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狼穴巨款 - 第四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贺尔汀从家具碎片和地板上的血泊中爬到屋子的另一端,拉开一个个抽屉和镶板,最后找到一个装满救急用品的小铁箱。
  她用力把伤口包皮扎起来,同时竭力不去想别的事情。她要使自己忘掉徒然的痛苦,变得灵活些。然后,她支撑着站起来,拄着杰哈尔德的手杖,踏上小路,朝着往北三公里处的岔路口走去。
  她搭上了一个农民的老式汽车。他能不能把她送到诊所旁小山上一个叫利瓦克的医生那儿呢?
  能。这样他也用不着绕多远的路。
  快一点好不好!
  沃尔特·利瓦克年近五十,已经开始秃顶,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说起话来简明扼要由于他身材修长,动作敏捷,象他说话一样不拖泥带水;由于他绝顶聪明,在回答问题之前总朔言观色;而且,由于他是犹太人,从小就被荷兰天主教徒隐藏起来,由富有同情心的路德教教友养大成人,所以他容不得容忍别人的行为。
  他有一种偏见,而这种偏见是可以理解的。他的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都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毒气毒死了。若不是一位瑞士医生说纳沙泰尔缺医少药坚持让他到这儿来,沃尔特·利瓦克早就生活在尼格夫沙漠中的哈沙拉夫以色列聚居区了。
  当时他只想在诊所呆三年;五年前,当他来到纳沙泰尔几个月后,他知道了是谁要的他:他是与复活纳粹主义分子作斗争的一个组织的成员。这个组织掌握着别人不知道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长大成人的几千名儿童的情况;还有可以送到世界各地无数新纳粹分子手里的超额巨款的情况。这里有很多非医务性的工作要做。他的联系人叫沃纳·杰哈尔德,这个组织叫做谍报小组。
  沃尔特·利瓦克留在了纳沙泰尔。
  “快进来,”他对贺尔汀说。“让我帮你一把,我在这儿有一间工作室。”
  他脱下她的外衣,扶她走进一间有手术台的屋子。
  “我中了一枪。”贺尔汀只想起了这么句话。
  利瓦克把她放到手术台上,脱下她的裙子,撩开她的衬衣。“别说话,要保存体力。”
  他剪开绷带,检查了伤口,然后从消毒器里取出一只皮下注射针头。“我要让你睡上几分钟。”
  “不行。没有时间了!我得告诉你……”
  “我说的是几分钟。”医生说轻把针头插入贺尔汀的胳膊。
  她睁开眼睛,周围的景象模糊不清,腿上感到麻木。待她的视觉能看清楚了,就见到医生在屋里走动。她想坐起来,医生听到动静转过身来。
  “这是抗生素,”他说。他手里拿着一瓶药片。“头一天两小时一次,以后四小时一次。出了什么事?快告诉我。我要到山下小屋去照料一下。”
  “小屋?你知道了?”
  “你在昏睡时说的,一般人受伤以后都会这样。你重复了好几次‘谍报小组’后来又说‘约安’,我想你指的是冯·泰波尔,你是他妹妹——一直和法尔肯海姆在一起。已经开始行动了,对不对?执行人们正在日内瓦会合?”
  “是的。”
  “今天早晨我也这么想过。从内盖夫①发来的新闻简报让人毛骨悚然。他们发现了,鬼知道他们怎么发现的。”
  “什么简报?”
  “哈沙拉夫,”医生紧紧攥着药瓶,前臂上青筋暴起。“遭到袭击。房子炸毁了,人们遭到屠杀,田野烧成了一片焦上。死亡人数还没有最后统计出来,不过据估计已超过一百七十人。大多数是男人,也有妇女和儿童。”
  贺尔汀闭上双眼,什么也说不出来。
  利瓦克接着说下去。
  “听说老人们大都在花园里被打死,被残杀的。他们说这是恐饰分子干的,是复仇团干的。但这不是事实。是狼穴干的,复仇团的战士绝不会进攻哈沙拉夫;他们知道这会招致什么后果。每个聚居区的犹太人,每个突击队都会对他们穷追不舍的。”
  “杰哈尔德还让你给哈沙拉夫拍电报呢。”贺尔汀轻轻地说道。
  利瓦克的目光黯淡下来。“电报已经收不到了。那里不会有人幸免。好了,现在告诉我,山下湖边出了什么事?”
