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父亲卖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张鹏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5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凌晨两点,“滴滴滴”的闹铃声,一下子吵醒了熟睡的父亲。
  父亲刚把母亲叫醒就听到了院子外面拖拉机的引擎声。“友子来了。”
  友子帮父亲把两筐黄瓜抬到拖拉机上去。父亲问母亲:“我让你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吧?”“你就放心吧。”母亲说。
  我的家乡是有名的“蔬菜之乡”。这里的大多数农民靠种大棚卖菜为生,父亲就是几十万菜农中普通的一员。父亲起得这么早是要到80里外的县城去卖菜。
  此时天还墨黑墨黑的,凛冽的西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割得人生疼。友子说:“三叔,都准备好了吧,我们走吧?”
  父亲说:“等我一下。”父亲来到村子后里的一户人家,大声叫起来:“大康,快起来,跟叔卖菜去,不是昨天说好了吗,还在睡懒觉!”
  大康今年24岁,很小就死了爹,只跟一个有病的老娘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穷,对象还没有说上。大康个子高,足足有一米八五,瘦小的父亲跟他站在一起,像个小孩子一样。
  友子不解地偷偷问母亲:“三叔叫大康干什么?憨大个干活不行,吃的倒不少。”母亲说:“我也不知道你三叔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拖拉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县城的蔬菜批发市常父亲对母亲说:“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呢?”母亲把一个包递给父亲,父亲打开,露出了一件崭新的西服。
  父亲把西服穿在身上,立即年轻了好几岁,接着父亲从包里找出剃刀把平时没时间刮的胡子刮干净,把蓬乱的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最后父亲把一支钢笔插在了西服的上衣口袋里,露出了金灿灿的笔帽。
  友子呆在一旁惊奇地看着父亲做完这一切,疑惑不解地问父亲:“三叔,今天你是来卖菜,又不是相亲,打扮得像个新郎官干什么?再说你连小学都没上过,口袋里插支笔干什么?”父亲笑了笑,说:“到时你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了。”
  大约等到五点左右的时候,菜市场开市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收菜的老板开始忙活开了。穿戴一新的父亲在一帮灰头土脸的菜农中显得特别扎眼。操着不同口音的老板开始收菜,今天来卖菜的人特别多,这些老板自恃有菜收,显得特别骄横和不耐烦:“喂,你,就是你呀,你这菜多少钱”,“都不新鲜了,价还这么高!”

  这时一个操浙江口音的老板,来到父亲的黄瓜摊前,看着打扮得像模像样的父亲竟然怔了一下,不但没有骄横,相反相当客气地叫了一声:“老板。”看来是被父亲的“派头”镇住了。“老板,这菜多少钱?”
  “一块五,我这黄瓜顶花带刺,新鲜着呢,少一分钱都不行。”浙江老板迟疑了一下,竟然没有讨价还价,一下子要了父亲一筐黄瓜,过了称,老板掏出计算器,开始算价钱。
  父亲指着自己西服上的钢笔说:“你可要给我算准了,我以前在村里干过民办老师,教的就是数学,班里的学生年年在乡里考第一。”说着用眼示意友子。
  友子算聪明,马上说:“对,对,我三叔差几分就考上大学呢,口算水平可是一流的。”
  轻松卖完了一筐菜,就剩下一筐了。这时走过两个高个子的外地人,来到菜农的摊子前随手就抓了几把菜:“验货,验货”。县城菜市场刚建立时,很不规范,许多菜霸,用各种手段欺负菜农,这“验货”实际上就是拿菜农们的几斤菜不给钱。菜农们敢怒不敢言。
  两个高个子来到父亲的菜摊前,刚想抓几斤黄瓜“验货”,可一看到父亲身后一米八五,又高又壮的大康,忙缩回了手,灰溜溜地走了。

  卖完黄瓜,已经是快中午了。大家的肚子饿得都“咕咕”叫了,今天父亲的黄瓜在菜市场里卖得最高,父亲很高兴,请大家到饭店里吃包子。父亲说:“友子,你不是对我穿西服插钢笔,叫上大康来卖菜不明白吗?”父亲说,“咱身上穿得光鲜,人家收菜的就不把咱当土老帽了,不怠慢咱,插钢笔让人觉得咱有学问,算帐时不敢欺负咱,叫上大康是让他给咱当保镖!有了大康,谁还敢‘验货’?”
  父亲给了友子30元的出车钱,又抽出20元钱给大康,大康喃喃地说:“叔,我就算了吧。”父亲知道再推让一遍大康准把钱接着,就没有让,重新装进了自己的腰包里。
  回到家里,母亲对父亲说:“他爹,快把这20元钱给大康送过去。”父亲却蹲在一边不动,母亲一看不愿意了,骂父亲说:“这么大冷的天,让人家跟着你卖菜,给人家20元钱都舍不得,钻钱眼里了!”
  父亲说:“谁舍不得了?给大康钱,在他手里也留不住,赶后天咱这里大集,你带他到集上买件新衣服,咱村里的王媒婆说了,后庄里的小玲看上他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