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机器岛 - 第二部 第十三章潘西纳论局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由于锅炉爆炸,左舷港的机器现在不能运转了,右舷港的机器还完好无损。事实上,样板岛好似失去了牵引机头。由于仅剩下右舷的推进器,它除了仍旧原地打转外,再也无法前行了。
  这次事故使局面变得更为严峻。事实上,当样板岛的两台推进器可以同时运转时,要想结束这种局面并不难,只需坦克登与科弗利双方统一认识即可。发动机恢复正常工作,朝一个方向使力。届时,机器岛便可以驶回马德兰湾,最多不过耽搁几天时间。
  现在,这么做却不行了。即使能达成协议,也无法再继续航行了。西姆考耶舰长缺乏必要的推动力,无法离开这片辽阔的海域。
  如果样板岛在这一周之内没有移动过,如果所期盼的轮船能够与样板岛会合,那么它还有返回北半球的可能性……
  不行了!那天,通过观察天空才发现:样板岛在不停旋转的时候,已经向南漂移。它从南纬12度一直漂到了17度。
  事实上,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斐济群岛之间,由于两个群岛靠得较近,故而存在几股流向东南的海流。如果机器统一协调地运转,样板岛可以毫无费力地逆流而上。但是,自从它开始原地旋转起来后,便毫无阻碍地被冲向南回归线去。
  了解情况后,西姆考耶舰长坦率地将事态的严重性告诉了这些勇敢的人,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中立派的人。下面就是他对这些人的讲话。
  “我们已经向南漂泊了五度。或者说,当船上的机器出故障时,水手可以做好些事,但是我们在样板岛上则束手无策。我们的岛上没有配帆,不能利用风力。海流主宰着我们的命运。我们将被漂到何方?不知道。至于说马德兰湾驶出的轮船,它们在约定的地方也找不到我们。而我们正以每小时8到10英里的速度漂向太平洋的那片少有船只通过的海域!”
  这么几句话,埃塞尔·西姆考耶便讲明了这无法改变的现实。机器岛好似一块巨大的漂泊物,任由海流带着。海流向北时,它便向北漂。海流向南时,它顺流向南。可能会一直漂到南极。而那时……
  这种局面很快在居民中传开了,传遍了亿万城,也传遍两港区。人人都清楚地感觉到巨大的危险。由于这种情况,事情也就变得非常有人情味了。由于担心出现新的灾难,大家的情绪稍有些安定。大家再也不想在这场手足相残的争斗中动武了。如果仇恨延续下去,它至少会引发剧烈的武斗。渐渐地,两边的人均开始回撤;撤回到自己的区域,撤回到自己大道去,撤回到自己的住所。詹姆·坦克登与奈特·科弗利放弃了在前台的争吵。于是,在两位岛执政官的共同提议下,名流议事会做出了唯一明智的决定:鉴于当前的形势,委员会将所有权力交给了西姆考耶舰长。从今后,他是唯一的首长,拯救样板岛的任务就交给了他。
  埃塞尔·西姆考耶临危受命,毫不犹豫。他依靠朋友,以及下属对他个人的忠诚。但是在这座庞大的水上机器岛上,他能有何作为呢?样板岛面积达27平方公里,自从失去两个推进器同时运转后,已经无法驾驶了。
  既然类似事故已经令样板岛无所作为、只能任凭风浪的摆布了。为什么还不能说样板岛——当时一直被视为水上建筑史的杰作——已经被判了死刑呢?……
  这次事故并非是自然力所致。“太平洋明珠”自从建造问世后,总能成功地战胜自然界的狂风暴雨。它是人为的过失造成的。其因素有内部的冲突,亿万富豪的争权夺利,冥顽不化的执拗,以及一南一北方向相背地生拉活拽。这些愚不可及的行为造成了左舷港锅炉的爆炸。
  但是指责有什么用呢?眼下应该着手的是首先了解左舷港的损失情况。西姆考耶舰长招集下属军官与工程师们开会。马雷卡里国王也参加进来。这位帝王哲学家惊讶地发现,人类的狂热竟会造成如此的灾难!
  专门指定的委员会来到废墟旁,那儿曾经矗立着发电厂厂房和机房。蒸汽发电机因为燃烧过度发生爆炸,从而摧毁了一切,而且还造成两名机械师、六名司炉工的死亡。破坏不能说不彻底,就连发电厂也不能幸免。要知道该厂负责向半个样板岛提供电力。幸运的是,右舷区的发电机还能运转。潘西纳却这样说:
  “剩下一只眼睛也能看得见!”
