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命案目睹记 - 第17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克瑞达克不得不等坤坡的晚间手术做完,然后,那位医师就来见他,他的样子显得疲累而且精神不振。
  他给克瑞达克一杯酒,后者接过去以后,他也给自己调了一杯。
  “可怜的女人!”当他颓丧地倒到一把破旧的沙发椅上时这样说,“这样害怕,又这样愚蠢——糊涂。今天晚上有一个很使人难过的病人,一个早在一年前就该来的女病人。她要是那个时候来,手术可能会成功,现在太晚了,令人难过。事实上一般人都是介乎勇敢与懦怯之间,一种不可思议的混合体。她一直都感到极大的痛苦,但是她一句话不说地忍着。只是因为她太害怕,不敢发现她所担心的事是真的。但是,在另一个极端呢,还有一些人来浪费我宝贵的光阴,因为他们的小手指上有一个危险的肿瘤,使他们很痛苦。他们觉得那可能是癌症,可是,原来是普通的冻疮!好啦,别管我啦!现在这样谈一谈我的气已经消了,你来见我有什么事吗?”
  “首先,我要谢谢你劝爱玛-克瑞肯索普小姐把那封声称是她哥哥的遗孀来信拿给我看。”
  “哦,那个呀。里面有什么发现吗?严格的说我并没有劝她到你那里来。她要那样做,她很担心,所有那几个弟兄都想要拦阻她,那是当然的。”
  “他们为什么要阻拦?”
  那位医师耸耸肩膀。
  “我想,是怕那个女人是真的。”
  “你以为那封信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并没有看到那封信,我想是一个知道情况的人想要讨一笔钱,希望能打动爱玛的心。在这一点上,他们完全错了。爱玛不是一个傻瓜,她如果不先问一些实际的问题,是不会拥抱一个陌生女人,把她认做嫂嫂的。”
  他奇怪地追问:“但是,你为什么要问我的意见呢?我和这件事不是毫无关系吗?”
  “我其实是来请问一件迥然不同的事。但是我不大知道该怎么措词。”
  坤坡医师露出很感兴趣的样子。
  “听说不久以前——我想那是在圣诞节期间——克瑞肯索普先生的身体相当不舒服。”
  他立刻发现到那医师的脸上有一个变化,他的脸变得很严厉。
  “是的。”
  “我想是一种肠胃的毛病吧?”
  “是的。”
  “这就很难办,克瑞肯索普先生一直在夸耀他的健康,他说他要活得比他大部分的子女更长,他提起你——对不起,医师——”
  “啊,别理会我,病人说我怎样我都不会敏感。”
  “他谈起你,说你是一个喜欢大惊小怪的人。”坤坡听了笑笑,“他说你问他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不但问他吃过什么东西,还问他那是谁做的,谁端给他吃的。”
  那位医师现在不笑了,他的脸色又显得很严厉。
  “说下去呀。”
  “他谈到你的时候,用过象这样的话,他说你‘讲得仿佛以为有人在我的食物里下毒。’”
  他停顿片刻。

  “你有过那种猜疑吗?”
  坤坡没立刻回答。他站起来,来回的踱着。最后,他猛一转身,对着克瑞达克说:
  “你究竟要我怎么说?你以为一个医生没有确实的证据就到各处指控某人下毒吗?”
  “我想知道,你在私下里,是否会有这样想法?”
  坤坡医师闪避地说,“克瑞肯索普先生过着相当节俭的生活。当他的儿孙来的时候,爱玛就会加菜。结果——就患了严重的肠胃炎。病状和诊断是符合的。”
  克瑞达克执意地问。
  “哦。那么,你觉得这样诊断就完全满意了?你一点不感到——可否说是——困惑吗?”
  “好啦,好啦,是的,我自己也感到困惑,你这样满意了吗?”
  “我感兴趣的是,”克瑞达克说,“你是在怀疑,或者担心些什么?”
  “当然,胃的毛病有多种。但是他有些症状说是砒霜中毒的现象比单纯肠胃炎更符合。你要注意,那两种病非常相似。以前,比我更高明的医生也认不出砒霜中毒的现象,只好老老实实的开出肠胃炎的诊断书。”
  “你研究的结果是什么?”
