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拉贝日记 - 37年十一月日记(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伤兵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中央医院院长J.亨利·刘博士走了,他留下的两个主管医生也全跑了。要不是美国的教会医生坚持到底的话,我不知道那么多伤兵会变成什么样子。在这段时间里,我动用了别人送给我的那辆卡车。只要我不需要司机刘(汉臣)给我开车,就由他驾驶那辆车。他开车时打着德国国旗,以免汽车被征用。中国士兵现在碰到卡车就征用。我听礼和洋行的克勒格尔说,已经发布了一道命令,让全体南京市民撤离这座城市(这个消息还有待核实)。
  11月25日
  秋天的天气好极了,阳光灿烂。医生的问题使我们忧心忡忡。我们给香港、上海和汉口的红十字会拍了电报,请求派遣医生和寄送药品。跟所有其他大使馆一样,美国大使馆也在敦促他们的同胞离开南京。由于电报是由美国大使馆发出的,我们无法找到外国医生。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还要我帮助抢救中国皇家古老的奇珍异宝,然而事情竟发展到了这一步。我过生日时怡和通砖瓦厂送给我的两辆卡车中的一辆有一段时间曾用来运送大学生去照料伤员,现在归杭立武博士先生使用。他调集了一个车队,要把1.5万箱(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千真万确)珍宝送到码头,政府要把它们带到汉口去。人们担心,万一这些珍宝落人日本人手中,它们就会被送到北平(本来它们就属于那里!)。
  昨天,收音机里报道了上海的情况。日军司令部对我们努力在本地为平民建立一个中立区的反应是友好的。正式答复还没有到。
  收到了妻子11月11日的来信(路上走了14天)。现在我担心可能不会再有信来了,因为陆路也许很快就会被封锁。多谢了,妻子!乌尔西的纸娃娃我保存起来了,当作护身符。
  到现在为止,已有两次虚惊:9时5分~9时30分,11时40分~12时30分。
  韩先生的防空洞现在也坍塌了,他只好再挖一个。另外,他正在学校里准备一个房间,让他的家人搬进来。埃拉·高太太送来一些木箱和皮箱托我保管,里面有两个挂钟,用纸包着,上面贴着"小心,钟表"的标签。所有物品都送进了车库,否则我真不知道把它们放到哪儿。
  马市长来电话邀请我参加下午6时在国际俱乐部举行的茶会。好的,我们去,正好调剂一下生活!
  礼和洋行的丁先生征求我的意见,他能否把自己的旅馆托付给施佩林先生管理。他当然能。一个施佩林总不会扛走一个旅馆!
  我的邻居鞋匠(这个令人讨厌的鞋匠)现在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同心同德。他和他的家人整天都在舀防空洞里的水。他还给我(花10元钱)做了一双漂亮的棕色靴子。我自愿多给他1元钱,让友谊粘得更紧。他说要再帮我做一双靴子,来配我的国社党制服。一个人是会变的,这个希望永远不能放弃。还有,你要把爱心送给你的邻居!据上海电台播音员报道,昨天有40人在城市遭轰炸时身亡。有几枚炸弹落在所谓市立剧院的附近,当时我们正在里面参观画展。
  除此之外,电台还报道说,日本人对于建立平民中立区一事至今还没有给予"最终"答复。我决定通过上海德国总领事馆和上海国社党中国分部负责人拉曼给希特勒和克里伯尔发电报。今天发了下面的电报:上海德国总领事馆转国社党中国分部负责人拉曼:
  我恳请您代为转发以下电报。第一封,致元首:
  国社党南京地区小组组长、本市国际委员会主席请求元首阁下劝说日本政府同意为平民建立一个中立区,否则即将爆发的南京争夺战会危及20多万人的生命。
  谨致德意志的问候
  拉贝西门子驻南京代表第二封,致总领事克里伯尔:
  恳请您支持我今天请求元首劝说日本政府同意为平民建立一个中立区,否则即将在南京爆发的战斗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可怕的血腥屠杀。
  希特勒万岁!拉贝西门子代表南京国际委员会主席
  如有必要,我将支付电报费。请西门子洋行(中国上海)从我账上预支。
  拉贝
  由于我不能肯定拉曼先生会不会被高额电报费吓退,所以请他让人从西门子洋行(中国上海)预支这笔费用,记在我的账上。
  下午1时30分~3时30分空袭:轰炸城南。
  英国海军上将霍尔特请我去别墅俱乐部参加告别酒会。看来我必须参加,尽管我从来也适应不了鸡尾酒会。英国海军似乎也要撤离。这并不怎么令人高兴!
