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摩尔弗兰德斯 - 第20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0章
  那包裹是做什么用的或者为什么放在我看见的那个地方,我不得而知,可我打开它时发现里面有一套分娩用的衣物,相当不错,几乎是新的,饰带很精美。有一只容量为一品脱的银制小汤碗,一只小银杯和6只调羹,另外有些其它衣物,一件完好的儿童罩衣,3张丝织手帕,那只杯里和一张纸里有18先令6便士钱。
  我打开这些东西时始终感到极其恐惧和害怕,尽管我一点危险也没有,那种心情无法形容。我坐下来大声哭叫道:“上帝啊,我现在成了什么啦?一个贼!唉,下次我就会被抓住,送到新门监狱去,被判处死刑!”之后我又哭了很久,我敢肯定,虽然自己很穷,但如果我由于害怕有了那个胆量,我当然是会把东西再送回去的,但这种想法一会儿后便消失了。噢,那晚我上床睡觉,几乎没怎么睡着,心里老想着这件可怕的事,整夜以及次日整天都不知我说了啥或做了啥。然后我急于想听说关于丢失那些东西的什么消息,想了解情况如何,不管东西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也许,”我说,“会是某个像我一样的穷寡妇,她把这些东西包好准备拿去卖掉,为自己和一个穷孩子买回一点面包,而现在由于得不到本来可以买回的一点食物正挨着饿,他们心都碎了。”在随后的三四天里这一想法比任何事情都让我感到难过。
  但是我自己的不幸把这一切想法压制下去,眼见我自己将会挨饿——这种情景每天越来越可怕地呈现在我面前——我的心也渐渐麻木起来。我心情尤其沉重的是自己本来已经改过自新,如我所希望的已经为所有过去的邪恶行为忏悔,并且还过了几年端庄持重的隐居生活,可现在因陷入极度贫困之中我的身心竟被迫又来到毁灭之门。有两三次我跪在地上,极力祈求上帝解救我,而我只能说自己的祈求毫无希望。我不知所措,身外的一切无不可怕,身内的一切无不阴暗。我回想着自己过去的生活,好象并没有忏悔过;上天现在开始惩罚我,要让我变得像以前那么邪恶可耻。
  假如我就此打住,也许我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忏悔者,但我身内有一个邪恶的顾问,他不断怂恿我以最恶劣的手段解救自己。所以一天晚上他又以同样可恶的刺激引诱我,说“把包裹拿走”,让我又出去看会找到什么。
  我现在白天出去,不知要游荡到哪里,也不知要寻找什么,这时魔鬼在我的路上设下了一个实在可怕的陷阱,这样的陷阱我以前或以后都未遇到过。我穿过阿德斯门街时,见一个幼儿刚从一所舞蹈学校出来,正独自回家。怂恿我的家伙像个真正的魔鬼,让我去进攻这个无辜的孩子。我和小孩说话,她也和我咿咿呀呀地说着,我便牵住她的手领着她来到一条通往巴塞洛缪院的铺有石头的小巷,并把她领进那儿。孩子说那不是她回家的路,我说:“是的,好孩子,是这条路,我会把你带回家去。”孩子戴了一条有金珠子的小项链,我眼睛盯住它,来到小巷的暗处我弯下身子,假装把孩子松了的木底鞋系紧,同时取走她的项链,而她并没有感觉到;然后我又领着她继续往前走。瞧,魔鬼这时让我在阴暗的巷里把孩子杀了,以免她哭叫,但我一想到这就害怕,不愿那样做。于是我让孩子转过身又回去,说那不是她回家的路。孩子说她会回去的,这时我走进巴塞洛缪院,再转入另一条通往长巷的路,来到查特豪斯院并进入圣约翰街,接着穿过去来到史密斯菲尔德,沿切克巷进入菲尔德巷到了霍波恩桥,并混在通常经过那儿的人群中,这时便不可能被发现了。这样我在世上又迈出了第二步越轨的行为。
