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九重紫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变卦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百八十一章 变卦(求粉红票)
  樊氏没等魏廷珍开口,已上前一步,站在了魏廷珍的前面,冷冷地对郑太太道:“不知道郑太太何出此言?郑太太可能还不知道吧,我们府上的老太爷,晚年的时候喜欢上了《周易》,家里只有要小子、姑娘出世,就要算一卦,还曾经有龙虎山的真人前来拜访,因而我们家几位老爷也都得了这个喜好,喜欢研究《周易》。特别七老爷,进宫给皇上讲过《周易》,趋凶避邪,最为拿手。若四小姐真如郑太太所言,怎么我们七老爷却从来不曾提及?”
  她说着,转身瞥了眼魏廷珍,“我们家四小姐和济宁侯的亲事是从小订下来的,三年前正式交换了庚贴。老济宁侯为显郑重,还曾请了钦天监的监正亲自为我们家四小姐和济宁侯合八字,当时钦天监的监正说是‘天作之合’,为此老济宁侯高兴之余送了钦天监的临正一块寿山石。这件事,窦、魏两家的人都知道,郑太太怎么把老济宁侯的病逝扯到我们家四小姐的身上?”
  又道,“生死病死,人之常情,郑太太和我们家并不时常走动,郑太太把这些事都扯到了我们四小姐的身上,不知道是什么用意?又是从什么地方听到的这些传言?”眼睛却盯着王许氏,“同是女子,你年纪比我们家四小姐长,难道不知道这样的话对我们家四小姐的伤害?”
  樊氏与郑太太针锋相对,指桑骂槐,语言犀利,毫不留情,在场的没有一个不明白她话中之意,不由得沉默下来,或朝王许氏望去,或朝郑太太、王映雪望去,更多的,却把目光投向了魏廷珍,想知道她会怎么说——魏廷珍是魏廷瑜的胞姐,有时候她的态度,就代表了田氏的态度,从而影响到济宁侯的态度。
  就连刚才回避此事的王太太,也不禁屏气凝神,竖起了耳朵。
  魏廷珍心中一阵得意。
  这正是她想要的。
  窦昭是否克亲人,并不重要。只要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她就可以因势利导,让局面变得对魏家更有利。
  “这……”魏廷珍佯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有时候,不好回答也是一种回答。
  有人惋惜摇头,有人若有所思,还有人露出看戏不怕台高的幸灾乐祸。
  魏廷珍强忍着才没有笑出来。
  樊氏以为这样就可以维护窦昭的名声,素不知,她越是这样,大家就越感兴趣,这个事就变得越受人瞩目。

  她正寻思着是以“自从弟弟服侍之后,母亲就病了”还是以“合八字的时候,钦天监的监正也说了,我弟弟的八字好,不管谁嫁了他都会荣华富贵,并不曾留意窦家四小姐是否与长辈的八字不和”来证实郑太太的话,就看见自己贴身的丫鬟满头大汗,神色紧张地疾步朝她走过来。
  魏廷珍愕然,不免有些分心,想说的话也顿了顿。
  丫鬟已悄声靠近她,语气急促地和她耳语:“夫人,大事不好了,济宁侯被窦四小姐的表兄——今年新晋的探花郎纪见明拉去了南风馆,还在那里留宿一夜……那纪见明不怀好意,多亏英国公世子爷相救,济宁侯让你快点回去。”
  仿佛晴天霹雳,魏廷珍腿一软,要不是那丫鬟手疾眼快扶了她,她恐怕就要瘫软在地了。
  众人看出魏廷珍脸色不对,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
  成为各位贵夫人众矢之的丫鬟又惊又怕,连连小声喊着魏廷珍“夫人”。
  魏廷珍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弟弟一向老实,怎么就跑到南风馆去了?
  还有那个纪见明,既然是窦昭的表兄,怎么会对弟弟不怀好意?
  弟弟是由英国公府世子爷相救,除了宋墨,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
  困惑一个接着一个,脑子时也乱糟糟的找不一个答案,可她知道,此刻有比起追究事情原委更重要的事——必须保持一惯的镇定从容,不要让这些鬼精鬼精的夫人、太太们看出一丝的端侃,否则休想隐瞒弟弟去了南风馆的事。
  如果是平时,这也就是件不足挂齿风流韵事。可现在窦、魏两家就要正式下聘了,弟弟的所作所为,等于是给了窦家一耳光。窦家会不会拿此事做文章,从而主动退亲,坏了弟弟的名誉呢?
  而且,事情怎么会这么巧?
  窦昭的表兄纪见明也在场,会不会这原本就是场阴谋呢?
  魏廷珍不敢多想,她只知道,弟弟出了这种事,自己不能再惹怒窦家了。不然被窦家记恨,抓住了弟弟逛南风馆的事大做文章可就糟了。
  她立刻就改变了立场,勉强地笑道:“郑太太此言差矣!当初钦天监的监正给窦家四小姐和我弟弟合八字的时候,钦天监的临正说窦家四小姐是个旺夫又旺子,正巧我父亲病逝,母亲还怕窦四小姐等不及,想快点把窦四小姐娶进门,嘱咐我去了窦家商量婚期。这件事,真定府的人应该都知道的。”
  这么说来,就是王映雪母女和郑太太在谤诽窦家四小姐了啰?