  今天公共汽车停运。据说所有的公共汽车都开到汉口去了。现在大街上或许会变得安静一些,虽然据说这里还有20多万中国人(平民百姓)。我多么希望(上帝作证)希特勒会帮助我们,让我们终于能够建立起中立区。
  怡和通砖瓦厂的孙先生,是韩先生给我带来的一个新朋友。他愿意给我们修筑一个新的防空洞,原因是老的防空洞里总是充满了地下水。如果这个"伟大的想法"能够变成现实的话,我会很高兴的。因为泡在有水的防空洞里可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在国际俱乐部马市长举行的茶会上约定,请我们留下来的外国人每天晚上6时~7时在北平路69号英国文化协会里与中国人见面。除此以外,没有商谈任何重要的事情。英国上将霍尔特在别墅俱乐部举行的告别酒会也进行得平淡无奇。我借此机会把我给希特勒和克里伯尔的电报托付给美国大使馆官员艾奇逊先生,他答应帮我设法发到上海。
  我从收音机里听到,汉口方面对建立中立区表示担忧,因为事先没有征求中国政府的意见。电台还报道说(《上海晚报》通讯社提供):江阴要塞不久就要投降。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南京痛苦的结局就要来到了。因为这意味着日本战舰将从扬子江开过来,从江面上轰击这座城市:这是我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根本无法想象怎样保卫南京。不过我觉得这条消息报道得早了一点儿。也许上海电台的播音员根本得不到中方的新闻,而只有日本的。
  11月26日
  天晴,阳光灿烂,可能会有高朋来访。
  有个中国人来找我,想请我在首都饭店(南京最大的旅馆之一,据说是他亲戚的)升一面德国国旗。我们可没有那么傻,断然拒绝了!再说,亲属关系也不对,因为我对店主了解得很清楚。
  此时此地,我们生活在一个"谣言"时代。四周充满了最惊险离奇的传闻,当然,要把它们写下来是不值得的。刚刚传来的一条消息说,最高统帅决定将防守部队的前沿阵地确定在城外50里处。这个消息受到了欢迎,因为大家都愿意相信它。一旦防线被敌人突破,人们将撤离这座城市。我无法判断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或者说从军事角度看是否可信。但是对于外行人来说,它毕竟听起来不错!