  想到这个战利品我最初的一切想法都不存在了,我有过的那些念头也很快消失;贫穷使得我的心肠硬起来,自身的窘迫让我对其它任何事情都不顾了。上一件事并没让我有多大的担心,因为我根本没有伤害那个可怜的孩子,我只是认为孩子的父母粗心大意,让那可怜的羔羊独自回家,而我好好地谴责了他们一下,这将会教他们下次更加小心一些。

  那一串珠子大约值12或14英镑。我想它先前可能是那个母亲的,因孩子戴着太大了,但也许虚荣的母亲要让孩子在舞蹈学校显得很高贵,就把它给孩子戴上。无疑她还让一个女佣去照顾孩子的,可女佣像一个不负责任的轻佻女子,也许与某个碰见的小子勾搭上了,让可怜的小孩到处乱走,最后落到我的手中。
  然而我并没有给孩子造成任何伤害,甚至没有吓住她,因为我自己的心肠还不是很硬,可以说只是做了因贫穷不得不做的事情。
  这以后我又多次冒险,但是我在此种行为上还是个新手,只知道按照魔鬼的指令去做,而他的确也很少不积极胆大的。有一次冒险太幸运了。当时我正在黄昏中穿过“三王廷”尽头旁的罗姆巴德街,忽然有个人像闪电一般从我身边跑过,并把手中的一个包裹正好抛在我后面,而我站着靠在小巷转弯处的一座房子的角落那儿。他把包裹丢下后便说道,“上帝保佑你,夫人,让它在那儿放一下吧,”然后跑走了。在他后面又跑上来两个人,这时有个没戴帽的小伙子立即大喊道:“站住,小偷!”眼看人们就要追上后面那两个家伙,盗贼只得丢下已偷到的东西,并且其中一个还被捉住,只是另一个跑掉了。
  我始终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直到人们把捉住的可怜家伙和追到的东西拖回来。他们很满意既弄回了赃物又捉住了小偷,就这样从我身边经过,因我似乎只是一个站在那里等人群离开的人。
  有一两次我问是怎么回事,可没人回答我,我也不紧缠着他们问。等人群都走过以后我才赶紧转过身,拿起身后的东西走开了。我做这件事确实没有先前那样感到忧虑不安,因为这些东西不是我偷的,而是它们被偷后落到我手里的。我带着东西回到住处,里面有一块黑色的上等光亮绸和一块丝绒,后者只是一块约11码的丝绒的一部分,前者是一整块近50码的绸子。被抢劫的看来是一家绸布店。我说被抢劫是因为人们丢失的物品相当多,我想丝绸大约达六七块吧。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弄到这么多东西的,但由于我只是掠夺了盗贼,所以我一点顾虑也没有就拿走了它们,并为此非常高兴。
  我至今运气很好,又作了几次冒险,虽然获得的赃物不多但却很成功。可是我每天都担惊受怕,唯恐什么灾祸会降临到我头上,最终使我必然被绞死。我的这种感觉太强烈了,不可忽视,它阻止我去采取行动,尽管这些行动也许会非常安全;但有一件事我不得不做,好多天来它都诱惑着我。我经常走到城镇周围的一些村子里去,想看看路上是否会遇到什么。走过斯特普尼附近的一座房子时,我看见窗台上有两只戒子,一只是钻石小戒另一只是普通的金戒,肯定是某个粗心的女士放在那里的;她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或许在自己洗手的时候才会明白。
  我几次从窗子旁走过去,看是否能发现屋里有没有人,我一个人也没有看见,可仍然不能确信。我马上又想到敲一下窗玻璃,好象想和某人说话的样子,如果里面有人他们必定会来到窗边,那时我就告诉他们把戒子拿开,因为我发现有两个可疑的家伙注意到它们。这是一个机灵的想法。我敲了一两下窗,没人过来,我便猛推一下方形的玻璃,轻轻把它打破,取出两枚戒子后赶紧离开了。钻戒大约价值3英镑,另一枚大约9先令。
