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镜中恶魔 - 回顾时如何感知虚构(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给苹果脸的惊恐和魅力也是遥远的句子的惊恐和魅力,或者是类似的。然后我称生活是写作的反面。但苹果的脸是从苹果变出来的。我知道,无论何时当我看见咬的地方时或过一会儿,就会不由得想起苹果的脸。一次,我不知是何时,食指在头脑中会指向那里。这是恶性循环:我试图生活,以不用写作,正因为我试图生活,我必须写。
  大多数东西向远处指自己。边界并不是它所在之地,也不是它停止的地方。这个东西在它的末尾并没有停止,或者在它停止的地方还没有到尽头。
  虚构的感知在完全不同的关系中或完全不同的地方感知自己。真实得像现实一样。临近眼前,突然出现了人们虚构的同样的画面。那是不可捉摸的偶然。自己导致的?那么在哪里怎样的偶然。不,我不迷信。我不相信命运,甚至连上帝也不完全相信。我只看见有事情后来从我写下的句子走出来,走进现实。我不相信表面的事实。
  我该怎么解释,我写完《低地》三年后,下面的事情就发生了:
  我到农村去参加一个葬礼。我的祖父去世了。我从外部,从事情发生的外部观看了整个仪式的过程。我观察一个仪式如何接替上一个仪式。在这个村庄这些同样的事情是如何重复了上千遍的。一个死去的人,是不同的人,单个的人,不同于那些已经死去的人和还活着的人。而为这些,为每一个,与两百年来做着同样的事相比,不同地活着,不一样地死去。我受不了这样的想法了。
  整个上午都下着大雨。葬礼在下午举行。街像镜中的倒影。整个村的人三三两两地站在水洼上。灵车和托着灵车的马匹也在水洼上。细纱巾翩翩飞舞。我走在棺木之后,好像走过一部电影,看见自己的倒影在脚下的小水洼里跟着自己走。我听见地下水的汩汩声,仿佛托着棺木的人将棺木扔进了墓穴。掘墓人挖着墓穴,土一铲一铲落下来。土已经是泥浆了。泥浆是唯一打破仪式的东西。当土块从牧师的手中落向棺木时,他口中念念有词:“拿走泥土吧,那是属于你的。上帝拿走属于他的。”土块落下的声音刚好配合这话的节奏。如果少了这声音,牧师的话将显得好笑。泥土仿佛拒绝合作,土块总是呈一撮泥浆。我为这样的拒绝而开心。

  第二天早上四点我去了火车站,要回市里去。天漆黑,狗汪汪叫着,好像这个村子就是一个贼。候车室里点着灯。壁报上独裁者的脸望着我。脸上沾满了苍蝇屎。他有太阳斑。从夏天开始壁报就没换过了。我坐在一条长凳上。我有段时间停在独裁者的雀斑前,也曾穿过这房间。现在我坐在长凳上,看见地上有好多好多青蛙。它们不是安安静静地蹲着,而是婬荡地把后腿摆在身后。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只青蛙。在我的记忆中差不多有数百只。数目肯定是很多的,我坐在长凳上都感到恶心。我看见青蛙从我自己写的句子中钻出来。我听到这些话:“每个移民来的人都带了青蛙”、“我听到妈妈的德国青蛙。它在我睡着后呱呱叫着”。我想虚构已经追赶上了我。现在青蛙从我的句子中钻出来,在我的生活中缓缓爬动。我的恐惧大过了我自己,因为我确信我所虚构的都是真实的,会变成现实,会堵死我的生活。我写下的每句话会给我画上条纹。我知道我无法忍受。
  我从候车厅出来,进入黑暗中。我不知道再去哪里。也不知道车什么时候来,是否发出汽笛声。我也不知道我会如何登上火车,因为我在行驶的火车的厕所里又看见自己。我在厕所里呕吐,直到车到达市区。从小小的窗户里我看到了几乎全是光秃秃的田地。
  青蛙的事情我很长一段时间没告诉过别人。为什么呢?我怀疑人们不会相信我所说的。几周后我把这事告诉了朋友们。事实证明我的怀疑没有错。朋友们笑了。他们说,他们知道我不是有意撒谎的。他们相信我是在葬礼后产生了幻觉。也许在火车站的候车室有一只、两只或三只青蛙。而其他的全是我的想象。