  她告诉了他。待她讲完之后,医生扶她下了手术台,然后抱起她走近了那间阿尔卑斯山区特有的大起居室。他把她放到长沙发上,对她扼要地做了概括。
  “日内瓦就是战场。现在一小时也不能耽搁。即使能与哈沙拉夫联系上也没有用了。不过有一个从哈沙拉夫来的人在伦敦。他是被派到那里的。他曾跟踪赫克洛夫特到朴茨茅斯。是他从赫克洛夫特口袋里拿走了照片。”

  “那是博门特的照片,”贺尔汀说。“他是敖德萨。”
  “不。他是狼穴的人,”利瓦克纠正她说。“一个太阳之子,他是数千名太阳的儿女中的一员,也是和冯·泰波尔等人一起活动的少数人之一。”
  贺尔汀皱着眉头探起身子。“档案。博门特的档案记载毫无意义?”
  “什么档案?”
  她把从博门特的海军履历里发现的含糊不清,互相矛盾的记载告诉了这位怒气来说的医生。还告诉他说,在博门特的副手伊安·莱维隆的档案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利瓦克把名字写在一个拍纸簿上。“好便当啊。两个狼穴的人指挥一艘电子间谍船,象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多少?安插在什么地方?”
  “那天莱维隆的名字在文件上被括上了括号。当博门特和柯立清——”她说不下去了。
  “不必细谈了。”医生说,“太阳儿女有他们自己的规定,莱维隆的名字被补充到我们要找的那份日内瓦名单里面去了。杰哈尔德的意见是对的,首先,必须找到名单。这和阻止他们发放活动资金一样至关重要。从某些方面看,也许更重要些。”
  “为什么?”
  “资金是建立第四帝国的工具,但是人才是帝国本身。不管资金能否分配下去,这些人总是存在的。我们得搞清楚他们是谁。”
  贺尔汀仰面躺下说,“我……约安·冯·泰波尔,凯瑟勒都可以杀掉,要是有必要……甚至可以杀掉诺勒。这笔钱一定不能发下去。可是我们怎么才能找到名单呢?”
  “伦敦的那个从哈沙拉夫来的人会有办法的。他很有才干。”利瓦克移动了一下视线。“因为你得和他一起工作,应该让你知道,人们说他是恐饰分子,杀人犯。他认为自己两者都不是,但是他以前的违法犯罪行为和他的自我评价不大符合。”医生看了看手表,“现在差三分不到九点,他住在离希思罗机场不到一英里的地方。如果我能和他联系上,午夜他就能到日内瓦。你知道赫克洛夫特住在哪儿吗?”
  “知道。在协和旅馆。你知道,他现在还蒙在鼓里。他对自己干的事深信不疑,还觉得这是个义举呢。”
  “我明白。不幸的是,这也许与他的安危毫无关系。不过,我们要他的头一件事就是找到他。”
  “我说过,我今晚给他打电话。”
  “好。我扶你去,说话要谨慎。有人会监视他,窃听他的电话。”利瓦克扶她走到安放电话机的桌子旁边。
  “这里是协和旅馆,晚上好。”接线员说。
  “晚上好。请找一下诺勒·赫克洛夫特先生,好吗?”
  “赫克洛夫特先生?……”接线员迟疑了一下。“稍等一下,太太。”
  一阵寂静。这时叭嗒一声,一个男人说话了。“赫克洛夫特太太吗?”
  “什么?”
  “你是赫克洛夫特太太,不对吗?”
