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九重紫 - 第二百六十章 初九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百六十章 初九
  窦昭吩咐素心!“如果陶先生回来了,你告诉我一声。”
  寻常人遇到这样的事,会有两种反应。一是愤然而起,拼个你死我活,也要洗刷了耻辱:一是胆战心惊,从此绕道而行,做个吃汤圆的瞎子,心里有数就行了。
  她得判断一下陶器重会做怎样的选择。
  素心笑着应“是”。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大舅奶奶,六舅奶奶,十舅奶奶,十一舅奶奶来看您。”
  窦昭这才记起来,今天是她出嫁的第九天,按礼,这天娘家会带了食品来看望她,以示关心。
  “请她们到huā厅里坐吧。”窦昭吩咐小丫鬟,一面由甘露服侍着换见客的衣服,一面问素心:“世子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宋墨是八月二十七下午进的宫,说好了值两天夜就回来的,结果到今天也没有出宫。
  窦昭当时非常的担心。
  宋墨娶自己,到底是打了皇家的脸面,虽然这个过失被宋墨巧妙地转移到了宋宜春的头上,可谁又敢保证皇上不会牵怒呢?
  她立刻吩咐武夷去打探消息。
  武夷回来禀道:“宫门内外防守严密,我看到广恩伯府常跟在董世子身边的小厮宝琉,他也在打听广恩伯世子爷的消息,却被拦在了门外们,宝琉搬了金吾卫副指挥使的头衔也不管用,只好说要见都指挥使邵文极邵大人。那守值的军爷听了直冷笑,说他们是神枢营的,问宝琉,要不要带他去见他们的都指挥使王大人。宝琉气得脸色通红,却也只好讪讪然地退了下去。小的见些情景,怕辱没了世子爷的名气,没敢上前去问,拐了个小巷赶到了宝琉的前面,装着和宝琉偶遇的样了,这才打听到,自世子爷进宫之后,不仅金吾卫的人,就是旗手卫的人也都没有轮值,全都守在宫里。”
  窦昭松了口气,问武夷:“世子常遇到这样的事吗?”
  武夷摸头,道:“我三年前才被调到世子爷身边服侍。不知道从前是怎样的,可自从我跟在世子爷身边,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窦昭听了,心又揪了起来。
  三年间发生了两次,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种常态。
  她问武夷:“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的事?”
  武夷道:“就是世子爷成亲之前。”他回忆道“也就是八月中旬,皇上从避署行宫回来之后。”

  窦昭立刻意识到。
  皇上可能病了!
  上一世,她远离权贵中心,是突然听说皇上生病的消息。辽王至孝,讫请回京侍疾,被梁继芬驳回,太子帮着求情,辽王这才得以回京。接着就是宫如”他们全都目瞪口呆,战战兢兢的大气也不敢喘一下,整个富贵坊都闭门谢客,人影罕至,像座无人的空城,让人碜得慌。
  辽王登基后,富贵坊曾有传言,说皇上只是略染了风寒,根本没有大碍,是辽王害死的。
  现在看来,传言不实。
  皇上现在就已经生病了。
  这会不会是辽王之所以敢夺位的原因之一呢?
  皇上得的是什么病呢?
  上一世,皇上是在辽王登基后十个月殡天的。
  窦昭眉头紧锁。
  严朝卿既然是宋墨的头号幕僚,肯定知道一些端倪。
  皇上的病情,她是等宋墨回来了问宋墨呢?还是此时就去严朝卿那里问个究竟呢?
  窦昭正犹豫着。
  有小厮进来禀道:“有位官爷,说是神枢营的,奉世子之命,给夫人送了封信过来。”
  窦昭忙道:“快请严先生帮着见客。”
  小厮应声而去。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功夫,严朝卿拿了信进来窦昭急急地打开信。
  原来是封报平安的信。
  说宫中有事,他可能这几天都不能回来了,让她不要担心,自己照顾好自己,若有什么事,就和严先生商量等等。
  还能让人带信出来,可见宋墨很〖自〗由。
  窦昭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这才落了地。
  她见严朝卿一直垂手在旁边等着,知道他正等自己吩咐,想了想,笑着把信中的内容捡了几句要紧的告诉了他。
  严朝卿神色松懈下来,笑着安慰窦昭:“可能是皇上的病又犯了,皇后娘娘怕走露什么消息,所有的禁军一直不允许换防,轮值。”
  窦昭不由抹了抹额头。
  是英国公府皇权太近呢?还是济宁侯府离皇权太远?连严朝卿都知道皇上生病的事,接下来的几在,窦昭一直在琢磨着这件事。
  从前只听说过宋家显赫,没想到竟然显赫到这种地步。
  有些事,自己是不是要重新估量呢?
  忠毅公之所以得了这样的隘号,是因为他曾呕心沥血地指导太子的课业。既然宋墨从小跟着忠毅公读,他应该和太子很熟悉才是。
  窦昭不由站在了堂厅的长案前。
  上前供着对楷木如意。

