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模仿犯 - 第19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栗桥浩美的第一次“杀人”,是在他年满十周岁生日的时候。那时候,“豌豆”就在他身旁,是“豌豆”教他杀人的。“豌豆”是小学四年级那年,他家从岛根县的松江市搬到东京练马区的时候,转学到栗桥他们学校来的。从那个学期开始,他和栗桥浩美就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个班,而且还是同桌。他俩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不久两人就制造了第一起“杀人”案。栗桥浩美出生于1967年5月10日。“豌豆”是同年4月30日出生的,比栗桥大一点儿。栗桥浩美的家就在练马区,他和父母一起生活,从小一步也没离开过父母身边。“豌豆”可就不同了,据他自己说,从婴儿时代起他家就随着父亲的工作调动在日本各地搬来搬去。栗桥浩美非常崇拜“豌豆”有一个经常调动工作的父亲,因而也认为“豌豆”很了不起。在那个时代,父亲的工作对于孩子,特别是对于男孩子的价值观的影响是很大的。栗桥浩美的父亲是一家小药店的老板,母亲是父亲的帮手,夫妇二人过着安稳的日子。家业是从祖辈继承下来的。父母经营的小药店被称作“街区药房”,是一家深受周围居民欢迎的便民小药房。上年纪的老人拄着拐杖来买个膏药,在附近进行道路施工的工人就近来买瓶饮料喝,还有夜里附近公寓里谁家的孩子发烧了,买个冰袋什么的,都到这个小药店来。在栗桥浩美上中学之前,一家人一直住在这个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木制构造的两层小楼里,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店铺。房子已经很旧了,到处都看得出班驳的伤痕。栗桥浩美虽然没有见过他的祖父母,但是他们用过的各种用具,装衣服用的箱子什么的家里还有不少。这些东西塞得到处都是,不管你怎么收拾,房间也整洁不了。栗桥浩美曾经试着把这些旧东西扔掉,可是每当这时候,就会受到父母的训斥。尽管如此,他还是偷偷地扔过一些。特别是他到“豌豆”家住的公寓去玩儿过以后,觉得家里是又破又乱。他对家里堆放的颜色发黄的旧纸箱厌恶到简直难以容忍的地步,甚至想一把火把它们全给烧了。我家怎么就不能像“豌豆”家那样呢?为什么我家就没有沙发呢?为什么我家没有插鲜花的花瓶?我家的墙上怎么不挂绘画?干嘛把印着制药公司名称的俗不可耐的挂历挂在屋里?为什么总在客厅的角落里摞那么多纸箱子?为什么家里的厕所不是洋式的?“豌豆”的父亲很忙,栗桥浩美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去他家玩儿的时候,他父亲总是不在家。许多时候都是去打高尔夫球了。“豌豆”的母亲总是穿长筒袜,长裙下露出脚脖子在你眼前一晃一晃的,她的上身穿着颜色漂亮的上衣或毛衣,总是微笑着招呼你。她拿出来请你吃的点心,一看就知道是在有名的店里买来的。还不止这些,“豌豆”家里到处都井井有条,桌子上铺着漂亮的桌布,柜子里摆着高价的洋酒,盘子里放着新鲜的水果。栗桥浩美的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这三年期间都是和“豌豆”同班。在这期间,“豌豆”总是在说他的父亲可能马上又要调动工作,他也许会在别的地方上中学。那样,咱们就要分开了。这些话总引得栗桥浩美胡思乱想,他会不会去大阪呀?他是不是去福冈呀?要不就是去札幌吧?“豌豆”要是搬了家,以后我还能去外地找他玩儿呢。“豌豆”的母亲也对栗桥浩美说过,浩美君和我家“豌豆”这么要好,我们如果搬了家一定要来玩儿呀。这些话总是使栗桥浩美的心里产生一种向往。栗桥浩美甚至想象在他去外地拜访“豌豆”家的时候,东京突然发生大地震,他的父母都在地震中死亡了。那样的话,就剩下他一个人,“豌豆”家一定会接纳他,让他成为“豌豆”的兄弟。那样该多幸福啊,栗桥浩美心里想。那样的话,他就可以有另一个家,有另一种境遇,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了。现实并不像栗桥浩美想象的那样。“豌豆”和浩美进了同一所中学,是当地的一所公立中学。两人不是同班,但教室是挨着的。在他们上中学的这年的春天,浩美听“豌豆”说,他父亲调工作的事好像有了转机,他家以后不用再搬家了,可以在东京定居下来了。说这些话的时候,“豌豆”很自豪,可是栗桥浩美却感到失望,他感到自己无望成为“豌豆”家的一员了,除非自己是个孤儿……这又让他想起早就忘记了的“杀人”案,是他和“豌豆”两个人在十岁时干的“杀人”案。那件事对于栗桥浩美来说真的是具有“杀人”意义的。那天,栗桥浩美对“豌豆”说,要是我父母都死了就好了。“豌豆”听了吃惊地问:“要是你父母都死了,你可怎么办呀?”“那有什么关系呀?”“当然有关系了。让你的亲戚来领养你吗?还有更糟糕的呢,没准儿你还得进孤儿院呢。”“什么?”“没有监护人的孩子就得进孤儿院,知道吗?”栗桥浩美吓得说:“这么说还不能杀了他们。”听他这么一说,“豌豆”倒认真起来。一边仔细地看着栗桥浩美一边笑着说。“你忘了小时候的事儿啦?”栗桥浩美点点头,他知道“豌豆”指的是什么。“咳,那次不是谁也没有真的死吗。你别瞎打比方埃”“豌豆”微笑着,他的笑容很可爱,极像他的母亲,加上他原本就溜儿圆的脑袋,活脱脱一粒大黄豆,这也是他“豌豆”这个绰号的由来。“我不跟你开玩笑。”那天夜里,栗桥浩美又做了个梦。自从十岁的时候“杀人”以来,从没有做过的梦。那个小女孩儿又出现在噩梦里,她来到浩美的枕边,拼命掰开浩美的嘴,想进入浩美的体内。女孩子的手很小,冰冷柔软。她用手把浩美的嘴掰开,力气很大,比大人的劲儿还大。浩美嘴里说着是梦,是做梦,可还是能感觉到她的呼吸。在她做着这一切的时候,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回去,回到我的身体里去。这不是你的身体,是我的。栗桥浩美大叫着从床上跳起来,他发现自己已经被吓得尿了床。