  贺尔汀吃了一惊。出了什么差错;交换台根本没接诺勒的房间。
  “这么说,你在等我?”她问。
  “可不是嘛,太太。”服务员用神秘的口气回答说。“您的儿子可真大方。他让转告您,绝对不能露面。不过,您得留下电话号码,由他和您联系。”
  “明白了。请稍等一下。”贺尔汀捂住听筒,转向利瓦克。“他们把我当成赫克洛夫特太太了。他付了钱,让他们记下电话号码,他再打电话找她。”
  医生点点头,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接着说话。就说你让他一定不要把这个号码告诉别人。给他出个价钱。想办法拖延一下。”利瓦克拿出一个破旧的本子。
  “给你电话号码之前,我想搞清……”贺尔汀停了一下。服务员对天发誓,一定把电话号码只告诉赫克洛夫特一个人。医生从桌旁跑过来递上一张线条,那上面写了一个电话号码。贺尔汀向服务员重复了一遍,挂上电话。
  “这是哪儿的号码?”她问利瓦克。
  巴克思大街一座空房子的,不过,电话簿上没写着这座房屋的地址。
  “在这儿。”利瓦克把地址写在号码下面。“记住它们。”
  “记住了。”
  “现在,我要找伦敦那个人。”医生一边说着,一边朝楼梯走去。“我这里有无线电台,可以连通常规流动电话机。”他在最下层台阶前停住脚步。“我让人把你送到日内瓦,但你不能过多地活动。不过,伤口倒不算太深;靠着绷带的劲儿,伤口的缝线还能支持得住,这样你就有机会找到赫克洛夫特。我希望你能找到他,祝你成功。诺勒·赫克洛夫特必须离开冯·泰波尔和凯瑟勒。如果他和你拼,哪怕他犹豫不决,也必须把他干掉。”

  “知道了。”
  “光知道还不够。恐怕到那时就不由你作主了。”
  “那由谁来作主呢?”
  “我离不开纳沙泰尔,得由伦敦的人负责。”
  “那个恐怖分子?那个一听到‘纳粹’二字就开枪杀人的杀人犯?”
  “他会很客观的,”利瓦克说着,就往楼上走。“他不会对诺勒施加别的压力的。你会在公寓里见到他。”
  “我怎么到日内瓦去呢?我——”贺尔汀停住了。
  “什么?”
  “我问我怎么去日内瓦?有火车吗?”
  “坐火车来不及了。你坐飞机去。”
  “好。那样更快。”
  “快得多。”
  而且好得多,贺尔汀想。因为有件事她未向医生转达,那就是沃纳·杰哈尔德的警告,对她的警告。
  我的孩子,别去日内瓦……狼穴已经发现你了。
  “谁送我去?”
  “夜里有飞越湖区的驾驶员送你。”利瓦克说。
  爱新很恼火,不过她还是答应了条件。驾驶员只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能认出那些正在追捕你的人吗?”
  她回答说认不出。
  “也许天亮之前就能认出他们。”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她现在才站在黑压压的树林里的一棵树旁。这里高出路面,可以看得见汽车。这是一片松树林,从湖边的公路顺斜坡延伸上去。是驾驶员把她安排在这个观察地点的。
  “如果你儿子确实在那儿,我就让他来见你。”
  “他当然在那儿。怎么会不在呢?”
  “我们就会知道的。”
  他的怀疑使她一时很不安。“假如他不在,那会您么样?”
  “那你就会知道是谁在寻找你。”他转身朝大路走去。
  “你呢?”她从后面叫了他一声,“要是我儿子不在,你怎么办?”
  “我?”驾驶员笑了起来。“这种谈判我经得多了。如果你儿子不在那儿,就说明他拼命想找到你,对吧。没有我,他们找不到你。”
  此时,她等在距离公路不过四十码的树旁,虽然枝干犬牙交错,下面的景物轮廓还算清楚。汽车开着尾灯,车头朝北在公路以外的地方停着。驾驶员告诉住在协和旅馆的人,一小时以后从南面来这里,不得提前,在距离接头地点四分之一英里处开始一明一灭地打着车灯。
  “我说话你听得见吗,太太?”驾驶员站在汽车旁,用正常的音调问道。
  “听得见。”
  “好。他们来了。路上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呆在那儿别动;要仔细观察,留心听我们说什么,不要暴露自己。如果你儿子从车里走出来,什么也别说,等着我带他去你那儿。”驾驶员停了一下。如果他们强迫我跟他们走,你就去湖区西侧我们降落的地方。那地方叫阿勒里塞兹-默道克。我去那儿找你……事情不妙啊。”
  “怎么啦?”