  许尔特尔先生把胡尔德曼和沃尔夫·申克送到了芜湖他们要去的地方,带来了关于"库特沃"号的最后趣闻。听说我的朋友(通讯学校的工程师王先生和他妻子)果真又下了船,好像是坐火车去汉口了。还听说"库特沃"号船上成立了一支类似警察的纠察队,由布伦德尔少校领导。这很有必要。因为已经查明,在德国人上船的时候,原来给德国乘客准备的二等舱已被中国人占用。这些中国乘客是由船上的中国船员(所谓茶房)偷偷带上船的(当然要收取高额酬金!)。
  杭立武博士刚才在回答我的询问时告诉我说,我们不必为中国政府是否同意建立中立区一事担心,最高统帅本人已经表示赞同。我们现在也为委员会找到了一名外国人作总干事,即南京基督教青年会的菲奇先生。现在我们只等日本人同意了。
  德国大使馆收到了上海总部给我的一份电报,内容是:转西门子洋行
  本西门子洋行通知:请您本人决定是否离开南京。为了避免人身危险,建议迁至汉口。望回电告知您的打算。
  我请人通过大使馆答复如下:转上海西门子洋行
  11月25日来电敬悉,谨表谢忱。我已决定留在南京主持国际委员会工作,以建立中立区保护20多万平民。
  拉贝
  韩先生成功地从怡和通砖瓦厂取出100罐汽油,还有20袋面粉。院子里正在修筑新的防空洞,我还得另外找一个地方存放汽油。100罐汽油放在院子里,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有点儿太危险。
  斯迈思博士打来电话说,据电台报道,一家东京报纸认为南京中立区将给占领这座城市带来很多困难,会拖延时间,不能把南京和南市相提并论。虽然这只是一篇报刊报道,但总还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表态。如果计划不能实现,我们该怎么办呢?困难确实很大!我寄希望于希特勒!我的收音机今天中午报道说,中国人承认江阴要塞那里情况危急,但是中国人正在全力自卫,仅仅是逐步后撤。关于这里的防御计划还听不到任何新消息。
  晚上6时,在英国文化协会开会。王固磐致辞。没有发布任何新闻,比如战场情况等。我们只是听说明天中午12时可以在中央银行兑换小额纸币(1元的和更小的)。这我肯定用得着,因为零钱已经相当短缺。罗森博士请我吃饭。在去他那儿的路上,汽车抛锚,我只好步行。司机把车停在马路上,车门也没有锁,就优哉游哉地找汽油去了。马路上漆黑一团,可是卡车仍在忙着运送木箱和行李。必须十分留神,不要在黑暗中被车压伤。在罗森那儿,我还见到了沙尔芬贝格、许尔特尔和克勒格尔。克勒格尔没有买到船票,所以只好留在这里。
  等了很久,骑兵上尉洛伦茨也来了。他当天晚上必须启程。我们闲聊着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罗森博士称赞洛伦茨是最后一个离开这里的德国顾问。城市可能遭到炮击,罗森很担心,不知我们大家能否在这之前及时乘怡和洋行的三桅帆船离开。希尔施贝格一家也想在万不得已时坐这条船逃离。毫无疑问,这一切都考虑得非常合乎情理。可是,如果始终只想着逃跑或者听别人谈论此事,颇让人感到沮丧。我周围的中国人那么镇静、沉着。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主人不逃跑,其他一切问题都会逐步解决。我越来越觉得,我无论如何必须在这里坚持到底。只是我承认,一个比我自己的住宅更安全一点的地方,我还是想要的。或许我能得到另外一套住宅。张群部长的房子已提供给罗森博士使用,这座房子有一个很棒的防空洞。我得去一趟,看看这座堡垒。接着一个大问题就来了:搬不搬家?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聚集到了我身边,我不可能把他们都带走,但是我也不可能同时佐在两所房子里,这终究要看我目前拮据到什么程度。必须找到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
  11月27日
  天空有云,又一个航空天候。昨天我们一整天没有受到骚扰。今天我们从9时40分到9时45分有预备警报。此刻,我正在写这篇日记的时候(下午1时45分),警报又重新响起,不过只是第一次信号。
  厨师曹(保林)还一直病着。给他开了药(碘卡扑拉尔),可是买不到了,因为药店全都迁走了。今天,事过5天以后,人们才想到告诉我这件事。我暂时从我自己少量的备用药品中拿了一些给他。另外,他一个人躺在一间没有取暖设施的房子里已经一个星期了(肯定是节约的缘故)。于是,我借给他一个煤油炉。问他为什么不添置一个煤炉,他回答说,卖白铁制品的商店都关门了,买不到烟囱。我觉得这不是实情。我知道,这个好人曹(保林)在其他职工那儿不太讨人喜欢,所以他们现在就不管他。这当然是不允许发生的!
