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卡拉马佐夫兄弟 - 第三卷好色之徒 第02节丽萨维塔·斯麦尔佳莎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里有一段特别的情节,使格里戈里受到极大的震撼,把他以前的一个不痛快的、讨厌的疑心完全证实了。这个丽萨维塔-斯麦尔佳莎痖是一个身材异常短小的女人,象我们小城里许多进香老妇人在她死后感叹回忆时所说的那样:是个“三寸丁”。她二十岁,脸庞健康、宽阔而红润,却带着一副白痴相。眼神驯顺,却呆板而叫人不愉快。她一辈子无分冬夏永远赤脚走路,穿着一件麻衬衫。一头黑发特别浓厚,蜷曲得象绵羊毛,覆在头上好象一顶大帽子。此外,她的头发永远粘满泥土和脏东西,粘着树叶、草棍木屑之类,因为她永远就地睡在烂泥里,她的父亲是个没家没业又长年害病的小市民伊里亚,他拼命喝酒,多年寄住在一些有钱的主人家(也是小市民)充当佣工一类的角色。丽萨维塔的母亲早已去世。病不离身以致性格变坏的伊里亚,每逢丽萨维塔回家,就惨无人道地毒打她。但是她不大回家,因为她靠全城的人活着,他们把她看作疯狂的、上帝的人。伊里亚的主人们,伊里亚自己,甚至还有许多城里的善心人,特别是男女商人,屡次想给丽萨维塔穿点衣裳,要她比单穿件衬衫体面些,到冬天往往有人给她穿一件皮袄,给她在脚上套一双皮靴,她照例毫不抗拒地让人家替她穿上;但是她一定很快走到什么地方去,多半是在教堂的门廊上,脱下一切舍给她的东西——头巾呀,裙子呀,皮袄和皮靴呀,——留在当地,照旧光着脚,单穿着一件衬衫,径自走开了。有一次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省里一位新省长亲自来视察我们的小城,看见了丽萨维塔,使他在好心情中感到老大的不痛快,虽然听了人家报告,明白她是“癫狂人”,还是指出,一个年轻的姑娘穿了衬衫游荡,有伤观瞻,所以以后不应再有这种情形。但是省长一走,丽萨维塔还是老样子。后来她的父亲死了,她作为一个孤女,更得到城里信神的人们的怜惜。实际上大家甚至好象都很爱她,连男孩子们也不逗弄她,不给她气受,而我们那班男孩子,尤其是上学的,本来是最好恶作剧的人。她到不认识的人家去,谁也不赶她,相反地,竭力和气待她,还给她几个钱。有人给她钱,她收了下来,立刻拿去放进了某个教堂的或者监狱的捐献箱。在市场上有人给她面包皮卷或甜点心,她一定拿去送给路上首先遇到的孩子,有时竟会拦住某一位极有钱的太太,把它送给她;而太太们甚至会高兴地接受。她自己却只是用黑面包皮就水糊口。她有时走进一家阔气的铺子里去坐下来,尽管铺子里放着贵重的货物,还有银钱,主人们却从来不防她,知道哪怕当她面前把几千卢布掏出来,忘在那里,她也决不会取其中一个戈比的。她不大进教堂;却睡在教堂的门廊上,或是跳过篱笆(我们这里直到现在还有许多篱笆当围墙用),到某家的菜园里去睡。她大概每星期回家一次,就是说到她去世的父亲所寄住的主人们家里去,但是到了冬天就每天去,却只是夜里去,不是在穿堂里,就是在牛圈里过夜。人们对于她能受得住这样的生活大为惊奇,但是她已经习惯了;她身材虽小,体格却结实非常。有些老爷们甚至断定她做这一切只是由于骄傲,然而好象不见得:她连什么话也不会说,偶尔只是动一动舌头,吼叫一两声,——这怎么还能谈得到骄傲呢?后来出了下面的一件事情(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一个九月间明亮而且温和的夜里,圆圆的月亮照耀着,在我们这里看来已经算很晚了,一群喝得醉醺醺的寻欢作乐的老爷们,一共有五六个好汉,从俱乐部出来,抄小路回家。胡同两面全是篱笆,里面连绵不绝尽是各家宅旁的菜园;这胡同通一个小桥,桥下是一条发臭的长沟,我们这里有时把它叫做小河。他们这一群人在篱笆旁边看见了睡在荨麻和牛蒡草上的丽萨维塔。喝醉了酒的老爷们站在她的前面,嘻嘻哈哈地笑着,开始用一切说得出口的下流话开玩笑。有一位年青老爷心血来潮,突然就一个不可想象的题目提出了个十分怪诞的问题:“能不能有谁把这样一只野兽当作女人,并且现在就对她如此这般……”大家带着骄傲的厌恶心,肯定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恰巧费多尔-巴夫洛维奇也在这群人里面,他顿时跳出来,说可以把她当作女人,而且很可以,甚至还别有风味等等。说实话他在那时候就已经带着十二分做作的样子,抢着充当小丑的角色,爱跳出来引老爷们一笑,外表上自然是平等的,但其实在他们面前却完全是个十足的下贱人。这正是在他从莫斯科接到了他的第一位夫人阿杰莱达-伊凡诺芙娜死耗的时候,这时他却不顾帽子上带着黑纱,仍一味狂嫖滥饮,城里有些人,甚至是最荒唐的人都对他瞧不入眼。这伙人对于他的出乎意料的说法自然哈哈地笑了起来;其中一个人甚至开始鼓动费多尔-巴夫洛维奇,但是其余的人都更加不以为然,尽管仍过分地一味嬉笑作乐。最后大家终于各自走散了。以后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起誓说他当时也和大家一样地回家了;也许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人确切知道,而且也永远不会知道的。但是过了五六个月,全城的人都发自真心而且异常愤怒地谈论起丽萨维塔怀了孕,大家全在探询,追查:谁犯的罪?是谁凌辱她的?当时忽然全城散布着可怕的传闻,说凌辱她的就是这个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这传闻从哪里来的呢?在夜游的那伙老爷们里面,当时还留在本城的恰巧只剩一个人了,这个人还是位年轻可敬的五等文官,有家庭和几个已成年的女儿,即使确有其事,也决不会去张扬的;其余参与的人一共有五个,当时都走散了。