又恐惧又羞愧的他,只能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梦里的那个女孩儿是谁呢,栗桥浩美心里清楚。梦里的女孩子和栗桥浩美的长像极为相似。浩美的父母也知道那个女孩儿是谁,为了她,母亲至今还常常掉眼泪。女孩子是栗桥浩美的姐姐,是栗桥家的长女,出生刚一个月就死了。两年后栗桥浩美出生了,父母把死去的姐姐的名字给了他,只是把名字中的字变了变,就是现在的栗桥浩美。栗桥浩美的出世是栗桥夫妇的大事儿,是栗桥药房的大事儿。但是在家庭内,他的背后总是有个叫同样名字的死去的姐姐。他就是这么长大的。把那个也叫同样名字的姐姐“杀死”,就是“豌豆”教给他的,而且很成功。但是,现在这个同名的姐姐又回来了,还要在他的生活里伴随着他。他本想把他的梦告诉“豌豆”,但是怎么也开不了口,他怕“豌豆”会嘲笑他有玻这时,栗桥家的房子要重新翻盖了,这事儿栗桥浩美的父母已经筹划很久了。早就非常厌恶旧房子的栗桥浩美,对盖房的事儿喜出望外。他觉得做不成“豌豆”家的一员,能过上和“豌豆”家一样的生活也不错呀。这一年里,房子总算重新翻盖好了,店铺也焕然一新了。但是,当栗桥浩美跟着父母从临时住处搬回新家的时候,他知道一切都没有变。祖父母的那些不值钱的东西大部分都原封不动地放进了新橱柜里,家里仍旧到处是装商品的箱子呀,库存的货物啦,堆得到处都是。栗桥药店新开张了,光顾这家小药铺的当然还是原来的那些老顾客。栗桥浩美上初中二年级那年的暑假,发生了一件事。因为父母外出办事儿,替父母在店里值班的栗桥浩美打伤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的两颗门牙被打断了,倒在店里的水泥地上,致使腰椎骨折。在父母面前,在警察面前,栗桥浩美始终不开口,就是不说为什么打人。老婆婆八十七岁,已经相当糊涂了,要想从她那弄清楚被殴打的理由也十分困难。这种局面倒是对栗桥浩美有利。商店街区的干部,区议会的议员,超市的老板都站在药店一方。那个老婆婆曾在药店附近的一家超市里拿走商品而不付账,被认为是个有问题的老人。商店街的其他商店也都曾和她发生过纠纷。所幸老婆婆一方没有提出什么要求,最后这件事被判定为老婆婆在店内自己摔倒了受的伤。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栗桥浩美心里比谁都清楚。老婆婆接连几天来买浣肠药,他见她身上又脏又臭,实在不顺眼,就无缘无故地殴打老人,心里还想“能打死她才好呢。”当时的真实心情,栗桥浩美只告诉了“豌豆”。或者说,只有“豌豆”能看透他的动机。“豌豆”问过栗桥浩美,“那个老婆婆的事儿决不是什么事故吧?是你打的,对不对?”栗桥浩美不回答。“豌豆”笑嘻嘻地看着他,说道:“说吧,有什么关系呀。我也挺讨厌那个老太婆的。浩美,你就是想干点什么坏事儿吧?”这个时候,栗桥浩美觉得“豌豆”并不是指责他,而是在鼓励他。“豌豆”也从这件事儿上感觉到自己和栗桥浩美是同路人。他们继续着亲密的关系,因为“豌豆”一直比栗桥浩美的成绩好得多,他们分别进了不同的高中和大学。虽然见面的机会少了,但却一直保持着联系。两人的命运就好像注定要被粘在一起似的,分也分不开。不过,真正使两人分不开的是新的“杀人”事件。这次可不是什么咒语,被杀死的死者也不能复活,是真正的杀人。
或许您还会喜欢:
乞力马扎罗的雪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3
摘要: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①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奇怪的是它一点也不痛,”他说。“你知道,开始的时候它就是这样。”“真是这样吗?”“千真万确。可我感到非常抱歉,这股气味准叫你受不了啦。”“别这么说!请你别这么说。 [点击阅读]
别相信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如果你怀疑,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更何况是别人要你看的。20年来,克丽丝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来,她都会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皮括她的身份、她的过往,甚至她爱的人。克丽丝的丈夫叫本,是她在这个世界里唯一的支柱,关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只能由本告知。但是有一天,克丽丝找到了自己的日记,发现第一页赫然写着:不要相信本。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2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沉默的羔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沉默的羔羊》还不能算是经典,可“名著”的殊荣它还是当之无愧的。一部书,印到四百万册以上,无论如何其影响力不能低估。《纽约时报》一九九二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沉默的羔羊》稳稳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而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又在本年度一下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大奖,这一来更是推波助澜,使这部以悬念及恐怖著称的小说在全球范围内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我大约三年前在一个朋友的家中看到了《沉默的羔羊》。那是原版录像。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