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多穿点衣服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刘春庭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6年第7期通俗文学-怀旧小说
  “多穿点衣服——把棉袄也穿上!”临行时,母亲把棉袄递到我面前对我说。
  母亲对我说这话的时候,我已经将自行车搬到门外,并将黄挎包牢牢绑在了自行车后座上。黄挎包里,装着三个罐头瓶子;罐头瓶子里,塞满了母亲给我煎的酸粑粑和臭腌菜。
  “不需要,我就穿毛线衣。”我说。
  “出门要多穿点衣服!你到学校一去就是一星期,万一变天了怎么办?!”母亲的口气开始变得严厉。
  “变了天也随它去,反正我不冷!”我的口气也变得生硬。
  “不穿也把它带到学校去!”母亲的口气越发严厉。
  “带去了我也不穿!”我像头犟牛一样和母亲顶撞起来。
  “你*—你为什么不穿?!”母亲把手扬起来,又放下。
  “又笨又土!我才懒得穿!”我气鼓鼓地回敬了母亲一句,一脚踏上自行车,扬长而去。
  和母亲发生这次争吵时,我十三岁,上初一。十三岁是个极具反抗性的年龄,我开始看不惯母亲的一些行为,也听不进母亲的一些话语,觉得她既土气,又啰嗦。
  多穿点衣服——这句话差不多成了母亲对我的口头禅。自打有记忆起,我就三天两头听到母亲这句话,学龄前出去玩耍是这句话,上小学清早出门是这句话,上了初中,仍然离不了这句话。每逢星期天临行前,母亲总不忘对我叮嘱一句:多穿点衣服!
  不知为什么,也不知从何时起,我对母亲的这句话有了种反感。我觉得母亲有时候说这句话时简直让人无法理喻,因为哪怕当时天上太阳当头,身上热汗正淌,她也会在我出门时来上这么一句。
  我不知道被我抛在身后的母亲是什么反应,不管她是恼怒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还是伤心得直掉眼泪,我都不会顾及她的情绪。那么多年来,她一直不顾我的感受,几乎是以一种强迫的态度逼着我多穿点衣服,这次我是铁了心要和她对抗一次,自己给自己做一回主。我回味着刚才与母亲顶撞的情形,心中隐隐有种发泄后的畅快。
  从家中到学校,得走二十多里的山路,我骑着自行车上坡下岭,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我庆幸自己终于没听母亲的话,不然不仅要把自己热坏,还可能招致同学们的耻笑,说我“捂糟”。
  我没想到老天爷竟会向着母亲,和我玩起了不测风云。星期三夜晚,我听到窗外的风一阵阵呼啸而来,又一阵阵呼啸而去,此起彼伏,把整个空气都撕扯得变了形。我捂在被子里,明显地感觉到气温已降到冰点。
  “叮铃铃——”起床铃响了,我坐起身,不由一阵哆嗦。与此同时,我听到寝室里发生出一片“嘘唏”声,有人失声尖叫“哎呀妈呀,好冷!”
  我穿好衣服,出了寝室门,向操场走去。可怜的毛线衣已抵挡不住突如其来的寒冷,我感到两条膀子架得酸痛,脖子不由自主地往胸腔里缩。
  突然,在朦胧的晨光中,在凛冽的寒风里,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母亲!她身材瘦弱却衣着臃肿,怀里还抱着一团东西,这使她看上去显得有些佝偻。
  “春儿!”母亲也看到了我,她急切地叫着我的小名。
  我走上前去。我看清了,母亲怀里抱着的,是我的棉衣;她的手里,还拿着一个手电筒。
  “快穿上!别冻坏了!”母亲展开棉袄就往我身上套。
  我鼻子一酸,鼻涕不由自主地就往下掉。
  “你这孩子,就是不晓得多穿点衣服。鼻涕都掉下来了,这不是冻坏了?”母亲责备道。
  此时,我已经没有任何反驳的语言,她即使扇我两个耳光,我也甘愿领受。我猜想,母亲一定是一夜都不曾合眼,一定是鸡叫时分就出了门,在黑夜里步行了二十多里的山路,给我送来了这件棉袄。
  ……
  转眼二十多个春秋过去了。如今,母亲已经去世多年;而我,已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
  “爸,我上学去了——拜拜!”清晨时分,女儿甜甜地对我道别。
  “多穿点衣服!”我习惯性地重复着当年母亲对我说过的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2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