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理智与情感 -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内心无法脱离外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最近才感觉到简·奥斯丁的这部小说具有多么普遍的意义。
  Elino和Marianne两姐妹,似乎一个代表了理智,一个代表了情感。姐姐Elino感情内敛,处事冷静,在父亲过世、寡母和姐妹受嫂 嫂欺负的时候也能克制自己,不失礼数;而妹妹Marianne率真热情,蔑视世俗的礼数,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然而她们都是善良而聪明的。
  我们看到了两姐妹在对待爱情和婚姻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遭遇。Elino尽管喜欢Edward,却清醒的认识到前途的种种不确定而不轻易表露自 己的感情,以致被妹妹Marianne说她心肠冷酷。Marianne无法理解:“像Elino和Edward那种彬彬有礼像朋友一样的互相对待能叫爱情 吗?这种貌似缺乏热情的态度能让彼此感到幸福吗?”Marianne对爱人的定义比Elino罗曼蒂克的多:“他必须和我情投意合,看同样的书,听同样的 音乐……他必须具备Edward的美德……又必须人品出众、风度迷人。”在遇到威乐比之前,她几乎沮丧的告诉母亲:“我见得市面越多,越发感到我一辈子不 会见到一个我会真心爱恋的男子了,我的要求太高了。”
  幸好她遇到了威乐比,两人彼此相爱。然而不幸的是威乐比在遇到Marianne之前的一些花花公子行径使他遇到了麻烦。他使得布兰登上校的女 儿怀孕,然后又抛弃了她,事情暴露之后,他被姑母剥夺了继承权,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只得和一个他不爱的富有女人结婚。这样,尽管他爱Marianne,尽 管两人趣味相投,然而Marianne贫穷的家境决定了他不能选择她。

  Marianne遭此打击,一病不起,几乎断送了性*命。幸好在家人和布兰登上校的关怀下康复,并和上校结了婚。然而或许那个率真的Marianne已经死了,活着的只是一个理智的Marianne。很多人因此给予她很深的同情。Elino的爱情悲剧被很多人忽略了。
  我觉得Elino理应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同情。不论是小说中还是现实,她这样的人其实比Marianne承受更多,也更孤独。人们很难从她平静 的表面读出什么,以为她生活得坚强就代表她感情上也一样坚强。然而当Elino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接受Edward求婚那一刻的失声痛哭,我看到事实不是 那样。那一刻,Elino的脆弱、真情流露仿佛是另一个Marianne。她太需要爱了,只是她从不大声说出她的需要。也许因为她是长女,一向承担着维持 家境的责任,并且不能指望多愁善感的母亲和罗曼蒂克的妹妹能帮上多少忙。当Marianne在为落叶哀悼的时候,Elino却不得不计算着牛肉多少钱一 斤。
  我总觉得,她平静的表面不代表她有一颗麻木迟钝的心。她只是把生活的激*情和热爱掩藏起来,责任是她第一位考虑的事,她自愿牺牲了一般女孩子撒 娇使性*的欢乐。当她在爱情中受伤的时候,她不像Marianne那样得到所有人的关心,她独自隐忍。即使她识穿了lucy的诡计,意识到lucy就是那个 宣告她梦想破灭的人,她仍然选择了隐忍,为了她所爱的Edward。虽然最后lucy暴露了她的虚荣,使Edward重新回到Elino身边,然而我不知 道Elino是否真的感到幸福。她能轻易释怀Edward对她曾经的隐瞒和谎言吗?

  像奥斯丁一贯的路数,这部小说以喜剧收场。表面上看,两姐妹都有了美好姻缘,威乐比和lucy所受的惩罚就是他们分别娶了和嫁了自己不爱的 人。然而我又感到一种悲剧的感觉萦绕心头。无论是“理智”还是“感情”,都不能避免感情道路上遭受挫折,都不能避免那个时代女人从属于男人、男人主宰婚姻 的命运。并且,在生活的种种压力下,几乎每个人都不够坦诚。不用说威乐比对Marianne的隐瞒,就连Edward,表面看来体面、有礼、和善、羞涩的 好人,也会对Elino撒谎,隐瞒他曾订过婚约的事实。正直的布兰登上校,早就知道威乐比的丑行,然而这个三十五岁沉默寡言追求Marianne不成功的 老男,早不讲晚不讲,偏偏在对他最有利的时候才讲,让人不免对他的好感打了折扣。Lucy隐瞒了她想嫁个有钱人的真实目的,Elino从头到尾都没和任何 人谈起Edward对她撒的谎。也许隐瞒和掩饰是那个社会生存的技巧?似乎只有Jemmings太太和他儿子两个傻乐傻乐的人不懂得掩饰自己吧。

  这个故事的结尾,最讨厌“掩饰”的Marianne在现实的教育下仿佛接受了她姐姐的理智,也接受了老而平乏然而“正直”的布兰登上校。这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
  从时代背景来看,的确是喜剧,因为十八世纪的英国,男人的地位由财产和爵位决定,而女人的地位则由婚姻决定。两姐妹嫁的人地位都不错,她们日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这是喜剧的一面。然而Elino和Marianne被迫选择理智,被迫屈从于现实的无奈,又有谁知道呢?
  一个以金钱开始的故事,结束于爱情。然而谁说这爱情的底下,没有现实的考虑呢?
  一个人的内心,不可能脱离外界环境而存在。
  Marianne自以为可以独立于环境而存在,实际上环境还是在塑造着她,改变着她。Elino比她更早看清了这一点。
  也许岁月会使她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的。
  我爱Marianne,也爱Elino,她们代表了人性*的两个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的方面。我对她们两个抱着一样的同情。不知道是谁说的:选择了自我和选择了责任的人,其生活一样有痛苦的一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间失格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杀身亡。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分歧者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动物农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庄园农场的琼斯先生锁好几间鸡棚准备过夜,只是这一天他喝得烂醉,竟忘记关上那几扇小门了。他东倒西歪地走过院子,手中一盏提灯的光圈也随着摇摇晃晃。走进后门,他把靴子甩掉,又从放在洗碗间的酒桶里给自己倒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杯啤酒,就爬上床去。这时琼斯太太早已在那儿打呼噜了。琼斯先生寝室里的灯光一灭,农场里个个厩棚就响起一阵骚动和嘈杂的声响。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