  罗森博士尽心竭力照顾我,令人感动。留在这里的德国人当中,我是最让他操心的"孩子"。他担心(这是有理由的)我要留在这里,而不和他以及其余的德国人、英国人等乘怕和洋行的三桅帆船逃走。他塞给我一张英国领事普里多-布龙的证明,凭着它我可以登上怡和洋行的三桅帆船,此船不久将被拖着逆流而上。就连前部长张群的房子,他也想方设法给我弄到了,以防万一,不管我用得着用不着。总之,凡是他用某种方式能做到的,他都做了!我们昨天下午谈了心里话,就是说,他给我讲了他的遭遇。他祖父(译注:经与罗森档案资料核对,此处应为罗森的外曾祖父。)和贝多芬是朋友,他给我看了贝多芬写给他祖父的一封信。他的家族近100年来一直从事外交工作。他父亲当过部长,可是他也许永远当大使馆秘书——他祖母是犹太人,这断送了他的前程。一个不幸的人!
  下午6时在北平路69号开会。唐将军到会致辞。他提醒说,在保卫战即将来临之际,他的部队里可能会出现混乱。只要是在他的权限以内,他将向所有外籍人士提供保护。城门将被关闭,但是我们外国人有机会通过城门,直到最后时刻。
  罗森博士、普里多·布龙(英国领事)和艾奇逊(美国大使馆秘书)今天下午要去最高统帅蒋介石那里,他们要了解关于城市防卫方面的真实情况。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
  由于我们国际委员会还没有得到日本当局的答复,所以今天通过美国大使馆再次给上海的日本大使发去了下面的电报:
  国际委员会承蒙美国大使馆帮助于11月22日向日本政府递交了建立安全区的建议书,谨此再次恳请对此建议予以友善考虑。由于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以安置只有在安全区才能找到避难场所的成千上万名平民,委员会急需立即开始工作。出于人道主义,特此请求即刻答复委员会的建议。

  约翰H.D.拉贝主席
  我给希特勒和克里伯尔的电报是否起了作用,我当然无法确定。不过我认为,电报现在应当到达柏林了。
  下午3时,我们决定明天召开国际委员会会议。即使我们得不到日本当局的答复,我们也必须采取某些预防措施,就是说,至少得制定安全措施。
  我贪婪地把一些过期的上海报纸看完以后,最新的一批现在送到了。即便是最新最新的一期能到,我也不会感到惊奇。邮局本领真大!全是11月15日~19日的消息。下面是几个标题:
  《九国会议商讨给日本的新声明(今日表决)取决于美国的态度》,《日本人希望与韩复榘缔结特别和约》,《松井将军向雅坎诺难民区捐款1万日元》,《日本军队向昆山挺进》,《南京政府撤离》,《保卫南京》,《德国妇女儿童在南京登船》,《可以向南京发动全面进攻》。
  11月28日
  罗森博士把昨天与最高统帅谈话的下述结果告诉了我。对"未来的防御战是只限制在城外,还是在城内也继续进行"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我们对两种情况都有准备。对下一个问题即"如果出现了最坏情况,谁来维持秩序,即谁将作为最后一位行政长官留在城里,动用警察的力量来制止不法民众的骚乱",卫成司令长官唐将军答道: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有责任维持秩序。换言之,没有行政官员留在这里,没有人为千百万市民的公众利益牺牲自己!多么"美好"的前景!!
