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理智与情感 - 《理智与情感》在线阅读——(一):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布兰登上校突然终止了对巴顿庄园的拜访,而且始终不肯说明缘由,这不免使詹宁斯太太满腹狐疑,一直揣测了两三天。她是个顶爱大惊小怪的女人,其实,凡是一心留意别人来往行踪的人,个个都是这个样子。她心里不停地纳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她敢肯定他有不幸的消息,于是仔细琢磨他可能遭遇的种种不幸,认为决不能让他瞒过他们大伙儿。
  “我敢肯定,准是出了什么伤心事儿,”她说,“我从上校脸上看得出来。可怜的人儿!恐怕他的境况不佳呀。算计起来,德拉福庄园的年收入从来没有超过两千镑,他的弟弟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我看哪,八成是为钱的事情找他,不然还会有什么事儿呢?我在纳闷是不是这么回事儿。我无论如何也要弄个水落石出。也许是为威廉斯小姐的事儿——这么说来,肯定是为她的事儿,因为我当初提到她的时候,上校看上去很不自然。也许她在城里生病了,十有八九是这么回事儿,因为我觉得她总是多灾多病的。我敢打赌,就是为威廉斯小姐的事儿。现在看来,上校不大可能陷入经济困难,因为他是个精明人,时至今日,庄园的开支肯定早就结清了。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也许他在阿维尼翁的妹妹病情恶化了,叫他快去。他走得匆匆忙忙的,看样子很像。唉,我衷心祝愿他摆脱困境,还能讨个好太太。”
  詹宁斯太太就这么疑疑惑惑唠唠叨叨。她的看法变来变去,一会儿一个猜测,而且开头总是满有把握。埃丽诺虽然着实关心布兰登上校的安乐,但是她不能像詹宁斯太太所企望于她的,对他的突然离去惊诧不已,妄加猜疑。因为在她看来,情况没有那么严重,犯不着那样惊疑。除此之外,还有真正使她感到惊奇的事,那就是她妹妹和威洛比,他们明明知道他们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特别兴趣,却异乎寻常地保持缄默。他们一天天地越是不吭声,事情越显得奇怪,越与他们两人的性*情不相协调。从他们的一贯行为看,本来是昭然若揭的事情,却不敢向母亲和她公开承认,埃丽诺无法想象这究竟是什么缘故。

  埃丽诺不难看出,他们还不能马上结婚,因为威洛比虽说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但并不能认为他很有钱。按照约翰爵士的估计,他庄园上的收入一年只有五六百镑,但他花费太大,那笔收入简直不够用,他自己也经常在哭穷。但是,使她感到莫名其妙的是,他们订了婚,竟对她保守秘密,其实他们什么也包不住。这与他们的惯常想法和做法太不一致了,以致使她有时候也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订了婚。因为有这个怀疑,她也就不便去探问玛丽安。
  威洛比的行为最明显地表达了他对达什伍德母女的一片深情。他作为玛丽安的情人,真是要多温柔有多温柔;而对于其他人,他作为女婿、姐夫和妹夫,也能殷勤备至。他似乎把乡舍当成了自己的家,迷恋不舍,他泡在这里的时间比呆在艾伦汉的时间还要多。倘若巴顿庄园没有大的聚会的话,他早晨就出来活动活动,而最后几乎总是来到乡舍,他自己守在玛丽安身旁,他的爱犬趴在玛丽安脚边,消磨掉这一整天。
  布兰登上校离开乡下一周后的一天傍晚,威洛比似乎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一股异乎寻常的亲切感。达什伍德太太无意中提起了要在来年春天改建乡舍的计划,当即遭到了他的激烈反对,因为他已经与这里建立了感情,觉得一切都十全十美。
  “什么!”他惊叫道。“改建这座可爱的乡舍。不——不,这我决不会同意,你若是尊重我的意见的话,务必不要增添一砖一石,扩大一寸一分。”

  “你不要害伯,”达什伍德小姐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母亲永远凑不够钱来改建。”
  “那我就太高兴啦,”威洛比嚷道,“她若是有钱派不到更好的用场,我但愿她永远没有钱。”
  “谢谢你,威洛比。你尽管放心,我不会伤害你的或是我所喜爱的任何人的一丝一毫的乡土感情,而去搞什么改建。你相信我好啦,到了春天结帐时,不管剩下多少钱没派用场,我宁肯撂下不用,也不拿来干些让你如此伤心的事情。不过,你当真这么喜爱这个地方,觉得它毫无缺陷?”
  “是的,”威洛比说,“我觉得它是完美无缺的。唔,更进一步说,我认为它是可以让人获得幸福的唯一的建筑形式。我若是有钱的话,马上就把库姆大厦推倒,按照这座乡舍的图样重新建造。”
  “我想,也要建成又暗又窄的楼梯,四处漏烟的厨房啦,”埃丽诺说。
  “是的,”威洛比以同样急切的语气大声说道,“一切的一切都要一模一样。无论是便利的设施,还是不便利的设施,都不能看出一丝一毫的不同。到那时,只有到那时,我在库姆住进这样一座房子,或许会像在巴顿一样快活。”
  “依我看呀,”埃丽诺答道,“你今后即使不巧住上更好的房间,用上更宽的楼梯,你会觉得你自己的房子是完美无瑕的,就像你现在觉得这座乡舍是完美无瑕的一样。”
  “当然,”威洛比说,“有些情况会使我非常喜爱我自己的房子;不过这个地方将永远让我留恋不舍,这是别的地方无法比拟的。”
  达什伍德太太乐滋滋地望着玛丽安,只见她那双漂亮的眼睛正脉脉含情地盯着威洛比,清楚地表明她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我一年前来艾伦汉的时候,”威洛比接着说,“经常在想,但愿巴顿乡舍能住上人家:每当我从它跟前经过,总要对它的位置叹羡不已,同时也对它无人居住而感到痛惜。我万万没有料到,我再次来到乡下时,从史密斯太太嘴里听到的头一条新闻,就是巴顿乡舍住上人了!顿时,我对这事既满意,又有兴趣。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那是因为我预感到,我将从中获得幸福。玛丽安,难道事实不正是如此吗?”他压低声音对她说。接着又恢复了原先的语调,说道:“不过,你要损坏这座房子的,达什伍德太太!你想用异想天开的改建,毁掉它的简朴自然:就在这间可爱的客厅里,我们初次结识,以后又在一起度过了许许多多快乐的时刻,没想到你要把它贬黜成一道普普通通的门廊。可是大家还是渴望要进那间客厅,因为它迄今为止一直是个既实用又舒适的房间,天下再气派的房间也比它不上。”
  达什伍德太太再次向他保证:她决不会做出那种改建。
  “你真是太好了,”威洛比激动地答道,“你的许诺叫我放心了。你的许诺若是能更进一步,我会打心眼里高兴。请告诉我,不仅你的房子将依然如故,而且我还将发现你和令爱像你们的房子一样一成不变,永远对我友好相待。这种情谊使我感到你们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
  达什伍德太太欣然做出了许诺,威洛比整个晚上的举止表明,他既亲热又快乐。
  “明天来吃晚饭好吗?”等他告辞的时候,达什伍德太太说。“我并不要求你上午就来,因为我们必须去巴顿庄园拜访米德尔顿夫人。”
  威洛比答应下午四点再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包法利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荐语:未满十八岁请在家长指导下阅读本书。版本较好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克希先生的译本。价廉物美,仅10元一本,现在最便宜最没有人看的恐怕就是这些名著了。【小说】--引言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因为不满意夫妻生活平淡无奇而和别人通|奸,最终因此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