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金粉之谜 - 九、狼狈为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九、狼狈为奸
  在郁闷的空气中,拉乌尔的话使在座的人忐忑不安。珀特朗德一只手遮住眼睛,陷入沉思。她对拉乌尔说:
  “我不大明白您说的事情。您的话里是不是含有某种指责?”
  “指责什么,夫人?”
  “指责我的丈夫。”
  “我的话并没有指责谁,”拉乌尔辩解说,“我认为,我只是如实地说出我脑海里浮现的每一件事情。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些事情对盖尔森先生极为不利。”
  珀特朗德显得泰然自若,说:“盖尔森先生结婚之后,我和他的爱情并没有出现过问题。他每次出外旅行,我几乎都跟着他。我们夫妇是休戚与共的。不过,我对他的其它活动就毫无所知了。所以,根据案情的发展,如果不得不对他的行为进行审查,我是绝不会抱怨的。您究竟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就请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吧。”
  “您允许我向您提提问题吗?”
  “当然可以。”
  “蒙代修先生突然死亡的时候,盖尔森先生也在巴黎吗?”
  “不在。当时,我和丈夫是在波尔多。我们接到卡特林娜的电报之后,第三天上午才抵达巴黎。”
  “你俩到达巴黎后,住在哪里呢?”
  “就住在父亲的宅子里。”
  “你和丈夫的房间,距离蒙代修先生遗体停放的地方远不远?”
  “很近。”
  “盖尔森先生守过灵吗?”
  “最后一夜,我和他轮流守灵。”
  “你去守灵时,他就独个儿呆在房间里?”
  “是的。”
  “在你和丈夫居住的房间里,是否有一只蒙代修先生存放文件的保险柜?”
  “有一只大橱。”
  “是上了锁的吗?”
  “我不记得了。”
  “我倒记得。”卡特林娜插进来说,“外公是暴死的。他死的时候,大橱是开着的。后来,我把它锁上了,把钥匙放在壁炉上。安葬的那一天,贝尔纳先生拿钥匙去开过大橱。”
  拉乌尔立即用手一劈,说:“我们有理由认为,盖尔森先生就是那天夜间偷走遗嘱的。”
  珀特朗德立刻反驳:
  “您这是什么话?太可鄙了!您有什么权利断定是他偷走了遗嘱?”
  “遗嘱肯定是他偷走的。后来,他花钱买通了法摩龙,吩咐此人把遗嘱塞进蒙代修先生的卷宗。”
  “可是,他偷遗嘱去干什么呀?”
  “最初只是为了看一看遗嘱中有没有什么条款不利于你,也就是不利于他。”
  “然而,遗嘱里没有任何不利于我们的条款。”
  “乍一看来,确实如此。在蒙代修先生的遗产中,您分到了一部分,您的妹妹分得更多一些,但您却可以取得金粉抵补不足的部分。不过,金粉能从什么地方得到呢?这一点是您不清楚的,也是盖尔森先生挂虑的。为了试试运气,他就偷走了遗嘱,拿去自个儿研究。此外,他还想弄到附在遗嘱里的、解释炼金秘密的文件,可他什么也没寻到。我们可以设想他将采取什么步骤。经过周密的谋划,他决定2个月后亲自到小城堡周围进行考察。”
  “您这不是瞎猜吗,先生?他压根儿没有离开过我。当时,我和他一起正在旅游嘛。”
  “并非经常如此。那时,他是佯装去法国旅行(我暗中向您妹妹打听过,那时他不在庄园里)。真实情况是,他住在塞纳河对岸的基贝弗。夜幕一降落,他就溜到附近的树林中去,躲在沃什尔大妈的破房子里。深夜,他悄悄翻过岩石后面的围墙(我在墙上作了标记),四处察看小城堡。他这么做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既没有搞到有关秘密的材料,更没有找到金粉。可是,根据遗嘱的内容和说法,似乎有一块土地与金粉的秘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使这块土地归属于您,他就移动了三棵柳树的位置。这么一改动,岩石地区、布特埃罗马土堆以及庄园的那一段河流,就划到您继承的那部分地产里了。”
  珀特朗德越听越愤怒,吼道:“拿出证据!拿出证据!”
  “移栽三棵柳树的事,是沃什尔大妈的儿子——一个伐木工人干的。他的母亲知道这桩事,她在变成疯子之前曾向别人说过。关于这些事情,我还问过村里的大嫂大姐们。根据她们的回答,我作出了上面的推断。”
  “然而,你说的人难道是我的丈夫吗?”
  “肯定没错。这个地区的人都认得他,因为从前他和您在小城堡里住过。此外,在基贝弗的旅馆里,我还发现他留下的踪迹。在旅馆的登记簿上,他是用假名登记的,但没有改变字体。我从登记簿上撕下了他登记的一页,这一页纸儿就在我的公事包里。而且,更重要是,我在登记簿上发现了另一个人的签名,这个人在他离开旅馆前找过他。”

  “还有一个人?”
