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这么个“鬼”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吕麦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5期通俗文学-市井小说
  妈蹙着眉说:“对门住这么个‘鬼’。你一个人在家,我真不放心呐。可你嫂子做月子,我不能不去!”
  这个“鬼”古里古怪,总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大家只隐约听说他曾经是某单位的工程师,其余一概不知。因此偶尔提及到他就用“这个鬼”替代。
  这个“鬼”常年地穿着旧工作服,戴着“豁嘴折边”的破草帽,扛把锄头,挑着“哐哐”作响的自制铁皮桶,趿拉着贴满“膏药”的解放鞋。披星戴月,徒步几十里去郊外山里刨地种菜。哪一片可以利用的空地上长着杂草,他就挥动锄头、镰刀扑过去革杂草的命。就像一只在土里刨食的鸡,旮旮旯旯都不放过。
  我们两家楼道转弯处的平台,成了他的私人“农仓”。除了少一头耕地的水牛,锹啊,锄啊,粪勺,铲子钉耙一样不落。破油桶里水沤的菜籽饼发出难闻的臭味。门口共用的过道几乎让他一人霸占了。挨挨挤挤堆着他的丰收果实,俨然一个“菜窖”。妈几次三番去居委会控诉。他愣是装聋作傻树桩般立在门口。俗话说“死活不开口,神仙难下手。”居委会只得一脸同情地“安慰”我妈说:“谁让你和这么个‘鬼’住对门哩。认倒霉吧!”
  为此,我们两家虽对门而居,却形同陌路。
  妈走后的第三天,单位派我出差。凌晨四点,我在闹钟的一再催促下,悻悻然起床。拉开防盗门,眼前的情景气得我差点休克:一双沾着泥巴的大号破解放鞋赫然“匍匐”在我家门口,丑陋地张着空洞的大嘴。
  “竟用这么下三滥的方法报复!真不是人!”我愤懑地抬起美丽的小脚,使出吃奶的力气用力一蹴——“啪!啪!”破旧的解放鞋打着旋一头栽进了他的农仓。
  两天后,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到家已是夜间十一点多了。跨上门口的台阶,感觉脚底硌着一块瓦片样的东西。正纳闷,一根棍子不偏不依重重地磕在我脑门上。疼得我“哎哟”咧嘴大叫。捂着脑袋进屋,拧开路灯一瞧:乖乖,一把锄头像完成了某项使命似的安详地倒在门口。旁边还卧着那双又脏又破的解放鞋。我再也顾不得淑女风范,瞪着对过那扇门,气咻咻地嚷:“真是个缺德鬼!”
  他从半掩的门缝里探出睡眼朦胧的脑袋。
  “你还是人不?竟然玩这手阴的?”我像一条被人无端踹了一脚的狗狗,愤愤地乜着他吼。
  他慌忙从屋里跑出来,瞅了瞅我捂着脑袋的手。满脸尴尬地嗫嚅:“不好意思啊!现在治安这么差,你家里没人,我担心……所以就学电影《苦菜花》里头那样,横把锄头在门口……”他怯怯地看着我,歉意地笑笑,眼角堆起两朵菊花。
  “干吗把你的脏鞋放我门口?”我用刀子似的眼神剜着他。
  他用手指绞着满是窟窿眼的睡衣:“我是让它们给你‘站岗’的。”
  我忍不住笑了:“你不会穷得连双好鞋都没吧?”
  “呵呵,你早点休息吧。”他岔开了话题。
  星期天早上,在我再三要求下,他勉为其难地带我去了郊外他的菜地。哈,还真像个农场咧。东一片的韭菜,西一片的黄瓜,红的西红柿,紫的扁豆花,棒槌样的丝瓜在风里,像狗儿见到主人似的摇头摆尾。
  “你是个城市农场主啊,咋把自己弄得跟杨白劳似的?”我眼里蓄着几分不屑望着他问。
  他像没听见似的继续往前走,指着山里的一排房子说:“我老婆住在这疯人院里头,儿子在北方的一所大学读书,两边的老人要赡养,我那单位效益不好……”
  “你可以申请补助啊!”
  “咳,我一个有手有脚的大男人申请补助?那比我更难的人咋办?”
  我睁大了眼睛,第一次认真打量着眼前这个“鬼”。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