  上帝啊,但愿希特勒愿意帮忙!如果这座城市真的遭到炮击,那么它所遭受的不幸将无法想象。
  从罗森博士那儿我还听说,大使在汉口曾经打听是谁给元首发了电报。现在特劳特曼博士先生已经收到了罗森博士的信,信中述说了详情以及我给希特勒和克里伯尔的电报内容。收音机里今天中午只宇未提关于中立区的事。
  施佩林接我去参加下午3时在斯迈思博士家举行的委员会会议。会上正式任命菲奇先生为委员会总干事,杭立武博士为中方共事总干事。我们认为,在得到日本当局消息以前,我们不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米尔斯牧师建议我们尽快做一次尝试,即提请中国最高领导人(最高统帅和唐将军)注意,从军事角度看,固守南京是荒唐的,能否考虑和平让出这座城市,这样做是不是更好一些。杭立武博士反驳说,现在不是采取这种行动的适当时机,我们要耐心等待,直到得到日本当局同意建立中立区的肯定答复。我们下午4时30分散会,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因为一切还是未知数。
  下午6时,在英国文化协会开会。邮政专员李奇通知说,邮局将正式关闭,只有几个邮票销售处和一个小邮局仍然开门。但是,还可以把信件投入信箱,有时会有人来取。李奇先生似乎有些紧张。他那迄今为止工作得相当出色的庞大班子跑得一个人都不剩。有人议论说,日本人到了离芜湖大约60公里的地方,3天就可以到达这里。这有点儿不对头,我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尽管我不像施佩林那么乐观,他估计日本人两个月以后才能到达这里。会上,我们还收到了印着中国字的大纸条,让我们把它们贴到住房的大门上,以免中国兵痞骚扰。听说一位德国顾问在城里的房子今天被士兵们光顾了,不过事情得到了迅速解决。今天,我让人在宁海路5号我的新住宅钉上了有我名字的牌子,悬挂了德国国旗。然而,我以后只是名义上任在这座"宫殿"里。这段时间,我院子里的第三个防空洞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第二个防空洞的建造工作不得不中断,因为坑里全是水。警察厅厅长王固磐再次声明,还有20万①中国人住在南京。我问他是否留在南京,他的回答果然不出所料:能留多久就留多久!(这就是说,他要溜!)
  ①关于南京市人口,据民国时期南京市政府的档案资料记载,1937年6月,南京城区与乡区人口总数为101.545万人。南京沦陷前夕人口变动较大,一部分随国民政府迁移,一部分有钱的人逃离南京。据南京市政府1937年11月23日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的公函称:"查本市现有人口约50余万。"这一数字,从日本有关资料可以得到佐证:1937年10月27日,驻沪冈本总领事以机密第2144号函致广田外务大臣称:"南京市内公务员和军人眷属均已避难,人口剧减,据警察厅调查,现有人口53万余,都是各机关公务员,财产无法转移和当地商民等需要在南京坚持到底的人。"该公函是日驻沪总领事派谍报人员赴南京所作的调查结果。南京沦陷后,即1938年3月~4月,国际委员会成员斯迈思博士曾进行调查,结果是:1937年,"南京市人口恰好超过100万,到八九月,人口急剧减少,11月初,又上升到50万。"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资料可说明,南京沦陷前夕仍在南京的人口应是50余万。加上未能撤离南京的中国守军和从上海、苏州等江南地区流入南京的外地难民,则总人口数应为60余万。
  11月29日
  我今天发觉一个富人也有他的忧愁,虽然我只是以代理方式拥有我的财产,即我的新"宫殿"(张群部长的房子)。我曾很随便地让这家佣人为我带来的卐字旗弄一根旗杆来,他也很快就把所要的东西弄来了。可是,他拿给我看的旗杆账单上写着:35元!因为前几天我在我的院子里竖起了两根新旗杆,所以我恰好熟悉这些价格(战争时期的价格!):一根旗杆3元,而我的佣人张(国珍)买的旗帜是每面2元。这个"宫廷仆人先生"毫不犹豫地把一个工资不菲的佣人一个月的工钱算进了旗杆里。我没有狠狠地斥责他。但是韩先生认为,这在富人家里司空见惯,富人就是要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儿"。抱着这样观点的这些男孩子想要赢得战争——根本不可能!
