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 第二十四章波洛的忠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百万富翁迷惑不解地看着波洛。过了很久他才恢复常态。侦探狡滑地看着他。
  “怎么样,事情又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了吧?”
  “那是复制品?”
  百万富翁弯下身来。
  “您是否最初就有这个想法?您是不是从来就不相信罗歇伯爵是凶手?”
  “至少,我对此有怀疑。”波洛平静地回答道。“我从来就不认为伯爵是一个抢劫杀人犯。这不符合他的性格特点。”
  “那么说,他只是为了宝石?”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我认为事情是这样的:伯爵知道了这些宝石的下落,因此就拟定了一套相应的计划。他编造了一段有关宝石的浪漫的故事,以便让您的女儿把宝石带在身边。他自己制造了一个非常相似的复制品,企图在适当的时机偷天换日,把原物弄到手。如果那样,您女儿一定要在很久以后才会发现这个骗局,也只有到那时,她才有可能去控告他。不过,我自己不太相信她会那样做。伯爵那里一定有您女儿的很多信件,是啊,他一切都做得很妙,可能他不止一次的干过这种欺骗勾当了。”
  “您说的这一切都是当然可信的。”冯-阿尔丁不得不承认。
  “首先,这种行为是同伯爵这个人的品格相一致的。”
  “但事实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波洛先生?请您告诉我!”
  波洛耸了一下肩膀。
  “有人在伯爵之前已经捷足先登了。”
  沉默了好一阵子。冯-阿尔丁的脑子在激烈地思考着。之后他以商量的口气问道:
  “波洛先生,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我的女婿?”
  “从一开始。动机和条件都存在。每个人都自然地认为,在您女儿的包厢里的那个人是罗歇伯爵。起初,我也这样认为。有一次,您偶尔提到,说您把伯爵当成了您的女婿。这说明,这两个人的体形和头发的颜色有些相似。这给我提供了一条非常值得注意的线索。女仆不久前才到您女儿那里,凯特林先生的外貌她几乎说不清楚,因为,他不住在自己的夫人那里,而且也很少去看她。另外,火车上的那个人还尽量不让人家看到他的脸部。”

  “您相信,是他杀的?”冯-阿尔丁悲痛地问道。
  波洛站了起来,挥着手。
  “不,不,我从没有这样说过。这只是一种可能——除此之外,别无他意。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他现在已经陷于崩溃的边缘。此举是他的一条出路。”
  “但是,他为什么要把宝石拿走?”
  “是为了造成一种假象,让人觉得似乎这个案子只是一般的盗窃案。如果他不把宝石拿走,那么人们一开始就会怀疑是他了。”
  “他是怎样处理这些宝石的呢?”
  “尼扎有一个人,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他的情况,就是昨天在网球场上我指给您看的那位古玩商。”
  他站起身来,冯-阿尔丁也同时站起来。冯-阿尔丁把手搭在小老头的肩膀上,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希望您能把杀害露丝的凶手侦查出来。”
  “请您把事情包在赫库勒-波洛身上。”侦探以自豪的神态回答道。但是,当他走到大厅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又有点渺茫了。
  “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是,毕竟我们还没有找到凶手。”他自言自语道。
  在旅馆大门口他突然收住了脚步。一辆汽车驶到近旁。里面坐着卡泰丽娜-格蕾。德里克-凯特林靠近了汽车,似乎很想同女士搭话。一分钟之后,汽车开走了。德里克深深地叹了一口长气,回转身来正与波洛打了个照面。他不由自主地停了一下。两人相互凝视着,波洛平静而自信,而德里克却是满面烦恼而暴躁的神色。
  “很可爱的女子,是吗?”德里克若无其事地说道。
  波洛神态自若。
  “正是。”波洛慢腾腾地说。“很可爱,甚至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子。”
  “这样的女人现在可不多。”
  德里克说这话时声音很低,仿佛是说给自己听。波洛点点头。然后他走到德里克的身旁,以一种德里克从未熟悉的声调说道:

