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魔都 - 第15回 风中的烛火 面对面谈判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有人敲门,《夕阳晚报》社会版记者古市加十郎,听到这个声音,在帝国饭店豪华的贵宾套房里醒来。就算是假的皇帝,睡起来,一定也是很舒服吧。
  不知是怎样的机缘巧合,前天晚上,松谷鹤子的尸体还在自己身边,现在,却一跃成为安南皇帝。按照加十郎的说法,这是对方自己要弄错的,不是他的错。在这 广大的东京,除了几个警察跟马婆,不要说是同业,简直再没半个人,知道“安南帝国皇帝宗龙王杀人了”这个重大事件了。
  加十郎下定决心要撑到最后,赖在这里,无论如何要抢到这个大独家。不过真的可以这么优哉吗?加十郎在这里假寐的时候,事情已开始发展到加十郎无法处理的地点;不仅如此,还被知道皇帝长相的林谨直,看到他这卑下的睡相。加十郎的命运,简直就像风中的烛火。
  不过,加十郎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他伸了伸懒腰,用庄严的声音说道:“Comein!”
  打开门走进来的,是髙瘦的领班。他从那侦查用的镜子中看到,蒸嫩鸭、龙虾球、网烧牛肉等,都用大大的盆子装着,被送了进来。
  时间已经将近十一点,不过没有人早餐吃这么多的。光这点就可能露出原形了,不过,加十郎却没有注意到。他想如果点得太小气,搞不好反而会露出马脚,净点了些髙价的东西,不过,这正好跟上流社会的风气是相反的。
  虽然是吃不惯的东西,不过还是填饱了肚子,他心情大好,眼皮沉重,又打起瞌睡了。这时,饭店的负责人进来,说有人送来他定做的东西,想亲手交给他。
  门极为安静地打开,映入镜子里的,是年约十八、九岁的美丽姑娘,仿佛从画中走出一般。真是漂亮的脸庞。大概是下町的俊男美女们,混合了不同地方的血统, 经由几代交错流传,才完成了这样完美的脸庞吧。眼睛、鼻子、嘴巴,每个部分都很完美,再放在完全不逊色的轮廓中,是无法言喻的清秀雅致,极富风情、开朗的 现代化容貌。并非电影里常出现那种混血脸孔,而是东京,以及纯日本风味的精华。
  映在加十郎对面壁炉镜子上的,是足以称为珍宝的美景。不用说,这就是刚刚与真名古对坐的裁缝桃泽花。
  在奢华的美食之后,又出现了这样的美人,这种周到的款待,任谁都会显得茫茫然的吧。加十郎几乎沉醉在梦幻当中。
  桃泽花的胸前抱着布包,由于太过紧张,她白着脸站在门口:“我是住在‘有明庄’下的裁缝桃泽花。我带您订制的外出服来了。还有,那个……”她结结巴巴的说着。
  加十郎发出哈哈哈的下流笑声:“那真是辛苦你了。那,你就线坐一下吧。我正闲得无聊呢。来,过来坐在这张椅子上。”
  桃泽花踩着保守的步伐,走到加十郎的旁边,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抬着眼,小心翼翼地看着加十郎的脸。突然又从椅子上站起来:“大王,不是你。”她用尖锐的声音叫着。

  啊啊,大事不好了。还以为是个小姑娘,一时大意,露出马脚了。到目前为止的苦心,跟大独家的梦,所有的盘算全吹了。尽管如此,这对手还真不好。厚脸皮的加十郎,此刻满脸通红,惊慌失措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桃泽花“哇!”的一声哭出来,坐在地毯上:“请您原谅。我……”说完,她又语无伦次地把前一回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如果我知道,只有大王您在的话,打 死我都不会说出这种事的。这一点,请您一定要相信我。”她激动的眼神看向门口,“不过,这件事情越来越严重了。我们在这里说话的时候……来,请赶快逃走 吧。对不起。对不起。”说着,她又泣不成声。
  虽然桃泽花说她所看到的加害人不是大王,加十郎有些无法认同。不过,反正在这个青春浪漫的少女眼里的大王,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而且,应该要逃走的那个大王,事实上已经消失到某处了,所以,就正好符合她的要求了。
  加十郎把手放在桃泽花的肩上:“小花,不,这样听起来不好听。那个,桃泽小姐,你不用抱歉成这样子,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且,老实说,大王已经逃走了。这一点你用不着担心。好了,好了,站起来吧。你的蚕丝和服会糟蹋了。”
  桃泽花手抚着胸口,突然垂头丧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加十郎的手加重力气:“不过,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亲切呢?只是因为好奇,还是因为同情呢?”
  桃泽花害羞地瞥向加十郎,用蚊子般的声音说:“听说,大王曾经对鹤子小姐说,我很可爱吧……是因为这个。”说完,她面红耳赤两手遮住脸颊。
  加十郎不是很清楚她的意思。桃泽花撑起身体,一心等待着大王会对自己说些什么,不过,愚蠢的加十郎却没有注意到。他只是呆呆地盯着花美丽的发髻,让人看了都要着急起来。
  不久桃泽花抬起头,满是泪水的眼睛,哀怨地看着加十郎的脸:“鹤子小姐才刚过世,请大王节哀。”
  加十郎貌似哀伤地敏起眉头:“啊啊,我确实很难过。”
  桃泽花的脸又变得跟刚才一样僵硬:“是啊,这真遗憾。”
  “确实是很遗憾……喂,你怎么啦?花小姐。”
  看着看着,桃泽花已经血气尽失,就像是精致的西洋蜡烛一样苍白。她慢慢地滑落倒在地毯上。
  加十郎发出奇怪的声音,慌慌张张地把桃泽花搬到沙发上,之后他坐在地上,边摇晃着花无力下垂的手,边乱七八糟地连声喊着“花小姐、花小姐”。

