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婚姻关键问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叶飘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4期通俗文学-情爱小说
  芳与鹏结婚多年了。结婚以前的芳与鹏是九死不悔的文学青年,因了对文学的执着热爱,两颗浪漫而多情的心缔结在了一起。业余时间里,芳写散文,鹏编小说,平凡的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有固定的工资,还有稿费收入,芳与鹏的日子也算殷实。但文友们大多出了书,家里的书柜除了平常购买的名作名著就快被文友们的赠书填满了,于是,芳与鹏也想到了出书。出书,不仅仅是为了回赠文友们,也是为了奠定自己在文学界的地位,更听说不少文友出书发了财,不妨再找一条生财之道。于是,芳与鹏就在文友们的帮助下,联系了出版社,也在文友们的鼓动下印刷了芳的五千册散文和鹏的五千册小说,整整花费了十万元,将家里的积蓄全搭上不算,还借了三万元债务。
  书印出来后,芳与鹏看着一屋子印刷着自己名字装帧精美的书,闻着书中散发出的油墨清香,成功的喜悦在眉梢眼睑毕露,整天笑得合不拢嘴,送完了曾帮助过自己的师长和曾给过自己鼓舞的文友,于是,便想方设法卖书。
  卖书不比送书,溢美之词没有了,平常认识的人那张笑脸也不见了。经历的是乞丐求人家施舍钱财的卑微与屈辱。尽管如此,书还是没卖出几本。书卖不出,债不能不还。芳和鹏省吃俭用,甚至连洗发水都买最低档的,还是还不起三万元的沉重债务。多次面对讨债人的责难后,鹏决定辞职经商。
  辞职后的鹏开了一间酒吧,他充分运用自己的文学联想,将酒吧装修得诗情画意。人们也许难以真正领会文学的真谛,但感觉人文环境的能力都很强。于是,鹏开的酒吧成了名吧,不到一年,不光还清了债务还积下了近十万元资金。
  赚了钱的鹏不再编小说也不再谈文学了,还时不时嘲弄自己曾经对文学的痴迷,笑话依旧沉湎于文学的芳,甚至连曾经的文友来找他推销书他也爱理不理。芳听到朋友们的投诉就劝鹏,现在发了财,理所当然应为文友们做些小小的帮衬。初听时,鹏还不动声色,只一个劲地笑芳傻;听得多了,鹏就发怒了:当初我们卖书还债时,谁帮我们了?!如果不是我辞职下海,至今我们还在做着穷酸文人,谁可怜我们了?当芳再一次小心翼翼地为一位患了绝症的文友去求鹏的援助时,鹏更是怒火中烧,责骂芳是一个不识好歹爱管闲事的女人。
  那天,芳很平静地对鹏说:我们离婚吧!我什么都不要,只要曾经卖不掉的那一屋子书。
  鹏被芳的平静惊呆了,问:芳;我有对不住你吗?我从来没有在外拈花惹草。我拼命赚钱,只为你过得好呀!
  芳答:关键的是你已经不爱文学了,而我还依旧爱她,依旧爱得九死不悔。有一句“爱屋及乌”你懂吗?你不爱文学了,我也就不会爱你了。婚姻最关键的基础不存在了,保持一个婚姻的空壳有什么用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