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相亲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赵全功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1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玲,是不是把门口的线降降?
  玲子瞅一眼爹,想了一下,说:不能降,那才比我高十五公分。就这十五公分,已经淘汰仨了,爹又接着说:要是今天……
  玲子望着窗外,悠悠地说:要不,怎么大家都说现在男人是越来越少了。
  玲子不挑剔谁挑剔?人漂亮,那是村里的金凤凰!又是地地道道的高中毕业,村里的同龄中独一份!
  玲子也向往自由,但到现在还没遇见倾心的。玲子也不反对媒妁之言,咋说自个也得嫁出去不是。
  玲子的条件要说也不苛刻,男人得个子高,这点玲子与爹的想法一样,个儿高力不怯嘛!再说,遮风挡雨,个儿低了咋行?天塌了有高个顶嘛。玲子这样幽默。因此,从玲第一次相亲,爹就用钢卷尺在大门柱上划了一条线,相亲者进门,爹一瞟,来人的资格就定了。前三个都是爹一眼就定了端茶送客的调儿。
  再就是得有文化,现今时代,没文化就是傻子,玲子当然不能找个傻子。这道关由二叔把着呢。二叔是村里的老会计,现在死,就是一辈子会计。这还不算,玲子还在后面瞄着呢!今天二叔换一身干净衣裳,早早报到,沙发上坐着,抽着烟嗑着瓜子,准备题目呢。

  太阳把门柱边那条线亮亮照定的时候,门外响起了自行车铃声。玲子爹出去迎接时,小伙子拎了一大堆东西进门了。玲子爹一边往屋里让,一边点头。玲子的眼睛也一亮,随即就低了头。小伙子比线还高半头。
  摆好瓜子苹果,介绍完关系,玲子转身进了厨房。二叔抽出一支烟递过去。小伙子赶紧起身,躬着腰说:二叔,我不会。二叔刻意留神小伙子挡来的手,看食指中指没有烟熏的痕迹,放心地说:不抽也好,这东西纯害无益。二叔晃着烟,像老师的粉笔。
  你父母都好吧?玲子爹欠身问道。好。农闲时出不出去打工?爹出去了几年,今年没出去。咋不去了?家里今年要盖房,盖好房后想在家搞点养殖什么的。这也好。玲子爹点点头。
  吃苹果。二叔拿起一个苹果递过去。小伙说:谢谢二叔,我吃瓜子。说着,随手捏了几颗瓜子。看见小伙把瓜子壳轻轻拢在茶几上。二叔问:毕业几年了?二叔精明,这一问就能知道他的学历。

  小伙黯然低了头说:前年毕业,又复习了一年,还是没能跨过大学的门槛。没事儿,没事儿。
  二叔一看触到客人的痛处,赶忙圆话:其实上大学也只是一条路,都往这道上挤,上不去的还是多数。是啊,是啊,玲子爹接过话头:鸡用爪刨,猪用嘴拱,各有各的活路。俺玲子也高中毕业,她说了,农村也需要文化人,只要正干,农村的富人多得是。
  是是。小伙子附和道。
  虽然在厨房,玲子的耳朵可在客厅呢。心里高兴,活做得也利索,乒乒乓乓,煎炒烹炸,一会儿就变出一大桌热气腾腾的菜。玲子走进客厅,眼光在小伙身上一扫,却对爹说:菜好了,吃饭吧!好好。二叔拉着小伙子一起上了餐桌。
  酒桌上,气氛活跃些,小伙子让道:玲子辛苦了,过来一块吃吧!玲子回眸一笑:你们先喝着,我还做个汤。
  酒过三杯,二叔叹道:要说时代发展可真快啊,知识更新也太快了,我们小时候,有一道题,说一只蛤蟆在井里,井深五尺,蛤蟆每天爬三尺,晚上退两尺,问蛤蟆几天能爬出井?小伙随口说三天。聪明,二叔赞道:我们开会时,队长出了这道题,大家异口同声:五天。哈哈。玲子爹也笑了。

  这时,街上传来“老鼠爱大米”的歌声,二叔说:前两天看报纸,说一只老鼠意外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一阵惊喜后,老鼠吃了睡,睡了吃,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只老鼠最终会咋样?小伙想了一会儿说:老鼠的命运有两种,一是在它能跳出缸之前,放弃大米,跳出来;一是继续吃,直到把缸里的大米吃完,也早超出它跳跃的高度,这老鼠就只有死路一条。
  说得好。二叔拍着大腿赞道。
  气氛融洽,其乐融融,玲子没有喝酒,脸蛋也红了。小伙告辞的时候,玲子单独送到村外,说:当年张生与莺莺离别时,可谓天地同悲。小伙脱口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总是离人泪!
  这场婚事可谓水到渠成,顺溜极了。只是临近结婚时,玲子忽然听说男方家盖房欠了三万多元外债。爹说:咱只顾划线量身高,考知识,倒忘了这一层,只要好好干,几万块钱倒也不是大事。二叔接茬道:闺女啊,天底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玲子叹口气,轻轻摇了摇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