但是传闻一直肯定是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而且还继续钉着他。自然他对于这事也根本不大在意:他连反驳那些商人或小市民们都感到不屑。他当时很骄傲,只在自己交往的一般官员和贵族的圈子里才讲话,并且很得他们的欢心。就在这时候,格里戈里却不惜一切地在努力维护自己的主人,不但为他辩护,反驳一切流言蜚语,还为他跟人相骂和争吵,竟使许多人都不再信这谣言。“她这下贱女人,是自己不好,”他肯定地说,而凌辱她的不是别人,一定是“螺钉卡尔伯”,——叫这个名字的是一个当时全城无人不知的可怕的罪犯,从省城监狱里逃出来秘密住在我们城里的。这个猜测好象是很合情理的,大家都记起了卡尔伯,突然记起他来,因为他恰巧在去年初秋的那几个夜里在城里游荡,还抢劫了三个人。但是这件事情和所有这些议论不但没有使大家对这可怜的疯女人减少同情,大家反而更加保护她、关心她了。一个富裕的寡妇,女商人康德拉奇耶娃甚至安排好一切,到四月底就把丽萨维塔领到自己家里,想不放她出去,一直到分娩后为止。有人小心地看着她,然而结果是不管怎样小心,丽萨维塔在最后一天的晚上,还是突然偷偷地离开了康德拉奇耶娃家,出现在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花园里。她怀着孕,怎么能爬过花园的坚厚的高墙,始终是个谜。有些人认为准是有人把她“抬过去”的,另一些人却说是什么精灵“抬过去”的。但最可能的还是:这一切的发生虽然显得奇妙,却极自然,丽萨维塔本来会爬别人家菜园的篱笆,到里面去住宿,这次准又设法爬上了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围墙,尽管有孕在身,却不顾会给自己造成伤害,冒险跳进了园子。格里戈里连忙跑去找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叫她到丽萨维塔那里去帮忙,自己又跑出去找一个当产婆的小市民,这个女人恰巧住得很近。婴孩得救了,但是丽萨维塔到黎明时就咽了气。格里戈里把婴孩抱到屋里,让她妻子坐下,把婴孩搁在她膝上,直接放在她的怀里:“孤儿是上帝的孩子,谁都应该爱他,咱们更加不用说了。咱们死去的孩子把他送给我们,他是魔鬼的儿子和圣女生的。你喂着他吧,以后不要再哭了。”于是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抚养起这个婴孩来了。他受了洗礼,起名巴维尔,至于父名,大家竟不约而同地叫他费多罗维奇。费多尔-巴夫洛维奇丝毫也不加反对,甚至觉得这一切很有意思,尽管继续竭力否认各种谣言。城里对于他收留弃儿一事很满意。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后来还给这个弃儿起了姓:叫斯麦尔佳科夫,是按他母亲的混名丽萨维塔-斯麦尔佳莎娅起的。这个斯麦尔佳科夫长大后就成了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第二个仆人,在我们的故事开头时同老人格里戈里和老妇人玛尔法一块儿住在厢房里。他还充当着厨子。本应该专门把他介绍几句,但是为这种寻常的仆人来耗费读者的精神,我觉得未免不好意思,因此现在我就转到我的故事的正文上去,不过在事件进一步发展下去时,自然而然还会再讲到斯麦尔佳科夫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谋杀启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1除星期天外,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乔尼?巴特总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奇平克里格霍恩村子里绕上一圈,牙缝里还一个劲地大声吹着口哨,把每家从位于高街的文具店老板托特曼先生处订的晨报扔给各户——不论是豪宅还是陋居,要不就从房门的投信口把报纸塞进去。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1408幻影凶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一迈克·恩斯林还站在旋转门里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奥林——多尔芬旅馆的经理——正坐在大堂里厚厚的椅子上。迈克心里一沉。要是我让律师一块儿来就好了,他想。哎,可现在为时已晚。即使奥林已经决定设置重重障碍,想办法不让迈克进入1408房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办法对付他的。迈克走出旋转门后,奥林伸出又短又粗的手走了过来。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一个人的好天气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正文第1节:春天(1)春天一个雨天,我来到了这个家。有间屋子的门楣上摆着一排漂亮的镜框,里面全是猫的照片。再往屋里一看,从左面墙开始,隔过中间窗户,一直转到右面墙的一半,又挂了快一圈儿猫的照片,我懒得去数多少张了。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的猫不理睬我,有的猫死盯着我。整个房间就像个佛龛,令人窒息。我呆呆地站在门口。"这围脖真好看哪。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