  “如果,我的话说得失礼,那么请您原谅我这个老头,凯特林先生。有一句英国谚语说:‘前缘未断,莫结新欢’。”
  凯特林愤愤地看着他。
  “见鬼,您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话您听起来很刺耳。”波洛心平气和地说。“我也料到会是这样。为了您明白我的话的含义,请您转过身来,凯特林先生,您会看到另一辆汽车上也坐着一位女士。”
  德里克猛然一回头。他的脸立即气得发红。“该死的米蕾。”他咀咒着。“我有时真想……”
  波洛打断了他的话。
  “您那是聪明的做法吗?”他严肃地问道。他眼里闪着一丝绿色的光芒。但是德里克没有看出这眼光里的警告信号。他如果是在气头上,就是丢掉自己的脑袋也在所不惜。
  “我同她已经了结了,这点她知道。”
  “可是,她同您是否也已经了结了?”
  德里克嘿嘿地笑着。
  “她现在正提防着,别让那二百万英镑白白跑掉。”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您去依靠米蕾好了!”
  “您真能嘲弄人,亲爱的朋友。”波洛低声说。
  “我真能嘲弄人?”德里克苦笑着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活得够了,波洛先生,我看女人都是一类货色。”他的面部突然现出无可奈何的神情。“都一样,只有一个人是例外,就是她。”他把目光转向卡泰丽娜的汽车驶去的方向。
  “噢,您是说她。”
  波洛说话的语调异常平静,而这只会更加激起这位年轻人的满腹怒气。
  “我知道您想说什么!”他的声音有点沙哑。“您是想说,我过的这种生活,而眼睛又盯上了这样一个女人,这是罪孽。您是想说,我的老婆几天前才被人杀害,现在正长眠在地下,我应该感到羞愧。”
  “可是,这些话我连一句都没说过。”
  “您是这样想的。”
  “噢?”
  “您说句真话,难道我就再不能把卡泰丽娜叫作我的心人吗?”

  “这我可不能说。”波洛郑重其事地说。“当然,您的名声很坏,但正因为如此,才对女人有吸引力。相反,如果您具有高度的教养,一生中从来没有在忠贞的道路上走错一步,那您就不会有这个机会了。”
  但是,德里克却没有再去听他讲些什么。他急忙吹去帽子上的灰尘,快步向米蕾的汽车方向走去。侦探还看到,这个舞女如何把一束异国的鲜花从窗口递出来。
  回到家的时候,正看见他那仪表堂堂的仆人在忙着熨衣服。
  “今天过得不错,乔治,虽然有点疲倦,但决不是乏味的。”他说道。
  “是这样,先生。”
  “凶手到底是谁?乔治,这仍然是个有趣的题目。有些凶手还是很有教养的人。”
  “我听过,先生,我听说克里平医生是受人敬重的一位绅士,可是尽管如此,他还是把自己的夫人剁成了肉末。”
  “你举的例子总是那么恰当。”
  乔治没有吱声。电话铃响了,波洛拿起了话筒。
  “喂!是,我是赫库勒-波洛。”
  “我是奈顿。冯-阿尔丁先生想同您讲话。”随后就听出了百万富翁的声音。
  “您是波洛先生?我只想告诉您一件事。女仆马松又到我这里来了一趟。她对我说,她现在几乎可以肯定,以巴黎上火车的那个人就是德里克-凯特林。她说,她可以立即就认出是德里克。但是,开始的时候她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现在她对此已确信无疑。”
  “谢谢。”波洛说,“这样的话,就又把我们向前推了一步。”
  他把话筒放下,站在电话机旁边若有所思地微笑了一会儿。乔治叫了他两次,他都没听见。
  “噢,噢。”他心不在焉地嘟哝着。“你是想干什么来着?”
  “您是在家吃午饭,还是到外面吃?”
  “也不在家吃,也不在外面吃。”波洛说道。“我想到床上躺一会儿,再喝了杯菊花茶。我期待的时刻已经到来,要是这样,那我就有点激动。”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2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百年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全书近30万字,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但阅毕全书,读者可以领悟,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绿里奇迹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当时的州立监狱还在冷山。当然了,还有电椅。狱中囚犯常拿电椅开玩笑,对令人恐惧却又摆脱不掉的东西,大家总喜欢如此地取笑一番。他们管它叫“电伙计”,或者叫“大榨汁机”。大伙谈论电费单,谈论那年秋天监狱长穆尔斯不得不自己做感恩节晚餐,因为他妻子梅琳达病得没法做饭了。不过,对于那些真得要坐到电椅上的人,这些玩笑很快就不合时宜了。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