  施佩林打来电话说,警察厅厅长王固磐下台了,任命了一个新人接替他的位置。斯迈思博士就此报告说,这个新人或许会留在这里,就是说,不会带着他的警察部队逃跑。这回终于有了一个好消息。下午4时召开了委员会会议。我们必须有所进展,无论以什么方式,即使日本人不承认中立区。
  昨天,我们享有一整天的安宁。今天下午1时~2时,预备警报干扰了我收听电台节目。罗森博士打来电话说,他12时40分已经收听了上海台,刚好听到:根据东京一则报道,日本人还在考虑是否接受我们关于建立中立区的建议。不久前,在英国文化协会召开了会议。会上,唐将军作了报告。他在报告中表示要坚决保卫南京。这次报告使日本人顿生疑心。我觉得,德国方面也许从我们的利益出发,已经进行了干预,而类似唐将军这样的讲话必定对我们有害而无利。然而也不能因为唐先生的观点而指责他,他本是一位将军,以这种身份讲起话来,自然有点儿火药味。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做法的确不妥,更何况根本不可能对这座城市进行有效防御。我们这里位于扬子江的夹角地区,正坐在捕鼠器上!

  整理房间的时候,一张元首的相片偶然落人我手中,上面写着巴尔杜尔·封·席拉赫的一首诗:
  这正是他最伟大之处:他不仅是我们的元首,是民众的英雄,而且他为人正直、朴实而坚定;我们世界的根须静卧在他心里,他的精神轻抚着群星,而他始终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这再次给了我勇气。我仍然希望希特勒帮助我们。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而朴实的人想必不仅对自己民族的灾难,而且对中国的灾难也有着最深的同情。我们当中(德国人或外国人)没有一个人不坚信,希特勒的一句话(也只有他的话)会对日本当局产生最大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建议的中立区,而且,这句话他一定会说的!!
  下午4时,委员会内部会议召开,我们讨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6时,在英国文化协会举行例会,市长当众宣布了国际委员会成立。接着,我多次讲话,我讲得有点不妥,因为我声明,我们还不能公布安全区的边界(迄今为止只针对南京的中国人而言),而实际上安全区的所有边界已通过斯迈思博士向路透社和其他通讯社记者公布了。我通知说,我们得到了所有大使馆道义上的支持;在美国大使馆的帮助下已给上海日本大使发去了两份电报;我个人不但给元首,也给克里伯尔发了电报。我不能期待希特勒的答复,因为这种纯粹的外交问题也许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但是我表示,我确信元首会给予帮助。我请求与会人员再耐心等待一两天,因为我仍然没有放弃还能得到日本当局同意的希望。报社记者(不少人到场)提醒我注意,现在不能再失去时间了,应该向公众广泛宣传我们的事情。人们说的其实是对的。
  晚上10时,电台播送了一条新闻:江阴要塞失守了。这是结局的开始!现在距离日本人到我们门前恐怕只有几天了。我和斯迈思博士通了电话,同意他和贝茨博士以及米尔斯牧师给新闻界起草的电报。最高统帅向委员会提供10万元经费。我提议礼和洋行的克勒格尔担任财务主管。他得到了认可,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这个职位。我请克勒格尔搬进我的新房子(宁海路5号),他对此表示同意。我的卡车尽管有德国国旗,还是被守卫内政部的士兵抢走了。我给唐将军的代理龙上校打了电话,晚上11时领回了汽车。
  11月30日
