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精灵宝钻 - 前 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精灵宝钻》在其作者过世四年后,终於出版了。故事述说的是那段远古的年代——也可称之为世界的第一纪元所发生的事。《魔戒》所记述的是第三纪元结束前,所发生的一些轰轰烈烈的事;但是《精灵宝钻》是往上追溯更深远的、过去的传奇;那时,第一位黑暗大君魔苟斯仍居住在中土大陆,高等精灵们一次又一次向他发动战争,想要夺回精灵宝钻。
  不过,《精灵宝钻》不只是记述与《魔戒》相关的早期事件而已,书中概念的全部要点与精髓,本身也极早就出现了。事实上,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了,虽然那时它不叫做《精灵宝钻》;这故事的一些断简残篇,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一七年,大都是铅笔匆匆记下的、这部神话的中心故事。但是它从未发表过(当然,有些片段可在《魔戒》中瞥见),并且,在我父亲一生长长的年岁里,他从未放弃它,即使在他晚年,他也始终没有停笔。在早年,《精灵宝钻》一直被当作只是一个庞大故事的架构,每个环节互相牵连,少有大更动;在许久之前,它就成为他日后作品的固定传统与背景。但事实上,这故事本身远远超过了一个固定的框架内容,并且,即使是在涉及它所描绘之世界的本质上,一些特定的基本思想概念也不是始终不变的;同样的一则传说,会以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长短内容,重述,再重述。於是,各则传说的变化与版本,不论是在宏观综览还是在幽微细节上,都随著时间的推展而愈发盘根错节、层层迭迭、四处弥漫,以至於要有一个最终、确定的版本,看来是做不到了。除此之外,这些古老的传说故事(如今,“古老”不单指它们源自遥远的第一纪元,也指我父亲的年岁老迈了),也成了他那最深奥之思的宝库与传达媒介。在他晚年的作品中,神话与诗歌都潜沉到他既有的神学与哲学思想背后去了:也因此造成无法相容的风格与基调。

  在我父亲过世后,想办法把这些作品整理出版的责任,落到了我身上。而我也清楚看到,企图将这些变化多端的文本出版成一本单行本,以显示《精灵宝钻》真的是一个持续演变推展超过了半个世纪的创作,只会使读者愈看愈糊涂而已,也会淹没整个故事的精髓。因此,我决定先整理出一本在我看来最连贯、本质上最前后一致的内容。在这过程中,本书最后几章(从开始)的筛选尤其困难,有许多年那些故事始终都没什么更动,但在某些方面却与书中其他更完整的概念格格不入。
  读者不必在书中找寻完整的一致性(不论是《精灵宝钻》一书本身,还是《精灵宝钻》与其他我父亲已出版的作品之间),否则只会耗费无数时间和不必要的力气。此外,我父亲后来将《精灵宝钻》视为一则编纂与摘要的故事,是从古老传说里那得以幸存的庞大又变化多端的素材中(有诗歌、编年史和口传故事)长久编纂来的;这个概念,事实上也一直与本书的真实历史相似,这故事有许多早期的散文与诗歌做基础,当发展到了某个程度,便有确实的概略叙述,而非单有理论而已。这或许要归因於叙述速度的变化与各处细节的完整性不同之故,譬如,关於安戈洛坠姆是几时崩塌的,魔苟斯是几时被推翻的,除了渺远的第一纪元之结束的记载外,在图林·特伦拔的故事中,对此事地点与动机的记载有相当的差异;另外在风格与描述上也有好些不同,有些晦涩不明,有些则缺乏聚合性,完全连不在一起。再举一例,在里,我们必须假设,其中有大部分必定是艾尔达精灵住在维林诺的远古年代里所写成的,但它在往后的年代里遭到了修改;因此,这解释了该篇章的观点与时态何以不停地变来变去,那些天上的神灵一下近在眼前,在世界上来来去去,一下又远在天边,成了只存在於记忆中的消失神灵。

  因此,虽然本书的书名必须称为《精灵宝钻》,但其内容所包皮含的不只而已,同时也还包皮含了另外四个短篇故事。列在本书一开始的以及,确实是跟《精灵宝钻》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列在最后的以及,则是(这一定要强调)完全分开与独立的。之所以将这两篇故事放进来,是按照我父亲明确的意思;因为加入这两篇故事,整部历史因之得以从,也就是天地世界的开始,一直走到第三纪元结束时,魔戒携带者从希斯隆的海港启航离去。

  本书中所出现的特定名词极其繁多,因此我在书后列了一份完整的索引;但那些在第一纪元的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物(精灵和人类)却不是很多,我为这些人物列了家谱表。此外,那些看来颇为复杂,不同部族精灵的名称也列了表;另外附上的还有精灵名词的发音方法,以及构成这些名词的一些要素;然后还有一张地图。读者需要注意的是,这张地图东边那座称之为隆恩山脉、林顿山脉或蓝色山脉的大山,在《魔戒》的地图中却出现在最西边。另外书中还附有另一张小地图,这张地图是帮助读者清楚诺多精灵在返回中土大陆后,各精灵王侯所建小王国的位置。为了不使本书过於庞大,我没再加上别的注释或评注。事实上,我父亲所写下却未出版的关於三个纪元的故事叙述、语言资料、历史资料与哲学思想,十分丰富,我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出版这当中的某些部分。
  在整理出版本书的困难与疑惑中,盖伊·凯(GuyKay)在一九七四至一九七五年时与我一同工作,给了我极大的协助。
  克里斯多福·托尔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