  那是宋墨和她成亲,太子赏的。除此户外,皇家并没有其他的赏赐下来。
  太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她的记忆里,太子始终只是个模模糊糊的名称。
  上一世,宋墨拉弓箭向太子的时候,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
  这件事,会不会定国公的死有关呢?
  窦昭心乱如麻,没有此时更盼望着宋墨归来的。
  此刻想到两人成亲已经有九天了,她不禁又问起宋墨的行踪来。
  窦昭有什么事,从来都不瞒着素心,素心自然知道她在担心什么有旦夕祸福,闻言眼神微黯,低声道:“还没消息。”
  她沉默了片刻,去了huā厅。
  虫房出长辈。
  窦文昌的妻子窦家大奶奶比窦昭大二十五岁,已年过四旬,六奶奶郭氏和十奶奶蔡氏已是huā信年纪,韩氏却正值妙龄。
  窦昭走进huā厅的时候,郭氏含笑坐太师倚上,正陪着窦大奶奶和已经出怀的韩氏说着话,蔡氏却带着两个丫鬟欣赏着huā厅里挂着的字画。
  “四姑奶奶来了。”郭氏一看见窦昭,就起身和窦昭打着招呼。
  听到动静的窦大奶奶和韩氏也站了起来。
  窦昭忙请上前扶了韩氏:“您如今可是双身子的人,快坐下,快坐下!小心动了胎气。”
  走了过来的蔡氏听了直笑,打趣着窦昭:“姑奶奶这才嫁了几天人,就知道‘动了胎气,这样的话了!”戏谑的味道很浓。
  可惜大奶奶和窦昭不熟,又自持是长孙媳妇,只是笑了笑。郭氏向来不喜欢蔡氏的聒噪,并不接腔。韩氏本来话就少,性子又有些刚正,蔡氏的话里透露的调侃让她不是很喜欢,自然也不会去搭话。一时间竟然有些冷场。这对向来能说会道被人夸赞的蔡氏来说,还是第一次。她的笑容不免有些尴尬。但她向来敢说敢做,立刻笑道:“七叔父本来只请大嫂、六嫂和我一起看看你的,谁知道六婶婶却让十一弟妹带了过来,说是不放心,非要让十一弟妹跟着过来,好像我和大嫂会粉饰太平似的。难怪人人都说姑奶奶就像六婶婶亲生似的,我这下可相信了。”打破了刚才的窘境。
  窦昭不由在心里暗暗叹气。
  蔡氏能在槐树胡同横着走,可见不仅仅是因为她生两个儿子的缘故。
  窦昭笑着请娘家的几位嫂子坐下,说了会闲话,留着用了午膳,然后陪着她们四处走了走,就到了酉时。

  蔡氏赞不绝口:“不怪大家都说姑奶奶嫁得好,不说别的,就说这头上没有婆婆,家里的事能自己说了算,就是顶好的一桩了。”十分的艳羡。
  窦昭听了面色不虞,道:“常言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虽〖自〗由自在没人管,可万事都得自己拿主意,有时候也不免诚惶诚恐。还是家中有个长辈的好。”
  窦大奶奶和韩氏听了不住地点头。
  蔡氏却在心里嘀咕。
  这可真是马屁拍在了马腿上……,这位姑奶奶可真是不好伺候!
  可想到英国公府是当朝屈指可数的勋贵,她只好压下心中的不满,笑盈盈地点头称是。
  窦大奶奶看着天色不早,笑着和窦昭辞行。
  窦昭也不客气,送她们到了垂huā门。
  刚回换了件衣裳坐定,宋墨回来了。
  窦昭情不自禁地迎了出去。
  宋墨刚好撩帘而入。
  窦昭忙道:“还要回宫吗?”
  宋墨一愣,忙道:“不用了。我明日沐休,后天下午进宫。”
  不知道为什么,窦昭觉得心中一松。
  她见宋墨还穿着那天进宫时穿的朝服,一面吩咐丫鬟打水进来服侍宋墨梳洗,一面道:“宫里的情景怎样?要不要我准备几套衣裳让陈核带着,你也好随时换洗。”
  宋墨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再见到窦昭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家里没有其他的女眷,她在京都又不认识什么人,她会不会很无聊?
  他不在家,也不知道父亲有没有为难她?
  窦昭毕竟占着媳妇的名头,就算是父亲为难她,严朝卿等人也不好插了手。
  她会不会后悔嫁给了自己?
  令他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回到家里,面对的竟然是这样平静、怡然,甚至是有点家长里短的窦昭。
  可这样的窦昭,却让宋墨心里却觉得踏实。
  “宫里挺好的,是皇后娘娘担心,所以才会把我们都留在宫里的。”他笑着解释道“我们是天子近臣,宫里有专门的澡房,我在宫里虽然没有自己的值房,但有自己放衣服和铺盖的柜子,平日也有帮着翻晒的人……”
  窦昭点头,接过宋墨换下来的朝服交给了素心,任由小丫鬟服侍他洗漱,自己则坐在炕上想着他刚才的话。
  宋墨回来了……,O(∩_∩)O~
  (未完待续)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长相思3思无涯
作者:佚名
章节:132 人气:2
摘要:请将我的眼剜去,让我血溅你衣,似枝头桃花,只要能令你眼中有我颛顼来小月顶看小夭时,小夭正坐在廊下绣香囊,黑色的锦缎,用金线绣出—朵朵小小的木樨花,一针一线十分精致,已经快要绣完。颛顼等她绣完最后一针,稀罕地问:“你怎么有性子做这些东西了?”小夭说:“一举两得。针法也是医技,可以用来缝合伤口,多练练,能让手指更灵活些,病人少受点苦。”“还有一得呢?”小夭笑说:“我打算绣好后,送给璟。 [点击阅读]
香蜜沉沉烬如霜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霜降,寒月,更深露重。百花宫中,二十四芳主次第跪伏在剔透琉璃铺就的大殿上,屏息凝神。一阵夜风过,殿外树影婆娑,将月色筛成一地零落的碎玉。殿中央,水色的纱帘轻轻摇摆,似帘内人起伏微弱的气息。那人侧卧在云衾锦榻中,发簪墨梅,眼尾迤逦,半阖半张,脸容清艳绝伦,虽是惨白羸弱却难掩眉宇间风流仪态,堪堪让人难以逼视。白雾般的月光洒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尖。 [点击阅读]
习惯决定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第1章积极处世的习惯决定成功(1)成功源于自信没有自信心,好比没有气的皮球,怎么拍也拍不起来,谁还会拿去比赛。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