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错就错了吧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蔡杰青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1期通俗文学-爱情小说
  表哥给儿子买了一套高级智力积木,积木的零构件做工十分精细,经过巧妙组合,可以搭成各种外表逼真、造型美观的房子,如:寺庙、宫殿等等。
  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组装的过程非常复杂,若没有相应的图纸,要想凭自己的记忆将某种式样的房子复原,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舅舅和舅妈一般不敢把图纸交到小孙子的手里,怕小孩子一撒欢将图纸撕碎了,那么这套价格不菲的玩具无疑就成了废物。
  但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某日,老两口一个不留神,图纸还是落入了小孙子的“魔爪”,结果不仅被分解成了碎片,而且被他快活地泡在了水里,成了一堆烂纸泥。
  舅妈便埋怨舅舅,舅舅当然不服气,于是两人争吵起来,三言两语过后,争吵居然上升到了要离婚的高度。
  俗话说:“牙齿和舌头难免不打架”,夫妻间争吵应该是常有的事,也不至于为了一点小事,动辄就要闹离婚啊!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因为一些很特别的历史原因,使舅舅和舅妈在相互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结成了夫妻,结果导致婚后双方的感情一直不好,经常吵闹或者长达数月的冷战。
  至于离婚,双方都曾主动提过,但每次都无功而返,不是被单位、街道劝住了,就是被家里的老人一顿痛骂,然后灰溜溜地偃旗息鼓。
  就这样,两位老人伴随着磕磕绊绊,在一起度过了几十年。
  近些年,随着年岁的渐渐增高,两人的火气非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有增长的势头,常常为一言半语不和便闹着要去法院。
  双方吵了一会,便再也吵不下去了,原因是小孙子在一旁不住的吵闹,要爷爷搭那个“最大、最漂亮”的房子。
  无奈之下,舅舅只好闭嘴收兵,将注意力集中到搭房子上,他想凭自己的记忆搭成那间“最大、最漂亮”的房子。
  但是没有了图纸,要想复建谈何容易?
  舅舅蹲在地板上,拆了装装了拆,只忙得满头大汗。
  舅妈先是靠在沙发上生闷气,后来看到舅舅的进展甚缓,便再也坐不住了,也加入了进来。
  就这样,两人头碰头、手挨手,一直忙了近一个小时,最后才将房子基本搭成。
  可就在他们准备直起身、揉揉发酸的腰、喝口水的时候,舅妈忽然发现有两根立柱,怎么也装不上去。
  问题出在上柱子的时候,把榫头的排列顺序弄错了,造成两根立柱在安装位置有了偏差。
  这可咋办?
  舅舅、舅妈大眼瞪小眼没辙了。
  经过仔细研究,舅舅断然宣布:“没别的招,只能拆了重来!”但是话才出口,一看到已经搭成的房子,虽然少两根柱子却也坚固美观,便很有些舍不得,不再言语了,只用眼睛看着舅妈。
  半晌,舅妈喃喃自语:“是不能拆了重来了,一拆全都散了,唉,错就错了吧!”
  舅舅附和道:“是啊,一拆就没时间再搭了,还要做晚饭呢。”
  又抬头望了一眼舅妈,两位老人的眼里似乎都充满了泪水。
  后来,他们虽然还是继续吵架,但再也不提到法院离婚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日光流年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司马蓝是村长,高寿到三十九岁,死亡哐当一下像瓦片样落到他头上,他就知道死是如期而至了。他将离开这鲜活生动的人世了。在耙耧山脉的深皱里,死亡自古至今偏爱着三姓村?,有人出门三日,回来可能就发现另一个人悄无声息地谢世了。出门半月或者一个月,倘若偶然一次没人死去,便会惊痴半晌,抬头望望西天,看日头是否从那儿出来了,是否成了蓝色或者绛紫色。 [点击阅读]
美学散步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李泽厚八十二岁高龄的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结集由我来作序,实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我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朱光潜、宗白华两位美学名家就都在学校里。但当时学校没有美学课,解放初年的社会政治气氛似乎还不可能把美学这样的学科提上日程。我记得当时连中国哲学史的课也没上过,教师们都在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学习马列和俄文……。所以,我虽然早对美学有兴趣,却在学校里始终没有见过朱、宗二位。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我的播音系女友
作者:佚名
章节:262 人气:2
摘要:北京,中国伟大的首都,一个沙尘暴经常光顾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所在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一所出产过著名节目主持人,也出产过普通观众与社会失业者的传媒类著名学府,就座落在这个大都市的东郊古运河畔。认识播音主持系的那个女生,一切都要从五月的那个下午说起。播音主持系的女生长得都跟祖国的花儿似的,一个比一个艳,一个比一个嫩,不过我们宿舍几个人都知道,她们都有一张刀子般的嘴,好像是带刺的玫瑰,一般人都不敢惹。 [点击阅读]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4
摘要:这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狗年的一天,使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它的果实把地球折腾得喘不过气来。现在是春天的午夜。一个飞碟在夜色的掩护下接近地球,飞碟上的外星人是路过地球,想休息一会儿。“下边是一座苹果园,着陆比较合适。”担任观察的宇宙人对机长说。“同意在苹果园着陆。”机长发令。飞碟缓慢地在那闷果树旁着陆。飞碟舱门打开了,几个宇宙人走出飞碟,在果园里活动筋骨,呼吸空气。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陆陆续续写了许多睡前故事,都是深夜完成的。它们像寄存在站台的行李,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朋友的,不需要领取,于是融化成路途的足迹。但我觉得它们很漂亮。一旦融化,便和无限的蓝天白云不分彼此,如同书签,值得夹在时间的罅隙里,偶尔回头看看就好。其实这本书中,一部分连短篇都算不上,充其量是随笔,甚至是涂鸦。 [点击阅读]
厚黑学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最初的厚黑学并不像后来流传的各种版本,也没有所谓的厚黑经和厚黑传习录,而是一篇文言文体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经典的句式,由此也可看出李宗吾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基因没有完全消除贻尽。这篇文言文体在李宗吾所有文章为唯一一篇,以后的各种厚黑学著作以及1949年之后坊间各种粗制滥造的厚黑学,均以此为蓝本,兹抄录如下:“吾自读书识字以来,见古之享大名膺厚实者,心窃异之。 [点击阅读]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