  我详细地阐述这件事,是为了说明我所说的虚构的感知在回想时会觉得是真实的,现实的。在很多这样的事情里,句子在岁月下面就像是在人行道下面一样。而某次,在我没有任何期待的时候,它们突然跑到路面上。每次我都有这样的印象,通过这些句子启动了某些事情,我既不能影响它,也不能对它负责。然后我有这样的印象,我被这些句子利用了,就像我在写作以后。是的,我让自己辛劳了。就像智者所说:“人必须让自己辛劳。”智者也说,那是不够的。我使自己辛劳,为抓住偶然。偶然的规则是它们确定有因。而我的辛劳不够。它只是,只停留在偶然。
  那么这个问题:为什么?它在这个关系中证实是无意义的,正如在文章中一样。如果有原因,也会是一个秘密。
  不仅是自己文章中的句子走入事物中,其他作家文章中的句子也会。人们读过的书中的句子也意味着什么。而具体感知的图像通常表现为所阅读的虚构的感知在头脑中的复制。具体在偶然并列的情况下并没有优先权。提示来自于头脑。人们读到的虚构的感知延长了,变强了。它占领了。不是头脑中的图像变成像这个地方,而是这个地方变得像头脑中的图像。所以人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只能看见自己知道的东西。
  因为虚构的感知在回忆中觉得是真实和现实的,所有时代所有社会形态中的当权者对此感到害怕。他们害怕这种在回忆中觉得真实和现实的虚构感知的影响,害怕书籍、电影、绘画和音乐。

  因为虚构的感知在回忆中会感到是真实的,它被当权者划分为一种为权力服务的和另一种不为权力服务的虚构感知。后一种虚构感知不为权力服务,所以不存在于极权社会中。不赞成的便是反对的。
  当权者没有自己的想象。他们的想象总是对其他人想象的反应,是一种恐惧的想象。
  当权者也没有虚构感知的感觉,代替其的是嗅觉。当权者对危险有灵敏的嗅觉,他们很快就能觉察出可能的危险,而且反应迅速。他们通过采取措施进行反应。这些因害怕虚构感知而产生的措施叫做审查。
  对最不理解的地方当权者是最为恼怒的。他们认为自己看穿了虚构的感知,因为这些感知开始于当权者灭亡的地平线。他们在一切有怀疑的地方关上门。他们将自我怀疑隐藏,因为那看起来就像是毁灭。对自我怀疑的保护就是窥伺着他人的怀疑。窥伺和禁止。
  我祖母的话也就是当权者的话:“魔鬼坐在镜子里。”
  是的,魔鬼坐在虚构感知的不可揣摩中,坐在回忆时感到真实和现实的弯路上。
  镜子中的魔鬼只有认识的人才会容忍,因为常常看到。他逃开魔鬼并带走镜子,为了再次遇见它。
  一个从来没遇见过自己的人,一个放着镜子的人,害怕这样,就像他在别人的感知中被看见和虚构一样。
  对于当权者最糟糕的是不存在的东西。它不冷不热,无法触摸。
  放镜子的人几天后没有镜子会很显眼,就像看着他的眼睛在发光。在逃亡时没有带上对自己的惊恐的人,在别人眼中就像一个小偷。
  权力的不幸在于对公众的强迫。当权力想要实行时,必须展现自己。
  当权者因为他们的权力必须总是处于他人的目光下。他们多想把别人的眼球和目光也剥夺了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等待戈多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两幕剧。第一幕,主人公流浪汉爱斯特拉冈(简称戈戈),和弗拉基米尔(简称狄狄),出现在一条村路上,四野空荡荡的,只有一棵光秃秃的树。他们自称要等待戈多,可是戈多是谁?他们相约何时见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他们仍然苦苦地等待着。 [点击阅读]
等待野蛮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两个圆圆的小玻璃片架在他眼睛前的环形金属丝上。他是瞎子吗?如果他是个盲人想要掩饰这一点,我倒可以理解。但他并不瞎。那小圆玻璃片是暗色的,从里面看出来并不透明,但他就是能透过这样的玻璃片看过来。他告诉我,这是一种新发明的玩意儿:“它能保护眼睛,不受阳光的炫照,戴上它就不必成天眯缝着眼。也可减少头痛。 [点击阅读]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0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
红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贵志慢慢拉开她背后的拉链,让她的胸部更裸露,在洋装袖于被脱掉时,她还缩着肩协助配台。但,胸罩被拿掉的瞬间,她又不由自主交抱双臂了。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三个月前的六月初,木之内冬子开始发觉在生理期前后有些微异的迹象。身高一百五十五公分、体重四十公斤的她身材瘦弱,对身体本就不太有自信,即使这样,最近几年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病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