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葵花宝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陈立新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7期通俗文学-荒诞小说
  这段时间电视台正在播放《笑傲江湖》。东方不败因独藏一本武林秘笈——《葵花宝典》,成为了天下第一高手。看来这葵花的确神乎其神,跟它接触就可以吸天地之灵气。到了晚上就见许多男孩子在跑来跑去,在墙壁上敲来敲去,说是寻找葵花宝典。
  我原来是酿酱油卖的,由于工商所的小李在我的酱池里发现了一只死老鼠,我的酱油厂便被查封了。看着那x型的白色封条,我每天都在考虑,干点什么好赚钱的买卖。这时,电视里又传来了江湖诡言,为了夺取葵花宝典,武林中马上就要展开一场腥风血雨的残杀。
  我眼睛一亮,一个想法诞生了:咱就炒瓜子卖,名字就叫——葵花宝典系列瓜子。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就买回两个大铁锅,200公斤葵花籽,20公斤劣质菜油;我还从一家个体印刷厂印制了10000个小型包装袋,上面赫然写着:东方不败称霸武林之秘诀——葵花宝典告诉你真正的秘密!
  新产品一夜之间就诞生了。
  第三天我就把葵花宝典系列产品装在一辆三轮车上,拖到了我儿子所在的实验小学门前,大声叫喊起来:快来买葵花宝典瓜子!快来买东方不败的葵花瓜子,快来买令狐冲吃过的葵瓜子!
  孩子们“轰”地全围了上来,你一包我一包地抢在手中。我说你们别乱买,我这是系列产品,里面有盈盈喜欢吃的日月神葵花瓜子,有岳不群喜欢吃的劈邪剑葵花瓜子,还有东方不败喜欢吃的黑木崖葵瓜子。同学们,你们挑仔细点!
  孩子们像潮水般涌来,不到半个小时就把我的瓜子全买光了。有的男孩子还自称令狐冲,纷纷把买来的盈盈牌葵瓜子献给女生。
  第四天,我发明了买一送一的绝招。我从工业品市场低价进了一批玩具剑,在上面贴上金黄色的葵花,再把二十小包葵瓜子装成一个大包,然后拖到实验小学门前高声叫卖:快来买葵花宝典瓜子!快来买东方不败的葵花瓜子,快来买令狐冲吃过的葵瓜子!买一包特号装,送一柄东方不败称霸武林的葵花宝剑!
  孩子们“轰”地全围了上来,你一把我一把地抢在手中。我说你们还没有付钱呢?他们就把压岁钱全给了我,然后拿起剑厮杀起来,追得整个校园黄烟滚滚,鬼哭狼嚎……
  我的生意越来越好,我炒的葵花瓜子越来越香。为了垄断整个县城中小学的葵瓜子事业,使孩子们长期食用我的产品,让他们永远也离不开我(这当然是指他们上大学之前)。我在炒瓜子的时候,用了鸦片壳和迷幻草,孩子们吃了之后马上就会上瘾,然后怀抱葵花宝剑上床,随后产生一种飘飘欲试的感觉,最后在梦里拜东方不败为干爹,刻苦习练葵花剑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的品牌,我把我的两个外甥接到了家里,我让他俩和我儿子一齐担任我的形象天使。我强令他们穿上本公司的广告服装,上面印有“葵花宝典”四个大字;一人手持一把金灿灿的葵花宝剑,到学校和街头分发广告和样品。这三个小家伙上学的时候,书包里、口袋里、帽子里塞满了袋装的瓜子,见人就发,见到同学就送,使我的新产品名声大噪。但亲父子明算账,我每天得付给他们10元的工资,葵花宝典瓜子任其食用。看着这三个小东西乐不思蜀,每天像老鼠一样至少要耗掉我1公斤葵花瓜子,我好不心疼。
  这天晚上,我的三个形象天使突然一起病了,一齐发烧出冷汗、在床上打滚。这可把我吓坏了,我叫了一辆急救车,把我的三个贪嘴形象天使送进了医院。我打道回府取住院费时,发现电视没有关,电视里正在播放《笑傲江湖》最后一集:任我行夺得了《葵花宝典》,并借助烛光朗朗念道——“欲学此功,必先自宫……”
  我大叫一声,全身抽筋,和东方不败一起倒在了地上死了。我完了!
  这时电话铃又响了,医院打来了紧急电话问我:你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吸毒的?你儿子极有可能丧失生殖功能。
  我颓然地跌坐在沙发上。东方不败完了,我儿子完了,我的葵花宝典系列惨了!
  第二天,我的葵花宝典产品只卖出了一包。那是一个六十岁的老太婆,说她家里的老鼠一到晚上就打打杀杀,她要买一包回去拌老鼠药,让所有的老鼠自宫绝种。
  全完了!我抽出一把锋利的葵花剑,往自己的脖子上抹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