  满场哗然。
  众人再看她们三个的目光就有些不齿。
  王映雪母女和郑太太难掩错愕,那王映雪更表情愤慨地是冲着魏廷珍刚说了句“你”,就被王许氏给拉了回来,阴沉着脸,没等大相国寺的主持开讲,就灰溜溜地走了。
  魏廷珍也紧随着王映雪母女离开,只不过王映雪三人去了柳叶胡同,魏廷珍回了景国公府。
  暂且不说那郑太太话里有话地看了王映雪一眼,和王许氏说了句“夫人也太宠着大姑奶奶”了,然后神色不虞地和王映雪母女分道扬镳;也不说王映雪恨透了魏廷珍的变卦,一上马车就把魏廷珍骂了个狗血淋头,却被王许氏大喝一声“闭嘴”,怒其办事没谱,把王家的一点面子都丢光了,抓起手边的折扇就朝王映雪扔了过去,只说魏廷珍见到魏廷瑜,脸上像结了冰似地,冷冷地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你给我一字不拉的说清楚了!”
  魏廷瑜哪里还敢隐瞒,狼狈地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魏廷珍。
  “你这傻蛋!”魏廷珍忍不住骂道,“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逢人只说半句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你倒好,人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还被诓去了千佛寺胡同!要不是英国公世子赶到,你准备怎么收场的……”
  魏廷瑜唯唯诺诺地听着。
  姐弟俩心中的疑惑却越来越大。
  纪见明为什么要这样对待魏廷瑜呢?
  内室就响起一声刻意的“咳嗽”声。
  魏廷珍和魏廷瑜不约而同地抬头,看见张原明笑着走了进来。
  “廷瑜也在啊!”他的笑容敦厚却温暖,语气轻松地对魏廷珍道,“这是怎么了?廷瑜在这里还板着个脸,你又为什么生他的气?”然后朝着魏廷瑜使着眼色,“姐夫刚得了一瓶上好的梨花白,和姐夫去喝两盅去。”明显地为魏廷瑜解围。
  魏廷瑜十分的感激。
  如果是往日,他早就随姐夫跑了。
  可纪咏的态度始终像把悬在他头的一把剑,让他寝食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状况,让他灰飞烟灭。他又怎么敢离开?
  魏廷瑜怯意地看了一眼姐姐。
  魏廷珍冷“哼”一声。
  张原明看着情景与往常不一样,笑容渐敛,神色不禁严肃起来。
  “出了什么事?”
  魏廷珍气得一句话也不想说。

  魏廷瑜看着姐姐的脸色,磕磕巴巴地又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张原明的神色慢慢变得凝重。
  他想了想,问魏廷瑜:“你说,顾公子先走了,然后英国公世子和顾公子来帮你解了围?”
  魏廷瑜老老实实地点头。
  张原明听着神色更凝重了,拉了魏廷瑜:“走,我们去找英国公世子去!”
  宋墨不在家。
  含笑送走了满腹狐疑的顾玉后,他去了宣武门外的护城河跑马。
  夏琏躲在护城河边如荫的柳树下乘凉。
  陈核望着烈日下英姿飒爽的宋墨,不住用帕子擦着额头的汗,小声道:“想跑马,可以去大兴的田庄啊,这里尘土飞扬,又热……”
  夏琏却嘿嘿笑,扬颌朝不远处的官道点了点头,道:“你看那个卖果子的小姑娘,已经是第五次路过这里了;还有那个进城的年轻妇人,坐在路边一歇就是一个时辰,望着世子爷眼睛都没有眨一下;那边茶肆还有几个妇人,直坐在那里没有动弹……在田庄,能看到这样有趣的景致吗?”他开着玩笑,“也免得暴殄天物!”
  陈核不悦地瞪了夏琏一眼,嘀咕道:“她们能看到世子爷的英姿,那是她们前世修来的福气……”
  他一句话没有说话,宋墨纵马跑了过来。
  “陈核,”他脸被晒得通红,大汗淋漓,月白色的杭绸夏衫汗湿后紧紧地贴在了身上,显露出猿背蜂腰的好身材,“我们去大兴的田庄!”
  “现在?”陈核睁大了眼睛。
  宋墨“嗯”了一声,扬鞭朝宣武门急驰而去。
  陈核不由摸了摸头。
  夏琏却在心里猜测,世子爷这是要去大兴呢?还是要去真定呢?
  如果是想把济宁侯的事告诉窦家四小姐,自己要不要提醒提醒侯爷呢?
  窦四小姐那么聪慧的人,济宁侯品性如何,恐怕早已知晓,有些事,知道还不如装聋作哑。装聋作哑,还能粉饰太世。知道了,就得做个决断,婚事是父母定下来的,难道还能退了不成?
  世子爷毕竟太年轻了,未必就懂这些人情世故。
  ※
  姐妹们,兄弟们,谢谢大家这么给力!
  O(∩_∩)O~
  PS:正在摸索中,恐怕要过两天才能正常,到时候再和大家互助。
  微博的昵称是“写的吱吱”,还有朋友注册了个后援会,等我把一些东西摸熟了,再和大家交流。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2005年7月30日星期六阴我30岁。我没房子,住在岳父母家。每天,我睡到上午十点钟起床,煮一大碗面条,狠狠地填饱肚子,然后出门“上班”。白天就不再吃东西了,到了晚上七点,我“下班”回家吃晚饭。一天吃两顿,从不例外。我“上班”就是找一个网吧上网。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3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