  我现在不知如何卖掉手头的物品,尤其是那两块丝绸。我很不情愿为了一点钱就把它们处理掉,像可怜不幸的盗贼通常那样,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也许偷到一件值钱的东西,却不得不很便宜地把它卖掉。但我决心不这样做,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然而我也不很清楚该怎么办。最后我决定去找那个老女管家,再次把我的情况告诉给她。我尽最大努力每年为我的小儿子准时付给了她5英镑,可是最后只得终止了。不过我给她写过一封信,告诉她我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丈夫去世了,我无法再继续支付下去,恳求不要让可怜的孩子由于母亲不幸遭受太多的苦。

  于是我去拜访了她,发现她仍然干着老行当,只是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兴旺了。某个绅士曾经因为自己女儿被悄悄弄走而控告她,因她好象参与进去。她差点被绞死,而为此花费的钱也几乎把她给毁了,所以她房子的家具很简陋,并且干那一行的声誉也不如从前。可是她仍然如人们所说站立起来,又由于她是一个闲不住的女人,手头还留有一些公债,她便转而成了当铺老板,过得很不错。
  她十分客气地接待了我,带着通常的那种乐于助人的态度对我说,她不会因为我的处境更差而对我不那么尊重。她说尽管我不能为孩子支付钱,但她仍让他受到很好的照顾,那个带他的女人也很安心,所以我在能够更好地为孩子尽点力之前用不着担忧。
  我对她说我没有多少钱了,不过有一些值钱的东西——如果她能告诉我如何把它们变成钱的话。她问是些什么。我取出那串金珠,说是丈夫送我的一件礼物;然后我把两包丝绸给她看,说是从爱尔兰带回来的,我随身带到了城里。我又给她看了那枚小钻戒。至于那一小包盘子和调羹,我自己先前已设法处理。至于我分娩用的衣物,她提出自己买下来,相信那曾是我的东西。她说自己做了当铺老板,可以把它们作为我交给她的典当物替我卖掉,并很快找来适当的代理人;由于东西在她手头,他们毫无顾虑地买走了,还出了个好价钱。
  我现在开始想到这个必要的女人在我处境不佳的时候也许能帮点忙,让我做个什么事情,因假如能够得到任何体面正当的工作我都是乐意去做的,但她又无法弄到体面正当的工作。如果我再年轻些或许她能帮助我,不过我打消了那种生活的念头,过了50岁的人早都不适合了,而我正是到了这样的年龄,并告诉了她。
  她最后让我到她家里去住,直至我找到什么事做为止,这也花不了我多少钱,我便欣然接受。现在我日子轻松了一点,开始考虑如何让人把我和最后那个丈夫生的小儿子带走,她也轻易办好了此事,只安排让我每年付5英镑——如果我能够付的话。这对我是个极大的帮助,所以我好一阵子都没有去干最近开始的那种邪恶勾当;我很愿意找到工作做,但如果没有任何熟人你是很难办到的。
  然而我终于找到了一些缝纫活,为女士的床垫和裙子之类的东西做些缝纫。我很喜欢这工作,干得相当努力,我就这样开始了生活。可是煞费苦心的魔鬼决心让我继续听他的使唤,不断驱使我出去走走,就是说看是否能像过去那样遇到什么情况。
  一天晚上我盲目地听从他的召唤,在街上绕了很大一圈,但什么收获也没有。我不就此满足,第二天晚上又出去,在经过一家啤酒店时我看见里面紧靠街边的一个小间的门开着,桌上放着一只银制大酒杯,这种东西在当时的酒店里用得很多。好象有些人刚才在那儿喝过酒,粗心的服务生忘记把它拿开。