  过了不久,桃泽花回过神来,她害怕地从沙发上跳起来。就连少根筋的加十郎,心口都渐渐涌起温暖的爱的狂潮,他朝花伸出双手,正打算表达出他的某些情绪时,负责人又跑了进来,他越过椅背,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张名片之后,又退下。
  加十郎接过名片一看:
  宋秀陈
  伊波当壮
  冲缇县人
  上面这样写着。
  桃泽花叹了口气,整理一下服装,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与她擦身映入镜子里的,是郑重其事穿着黑色大衣,脸上肤色浅黑、眼睛炳炯有神、卷头发,上上一回里曾经出现在日比谷公园池畔,“唱歌铜鹤喷泉”会场,手 拿着东京地图,张大嘴呆呆望着铜鹤嘴角的异国绅士。他在门口立正站好:“安南帝国外务省二等官职,皇帝专属谋报部长,宋秀陈。”他报上名字,
  又来了个了不起的家伙,加十郎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不过,如同前面所述,加十郎拥有很大的抱负,所以,他还是紧急召集自己的思考能力,努力想着,有没有办法突破这个难关。不过,却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真的不行了再说吧。他有心放弃,遂用髙高在上的声音说道:“嗯,到这边来坐下。”
  他指着刚刚桃泽花坐过的椅子。谍报部长后退一步:“这怎么可以。您怎么会这么说?”
  “我叫你坐下。”
  部长身体越来越僵硬:“小的怎么敢做这种事情。”
  加十郎发起脾气:“好了,快给我坐下!”
  部长弯着身体走进来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恭恭敬敬地注视着加十郎的脸:“小的坐在这张椅子上,只是服从陛下的命令而已。”
  这一定又是个深不见底的阴谋。皇帝直属的谍报部长,不可能不知道皇帝的长相。尽管加十郎脑子里已经一片混乱,部长还是满脸感激,用忠诚的眼神看着加十 郎:“啊啊,这是何等幸福之事啊,竟然可以在这么近的距离,拜见陛下尊颜,简直像在做梦一样。您实在是太宽宏大量了。”接着他又用感激的声音继续说着, “啊啊,您的尊颜真是有威严。虽然挂在每扇门上的肖像及邮票等,都让我熟知您的相貌,不过,那些都是陛下给人刚毅的印象,还特意在下巴加上胡须,我认为那 反而是失礼的做法。小的出任外务省,已经有十年时间,这是我第一次拜见陛下尊颜。”
  原来如此,是因为这样啊。加十郎越发得意忘形:“那你就仔细看吧。应该比照片好看吧……那么,你是为什么事情来的?”
  部长静静起身走向门口,仔细看过走廊后又走回来,低声道:“请恕我无礼。我是为了重要的秘密任务而来的。”
  “说。”加十郎抬手一挥。
  “从上个月二十五日以后,皇后陛下及理事官长,屡次发送密码电报给您,陛下却都没有回复,所以,小人受命,亲自来听取回复,搭乘二十九日从河内出发的客机,刚刚才抵达。”

  刚刚确实收到了一封密码电报。不过,加十郎却是怎么看也看不懂啊。他急忙说道:“电报?没收到这种东西。”
  “哦哦,一封都没有吗?原来如此,果然是李光明一派会做的事情。假使我没有这种先见之明,就无法承担谍报部长这种重大任责了。小的已经料到,会有这种事情,所以,就带了一份相同的内容过来。”
  说着,他从内层口袋里拿出两封电报,恭敬地正打算转交。加十郎急忙推了回去:“烦死了。你,念给我听。”部长进命开口念道:
  “大日本帝国、东京麹町区内山下町帝国饭店内,安南帝国皇帝宗龙王敬启,安南帝国理事官长……如同屡次上呈之电报,皇甥李光明拥立派附议向安南政厅密 告,皇帝带出‘帝王’,是为了获取安南独立资本,意欲在日本贩售,法国安南总督,已经电请驻东京法国大使,针对上述事情,进行事实调查。如果贩售之事属 实,就会演变成以阴谋独立为由,即日退位的局势。恳请千万不可贩售国家秘宝。
  “另一封是由皇后陛下发送:‘国内引起很大骚动,请即刻回国。请回复何时回国。’……以上。”
  说完,他端正坐好,肃然注视着加十郎的脸:“请答复有关秘宝之事。”
  就连加十郎这种老油条都脸色苍白。这可不是他可以胡乱回答,蒙混过关的问题。这是一旦出错,就会迫使统治五百六十万人民的一国之君退位。千钧一发的时刻。也因为他是个憨直的乡巴佬,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突然紧张了起来。
  一定要回答些什么,不过,他没办法轻易地开口断定是与不是。更何况,听了这种一国的机密,又不是说声“抱歉”或“请放过我”就能解决的。也不知道这位忠诚的部长,会从怀里掏出什么危险的东西呢。加十郎胸口涌上一种无法形容的恶寒与战栗,开始恶心想吐。
  部长动也不动:“小的在等陛下回复。”
  古市加十郎觉得,脑子里的血好像都退回去了。啊啊,为什么眼前部长的脸,会越来越模糊?
  就在这时候,又有人敲门,负责人走进来报告,警视厅真名古搜查课长求见。加十郎已经呈半错乱状态:“嗯,我晚点再回答你。我跟真名古搜查课长有紧急的事情要谈。你先退下,“
  部长行了个大礼之后退出去。那个真名古阴气沉沉地走了进来,在门口行了个注视礼之后,用沉稳的语调说:“古市君,你出现在这里,还真是奇妙呢。”他打了声招呼。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0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