  “汽车里有两个人。坐在司机身边的那家伙拿着武器;也许正在检查呢。”
  “我怎么去那儿呢?”爱新问。
  “发动机罩子下面有个小磁铁盒,里面还有一套钥匙。”
  汽车越来越近,可以听到马达的轰鸣声。
  大胡子把一只手的食指举到嘴边,大声说,“在右边,别出声。”
  一辆黑色的长身汽车的离驾驶员十码的地方停了下来。坐在司机旁的男人下了车,但不是她儿子。这人长得粗壮,身穿一件大衣,衣领向上期立看,脖子上围一条时髦的围巾。一副宽边墨镜遮住双眼,看上去象一只巨大的昆虫。他在汽车前灯的照射下,一瘸一瘸地走过来。
  司机留在驾驶室里。
  爱新盯着司机,希望能认出他就是诺勒。不是他;她看不清那人的面孔,但是认出他的头发是金黄色的。
  “大概赫克洛夫特太太在汽车里吧?”戴墨镜的家伙对驾驶员说。他说的是英语,但是带有明显的德语口音。
  “这么说,她儿子在你们车里?”驾驶员回了一句。
  “请赫克洛夫特太太出来吧。”
  “请她儿子也出来吧。”
  “不要别别扭扭的,我们还有别的安排呢。”
  “我们也是一样。先生,你的车里只剩下一个人了,而他不符合她儿子的特征。”
  “我们把赫克洛夫特太太送到他那儿去。”

  “我们把他送到赫克洛夫特太太那儿去。”
  “少来这一套。”
  “少来哪一套,先生?我是拿了钱的,我想你也是一样。我们都有自己的职责,对不对?”
  “我没时间和你啰嗦,”德国人叫嚷着,一瘸一拐地从驾驶员身旁走过,朝汽车走过去。
  驾驶员点点头,“我劝你还是看看时间吧!因为你找不到赫克洛夫特太太。”
  “狗日的!那婆娘去那儿了?”他用德语骂道。
  “我再劝你一句,先生,不要对我破口大骂。我是马恩河畔沙隆人。你到过那儿两次,应该知道我生来不喜欢你这样张口骂人。”
  “那婆娘在哪儿?”
  “儿子在哪儿?”
  德国人从大衣口袋里抽出右手。他的手里握着枪。“你拿的钱总不会值你一条命吧?她在哪儿?”
  “那么你呢?大概你拿钱再多也不是为了打死我而什么也找不到吧?”
  枪声震耳欲聋,驾驶员脚下的泥土飞溅起来。爱新惊得一下子抓住了树干。
  “听着,法国佬!也许你明白,付给我的钱再多也不比找到那个婆娘重要。她在哪儿?”
  “德国佬!”驾驶员厌恶地说。“给你一支枪你就发疯。你真是恶习难改。如果你要找那女人,先把她儿子送来,我带他去她那儿。”
  “你现在告诉我,她在哪儿?”德国人举起枪对准驾驶员的脑袋。“现在!”
  爱新看见车门打开了。一声枪响之后,接着又是一枪。驾驶员一下子扑倒在泥土里。德国人一声尖叫,眼珠凸了出来。
  “约安!约安!”
  接着是第三声枪响。德国人瘫倒在公路上,驾驶员从地上爬起来。
  “他要杀你,”那司机叫着说,声音里带着不信任。“我们知道他神经不正常,但远没料到他会神经错乱。让我怎么说呢?”
  “他会杀我?……”驾驶员用同样不信任的口气问道。“这毫无意义!”
  “当然毫无意义,”金发男子说。“你的要求可很有意义。先帮忙把他拖到树林里去,拿走他的身分证明,然后跟我来。”
  “你是谁?”
  “赫克洛夫特的朋友。”
  “我愿意相信这一点。”
  “你会相信的。”
  爱新只能守在原来的地方,她双腿发放,喉咙发干,眼睛酸病使得她不时地把眼闭上。
  金发男子和驾驶员把尸体拖到离她不到二十英尺的树林里。驾驶员的安排可帮了她的大忙。他是对的。
  “我要开着我的车吗,先生?”
  “不用。熄了车灯跟我来。早上我们再把它弄回去。”
  驾驶员按照他的话做了,然后似乎又犹豫了。“我不愿意把车留在离死尸这么近的地方。”
  “我们在拂晓前来搞它。你有钥匙吗?”
