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浪潮之巅 - 反摩尔定理(ReverseMooresLaw)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3.反摩尔定理(ReverseMooresLaw)
  google(谷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在一次采访中指出,如果你反过来看摩尔定理,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十八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it界把它称为反摩尔定理。反摩尔定理对于所有的it公司来讲,都是非常可悲的,因为一个it公司花了同样的劳动,却只得到以前一半的收入。反摩尔定理逼着所有的硬件设备公司必须赶上摩尔定理规定的更新速度。事实上,所有的硬件和设备生产厂活得都是非常辛苦的。下表中列举了各个领域最大的公司今天的股值和他们最高值地比例。
  ibm:82%.
  cisco:40%
  intel:33%
  amd:30%
  marvel:60%
  hp:70%
  dell:35%
  sunmicrosystems:10%
  motorola:33%
  这里面,除了ibm不单纯是硬件厂商,而有很强的服务和软件收入得以将股票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余的公司和它们最好水平相去甚远。而今天,美国股市几乎是在历史最高点。这说明,以硬件为主的公司因为反摩尔定理的影响,生计之艰难。如果有兴趣读一读这些公司财报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公司的发展波动性很大,一旦不能做到摩尔定理规定的发展速度,它们的盈利情况就会一落千丈。有的公司甚至会有灭顶之灾,比如十年前很红火的sgi公司。即使今天它们发展的不错,却不能保证十年以后仍然能拥有翻番进步,因此,投资大师巴菲特从来不投这些it公司。

  事实上,反摩尔定理积极的一面更为重要,它促成科技领域质的进步,并为新兴公司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和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it领域的技术进步也有量变和质变两种。比如说,同一种处理器在系统结构(architecture)没有太大变化,而只是主频提高了,这种进步就是量变的进步。当处理器由十六位上升到三十二位,再到六十四位时,就有了小的质变。如果哪一天能用到纳米技术或者生物技术,那么就做到了质的飞跃,半导体的集成度会有上百倍的提高。为了赶上摩尔定理预测的发展速度,光靠量变是不够的。每一种技术,过不了多少年,量变的潜力就会被挖掘光,这时就必须要有革命性的创造发明诞生。
  在科技进步量变的过程中,新的小公司是无法和老的大公司竞争的,因为后者在老的技术方面有无以伦比的优势。比如,木工厂出身的诺基亚在老式的模拟手机上是无法和传统的通信设备老大摩托罗拉竞争的。但是,在抓住质变机遇上,有些小公司会做得比大公司更好而后来居上,因为它们没有包皮袱,也比大公司灵活。这也是硅谷出现了众多的新技术公司的原因。
  十三年前,我最早上网时用的是一个2.4千波特率(kbps)的调制解调器。两年后,我的一个同学,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东方网景的创始人送了我一个当时最新的14.4kbps的调制解调器,我马上感觉速度快多了。由于我们今天数字电话传输率本身限制在64kbps,因此调制解调器的传输率最多到56kbps,所以到1995年,我的几个同事就预言用电话线上网速度超不过这个极限。如果停留在用传统的方法对调制解调器提速,确实要不了几年摩尔定理就不适用了。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出现了dsl技术,可以将电话线上的数据传输速度提高近二百倍。dsl技术虽然最早由贝尔核心实验室发表,但真正把它变为实用技术的是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查菲教授。查菲教授三十几岁就成为了ieee的资深会员(fellow),刚四十岁就成为了美国工程院院士。1991年,他带着自己的几个学生,办起了一家做dsl的小公司amati。1997年,他把amati公司以四亿美元的高价卖给了德州仪器(ti)。这是硅谷新技术公司典型的成功案例。在调制解调器发展的量变阶段,就不会有amati这样的小公司出现,即使出现了,也无法和德州仪器竞争。但是,一旦调制解调器速度接近原有的极限时,能够突破这个极限的新兴公司就有机会登上历史的舞台。

  反摩尔定理使得it行业不可能像石油工业或者是飞机制造业那样只追求量变,而必须不断寻找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因为任何一个技术发展赶不上摩尔定理要求的公司,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大公司们,除了要保持很高的研发投入,还要时刻注意周围和自己相关的新技术的发展,经常收购有革命性新技术的小公司。它们甚至出钱投资一些有希望的小公司。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是思科公司,它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买回了很多自己投资的小公司。

  反摩尔定理同时使得新兴的小公司有可能在发展新技术方面和大公司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如果小公司办得成功,可以像amati那样被大公司并购(这对创始人、投资者以及所有的员工都是件好事)。甚至它们也有可能取代原有大公司在各自领域中的地位。例如,在通信芯片设计上,广通(broadcom)和marvell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原来的朗讯的半导体部门,甚至是英特尔公司在相应领域的业务。
  当然,办公司是需要钱的,而且谁也不能保证对一个新兴公司的投资一定能够得到收益。有些愿意冒风险而追求高回报的投资家将钱凑在一起,交给既懂得理财又懂得技术的专业人士打理,投给有希望的公司和个人,这就渐渐形成了美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办好一个高科技公司还需要有既志同道合又愿意承担风险的专业人才,他们对部分拥有一个公司比相对高的工资更感兴趣,因此就有了高科技公司员工的期权制度。
  it行业发展至今,自有它的生存发展之道。它没有因为价格的不断下降而萎缩,而是越来越兴旺。我们以后还会陆续介绍它的发展规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0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短线交易秘诀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不管你是否觉察到,你一生都在交易商品。当然,你可能从来没有以期货契约的方式买卖过猪肉,但肯定曾经用自己的车子、房子或古董和别人交换现金或其他物品。就算你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买卖,也一点有过用时间来交换金钱的经验,例如以老师、律师、水电工或管道工的身份赚钱。所以,你差不多早已是半个期货交易员了,只是自己从来没有觉察到罢了。当我们用时间来交易的时候,还要加上我们的技艺。 [点击阅读]
秘密
作者:罗伯特·柯里尔(robert collier)
章节:41 人气:0
摘要:《秘密》:充满魔力的神奇励志书文/肖卫一位亿万富翁,突然遭遇变故,公司倒闭,家庭破散,濒临自杀的边缘,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从一本破旧的古书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关于生命的大秘密。之后,奇迹发生了,他的公司重新得以组建,迅速成为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他的家庭重新团聚,一切幸福、财富、快乐都降临到他身上!他发现,有缘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智者。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