  “看是看得见,”弗拉斯科兰说,“不过我们也丢了一条腿,剩下的那条腿便派不上用场了!”
  “独眼龙加瘸子,太差劲了!”
  从调查结果来看,损失是修补不起来了。再不可能制止岛身向南漂流了。因此有必要静观事态,等待样板岛摆脱这股将它带到南回归线的海流。
  再度了解损失情况后,还得检查岛体的状态。一周来的旋转如此剧烈地摇撼着岛身,难道就不会有损失?……钢板是否松动,铆钉有必要紧吗?……如果有漏水之处,用什么办法将它堵起来?……
  工程师们负责第二次检查。他们提交给西姆考耶舰长的报告多多少少还有点让人放心。有好些地方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钢板出现裂痕,钢骨也折断了。好几千颗铆钉掉落出来,还出现了裂缝。有好些舱里已经进水。但是吃水线还没有降低,金属钢板的牢固性还没受到严重地破坏。样板岛的新主人也不必为自己的财产担忧了。至于说左舷港,爆炸之后,有一码头沉没了……但是左舷港未受波及,它的堤防仍旧能起到保护船只的作用,令其免受海浪的浸袭。

  然而,上面下达了命令;立即修复一切可以修复的东西。重要的是,居民们对物资供应该问题大可放心。这让大家受够了,甚至是太过分了;由于失去了左舷港的推进器,样板岛已经不能驶向最近的陆地。这么看来,真是无药可救了!
  饥饿与饥渴问题仍旧严重……储存的东西仅够维持一个月……两个月行吗?……
  这就是西姆考耶舰长所做的统计;
  至于说水,不用担心。一座蒸馏厂虽说被爆炸摧毁了,但是另一座还能继续运转,应该能满足所有需要。
  至于生活食品,情况就不太妙了。满打满算,也不能维持两周,除非对万名居民实行严格的定量配给制。水果蔬菜除外,一切都靠外部供应……而外部供应……哪找外部供应呢?……最近的陆地距此有多远?怎样能到那儿呢?……
  随之而来只好采取令人不快的手段,西姆考耶舰长被迫实行配给制。当天晚上,这条悲哀的消息便通过电话与传字机传了出去。
  这么一来,亿万城与两港区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大家预感到还有更大的灾难在后面。由于再没有办法补充食物,那么对饥荒的恐怖——可以想象那熟悉又令人揪心的场面——是否会很快弥漫到这块地方呢?……事实上,西姆考耶舰长没有一艘轮船能派到美洲大陆去……命运就是这样要求的,最后一艘轮船三周前已经派出,运送赛勒斯·彼克塔夫、以及其他在抵御埃洛芒戈岛人入侵的战斗中阵亡烈士的遗体。毫无疑问,那种维护自尊心的问题已经令样板岛陷入尴尬之境,甚至比新赫布里底岛土著人匪帮的入侵时还恶劣。
  千真万确的是,即使是家有几十亿、即使是富得像罗思柴尔德、麦凯、阿斯特、范德比尔特、古尔德那样又能怎么样呢?金钱不能当饭吃,无法解饥防饿!……毫无疑问,这些富豪们为了保险起见,已经将财富存进新旧大陆的银行里。说不定那种日子并不远了。届时,即使花一百万,都买不到一斤肉、一块面包。
  总之,这种错误应该归咎于富翁们的荒诞争执,归咎于他们那愚蠢的争强好胜,归咎于他们对权力的欲望!他们就是罪人,坦克登与科弗利两大家族是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军官、公务员、职员、商人以及全体居民都被他们害得陷入这种困境。万一众人怒火中烧,他们得小心别人的报复!人要是饿疯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不是吗?
  这点应该提一下;这两大家族虽说该骂,但是沃尔特·坦克登与蒂·科弗利小姐不该受到任何埋怨。没有!这对青年男女没有任何责任!他们曾经是保障两区前途的纽带,而割断这条纽带的又不是他们!
