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锦屏记 - 第三七一章 明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三七一章 明华
  荀卿染将康郡王妃三个人迎到暖阁内,大家相互见礼。康郡王妃特意拉了明华郡主到荀卿染身边。
  “这就是明华。”康郡王妃笑道,偷偷地冲着荀卿染眨了眨眼睛。
  荀卿染会意,自然仔细打量眼前的这个姑娘。
  明华郡主屈膝向荀卿染福了一福。
  “明华见过四奶奶。”声音清脆。
  荀卿染略还了一礼,上前来拉了明华起来。明华郡主过了年才满十六岁,不过身材已经颇为高挑。她今天穿的是橘红色喜迁莺刻丝的长褙子,银红撒花宫裙。微微屈膝时宫裙下露出两只绣鞋的尖,上面各缀了颗指肚大小的珍珠。
  这身打扮华贵而不张扬,精致却不繁复,身量吗,因穿着高底的鞋子,要比实际看着高一些,不过也还罢了,才十六岁,看她细腰长腿的样子,以后还是可以长的。
  荀卿染这般思忖着,便将目光落在明华郡主的脸上。尤带着婴儿肥的鹅蛋脸,挺直秀气的鼻子,一双大大的眼睛顾盼有神,肤色白皙,带着健康的红晕。确实是个俊俏的女子,模样与君晖倒也般配。
  “四爷和我们七爷曾一同是侍卫班中,是极要好的朋友,早就想来拜会四奶奶了。”七奶奶在旁笑道,便有跟着的人送了四色表礼上来。
  七奶奶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中等身材,瓜子脸,与康郡王妃是拐着弯的表姐妹。
  荀卿染扫了那礼单一眼。她方才知道,康郡王与勇毅亲王府的七爷也一同来了,如今正在外面书房和齐攸说话。本来不过是寻常女眷们见个面,她们这样将礼数做足,可见心中对此事是何等的重视。
  四个人分宾主落座,就有小丫头流水似地摆上各色香茶果子。
  七奶奶极善言谈,又有康郡王妃在其间,大家说笑着,气氛极为融洽。只是,多是她们在说,明华郡主极少开口,荀卿染冲康郡王妃使了个眼色。
  “她们在我那看了你绣给我的炕屏,都喜欢的不得了,今个来,都说要和你请教那。”康郡王妃笑着对荀卿染道。
  七奶奶和明华郡主都点头附和。
  荀卿染便吩咐丫头拿了她前些日子绣好的一件披帛出来,康郡王妃接过去,拿给七奶奶和明华郡主看。
  七奶奶自是赞不绝口。
  “姐姐绣的这样好,这京城中只怕没人比得上。”明华郡主道。方才康郡王妃已经让她改口叫荀卿染姐姐,说是这样亲近。便是没有与荀君晖的亲事,从康郡王妃那里论起,明华郡主叫荀卿染一声姐姐倒也合适。

  “我那还有些,我领你去看。”荀卿染笑道,就挽了明华郡主的手。
  七奶奶也跟着站了起来,却被康郡王妃笑着拉住了。
  荀卿染领着明华郡主从暖阁内出来,穿过两道隔间。
  “这便是我的绣房。”荀卿染对明华郡主道。
  荀卿染的绣房十分宽敞,靠窗的摆着宽大的矮榻,矮榻旁边是绣架,旁边的木架子上林林总总放了许多各色的尺头与绣线。
  桔梗正坐在榻上做活计,见荀卿染带人进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上前来见礼。
  “这是明华郡主。”荀卿染对桔梗道,又对明华郡主道,“这是桔梗姑娘,吕太医的女儿。”
  两人相互见礼。
  “吕太医医术高超,以前曾给母妃诊过脉。后来他离京,母妃还十分惋惜。”明华郡主道。
  荀卿染笑了笑,京城中姓吕的太医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她这么一提,明华郡主便知道是哪一个了。
  “这半年因为有了身子,便很少自己动手。这些是近几年绣的,你看看如何?”荀卿染让桔梗帮忙找出几幅她近年来的绣品给明华郡主看。
  梅兰竹菊四幅,还有一幅是牡丹盛放图。
  “姐姐好妙手!”明华郡主先拿起那幅牡丹,喜道,“这洛阳红和御衣黄,我家就有。姐姐真把这花绣活了。”
  荀卿染笑了笑。
  “这花中四君子更妙。”明华郡主轻轻放下牡丹图,又看那另外四幅,“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荀卿染依旧含笑,领着明华到了绣架前。绣架上放的,正是绣了一半的童嬉图。
  明华郡主的眼睛一亮。
  “好可爱。姐姐的画是跟哪位大师学的?”
  “哪有正经学过,不过是胡乱画几笔,自家玩罢了。”荀卿染道,就与明华郡主一起在绣架前坐下,捡起针线绣了起来。
  明华郡主目不转睛地看着荀卿染的手。
  “哎,绣上几针就累了,也不知在这孩子出生前,能不能绣的好。”荀卿染停了针,“郡主想必也得过名师的指点……”
  荀卿染将绣花针交给明华郡主,示意她替自己绣上几针。

