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伦敦桥 - 第29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可能是我们办案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突破——这是经由我的提示才取得的突破。轮椅!我们有了线索。
  上午十点,我穿过华盛顿大街,跑进卡特德拉大道上的法拉格特大厦。三年前,我的前任搭档帕齐?汉普顿便是在这栋大厦的地下车库里被人谋杀了。杀她的人就是杰弗里。谢弗。而这里也正是他的老情人心理医生的住所。
  在过去的36个小时内,我们已经开始对伊丽莎白。卡萨迪进行监视,而且好像颇有成效。“鼬鼠”出现了。他在帕齐遇害的地下车库附近停了车。然后,他上楼去了卡萨迪医生所住的10D公寓。
  他是坐着轮椅出现的。
  我和其他四名特工一起进了电梯。大家都把枪掏出来,做好了准备。“他是个危险分子。别把我说的话不当回事,”我从电梯里跨上卡萨迪医生所住的楼层,同时提醒着他们。
  自从上次我来过以后,这里已经被重新油漆过了。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难以忘怀。这又一次勾起了我对帕齐?汉普顿的记忆,点燃了“鼬鼠”带给我的怒火。
  我按下了10D的门铃。
  然后我大声说道:“联邦调查局,开门。联邦调查局,卡萨迪医生。”
  门打开了,一个高挑而有魅力的金发女郎出现在我眼前。
  伊丽莎白。卡萨迪认出了我。“克罗斯博士,”她说,“真是意外啊。哦,不,其实也算不上意外。”
  就在她说话的同时,她的身后传来轮椅的滑动声。我举起枪,推开卡萨迪医生。
  我瞄准了他。
  “不许动!停下!”我大声喊道。
  轮椅和坐在它上面的那个人出现在我面前。我摇了摇头,慢慢放下枪,暗骂了一声。我闻到了老鼠,也许我该说是“鼬鼠”的臭味。
  坐在轮椅上的人开口了,“我不是杰弗里。谢弗上校。我也没见到他。我叫弗兰西斯?尼科洛,是个舞台演员。我真的是个瘸子,所以请不要粗暴地对待我。
  “有人让我到这儿来,而且他们出手非常阔绰。他们让我告诉你,上校问你好,而且你们应该严格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你们来了,就说明你们没有听他们的话。”
  说完,那人坐在轮椅上鞠了一躬。“这是我的工作。我就知道这些。我的表演怎么样?能接受吗?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鼓鼓掌。”
  “你被捕了,”我告诉他。
  然后,我转向伊丽莎白。“你也是。他在哪儿?谢弗在哪儿?”
  她摇了摇头,看上去她很悲伤。“我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杰弗里了。我被利用了,你也是。当然,对我来说这更难以接受——因为我爱他。我建议你最好习以为常。他的思维方式就是如此,我本该知道的。”
  我也本该知道的,我暗想。我也本该知道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草叶集
作者:佚名
章节:364 人气:0
摘要:作者:瓦尔特·惠特曼来吧,我的灵魂说,让我们为我的肉体写下这样的诗,(因为我们是一体,)以便我,要是死后无形地回来,或者离此很远很远,在别的天地里,在那里向某些同伙们再继续歌唱时,(合着大地的土壤,树木,天风,和激荡的海水,)我可以永远欣慰地唱下去,永远永远地承认这些是我的诗因为我首先在此时此地,代表肉体和灵魂,给它们签下我的名字。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