  我坦然地走进那个小间,把银制酒杯放到凳子的角处,在它面前坐下来,用脚碰碰地面。一个服务生立即走过来,我要了一品脱热啤酒,因天气冷。他快步走了,我听见他走下酒窖去取啤酒的声音。这时又来了一个服务生,大声问:“要啤酒吗?”我显得忧郁地说:“是的,那个服务生已为我取一品脱啤酒去了。”

  我坐在那儿时听见酒店里的女老板说:“5号间的人都走了吗?”她说的是我坐进去的那间,只听服务生回答:“嗯。”“谁把酒杯拿开了?”女人问。“是我,”另一个服务生说,“在那儿。”他好象指另一个酒杯,那是他从另一小间里误拿过去的,或者要么一定就是这家伙忘了他并没有拿进去——他当然没有的。
  我听到这一切时满意极了,因为清楚地看到他们并没有发现酒杯不在,而是断定它已被拿走。于是我喝完酒,要求买单,出去时说:“小心你的餐具,孩子。”我指的是他端来让我喝酒用的一品脱量的银杯。服务生说:“是的,夫人,非常感谢。”然后我走了。
  我回到女管家的家,想着该试探一下她了,以便假如我不得已被暴露出来,她或许可以给我些帮助。在家里呆了一会儿后我才有了和她谈话的机会,就对她说我在这世上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秘密要告诉她,只要她很尊重我,不对外人讲。她说她已经忠诚地为我保守了一个秘密,为什么我要怀疑她再保守一个呢?我便告诉她自己遇到一个世上最奇怪的事,而我自己一点那样的意图也没有。我把酒杯的事原原本本对她讲了。“你把它带走了吗,亲爱的?”她问。“当然带走了。”我说,把杯子拿给她看。“可是我现在该咋办?”我问。“必须把它送回去吗?”
  “送回去!”她说。“哈,如果你想去新门监狱的话。”“唉,”我说,“他们不会可鄙得不让我再把东西送回去吧?”“你不了解那些人,孩子。”她说。“他们不仅会把你送到新门监狱而且会把你绞死,根本不考虑你还回去是如何诚实。他们也许还会把损失的所有酒杯的账单拿来让你付清。”“那我该怎么办呢?”我问。“瞧,”她说,“既然你已那么巧妙地把它偷走,你就得把它留下,现在没有回头的余地了。另外,孩子,”她说,“你不是比他们更需要酒杯吗?我倒希望你每周都捡到一次这样的便宜。”
  这使我对女管家有了新的看法,自从她变成当铺老板后,她周围便有了一种人,他们一个也不像我过去在那儿遇见的人那样诚实。
  我到那儿不久便更清楚地发现这点,因不时看到人们带来一些剑柄、调羹、叉子、酒杯和所有这类物品,它们不是被典当而是完全卖掉。她什么也不问就全部买下,并且我从她的谈话中知道都买得很便宜。
  我还发现她在干这一行时总是把买来的餐具熔化掉,这样就不会引起怀疑。一天上午她来对我说她要熔化东西了,如果我愿意她就把我的酒杯也放进去,这样任何人都不会看见。我说非常愿意,于是她就称了杯子,并且按最高的银价付给我钱,而我发现她对别的顾客并不是这样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干活时感到极为忧愁,她问我怎么回事。我说自己心情很沉重,手中的活不多,难以维持生活,不知如何是好。她笑起来,说我必须再出去试试运气,也许又会碰上一件餐具。“啊,母亲!”我说。“我对那个不是很懂行,如果被抓住就彻底完了。”她说,“我可以帮助你找一个女师傅,她会把你教得像她一样机敏灵巧。”这个建议使我不寒而栗,因为我至今在那些人中既没任何同伙又没一个熟人。但是我的一切端庄与畏惧都被她征服,很快我就在这个同伙的帮助下变成一个像“娼妓扒手”一样厚颜无耻、机敏老练的贼——不过如果她名不虚传的话,我是干得不及她一半漂亮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