  我催韩先生带着他全家搬到我这里来。他现在位在学校的几间房子里,已经请人修建了厨房和洗澡间。他的朋友、怡和通砖瓦厂的老板孙先生(我的施主)也搬到了我这里。新的防空洞还没有建好,我们十分紧张地干着。除了垒起的砖墙(我们没有水泥)两面用厚木板支撑着,我们还在防空洞里使用了金属板(当然是铁做的!)。我不知道是谁弄来的这些铁板,反正它们一下子就出现了。别的东西也是这样。我院子里的情景看上去妙极了。卡车还得去拉一个巨大的水箱,因为我担心自来水厂会断水。煤油我们也买好了,蜡烛也有,还贮藏了大约能用一个月的煤。我用了一整夜的时间,把自己准备注射胰岛素的器械全部煮沸消毒。我总是随身带着一套器械和3安瓿胰岛素。张(国珍)的妻子还躺在医院里,厨师也在医院,不过他已经好些了。他服用了我的药,因为难吃得要命,他便觉得对他有帮助!从芜湖来了一个医生(布朗大夫)和一个法国神父。人们想在芜湖也建立一个中立区,请我们出主意。而我们自己在这方面还不知所措,因为我们当中还不曾有一个人面对过这么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会完成它的,无论如何必须克服困难。
  昨天夜里,30辆满载弹药的卡车在离城不远的地方爆炸了,有40人死亡。
  我正在努力收集更详细的资料,想知道留下来的市民有多少。这时传来了谣言,说那个本想给我提供"相当准确"资料的人,即前警察厅厅长王固磐先生被捕了。他辞去自己的职务,是因为他不是军人,感到不能胜任这一工作。这条消息尚未被证实。
  斯迈思博士打来电话说:我们在城里有6万袋米,在下关有3.4万袋米。这也许够用了。我们缺少的是用于临时住所(草棚)的席子。天气寒冷,不管怎样,得安排人们住宿。
  下面是国际委员会必须解决的问题一览表:
  1.经费
  2.警察安全区人区检查安全区边界守卫警察人员的数目及其安置
  3.士兵与涉及军队的事项撤出命令及其检查军队开始逃跑时的措施,伤员的照料
  4.伙食食品的数量食品的储存和分配
  5.运输与运输工具
  6.难民的住宿监督住房的使用和管理(1)公共建筑物(政府的)(2)学校等教会建筑物(3)空闲的住房芦席棚
  7.公共设施提供水、电和电话
  8.卫生设施与医疗保健专用厕所垃圾和粪便的清理及运输医院和医疗设施
  11月30日
  11时15分~11时45分,有警报,但没有空袭。晚上,上海电台报道说,水栅(即封锁河道的障碍物)已被破坏,据说水栅上已开了一个50英尺宽的口子。小型日本炮艇通过了这个口子,正在布雷区扫雷。中国人又设置了两个新的水栅。
  下面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名单:
  (1937年11月29日)
  姓名国籍地址
  1.约翰H.D.拉贝,主席德国西门子洋行(中国)
  2.斯迈思博士,秘书美国金陵大学
  3.芒罗·福勒英国亚细亚石油公司
  4.马吉牧师美国美国圣公会
  5.希尔兹英国和记洋行
  6.汉森丹麦德士古石油公司
  7.潘丁德国兴明贸易公司
  8.麦凯英国太古洋行
  9.皮克林美国美罕石油公司
  10.施佩林德国上海保险公司
  11.贝茨博士美国金陵大学
  12.米尔斯牧师美国长老会
  13.利恩英国亚细亚石油公司
  14.特里默美国大学医院
  15.里格斯美国金陵大学
  序号为3、5、6、7、8、9和13的先生们在被占领之前离开了南京。
  克勒格尔德国礼和洋行
  在列名单时还没有把他作为委员会正式成员登记上去,不过后来补登了。克勒格尔在被占领期间留在南京。还有
  乔治·菲奇美国基督教青年会
  后来也正式加入了委员会,在整个被占领期间留在南京。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从地球到月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在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马里兰州中部的巴尔的摩城成立了一个很有势力的新俱乐部。我们知道,当时在这些以造船、经商和机械制造为业的人们中间,军事才能是怎样蓬勃地发展起来的。许多普普通通的商人,也没有受到西点军校的训练,就跨出他们的柜台,摇身一变,当上了尉官、校官,甚至将军,过了不久,他们在“作战技术”上就和旧大陆的那些同行不相上下,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仗着大量的炮弹、金钱和生命,打了几次胜仗。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