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小小通讯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陈大超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5年第10期通俗文学-讽刺小说
  徐志范说什么也没想到,人家也会把他的名字弄到通讯录上去。
  徐志范是市委党校的一名勤杂人员,具体的工作是种花养花,不过,有时候他也到教室里去听听课。开始是空着手去的,后来呢,他也带着个本子,也带着个杯子,而且,他也把衣服穿得像那么回事了,渐渐的,那些听课的科局长们,也就把他当成了学友,等到大家分手的时候,负责建立校友通讯录的,竟然也把他的名字给写上去了,并且还想当然地在“职务”一栏里,把他写成了一个“科长”。
  拿着这样一个通讯录,他觉得挺有趣的。自己一个勤杂人员,居然摇身一变,就成了科长。他竟然有了某种虚荣。他就更是喜欢到教室里去听课了。到教室里听课,是校长的要求。那些各县来的科局长和本市的科局长,来参加党校举办的培训班轮训班什么的,就是开始的几天还算认真,接下来就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了。为了凑数,好让教室里看起来像那么回事,校长就让本校的勤杂人员去听课。
  这样的培训班年年在办,徐志范也年年在听课,而几乎每个班毕业的时候,他的名字都会印在那种人手一册的校友通讯录上。有时人家给他填的是科长,有时人家给他填的主任。在“单位”那一栏里,他还是填的原来的单位。他原来的单位早垮掉了,正因为垮掉了,他才托了一个亲戚,到党校里来当了一个勤杂人员。没想到,那个垮掉的单位,还能在这些小本本上活着,也没收想到,自己早先总想当个官的梦想,竟然也在这个本本上实现了。他常常苦笑着在心里这样想。
  虽说这一个小本本就是一张关系网,但他并打这些关系网的主意。他觉得这他这个“校友”,与那些“真正的校友”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自己一个单位垮掉的人,能够重新找个事做,有一分虽说不多但还算稳定的收入,他觉得自己应该感到很知足了。但是他走出去,却常常有一些很体面的人跟他打招呼,很亲热地喊他徐科长或者徐主任;一年里也总有那么几次有人打电话来,请他到某某宾馆某某酒楼去吃饭;有时市里有了什么大型演出或者大型文体活动,也有人打电话叫他去拿票——当然,都是免费的。自然,这都是那些通讯录起的作用。
  这样的事情多了,他的胆子也慢慢地大起来,说话做事,渐渐地就有了一种拿腔作势的派头。他也更讲究穿戴打扮了,还常常揣一包上好的烟在身上——专门在那种场合应付。别人请他吃多了,他觉得不过意,因此也在一年之中,下狠心拿出数目可观的钱来,把那些请他的人通知到一些颇有档次的地方聚一聚。这样以来,家里的开支就更紧张了,过日子一向很抠的妻子,就一再向他追问钱的去向,并且一再以鄙薄的口气数落他不该穿那么好的衣裳,不该抽那么好的烟,不该打肿脸充胖子请那些人吃饭。这恰好戳到徐志范的痛处,有一次,他竟然气极败坏地狠狠抽了妻子一耳光。
  接下来,是一个什么人,打电话来请他去吃饭,吃了饭还请他们“按摩”。这次,他居然得上了性病,而且还把给妻子给传染了。他们不敢到正规的医院去治,每次都躲躲闪闪的,找那些设在偏僻地方的小诊所去打针,居然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都没有治好。妻子终于忍无可忍,跟他离婚了。他当初是靠着妻子的一个亲戚到党校去的,这一来,党校也不要他上班了。连正在读高中的孩子,也因为知道了他那些丑事,不再认他了。
  他手里剩下的,就只那些通讯录了。但他却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把它们给烧了个精光。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采桑子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主要人物简介金载源:有清廷授予的镇国将军头衔,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生有七子七女,20世纪50年代初期逝世于北京。大福晋:瓜尔佳氏,清廷责任内阁大巨裕成之女。生有长子舜铻、五子舜锫,长女舜锦、三女舜钰。二夫人:张氏,安徽桐城人,康熙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后裔。生有二子舜镈、三子舜錤、四子舜镗、六子舜针、七子舜铨,二女舜镅、四女舜镡。三夫人:陈氏,北京市人,贫民出身。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