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静静的顿河 - 《静静的顿河》影评——爱情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里是那么的悲壮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
  ——他们结婚了吗?
  ——他们结婚了。
  ——他们有小孩吗?
  ——他们有小孩。他们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运气。
  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的爱情注定是不平静的。偷偷的恋情早已不是秘密,这样的状态却并没有让两个人的处境有美好的希望。阿克西尼亚继续要忍受丈夫的拳打脚踢,而葛利高里的家人则在村里人的流言和嘲笑里为他娶来一个年轻美丽的新娘。
  影片的开始部分有不少普通生活和劳作的场景,除了展现风土人情之外,更体现了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年轻热情、充满活力。已然遭遇的命运无法令他们就此屈服,他们选择了私奔。他们在一个将军的农庄干活,生活艰苦却也安逸多了,很快还有了一个女儿。
  父亲为儿子即将到来的兵役做准备,第一次来看望葛利高里。来到儿子这个并不被承认的家,父亲有些不知所措,身上的外套,脱了又穿,穿了有 脱。他看见小孙女,显得很高兴,说: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家的人。而出门临走的时候,他却又对葛利高里说:小心,不要是替别人养孩子。老父亲的矛盾心情,也正 是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生存状态的尴尬。电影选取了多个典型的角度和细节,生动的描绘了理想和现实、爱情和生活的冲突,也为那不可测的将来留下隐隐的伏 笔。
  服兵役的日子很快来到,接着是漫长的战争。阿克西尼亚拽住葛利高里已踏上马镫的一条腿,痛哭不舍。这样的分别,不仅可能就此亲人一去不复 返,而且还会有不可预料又难以抵抗的不幸的发生。当葛利高里回来的时候,女儿生病死了,而阿克西尼亚在痛苦和压力下不得已又与地主家的少爷有染。
  阿克西尼亚的两次外遇,当然状态和性*质都很不同。而她两次因此被男人打,影片有详细的刻画,意义也不一样。已知道她和葛利高里的事情的丈 夫斯杰潘,服完兵役回到家,先装的若无其事,然后突然爆发。挑衅的眼神,愤怒的脸,挥起的拳头,越起的背影,阿克西尼亚摔倒在远处,然后又追打出屋。面对 无法改变或者说不受其影响的事实,在女人身上发泄愤怒,显得粗鲁而无能。葛利高里也由克制到爆发,不过他主要要收拾的是那个趁人之危的少爷。当他面对阿克 西尼亚,愤怒的和委屈的脸,苦苦的追求和不回头的背影,镜头的交替,是爱与痛苦的折磨。在这两个表面以表现男人为主的段落里,更深深的衬出一个女人的不幸 和无奈。

  (二)
  “你是这么陌生,就象这月亮,不冷不淡。我不爱你。我觉得对不起你,而我的心里却是空荡荡的,感觉就象站在这空旷的草原上。”
  娜塔莉娅是无辜的。当葛利高里在木车里躺在她身边、对她说出上面这翻话的时候,她的眼泪流到了心里。冷月高高在淡淡的浮云之上,骤然的落雪覆盖大地。那最迫人的寒气,是来自为爱而绝望的心。
  第一次见到葛利高里,情窦初开的娜塔莉娅就被他吸引。娜塔莉娅的爱情不需要多少的浪漫,就象她对生活没有太高要求,只要一个家,一份普通 人的正常生活。她不只是个可爱的小姐,她愿意做个任劳任怨的主妇,照顾丈夫孩子,照顾这个家。可怜的她呀,心随着葛利高里的忽远忽近而起伏。一段时间的回 归和平静,无法彻底平复她受伤的心,反而为最后的悲剧加重了砝码。当听说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又在一起后,她彻底绝望了,竟向天诅咒起这个她爱着、并为其 生为其死的男人。
  影片在表现娜塔莉娅的时候,用了大量的近景和脸部特写。那张原本天真美丽的少女的脸,在一次次被抛弃之后,渐渐变的憔悴、惨白、痛苦、甚至扭曲。从最初的含蓄憧憬,到最后将死时麻木绝望,从少女到怨妇,一步步加深的对比,将她的命运的悲剧渲染到最高|潮。

  那变幻陌测的天,忽而又-阴-云密布,狂风暴雨接踵而至。不仅社会的大环境是如此的动荡不安,极易变脸的天也预示着个人的悲剧。如同冷月、落雪一样,自然之物在这时显得是这么的无情。
  两个女人也终是要相见的。娜塔莉娅找到阿克西尼亚,无助的哀求,阿克西尼亚恶语相加,甚至讽刺她因自杀未遂而落下的残疾。而当她离开之 后,阿克西尼亚也悲从心起,乞求上天原谅自己。她们不是天生的敌人,她们只是遇上了同一个男人。她们也不是嫉妒对方,只是本能的要保护自己。
  一个女人的不幸,并没有成全另一个女人的幸福,于彼此都是更大的不幸。
  (三)
  ——我们之间已经没有话说了吗?