  “是的,一个女人。”
  珀特朗德恼怒极了:
  “您在撒谎!我丈夫从来不跟其他女人胡搅。您干吗要诬蔑他,抓住他不放?”
  “这还用得着再问吗?”
  “后来怎样了?请您继续说吧。”她尽量控制自己,问道,“看看您的胆量究竟有多大……”
  拉乌尔平心静气地说:
  “后来,他暂时不再乱动了。移栽到新地方的柳树并没有死,柳树原先生长的地方恢复了本来面貌。但是,问题依然存在,炼金的秘密还是个谜。在你们姐妹迁回小城堡的时候,盖尔森先生企图再干,也来到了这里。他认为,成功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住进蒙代修先生住过的小城堡,就更便于实地考察他阴谋篡夺的那一部分土地,探出炼金的秘密。因此,他从来到这里的第二天晚上起,他就用2万法郎收买了法摩龙先生,雇他充当帮凶。第三天上午,法摩龙先生还来这里纠缠盖尔森先生一阵,说明他最后的顾虑啦,接受最后的指示啦。当然,我无法说得那么确切。那天午饭过后,盖尔森先生到花园里去散步。后来,他越过小河,一直走向鸽子楼,把门打开,一粒子弹正好射中他的胸膛,立刻要了他的命。”用苏立即插话,站了起来,并且抱着双臂,露出咄咄逼人的神气,“你的一切推断,就是要得出这个结论。”
  “你是怎么想的?”
  珀苏好像取得了胜利,激动地说:
  “……一粒子弹正好射中他的胸膛,立刻要了他的命!这就是说,盖尔森先生本人可能是这一阴谋的策划者。遗嘱是他偷增的,三棵柳树是他移栽的,1000平方米的土地也是他割去的;他搞得乌烟瘴气,不仅完成厂他的杰作,而且设置了技术绝妙的圈套。瞧吧,这就是你给我们作出的推论!哼,你想叫我这个警长上当!用胡编乱造的推论让我上当!真是活见鬼,老兄!”
  珀苏一直抱着双臂,站在拉乌尔的对面,气恼得脸红筋胀。珀特朗德立起身来,作好了为丈夫辩护的准备。卡特林娜一直低着头坐在那里,没有显露任何感情,好像是在流泪似的。
  拉乌尔产生了对珀苏蔑视的心情,但是忍住没有表露出来,只是久久地望着他,好像在想:“你这个笨蛋,我实在拿你没有办法!”后来,他耸了耸肩膀,就走了出去。
  大家通过窗户看见拉乌尔双手背在背后,嘴里叼着香烟,眼睛盯着房前平台上的那些石块,一面冥思苦想,一面朝小河走去,但他到了桥头又停住了,在那里呆了几分钟。
  拉乌尔回来的时候,姐妹俩和珀苏都没有吭声。珀特朗德好像瘫了似的,坐在卡特林娜身旁。珀苏再也没有先前那种咄咄逼人的高傲举动了,因为拉乌尔的厌恶眼光,使他像皮球似的泄了气。他怀着谦卑的心情,只想肯求这位老兄原谅他的顶撞。
  拉乌尔也不再耗费工夫继续阐述他的推理,也不再去分析推理中出现的一些矛盾。
  他简单地征求卡特林娜的意见:
  “为了取得您的信任,我想问问您:珀苏提出的问题,我是否应当回答?”
  “不必。”卡特林娜说。
  “你的意见呢,夫人?”他问珀特朗德。
  “也不必。”
  “你们拒绝信任我吗?”
  “是的。”姐妹俩异口同声地回答。
  拉乌尔又说:
  “你俩愿意留在小城堡里,还是前去巴黎?”
  卡特林娜站起来,对拉乌尔说:
  “我和姐姐都听您的。”
  “既然如此,那就暂时留在小城堡里。但是,对于发生的事情,你们不要担心。不管你们受到的威胁看起来多么厉害,也不管珀苏的预言多么吓人,你们都不必有一点儿害怕。但是,你俩必须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几个星期之后离开城堡,而且要大肆宣称,9月10日或11日,你俩将去巴黎办理一些杂事。”
  “向什么人宣称?”
  “凡是遇见村民,你们就这么说。”
  “我们几乎从来不出庄园的嘛。”
  “那就向庄园里的仆人说,并且要让贝尔纳先生、他的秘书、萨洛特、阿洛尔以及预审法官都知道你俩的打算。还要说得明明白白:小城堡将在9月12日锁闭,你俩决定明年春天才回到这儿。”
  用苏插进一句:
  “我不太理解你的意思。”
  “如果你能理解,我就会大吃一惊了!”拉乌尔说。

  谈话就此结束。谈话占用的时间很长,这正符合拉乌尔的预料。
  珀苏把他拉到旁边去,问道:
  “你要办的事都办完了吗?”
