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 第十五章罗歇伯爵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冯-阿尔丁默黩地读完了这封信。他的双颊气得通红,太阳穴的血管凸起,一双大手痉挛地发拦。他不声不响地把这封信递给了卡雷热。卡雷热紧张地看着写字台,科望着天花板,波洛弹着袖口上的、可能是想象中的灰尘。当时的气氛使这三个人都不敢正眼瞧冯-阿尔丁一眼。
  过了好大一会儿,侦察官才敢角及这个令人沮丧的题目。
  “您可能知道,先生”,他低声问,“是谁写的信。”
  “我知道,我知道这是谁写的信,”冯-阿尔丁愤怒地说,“是一个叫名叫什么罗歇伯爵的坏蛋!”
  又停了一会儿,波洛低声问道:
  “我们知道,冯-阿尔丁先生,让您来谈这个问题是件很痛苦的事。但是,要解决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一些内情。”
  冯-阿尔丁沉默了片刻。然后他轻轻地点了一下头,表示他懂得这个道理。
  “波洛先生,您是对的。这几乎是使我不能忍受的,但是我必须对您说明真情。”
  他忍受着内心的痛苦,用手压着太阳穴,继续说下去:
  “这段历史是从十一、二年前开始的,那是在巴黎。我的女儿象别的女孩子一样,充满浪漫主义,喜欢想入非非,她背着我认识了这个罗歇伯爵。你们可能已对他有所了解。”
  警察局长和波洛同时点了一下头。
  “他挂着这个耀眼的头衔。”冯-阿尔丁继续说,“但是我怀疑他是否有权利来获得这个名称。”
  “在臬塔宫廷的注册上,您是找不到他的名字的。”警察局长加上了一句,表示赞同冯-阿尔丁的观点。
  “这个纨裤子弟在勾引女人方面确有一套本事。露丝就上了他的钩,而且爱他爱得发疯,但是我很快就把他们的这段历史给结束了。这个人实际上是个大骗子。”
  “您说得完全对。”警察局长说。“我们警察局方面对这个伯爵完全了解。我们很久以来一直想找个把柄,把他捉拿归案,可是难啊。这个家伙特别狡猾,他以常同上层社会的女士们打交道。如果这些女士肯为他出足够的钱,那么就很难把他押到法庭上。谁也不愿在法庭面前得罪他。”

  “原来是这样。”冯-阿尔丁闷闷不乐地说,“正象我同你们讲的那样,我决心干预这件事。大约过了一年之后。我女儿同她现在的丈夫结了婚。我当然认为,他们的那段情史就此结束了。大约一周之前,使我感到失望的是,我发现我女儿又同这个伯爵联系上了。我向她说明,在她决定同她丈夫离婚的时候,她的这种行为是多么不慎重。”
  “真有意思。”波洛低声说道。
  冯-阿尔丁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继续说道:“看来我女儿从没有下决心同这种人一刀两断,而且毫无疑问,她要与他在巴黎约会。我的劝告看来只产生一种效果,即他们会面的地点改变了。”
  “黄金岛这地方在耶尔的对面,是一个很幽静的田园小镇。”警察局长说道。
  “露丝怎么会成了一个傻瓜。”冯-阿尔丁痛苦地叫道,“她怎么会带着这么贵重的宝石去上圈套!他的所作所为当然只是为了宝石。”
  “最近一个时期人们纷纷议论说,俄国女皇皇冠上的一颗宝石被一个美国人买去了。那么先生,你就是那位买主了?”
  “正是。”冯-阿尔丁说。“我十天之前在巴黎买到的。”
  “请原谅,我再提一个问题,先生,在你买妥之前,这笔交易谈了很久吗?”
  “大概进行了两个月的时间。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人们经常谈到,”波洛说,“有些人专门追逐一些珍贵的金银首饰和宝石。”
  “我想起了一件事,”冯-阿尔丁突然说,“我记得,在我把宝石交给露丝的时候,我开过一句玩笑。我对她说,不要把宝石带到利维埃拉去,因为这颗宝石会招致抢劫或暗杀。天啊,我却不幸言中了,从来也没想到,当时的笑话竟成了今日的现实!”
  屋子里的人都沉默不语,充满了同情。波洛以公事公办的腔调说道:

  “事情就是这样。罗歇伯爵已经得到了宝石转到您手中的消息。一切表明,凯特林女士对一种迷人的谎话信以为真,把宝石带到了身边。因此,正如女仆所说的,此人也就是火车停在巴黎时她在死者包厢里看到的那个人。”
  其它三个人都点了一下头。
  “女士对他的突然出现有点不知所措,但很快就转为常态。她把马松留在半路上。乘务员只去整理了第一包厢的床铺。但没有走进第二包厢。伯爵就藏在里面。除了女士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他在火车上,而且他尽量回避同女仆面对面相遇。他俩单独呆在那儿……火车在深夜里飞驰,不会发生什么搏斗。因为她把这个男人当作了自己的情人。”
  波洛瞄了冯-阿尔丁一眼又继续说道:
  “死亡只发生在一瞬间。伯爵只需要那个首饰盒,他得手后不久,火车就到了里昂城火车站。”
  卡雷热点头表示同意。
  “完全正确。火车到里昂城火车站,卧车乘务员接着就下了车,执行自己的任务。伯爵偷偷地溜下火车,换乘去巴黎或去其它方向的车,这对他这样一种人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所有的迹象只能表明,这是一起火车上的盗窃案。要不是在女士的手提包里发现了信,那就很难去怀疑这位伯爵先生了。”
  “这说明他很粗心,他没有去检查一下女士的手提包。”警察局长说道。
  “当然,”波洛随声附和道。“作为一个熟知女性的专家,人应该懂得:一个女人是不会把这样一封信销毁的。”
  “在这种情况下,作案人常常缺乏冷静的思考。”侦察官说,“如果罪犯们都那么按逻辑从事,那我们还怎样去捉拿他归案呢?”
  波洛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笑意。
  “对我来说案情已十分清楚。”侦察官继续说,“但是很难用事实证明这一点。伯爵先生比泥鳅还狡猾,如果女仆不能证明他就是……”

  “这非常可能。”波洛同意这一点。
  “可惜。”侦察官摸了一下下巴,“事情真棘手。”
  “如果真是他作的案……,”波洛说道。
  科打断他的话说道:
  “您说‘如果真是他’,这是什么意思?”
  “是的,我是说‘如果真是’,局长先生。”
  “也可能伯爵会提出一个‘不在现场’。”
  “上帝,这不说明问题。”波洛说,“如果他作了案,他总要为自己制造一个‘不在现场’的谎言。不,我是根据其它理由提出‘如果真是’这种疑问。”
  “那么根据什么理由呢?”
  波洛用手指点着,郑重其事地说道:
  “是从心理学角度。伯爵是个流氓,是个无赖,这一点很清楚,他要偷女士的首饰,这一点也很清楚。但是,象他这种人,个个都是胆小鬼。他决不想制造任何一件担风险的事件。谋杀对这样一种人来说,是难以置信的。”他摇了摇头。
  看来侦察官无论如何也不会赞同他的这种分析。
  “这帮家伙早晚要掉脑袋,也可能孤注一掷。”他深思了一会儿说,“我的意思并不是反驳您,波洛先生。”
  “我只是陈述了自己的意见。”波洛急忙解释道。“调查的权利当然是在您的手中,您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照我个人看来,伯爵正是我们要抓捕的对象。”卡雷热说道。
  “您认为如何?冯-阿尔丁先生。”
  “毫无疑问,此人就是罪犯。”
  “抓住他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侦察官说。“但我们将竭尽全力去做。我立即向各地方发出电报。”
  “不必要。”波洛说。
  “为什么?”
  两个人同时盯着波洛。小老头笑着,笑得很得意。
  “我的职业只是了解一切。”他声明说,“伯爵目前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眼下他就住在昂蒂布的侯爵镇。”
或许您还会喜欢: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