  在48小时之内,由于气候原因,无法进行观察。样板岛的位置并不是能确定下来。
  3月31日天刚亮,天空便开始放睛,浓雾很快散去。希望能在这良好的气候下测定方位。
  众人都期待着观察结果,而且十分焦急。好几百人赶来前炮台。沃尔特·坦克登也在人群中间。但是他父亲、奈特·科弗利还有那些显贵们,他们却没敢离开公馆,因为是他们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只有在家里,他们才能躲避大众的怒火。
  接近中午之前,观察员们都做好准备,以抓住太阳正炽的时候进行观测。两个六分仪,一只由马雷卡里国王拿着,另一只则在西姆考耶舰长手里,他们将仪器对准了天空。一旦测定正午太阳的高度时,立即着手进行计算,结果核对正确后,才公布结果:
  南纬29度17分
  大约2点左右,进行第二次观测,气候条件同样良好。这次测出的经度是:
  东经179度32分
  事实就是这样;自从样板岛遭受到螺旋般的运转以来,海流已经将它冲到东南方向1千英里左右的地方。
  当这个方位在海图上标注后,大家都知道了。
  最近的岛屿也有100英里的距离,叫作科克马德克群岛。那儿岩石累累,寸草不生,人烟罕至,无法获得给养。再说,也没法驶向那里。南部三百英里处,是新西兰。如果海流不是流向那儿,如何到那儿呢?西部,1500英里处,是澳大利亚。东部几千英里处,是位于南美洲的智利。在新西兰以远的地方,是荒芜的冰海极地。样板岛是否会被撞碎在这片极地上?……总有一天,航海家们将在南极发现这些死于焦虑、死于饥饿的人的遗骸!……至于说这海流,西姆考耶舰长立即着手进行仔细的研究。如果这些海流不改变方向,如果它遇不到逆流,如果在这极地附近出现了常见的暴风雨,那会出什么事呢?……
  这些消息极易引起恐慌。大家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他们憎恨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憎恨亿万城中这些害人不浅的有钱人。是他们,应该对造成这种局面负责。为了防止出现暴动,马雷卡里国王必须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西姆考耶舰长与斯图尔特上校要竭尽全力,军官们需要绝对的忠诚,而且还需要绝对掌握水兵与士兵。
  这天过去了,没发生变化。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粮食配给制,而且仅限于基本的需要——穷人富人一视同仁。
  在这期间,了望员的工作非常专心,他们认真地观察着地平线。一旦看见船只,便立即发出信号。或许由此可能恢复业已中断的联系。很不幸,机器岛已经被冲离了航线,很少有船会经过这片南极附近的海域。那儿,在南边,人们狂乱的想象中似乎都看到了南极的场景;埃里伯斯火山与特罗尔火山的喷发照亮了整个极地!

  然而4月3至4日夜晚,机会来了。北风,几天来猛烈地刮过不停,现在忽然停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宁静。海风突然转向东南,这种无可捉摸的气候,在春分时节屡见不鲜。
  西姆考耶舰长再度燃起了希望,样板岛只要被风向西送上百来里,逆流便能将它送到澳大利亚或新西兰。无论怎样,漂向南极海面的势头已经刹住。在澳大利大陆附近的海域里,遇到船只是非常可能的。
  天亮了,东南风已经非常强劲了,样板岛明显地感到它的影响。岛体上的高层建筑、天文台、市政府大楼、基督教教堂、天主教教堂,它们在某种种度上都成为兜风的物体。它们竟起到风帆的作用,推动着这座4亿3千2百万吨的小岛漂移。
  尽管天空上云朵漂动得很快,尽管太阳时隐时现,但是仍旧能进行有效的观察测量。
  实际上,人们两次都成功地对准了云层中的太阳。
  计算结果表明:自昨晚以来,样板岛向西北方向漂移了两度。如果说机器岛只听命于风力,那就太难让人接受了。人们得出的结论是:机器岛会被卷入某种逆流之中,而这类逆流不同与太平洋的海流。遇到流向西北方向的逆流真是幸运!自救的机会又将变得现实。可是,老天!能否快点,因为再次削减粮食配给量又已势在必行。1万多人要吃饭,能不消耗储存量吗?只是它的消耗速度太过惊人了!