  “还没有全部办完。今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但你可以不管了。”
  当天傍晚,萨洛特和阿洛尔从勒埃芙尔回来了。拉乌尔决定从第二天起,他和珀苏一起去住在猎亭里,由珀苏的女佣人照料他俩的生活。这是他采取的防范措施,他肯定地认为,仅仅姐妹俩住在小城堡里,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但是,由于某些暂不能说的原因,她俩最好还是分住两间卧室。这种安排似乎难以理解,但她俩却没有表示反对。在她们身上,他的话是起作用的。
  卡特林娜独个儿留下来,跟拉乌尔聊了几句。她侧着头低声说:
  “我听从你的安排,拉乌尔。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都听你的。”
  她很激动,微微一笑。
  大家在一起共进最后一顿晚餐。席间空气沉闷,无人吱声。由于听了拉乌尔的一番推论和责难,大家都感到很不自在。晚餐之后,姐妹俩仍在客厅里呆了一阵。
  到了10点,卡特林娜和珀苏都先后离开了。拉乌尔正要走出弹子房的时候,珀特朗德却来找他,说:
  “我有些事情想跟您谈谈。”
  拉乌尔发现,她面色苍白,嘴唇发颤。
  “我认为,”拉乌尔说,“没有必要再谈什么。”
  “十分必要,十分必要。”她慌忙说道,“你根本就不知道我要跟您谈什么,更不明白我要说的事情是否严重。”
  拉乌尔说:
  “您敢肯定我真的不知道吗?”
  珀特朗德见怪地说:
  “您怎么这种腔调!看来,您一直在恨我!”
  “噢,我发誓,一点儿也不恨您。”他说。
  “既然如此,您能不能告诉我,到基贝弗旅馆去找我丈夫的女人是谁吗?这件事情使我非常痛苦。”
  “您可以根本不相信这个细节。”
  “这可不是什么细节,”她说,“绝对不是细节。”
  她直勾勾地盯着拉乌尔。她停厂片刻,就又迟疑不决地问:
  “您说,您撕下了登记簿上的那一页纸儿?”
  “对。”
  “请给我瞧瞧吧。”
  拉乌尔从公文包里取出一页纸来。这页纸上分成六格,每一格印着一个问题,并且填上了旅客的答语。
  “我丈夫的签名呢?”
  “在这儿,”拉乌尔说,“就是这位‘格尔希尼先生’。这个名字是您丈夫的假名。您认出了他的笔迹吗?”
  她点了点头,没有辩驳。接着,她又仰望着拉乌尔,说:
  “在这张纸儿上,怎么没有女人的签名?”
  “当然没有。那个女人是几天之后才来旅馆的。给您瞧吧,我还拿到了另一页纸儿。签的名字是:安得勒奥尔夫人,来自巴黎。”
  用特朗德叽哩咕噜地念:
  “安得勒奥尔夫人,安得勒奥尔夫人……”
  “您根本不知道这个名字吧?”
  “压根儿不知道。”
  “您认不出这是谁的笔迹吗?”
  “一点儿也认不出来。”
  “其实十分明显,这是伪造的笔迹。不过,只要仔细地察看一下,就能发现很有特征的个别标记。譬如,字母i顶上的一点偏到右边了。”
  过了片刻,珀特朗德结结巴巴地问:
  “您怎么提到个别标记?难道您有进行比较的材料?”
  “是的。”
  “您有这个女人的笔迹材料吗?”
  “有。”
  “但是……看来……您已知道这个名字是谁签的?”
  “知道。”
  “如果您辨认错了呢?”她愤慨地忽然站立起来,吼了一声,“因为您也会搞错的……两种笔迹即使相似,但也未必是一个人的。请您想想,您的指责多么严重!”
  她沉默下来,看着拉乌尔,一会儿是祈求的眼神,一会儿又是挑衅的目光。然后,她却支持不住了,倒在一张扶手椅上,哭了起来。
  拉乌尔给她充分的时间逐渐恢复理智。他朝珀特朗德倾过身去,一只手放在她的肩上,沉稳地说:
  “不要再哭了。我会把事情处理好的。但是,请您说说,我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我该不该继续追究下去?”
  “符合实际。”她的话几乎难以听清,“很准确……都是实情。”
  她一下子握住拉乌尔的手,握得紧紧的。她的眼泪掉到了拉乌尔的手上。
  “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他问,“简单地告诉我一下,让我知道就行了……以后,必要时再谈。”

  珀特朗德哑声哑气地说:
  “我的丈夫并不像您想像的那么心狠手辣……当初,外公交给他一封信。那封信本来应该在外公去世时当着公证人的面启开的,但我丈夫却私自把它打开了,得到了那份遗嘱。”
  “这是您丈夫给您作的解释吗?”