  “看情形我所怀疑的可能不是真的。克瑞肯索普先生叫我相信他在开始照顾他以前就发过相似的病,而且,他说,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那种现象都是在食品很丰盛的时候发生。”
  “那就是他们家有许多人的时候吗?同子女们在一起吗?或是同客人在一起吗?”
  “是的,那样听起来似乎是很合理的。但是,克瑞达克,坦白的说,我并不满意。我甚至于还写信给莫瑞斯老医师,我是我的资深合伙人,我加入以后他就退休了。克瑞肯索普本来是他的病人,我问那老先生以前发病的情形。”
  “那么,你得到什么答复?”
  坤坡咧着嘴笑了。
  “我受他一顿责备,他是劝我别傻了。那么——”他耸耸肩。“也许我是个傻瓜吧!”
  “我纳闷。”克瑞达克在思索。
  然后,他决定坦白地说了。
  “医师,我们不必太顾虑,直说吧。路德-克瑞肯索普一死,有人就会有相当大的财产。”那位医师点点头,“他是一个老人,而且是一个健壮的老人,他也许会活到九十几岁吧?”
  “毫无疑问,他在日常生活处处当心自己的健康,而且他的体格很健全。”
  “他的子女都渐渐老了,而且,他们都感到很大压力吗?”
  “你要把爱玛除外,她不是一个会毒死人的人。他的病只有当另外几个在的时候发作,单单她同他在一起的时候没有发作过。”
  “基本上,我们不能不防备,她是否是那个下毒的人。”
  那个督察这样想,但是没有说出来。
  他停顿一下,小心地选择适当的措词。
  “当然——我对这种事是一窍不通的——但是,我们只是假定他的食物里下了毒,结果竟然没毒死,他不是很运气吗?”
  “就在那里,”医师说,“我们有一件奇怪的事,就是由于那个事实,我才想,我正象老莫瑞斯所说的,是个大傻瓜。你知道吗,那并不是定时给他吃下少量的砒霜。那样做就是你们或许称为传统的用砒霜下毒的方法。克瑞肯索普以前从来没有慢性胃病。由这一点来说,这些突然的、强烈的胃病发作就显得有点不可能了。所以,我们假定那种发作不是出于自然的原因,那么,看起来似乎那个下毒的人每次都出错,这就不合理。”

  “你的意思是给他服用的药量不够吗?”
  “对了,在另外一方面。克瑞肯索普的体格健壮,足够在别人身上发生效力的东西对他毫不起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的体质总是不同的。但是,你就会想,那个下毒的人到了现在——除非他是一个格外胆小的人——应该加重药量了。他为什么没有呢?”
  “那就是说,”他接着说,“假若有人下毒的话。不过,也许没人这样做。也许自始至终,都是我的讨厌的想象力作祟。”
  “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那督察表示同意,“这似乎不合理。”
  “克瑞达克督察!”