  “有。”
  “快!”金发男人催促道。
  驾驶员暗暗松了口气;他没有再争辩,转眼间,他们飞驰而去了。
  爱新推开树干。她努力回忆驾驶员的面话。还有一套钥匙……小磁铁盒……发动机罩下面……去……我们降落的地方。阿勒里塞兹-默道克。
  阿勒里塞兹-默道克,湖区西侧。
  五分钟之后,她手上沾满润滑油,开着汽车上了湖边的公路,朝着日内瓦方向往南驶去。过了好一阵,她踩在油门路板上的脚才变得坚实有力了,紧握着方向盘的双手也松弛了一些,思维也开始活动了。
  阿勒里塞兹-默道克,湖区西侧……城北十到十二英里处。如果她只想到这些,只想到那个偏僻的湖边地带有一个船坞,上面有几台加油泵。她的心跳也许会减慢,呼吸也许会变得平缓些。
  阿勒里塞兹-默道克。上帝保佑我找到这个地方吧!让我活着找到它,找到我儿子!
  天哪!我干了些什么呀!
  一个三十年的弥天大谎……
  一次令人发指的背叛,一个奇耻大辱……
  贺尔汀乘上一架小型水上飞机,直接坐在驾驶员后面。她摸了摸裙子下面的绷带,包皮扎得很紧,但并不妨碍血液循环。伤口一蹦一蹦地抽痛,不过服用过止痛药片之后,她还可以走路。即使走不动,她也得逼着自己走啊。
  驾驶员靠过身子对她说:“降落一小时以后,有人送你去湖边的旅馆,你可以在那儿叫一辆出租汽车进城。如果你需要我们帮忙的话,我们这段时间的联络地点是一个隐蔽的船坞,名叫阿勒里塞兹-默道克。谢谢你乘坐我的飞机。”
  注释:
  ①位于巴勒斯坦南部。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时间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类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但是,人类理念的进化是极其缓慢和艰苦的。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时间。令人吃惊的是,尽管人们知道世间的一切都在运动,只是到了本世纪20年代因哈勃发现了红移定律后,宇宙演化的观念才进入人类的意识。 [点击阅读]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塔土尼星球。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恒星闪烁,炫目的白色光芒照耀着这颗行星上广袤的荒原。因此生成的热气从平坦的“沙质地表蒸腾上升,在巨大的断崖和高耸苍凉的山巅之间形成了一片晶莹的氤氲。这是这颗行星上惟一典型的地貌特征。大块大块风化的巨岩如哨兵般屹立,在潮湿的雾霭中俯视着一切。当飞车赛手呼啸而过,引擎发出狂野的嘶吼,炽热的光和空气似乎都在颤动,群山也为之颤栗不止。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星际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938年10月30日晚,一个声音在美国大地回荡:“火星人来了!”顿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真的以为火星人入侵地球了,纷纷弃家而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原来是广播电台在朗读英国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的作品《世界大战》。一本小书竟引起社会骚乱,这在世界小说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大英帝国称霸世界、睥睨天下的19世纪末叶。火星人从天而降,在伦敦附近着陆,从而拉开了征服地球战争的序幕。 [点击阅读]
春潮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欢快的岁月,幸福的时日——恰似春水悠悠,已经一去不留!——引自古老的抒情歌曲夜半一点多钟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发走点燃灯烛的仆人,他便猛然坐到壁炉边的安乐椅里,用双手捂住了脸。他还从未感觉到这样疲乏——肉体的与精神的。 [点击阅读]
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三个漂流者蓝天上万里无云。在一望无际波浪不惊的大海上,只有小小的浪花在无休止地抖动着。头顶上初秋的太阳把光线撒向大海,使海面泛着银光。往周围望去,看不到陆地的一点踪影,四周只有宽阔无边的圆圆的水平线。天空是圆的,海也是圆的,仿佛整个世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似的。在这无边的大海中央,孤零零地漂着一个小得像罂粟籽般的东西。那是一只小船。船舵坏了,又没有一根船桨,盲无目的地任凭波浪将它摇来荡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