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裙殇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刘靖安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1期通俗文学-情爱小说
  飞翔美院毕业后,回到了小城,回到了父母身边。
  飞翔想当一名画家。
  每天,飞翔把自己关在屋里,在画布上构思他的作品。开始,父母都支持他,为这样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儿子感到自豪。不管飞翔想买什么,只要是画画用的,也不管有多贵,他们都想着法子,满足他。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吃不消了。一天,父亲对飞翔说,还是先找事做吧,这样下去,你没成画家,我们全家反而成饿死鬼了。飞翔不听。飞翔说,我会成功的,你们相信我吧,我快成功了。
  这样支撑了半年,父母再也没有耐性了。
  飞翔只好搬了出去,自己租了房,专心搞创作。过日子、买颜料……啥都要钱。飞翔没钱,就找朋友。对朋友有限的接济,飞翔一分掰成二分用。有时,他几个月也不理一次发,几套旧衣服,粘满了颜料,花花绿绿的,穿着像迷彩服。朋友们都说,飞翔的画没有画家的水准,可是人却很有画家的气质了。
  后来,飞翔遇到了小霞。
  小霞被飞翔的画家气质迷住了,成了飞翔的女朋友。不久,小霞和飞翔同居了。

  自己一个人的开销,飞翔还难以为继,现在多了小霞,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样下去可不行,小霞和飞翔一合计,就租了间十几个平方的小门市,开了家画店。
  飞翔画画。小霞卖画。
  飞翔画得很快,不几天就挂满了画店的墙壁。
  飞翔画得快,不等于卖得快。画店的生意,很是清淡。光顾画店的人都说,看不懂。生意不好,日子还得过。隔个三五天,小霞就往娘家跑,编着花样找父母要钱。有时,羞得飞翔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不再出来。
  渐渐地,飞翔的画家气质像身上的衣服一样,被时间一件件剥光了。当他像一尊石膏一样呈现在小霞面前的时候,他们开始吵架了。
  这天,是小霞生日。
  小霞,跟了我,委屈你了。今天,我要送你一件礼物。飞翔说。
  是什么啊?小霞高兴地问,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去了就知道了。飞翔神秘兮兮地说。
  飞翔一头长发,穿着他的迷彩服,捏着裤兜里的一百块钱,挽着小霞,上了大街。

  飞翔把小霞领进了时装店。小霞和他同居后,还没买过一件衣服。他想送小霞一件连衣裙。小霞的腿白皙而细长,穿连衣裙最好看。
  飞翔替小霞选了几套,老板一一从墙壁上、塑料模特身上取下来,小霞不断进出试衣间,一件件试穿。飞翔近看、远看、侧看、后看,一件件审视着。最后,飞翔看上了一件素雅、高贵的碎花裙。店门口,立着一个电风扇,半人高。强劲的风,正吹在小霞身上。小霞平伸着双臂,裙的下摆被风撩起,像要飞起来一样。
  就这件,好!飞翔不由得大叫了一声。
  一问价,老板要四百五,一个子也不少。
  衣服没买成,飞翔心里不好受。当时,小霞啥也没说,只是黑着脸,不说话。可这以后,只要一争嘴,小霞总是借题发挥,拿这事儿刺他。
  是啊,对一个连件衣服也买不起的男人,有什么留恋的呢?小霞离开飞翔,飞翔无话可说。
  画店关门了。
  听说,小霞开起了时装店。
  飞翔呢,憋着一口气,把自己的身心全部融进了画里。
  飞翔正画着一幅画。
  这是一幅油画。

  同一幅画,飞翔画了大半年。画了一幅又一幅,总共画了上百幅,挂满了画室,挂满客厅,挂满了卧室。
  第二年开春,小城爆出了特大新闻:飞翔的油画在北京获奖了!那可是全国唯一的一个金奖啊!
  飞翔成了名副其实的画家。请他讲学的、做专访的,纷纷涌进了小城。可是,谁也没找到飞翔。他租房里,没有,房主说他退房了;他父母那儿,也没有,父母说几个月都没见到他的人影了。有神通广大的人,找到了小霞,可小霞那儿更没有。
  飞翔到底在哪儿?没有人知道。准确地说,还是有人知道他在哪儿的,那就是他自己。飞翔早就发现肝部有问题了,他把一切安排妥当了之后,撑着去北京领了获金,直接住进了省城一家医院里。
  几天后,飞翔一个高中同学走进了小霞的时装店,交给了她一个大包裹。
  小霞打开,是一幅油画。
  画里,小霞平伸着双臂,穿着一件素雅、高贵的碎花连衣裙,站在一片翠绿色的草原上。风,撩起她的裙摆,给人一种飘飘欲飞的感觉。
  画的名字,叫飞翔。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0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