  明华郡主不好拒绝,只得接了绣花针,却悬在那里,迟迟不落下。
  似乎是挣扎了一番,明华郡主最后道,“姐姐,我不敢在姐姐这图上下针。”
  “哦?”
  “不瞒姐姐,我虽也曾学了些针线,但是学艺不精。我身上这些,都是家中绣娘的活计。不过,家里现在请了宫中的绣工师傅,我正在学。”明华略低了头道。
  荀卿染刚才握明华郡主的手,已经存了心。像她这样经常做针线,手指上少不得有层薄薄的茧子,不明显,但是细心的是可以摸的出来的。可是明华郡主并没有。
  她知道京城中这些宗室的女孩,并没有做女红的习惯。她只想看看明华到底能做多少,因此故意在绣绒绒团的时候停手,让明华接着绣。毕竟那绒绒团比较好绣,就算绣的不好,她也有本事补救回来。
  结果明华并不肯动针线,还坦言女红不精。
  荀卿染朝明华的手指上看去,那些几不可见的针眼在阳光下还是能看的清的。看来,明华确实是在学。
  “肯用心学就好。”荀卿染笑道。
  “姐姐,这个是我自己绣的。”明华从袖中抽出一方绢帕。
  荀卿染看了半晌,心中叹道,明华郡主果然是娇宠长大的,这女红上的进步空间很大。
  荀卿染见了明华的针线,便又拉着她从绣房出来,转过一道屏风,又穿过一道隔间。
  这件屋子,比方才的绣房还要宽大,两面都是高高的书架,错落地摆放着各色古玩与藏书。
  “这是我的书房。”荀卿染领着明华郡主在桌案前坐下。
  明华郡主四下打量着。她没有姐妹,却有七个嫂子。嫂子们的闺房,自也是华丽无比,但是却没一个如同荀卿染这般,另有这样的书房和绣房,而且一看就不仅仅是做样子的。
  明华郡主坐在那里,想起父王和母妃等人的话。荀家世代书香,这样的人家却比她们宗室的规矩大的多。荀家这一代,最出色的便是荀君晖,而荀君晖身后的就是荀卿染。
  荀家的事情,她们自也知道八九分。婆婆大嫂面前都极容易,但是在荀卿染面前却要仔细。并不是说荀卿染最为难相处,而是荀卿染这个姐姐在荀君晖心中的分量。
  “只怕不会要你去婆婆那立规矩,这姐姐,便如同婆婆般。”她母妃是这样嘱咐她的。

  “这些书,我也有一套。”明华郡主捧起桌上的一迭新书道。
  这一套书是今年君晖带着人修订的,荀卿染笑了笑。
  “娘。”接连两声呼唤,就见外面丫头打起帘子,福生和瑄儿手拉着手走了进来。
  荀卿染招呼两个孩子到跟前,“这是明华郡主,你们便叫姑姑吧。”
  福生和瑄儿规规矩矩的行了礼。
  明华郡主赶忙将两个孩子扶起来,早就有跟着明华郡主的丫头端了四个装了笔锭如意小金馃子的荷包,两挂赤金麒麟锁,另有两方砚台送了上来。
  瑄儿和福生事先得了荀卿染的嘱咐,知道明华郡主就是她们小舅舅要娶的人,因此对明华十分好奇。小孩子都不善于掩饰,四只大眼睛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明华。明华看着她们两个规规矩矩,又玉雪可爱,也十分欢喜。
  两个孩子被抱到专门为她们定做的椅子上坐了。
  “是小舅舅的字帖。”瑄儿翻出本字帖道。
  明华就问她们可否识字了,两人都点头,而且要展示给明华看。瑄儿铺纸,福生研磨,两个孩子写了几个大字,明华自然连连夸奖。
  “明华姑姑也写。”瑄儿就将笔递给明华。
  “不可与明华姑姑淘气。”荀卿染虽是这样说,却只在旁笑眯眯地看着。
  明华果真坐下来,提笔书写。
  荀卿染走过去看了看,见明华写的竟是荀君晖殿试策论的那篇文章,心中不由得一动。
  “郡主平时可是写的柳体。”荀卿染突然道。
  明华笔下一顿,抬起头来,“姐姐,如何看出来的?”
  “不妨照着平时的习惯写。”荀卿染道。
  明华想了想,依言行事,笔下果然流畅起来。
  荀卿染看了暗自点头,明华郡主的字比女红强了许多,看来也是自幼下的功夫。
  瑄儿从椅子上溜下来,跑到荀卿染跟前。
  “娘,不是小舅妈,怎么叫明华姑姑。”
  瑄儿并没有大声,可这书房内本就安静,她的童音又清脆,明华却是听了个真切,脸噗地就红了。
  “淘气。”荀卿染无奈地看了女儿一眼。
  “舅老爷来了。”就有小丫头进来禀报。
  不说排行,单说一个舅老爷,只有荀君晖。
  “小舅舅来了。”瑄儿喜道。
  明华郡主脸上的红霞越发灿烂起来。
  ……
或许您还会喜欢: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