  当最后一次天文观察的结果向两港区与城里通报时,大家的精神也松弛下来了。众所周知,人群的感情能从一端瞬息间发展到另一端,从绝望走向满怀希望。这便是变化。这里的居民与拥挤在大城市的那些可怜虫们还不一样。他们应该、而且也曾显得比较镇静,比较有头脑,比较有耐心。当然,如果受到饥饿的威胁,都可能会为之害怕的,不是吗?……
  整个上午,风力显示出有增强的趋势。气压计缓缓地下降。由于大海在东南方受到极大的冲击,掀起了长长的、力量巨大的海浪。以前的样板岛可以毫发无伤,现在再也顶不住这巨大的颠簸。一些住房从头到脚都抖得令人生畏,室内的东西都移了位,有点像发生了地震。由于亿万城的居民不止一次地有过类似经历,所以这种现象自然会引起大家极度的不安。
  西姆考耶舰长与他的下属始终坚持在天文台上。所有的工作都集中到那儿。建筑物受到这种震动,令他们颇为担心。他们极不情愿地承认:事态已经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非常明显,”西姆考耶舰长说,“样板岛的底部已经承受了太多压力……钢箱都有了裂缝……岛身已经再不坚固,无法保证……”
  “但愿上帝别希望样板岛能遇到大风暴,”马雷卡里国王补充说,“因为该岛已经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
  “对!现在,居民们对这片人造土地已经失去信心……他们连站都站不稳……即使是撞上岩石,或者是撞上南极的土地,也比现在好上一百倍!……害怕,每时每刻都存在,害怕样板岛裂开了,葬身于太平洋那深不可测的海底。面对这种情况,即使是意志最坚定的人,也不能继续保持乐观通达的性格。”
  一些钢箱遭到新的破坏,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隔板吃不住了,钢板也翘了起来。在公园里,在蛇形河沿岸,以及在城边一些大道道的地面上,有人看到由于地面的断裂而造成了凸凹不平的形状。好些建筑物已经倾斜。如果它们倒下来,就会破坏到承受地基的下部结构!至于裂缝,已经不用再考虑去堵了!海水便会从船底下涌进来,这是肯定的。因为吃水线已经下降。在岛体的四周,无论在两个港区还是在两个炮台上,这吃水线都降低了一尺。如果再降下去,海水从中涌上岸来。由于样板岛的底部已经受到损坏,它的沉没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种形势,西姆考耶舰长想加以保密,因为它肯定会引起恐怖。这么做就坏了!居民们对那些罪魁祸首可能会采取相当过激的行动,因为那么多灾难都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无法像轮船上的乘客那样,靠救生艇来逃命。那些人可以跳上小船,或者自制木筏。全体船员都可以在木筏上避难,盼着海上营救,但是这里却不行!在这里木筏就是样板岛本身,而现在的它正在下沉!
  这天,西姆考耶舰长让人时时刻刻观察着吃水线的变化。样板岛在不停地下沉,钢箱中不断有海水渗入,虽说不快,但是却继续渗着,而且无法防止。
  与此同时,气候变得恶劣起来。天空一片灰白,并且呈红色与古铜色。气压计下降得很快。大气中显示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在浓密的水蒸气后,地平线变得窄小,好似仅有样板岛的海岸那么大一样。
  夜幕降临,可怕的大风刮得呼呼直响。海浪猛烈地拍打着岛身,钢箱破了,钢梁断了,岛身撕裂了。四处响起金属的断裂声。城里的街道,公园里的草坪都有断裂的危险……于是,一到天黑,亿万城便成了一座空城,全部人都挤到郊野去了。那儿没修过多的大型建筑,显得相对安全。全体居民部分散到两港区,前炮台与后炮台。

  大约9点的样子,样板岛出现了一阵震动,连底部基础都发生动摇了。为右舷港提供照明的发电厂刚刚沉入海底。四周漆黑如墨,混沌一片,天地难分。
  很快,地面又重新震动起来,这表明住房像纸牌搭成的城堡一样,开始倾覆了。用不了几小时,样板岛的水上建筑便会被夷为平地。
  “先生们,”西姆考耶舰长说,“天文台也快要倒塌了,我们不能在上面久留……去郊区吧!在那儿等待暴风雨的结束。”
  “这是飓风,”马雷卡里国王回答说。他指出,气压计这时已经降到713毫米。
  事实上,飓风的运动能量之大,就似强力电容器一样,能将机器岛卷了进去。一大片海水被飓风卷起来,形成旋转着的暴风雨。暴风雨围着一根几乎垂直的风柱转动着,由西向东,从南部海区,朝着南半球翻滚而去。飓风能瞬息间造成许多灾难。要想摆脱出来,只有到飓风风力相对较弱的中心去,最少应去风柱的右边,即“温和的半圆弧”。那儿的海浪已经减弱。但是没有推进器,不可能再操纵岛体了。这一次,既不是人为的犯蠢,也不是两个岛执政官的执拗,而是可怕的自然现象将毁灭样板岛。
  马雷卡里国王、西姆考耶舰长、斯图尔特上校、塞巴斯蒂安·佐尔诺及他的伙伴们、天文学家与军官们,他们由于在天文台上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只好弃台而去。太及时了,他们才走了200步,高塔便塌了下来,发出可怕的断裂声。高塔洞穿了广场的地面,沉入了海底的深渊。
  转瞬之间,整个建筑物仅剩一片废墟。
  这时,“四重奏”想赶回第1大道,跑回娱乐城。如果可能的话,他们要抢出放在那儿的乐器。娱乐城仍旧矗立着,他们跑进去,冲进房间,抱起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便跑到公园。他们在那儿避难。
  那儿,聚集着两城区的好几千人。坦克登与科弗利家族都在场。身处黑暗之中,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种幸事。谁也看不见谁,谁也认不出谁!
