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厂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林志华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9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南方机械厂跨入了千万元税利大户。一时间,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采访纷纭而至。
  但记者们寻了半天,才寻到这个厂。他们站在矮小破旧的厂门前,怎么也不敢相信:这就是千万元税利大户的“脸面”?
  “是寒碜了点。”厂长尴尬作答,“还是六十年代的‘作品’。”
  于是,设计新厂门列入了议事日程。
  “要有气派!”厂长明确。
  “还要新潮。”工会主席补充。
  “重要的是要讲究艺术。要让人一见到咱南方机械厂的厂门,就像欣赏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不仅使人受到陶冶,还要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党委书记侃侃而谈。
  新厂门设计小组成立了。还从艺术学院聘请了一位教授当艺术顾问。设计小组进上海、入北京、赴广州、去深圳,纳百家之长,集千厂之萃,逾半年之期,设计图纸终于出来了。
  图纸在厂务会上刚一展开,众厂领导心里便“格登”一下。
  那厂门委实气派、新潮,也艺术。但总觉得那门顶有点邪乎,但又不便说出。
  “我们都没多少艺术细胞。这厂门设计花了不少心血,况且还有艺术学院的教授把关,我看就这样定了吧。”党委书记打破沉默。
  “我看也行,就按图纸交付施工。”厂长认可。
  再无其它异议。
  厂门很快耸立起来了。南方机械厂为此增色不少。更重要的是,那雄伟气派的厂门,大大提升了这个厂在客户中的形象。南方机械厂为此业务大增,效益更上一层楼。
  不久,厂长、党委书记相继升迁。
  一位姓秦的副厂长接了厂长、党委书记的职务,成了“双肩挑”的干部。
  秦厂长发誓要比前任领导更胜一筹,于是纷纷出台新措施,把企业改革一步一步推向深入。工人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税利再次上台阶。
  不好的是,这一年厂里职工却连遭车祸、恶病,被阴差勾魂者接二连三。
  职工惶惶然。开始有人指着那新修的厂门叽叽喳喳议论。
  “你看,那门顶像个啥?”
  “呀,是真的,活脱脱一口大棺材。怕是要装好多人呢。”
  风言风语传到秦厂长耳朵里。他想不到,当初那次看厂门图纸时心里想的那东西竟被职工今天说了出来。当然,他不信邪,但又苦苦不知如何安定人心。
  开始有职工打报告要求调走。
  也开始有人拐弯抹角地向厂长请示修饰一下那厂门。
  秦厂长不置可否。
  解铃还须系铃人。原设计小组敌不住舆论,趁机向厂长进言说那门已旧已不现代已落俗套已很难看,应该再来点新意识新派头新装修以便继续领导新潮流……
  秦厂长默许。于是设计小组在门顶上加了一层琉璃瓦顶。
  没想到,市场突变,企业遇上市场疲软,南方机械厂效益跌入低谷。
  职工在厂门下出出进进。突然又有人有了新发现。
  “那门顶本是个吉兆。‘棺材’乃官财也。你看,这厂门一立起来,厂长、书记就一起升官,厂里效益也是一年好过一年,大家都发财。唉,如今加一层琉璃瓦盖顶,莫说厂领导升官,大家的财也盖没了。”
  这话再次传到秦厂长耳里,他笑了笑:“只要职工人心安定,个人不升官算不了什么,我就不信,不能领导职工奔小康!”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