  那急切的、低声的呼唤使督察吓了一跳。
  那时候他正要按大门的门铃。
  亚历山大和他的朋友斯妥达-威斯特非常谨慎地由暗处出现。
  “我们听到你的车子开进来,我们要找你。”
  “那么,我们进去吧。”克瑞达克正伸手去按门铃,但是亚历山大拉拉他的衣服,那副急切的神气仿佛是一只狗在用爪轻轻地抓他。
  “我们找到一个线索,”他喘息着说。
  “对啦,我们找到了一个线索。”斯妥达-威斯特也说。
  “那个该死的女孩子!”克瑞达克毫不客气地这样暗暗咒骂。
  “好极了,”他敷衍地说,“我们进去看一看吧。”
  “不,”亚历山大坚持着说,“一定会有人阻挡我们。来,到马具室吧,我们带路。”克瑞达克有些勉强地让他们带着绕过那座房子走到马厩的院子。斯妥达-威斯特打开一个很沉重的门,伸伸腰,开了一盏暗淡的灯。那个马具室当时是维多利亚时代最整洁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一个可怜的贮藏室,里面堆着一些没人要的东西。破旧的园子里用的椅子,陈旧的、生锈的园艺工具,一个大的破旧的剪草机,生锈的弹簧床垫、吊床,和破烂的网球网。
  “我们常常到这里来。”亚历山大说,“在这里实在不会有人干扰。”
  “这屋子有一些有人住的迹象。那些破旧的床垫堆起来做成一个没靠背的长沙发。有一个生锈的旧桌子,上面放着一大铁罐巧克力饼干,还有贮存的一大堆苹果,一罐太妃糖,和一个拼图玩具。”
  “这实在是一个线索,先生。”斯妥达-威斯特急切地说。他的眼睛在镜片后面闪闪发光,“我们今天下午发现这个地方。”
  “我们已经搜索好几天,在灌木丛里——”

  “也到中空的大树里面。”
  “我们还查过所有的垃圾桶。”
  “其实,那里有许多很有趣的东西。”
  “后来,我们到那个锅炉室里面——”
  “老希尔曼在那里放了一个电镀的大澡盆,里面满是废纸。”
  “因为在锅炉熄灭的时候,他要再把它生着。”
  “风吹过来的零碎纸片,他都捡起来,扔进锅炉。”
  “那就是我们找到它的地方。”
  “找到什么?”克瑞达克打断了他们的二部合唱。
  “线索呀,小心哪,斯妥达,把你的手套戴上。”
  斯妥达-威斯特露出很了不起的神气,以最标准的侦探小说里的传统方式,戴上一双脏兮兮的手套,然后,从衣袋里掏出一个柯达照片夹。他用戴手套的指头由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又脏又皱的信封,并且很了不起似的把信封递给那个督察。
  两个孩子都兴奋得不出一点声息。
  克瑞达克也以相当郑重的态度接过去,他喜欢那两个孩子,现在准备进入情况。
  那封信是邮递的,里面没有信,只是一个破信封上面写着:“伦敦北部第十邮区新月街一二六号,玛婷-克瑞肯索普收。”
  “你明白吗?”亚历山大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就可以显示她曾经在这里——我是说,爱德蒙舅舅的法国太太——也就是害大家如此大惊小怪的人。她想必是真的到这里来过,把这封信掉到什么地方去了。看起来好象是这样,对不对?”
  斯妥达-威斯特插嘴道,“看情形仿佛她就是那个遇害的女人——我是说,那石棺里的人必定是她,你想是不是,先生?”
  他们急切地等待回答。
  克瑞达克强调地说,“可能,很可能。”
  “这是重要的线索,对不对?”
  “你要拿去验指纹,是不是,先生?”
  “当然,”克瑞达克说。
  斯妥达-威斯特深深地叹口气。
  “我们真是运气,你说是不是?”他说,“而且也是我们在这里的最后一天。”
  “最后一天?”
  “对啦,”亚历山大说,“我明天要到斯妥达家去过假期的最后几天。他们有一所很棒的大厦——是安娜女皇时代建造的,是不是?”
  “是威廉王与玛丽皇后时代的。”斯妥达说。
  “我想你的母亲说过——”
  “姆妈是法国人。她并不实在了解英国建筑。”
  “但是你的父亲说过,那房子是——”
  克瑞达克在检查那个信封。
  露西-爱斯伯罗真聪明。可是,她怎么会假造邮戳呢?
  他仔细地看,但是那里的光线太暗。当然,这在那两个孩子方面是很好玩的,但是,在他看来,相当笨。露西,多管闲事!她没有从这个角度上想,假若这是真的,那就不得不采取行动——
  在他旁边,正进行一场渊博的建筑方面的争论。
  “来吧,孩子们,”他说,“我们到房里去吧,你们的帮助很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睡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客栈的女人叮嘱江口老人说:请不要恶作剧,也不要把手指伸进昏睡的姑娘嘴里。看起来,这里称不上是一家旅馆。二楼大概只有两间客房,一间是江口和女人正在说话的八铺席宽的房间,以及贴邻的一间。狭窄的楼下,似乎没有客厅。这里没有挂出客栈的招牌。再说,这家的秘密恐怕也打不出这种招牌来吧。房子里静悄悄的。此刻,除了这个在上了锁的门前迎接江口老人之后还在说话的女人以外,别无其他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