  ——我想,该说的我们都已经说完了。树一年只开一次花。
  ——你认为我们的花已经谢了吗?
  ——你不这么想吗?
  ——这事有点奇怪。我呀,阿克西尼亚,心里还是忘不掉你。我的两个孩子都大了,自己的头发也花白了,可是我仍然想着你。我常梦到你,我依然爱着你。
  ——我也是……
  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在河边再一次相遇了,这里曾是他们调情、定情的地方。一个喂马,一个挑水,就如同当初一样。那静静的顿河,流淌着的是热情的血液。
  在分开的这段日子里,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都回到了各自的家中。战争和动荡让两人没有机会相遇。但爱情之火并没有熄灭,再次相遇又重新燃 烧起来。这一段对阿克西尼亚的描写非常生动。当葛利高里突然闯进家来时的紧张激动,在河边相遇时避免尴尬的冷漠,再到贿赂大嫂主动相约,那种渴望又克制又 情不自禁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娜塔莉娅死了。后来阿克西尼亚的丈夫斯杰潘也在战事中死了。
  相遇然后又分别,似乎渐渐成了习惯。漫长的煎熬和等待,一次次的欢聚和悲伤之后,似乎终有了属于他们两的生活。可悲剧总会在最遐想的地方给人最大的打击。
  阿克西尼亚跟着葛利高里一起逃亡,在路上,阿克西尼亚中了枪(几个士兵突然冒出来,胡乱的朝他们开了几枪。“好象打中了”,士兵一边随意 的说着,一边骑马离去。此刻,阿克西尼亚和葛利高里还在画面之外,但那深深的凄哀和不幸已扑面而来)。她没有来的及和这一生的爱人说上一句话,就永远的闭 上了眼睛。葛利高里欲哭无泪,无处诉冤苦。
  天空-阴-沉,背后的大树压抑恐怖。这最后的悲剧来的有些突然,但似乎又在这纷乱之中由来已久。个人的不幸和着历史的冲撞,那闪耀的火花也终被大潮淹没。
  埋葬了阿克西尼亚,葛利高里从顿河的另一边朝自己的村庄走回来。他将自己的步枪和子弹都丢进了河里。他失去生活、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情,而这无奈背负或遭遇的历史,就让它留在大河中,留在历史的记忆里吧。
  《静静的顿河》,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这部旷世巨作被改编成总长超过五个小时的电影,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内容都太多太丰富了:历史社会的 变迁,个人情感的纠葛,信仰与怀疑,环境和景物,以及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就着电影的再现,只简单说说关于主人公的爱情,稍稍的感悟有关“静静的顿河”的 波澜壮阔。
或许您还会喜欢:
燕尾蝶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韦迪·卫斯特韦特之墓韦迪·卫斯特韦特是位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他从越南战场上生还后,深深地为佛教的精神所折服,因此在退役后移居日本。虽然不能舍弃带血的牛排和打猎的爱好,但他尽可能对佛教教义加以部分独特的解释,努力使两者并存。当韦迪正在享受他最喜爱的打猎时,死神来临了。当看到爱犬得林伽已经把受伤的野鸭追得无路可逃时,他扣动扳机准备打死野鸭。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真名叫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1832~1898),是一位数学家,长期在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学任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发表了好几本数学著作。他因有严重的口吃,故而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颇有造诣,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是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 [点击阅读]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爱者之贻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石真译1沙杰汗①,你宁愿听任皇权消失,却希望使一滴爱的泪珠②永存。岁月无情,它毫不怜悯人的心灵,它嘲笑心灵因不肯忘却而徒劳挣扎。沙杰汗,你用美诱惑它,使它着迷而被俘,你给无形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谢的形象的王冠。静夜无声,你在情人耳边倾诉的悄悄私语已经镌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