雕梁画栋的殿阁中,微微敞开的窗户,暮色的青白光芒笼罩着宽大空荡的宫殿,显得苍凉而凄惨。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