  然而,沃尔特则很幸运地找到了蒂·科弗利小姐。一旦出现灭顶之灾,他将竭力将她救出……届时,他将带着她,攀住某种漂浮物……
  年青姑娘已经猜出那青年人就在身边,不禁叫了出声:
  “哦,沃尔特!……”
  “蒂……亲爱的蒂……我在这儿!……我再也不离开你了……”
  至于巴黎人,他们不愿意分开……他们相互紧紧挤在一起。弗拉斯科兰仍旧头脑清醒。伊韦尔奈则紧张得要死。潘西纳虽说已经逆来顺受,但仍是连连嘲讽。塞巴斯蒂安·佐尔诺则不停地与阿塔纳兹·多雷米唠叼着。后者决定与自己的同胞们在一起。“我事先早就讲过,”阿塔纳兹·多雷米说,“这事最终没好结果!……我事先早就讲过了!”
  “短调颤音太多啦
  ①,老兄!”“殿下”高声地说,“总是你那套忏悔颂!”
  半夜时分,飓风再度掀起疯狂。聚集在一起的旋风掀起巨大的海浪,向样板岛扑来。这场风浪将会把样板岛带到哪儿呢?……它是否会触礁碎裂……会在茫茫大洋之中解体吗?
  现在,岛身伤痕累累,千疮百孔。各个接合部位全都开裂了。高层建筑、圣·玛丽亚教堂、基督教教堂、市政厅大厦,全部塌陷,落入那巨大的洞窟之中。海水便是从这些巨窟中涌了出来,喷起高高的水柱。宏伟的建筑消失了,仅剩下一些残余。多少财富,多少珠宝、名画、雕塑永远化为乌有!如果居民们还能看到第二天的日出,如果他们还没有同样板岛一道被海水吞没,那么天亮时,他们再也看不到这座超凡绝伦的亿万城了。
  事实上,公园与郊外的地表虽然没有出现变化,但是海水已经开始浸蚀进来。吃水线再度下落。机器岛的岛平面已经与水平面一样齐了。飓风掀起
  ①音乐用语,用于忧伤乐曲中。此处是指悲观的语言。涛天巨浪,向它扑来。
  再无遮俺之所,再也无处可藏。前炮台,正对着风口,既不能挡涛涛巨浪,也不能封住呼啸的狂风。钢箱崩裂了,纷纷解体,扎扎的断裂声可能连霹雳声都被掩没了。
  大约在凌晨三点,公园沿着蛇形河的河床,被撕裂开来。从这道长达2公里的裂口中,涌出大量的海水。应该尽快逃命,全城居民都向郊外四散跑去。一些人跑向港口,另一些人逃向炮台。好些家庭被冲散了,母亲找不到孩子。而这时,浪涛像巨大的海啸一般,冲向样板岛的岛面。
  沃尔特·坦克登一步不离蒂小姐,想将她带离右舷。她已经没力气跟他走了,他扶着几乎动弹不得的她,抱起她。就这样,他穿行在惊恐声不断的人群中,行走在这可怕的黑暗之中。
  凌晨五点,东部又传来金属的撕裂声。
  有块大约半平方英里的岛体被肢解下来……
  是右舷港,港口的工厂、机器、商店全都葬身海底……岛体完全崩裂……钢箱散开了,其中一些承受不住重荷,消失在大海的深渊。
  “公司先垮,样板岛后垮!”潘西纳说大声说。
  这是对局势的总结。
  现在,神奇的样板岛仅剩下些漂泊物了,好似一颗爆裂的慧星迸散出的碎块。它们当然不是在空中漂泊,而是在海面,在广垠的太平洋海面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玻璃球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引言——试释玻璃球游戏及其历史一般而言,对于浅薄者来说,对不存在的事物也许较之于具体事物容易叙述,因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地付诸语言,然而,对于虔诚而严谨的历史学家来说,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向人们叙述某些既无法证实其存在,又无法推测其未来的事物,尽管难如登天,但却更为必要。虔诚而严谨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它们作为业已存在的事物予以探讨,这恰恰使他们向着存在的和有可能新诞生的事物走近了一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