  “是他。”
  “这样的解释完全是杜撰的。您丈夫和蒙代修先生的关系亲密吗?”
  “不怎么样。”
  “既然这样,您外公怎会把遗嘱交给他呢?”
  “因为……。不过,我向您讲的情况是他在外公死了几个星期之后才告诉我的。”
  “关于蒙代修先生的遗嘱,您长时间守口如瓶,也就自然成了您丈夫的同谋…
  …”
  “这我明白…所以我万分痛疚。由于贪图更多的钱财,我们就觉得,外公照顾卡特林娜的利益,而损害了我们的权利。金粉的事使我的丈夫利令智昏。我们主观地认为,外公为了隐藏炼金的秘密,把小城堡和小河右边的大块土地给了卡特林娜,从而想让妹妹拥有大量的财产。”
  “然而,她一定会把财产分给你们的。”
  “我相信她会那么办的。但是,我受到丈夫的控制,胆量又小,
  不知如何是好……有时我还挺生气,觉得财产分得太不公平了。”
  “不过,既然遗嘱被弄走了,您和妹妹就可共同享有全部财产了。”
  “是的。然而,卡特林娜是要结婚的。等她成了家,我们就无法随意搜索金粉的秘密了。而且,我丈夫了解的情况,可能比他说的更多。”
  “什么人告诉他的?”
  “在小城堡里干过活的沃什尔大妈,在她变成疯子之前,她告诉了我丈夫有关外公的一些事情,而且特别谈到那一片岩石、布特埃罗马上堆以及小河的问题。我外公的遗嘱是要把那三棵柳树作为两份遗产的分界线,而沃什尔大妈所讲的情况是和外公的遗嘱完全一致的。”
  “因此,你丈夫就阴谋改变了这条分界线?”
  “是的。就为这件事,我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基员弗,你根据我在旅馆的签字已经知道了。丈夫告诉我……”
  “此后呢?”
  “他再也不对我说什么了。他不信任我了了。”
  “什么缘故呢?”
  “因为我头脑清醒一些了。我对他说,我要把一切都告诉卡特林娜。由于我这样威胁他,我和他的感情越来越坏。今年,卡特林娜即将结婚,我和她一起来到了这儿。我认为,我和丈夫再也合不到一起了。使我惊异的是,2个月之后,我丈夫却突然闯到这儿来了。他和法摩龙所干的勾当,他从来没有向我提起过。我也不明白是什么人谋害了他,为啥要谋害他。”
  她不住地颤栗。由于想到了她和丈夫的罪行,她又心惊胆寒了,激动地倒在拉乌尔的怀里。
  “我恳求您……我恳求您……”她说,“帮助我……保护我……”
  “针对谁呢?”
  “并不针对谁……只是针对这一次事件……针对历史……就是说,我不愿让别人知道我丈夫所干的勾当,也不愿让别人知道我参与了他的阴谋活动……您全都知道了,但能保护我……不管什么事情,您想干就能干成……在您身边,我感到很安全!……”
  她抓起拉乌尔的手来,把它贴在她那泪湿的眼睛上,贴在泪水纵横的脸颊上。
  拉乌尔慌忙把珀特朗德扶住。珀特朗德漂亮的脸蛋距离他的面孔很近。这是一张愁惨的脸,激动得变了形。
  “您什么也不用害怕。”他低声说,“有我保护您嘛。”
  “以后,您会查明全部真相的,是不是?整个秘密压在我的身上,使我喘不过气来。到底是谁杀了我丈夫?干吗要杀死他?”
  拉乌尔盯着珀特朗德发颤的嘴唇,压低嗓音说:
  “上帝赋予您一张漂亮的嘴,绝对不是为了让它表露忧愁……而是要它笑……
  笑。不必害怕……咱们一起来把谜解开吧!”
  “是的,咱们一起来解谜。”她激动地说,“在您身边,我感到十分平静。我相信的只有您一个人……除了您,谁也帮不了我……我不明白自己心里想些什么……我觉得只有您……无论如何不要抛弃我啊!……”
或许您还会喜欢: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无妄之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薄暮时分,他来到渡口。他大可早就来到这里。事实上是,他尽可能拖延。先是跟他的一些朋友在“红码头”午宴;轻率、散漫的对谈,有关彼此都认识的一些朋友的闲话——这一切只意味着他内心里对他不得不去做的事退缩不前。他的朋友邀他留下来喝午茶,而他接受了。然而最后他知道他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的时刻终于还是来到了。他雇来的车子在等着。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