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基督山伯爵 - 基督山伯爵·简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基督山伯爵》内容简介
  1815年2月底,埃及王号远洋货船年轻的代理船长爱德蒙·邓蒂斯回到马塞港。老船长病死在途中,他曾托邓蒂斯把船开到一个小岛上去见囚禁中的拿破仑。拿破仑委托邓肯斯带一封密信给在巴黎的亲信。邓蒂斯这次回国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他已经准备好要和相爱多年的女友结婚,然后一同前往巴黎。
  但他没有想到,一场厄运正在等着他。在货船上当押运员的邓格拉斯一心要取代邓蒂斯的船长地位,邓蒂斯的情敌--弗南对他又嫉又恨。结果两个人勾结到一起,弗南把邓肯拉斯的一张告密条送到了当局的手中。
  5月,正当邓蒂斯举行婚礼之际,他被捕了。审理这个案子的是代理检察官维尔弗,他发现密信的收信人就是自己的父亲。为了确保自己的前途,他宣判邓蒂斯为极度危险的政治犯,将其投入了孤岛上的死牢。
  电影《基督山伯爵》剧照
  邓蒂斯在死牢里度过了14年的时光。开始的时候他坚信自己的清白,总以为检察官有一天会出出在他面前,宣布他无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失望了,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只有对未婚妻的思念支撑着他活下去。
  有一天,他突然听见有人在近旁挖掘的声音,原来是隔壁牢房的老神甫在挖地道,却因为计算错误,地道的出口在邓蒂斯的牢房。两人相遇后,老神甫帮助他分析了他的遭遇,邓蒂斯开始意识到陷害自己的仇人是谁了。
  在神甫的教授下,邓蒂斯还学会了好几种语言,并得知了一个秘密:在一个叫作基督山的小岛上埋藏着一笔巨大的财富。有一天,老神甫病死了。邓蒂斯灵机一动,钻进了盛入神甫尸体的麻袋中,结果狱卒将他当作神甫扔进了大海。邓蒂斯用刀划破麻袋,游到了附近的一个小岛上。次日,一只走私船救了他,他很快同和船员们成了朋友。
  他利用四处游荡的机会,在基督山岛发现了宝藏:一个大柜分隔成3个部分,分别装着古金币,金块,以及钻石、珍珠和宝石。邓蒂斯一下就成了一个亿万富翁。他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复仇,为此,他要回到社会里去重新获得地位、势力和威望,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钱才能使人获得这一切,钱是支配人类最有效和最伟大的力量。此时的邓蒂斯已经是一个新人了:有渊博的知识、高雅的仪态和无数的财富,深谋远虑,内心充满了仇恨。

  在复仇之前,邓蒂斯决定先要报恩。埃及王号的船主是一个忠厚、勇敢而且热情的人。他曾在邓蒂斯落难时为他四处奔走,还照顾过邓蒂斯的老父亲。后来他破产了,绝望当中,他准备自杀。邓蒂斯知道之后,替他还清了债务,送给他女儿一笔优厚的嫁妆,还送给他一艘新的埃及王号。
  然后,邓蒂斯说:“我已经代天报偿了善人。现在复仇之神授我以他的权力,命我去惩罚恶人!”在报答了曾在他危难之际给过他无私帮助的人之后,邓蒂斯开始一步步准备自己的复仇计划了。
  通过多方打探,他证实了邓格拉斯、弗南和维尔弗陷害自己的详情,并得知自己的未婚妻已经同弗南结了婚,而自己的老父亲在病中抑郁而死,他的仇恨之火越燃越旺,但他还要为复仇做许多准备工作!
  8年之后,邓蒂斯回到了巴黎。他化名为基度山伯爵,身份是银行家。此时,维尔弗是巴黎法院检察官,邓格拉斯成了银行家,弗南成了伯爵、议员,3人都飞黄腾达,地位显赫。
  基督山伯爵的目标首先是弗南。弗南为了谋取一切之私利可以说是坏事做尽,此时他更名换姓,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基督山伯爵早就摸清了他历史,现在假他人之手在报纸上披露了弗南20年代在希腊出卖和杀害了阿里总督的事实,引起了议员们的质询。
  在听证会上,基督山伯爵收养的阿里总督的女儿出席作证,揭发了弗南在与土耳其人的无耻的交易的中,不但把城堡拱手相让,而且把他的恩主杀害,并把恩主的妻子、女儿作为一部分战利品,卖得40万法郎的罪行。审查委员会断定弗南犯了判逆罪和暴行迫害罪,这使得弗南名誉扫地,狼狈不堪。
  弗南本来寄希望于儿子同基督山伯爵决斗,以此雪“耻”,但他的妻子(邓蒂斯的未婚妻)早就认出了基督山伯爵就是邓蒂斯,她把真相告诉儿子。最后儿子不顾自己的名声,与基督山伯爵讲和,并决定同母亲一起抛弃沾满了鲜血的家产,不辞而别。

  无奈之下,弗南只有自己去找基督山伯爵决斗。决斗时,基督山伯爵用很冷淡的口吻嘲讽地说:“您不就是那个在滑铁卢之战前夕开小差逃走的小兵弗南吗?您不就是那个在西班牙当法军向导和间谍的弗南中尉吗?您不就是那个背叛、出卖并谋害自己恩主的弗南中将吗?而这些个弗南加起来,不就是现在身为法国贵族议员的您吗?”最后,基督山伯爵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费南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正遇上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离家出走——一个去乡下隐居,一个去投军,极度害怕与绝望使得他开枪自杀了。
  基督山伯爵的第二个仇人就是邓格拉斯。邓格拉斯在法军入侵西班牙时靠供应军需品发了横财,他的银行现在可以支配几百万法郎的资产。基督山伯爵为了取得邓格拉斯的信任,拿出欧洲大银行家的3封信在邓肯拉斯那里开了3个可以“无限透支”的帐户,慑服了邓格拉斯。之后他收买了电报局的雇员,发了一份虚报军情的电报,诱使邓格拉斯出售债卷,折损了一笔巨款。
  基督山伯爵于是将一个逃犯——维尔费和邓格拉斯夫人的私生子打扮成意大利亲王的儿子,介绍给邓格拉斯。为了避免银行的倒闭,邓格拉斯将女儿嫁给了“亲王之子”。在婚礼上,宪兵逮捕了这个逃犯,让邓格拉斯出了大丑。在无奈之下,邓格拉斯窃取了济贫机构的500万法郎逃往意大利。途中,他落在了基督山伯爵的强盗朋友的手上。
  他们先把他饿得半死,然后以10万法郎的高价向他出售一顿饭,直到把他的500万法郎全部都榨光。邓格拉斯被迫为自己所犯的罪行忏悔。此时基督山伯爵出现了,向他公开了身份,说:“我就是那个被你出卖和污蔑的人。我的未婚妻被迫改嫁,我的父亲被你害得饿死。我本来也应该让你死于饥饿,但我饶恕你。”邓格拉斯听后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缩成一团。随后,基督山伯爵给了他5万法郎让他自谋生路。邓格拉斯饱受折磨和惊吓,他的头发全白了。

  基督山伯爵最大的仇人是维尔弗,他决定用更残忍的手段全面摧毁维尔费的一切。他先买下了维尔弗以前的一所处所,在这里维尔弗曾企图残忍地活埋自己和邓格拉斯夫人的私生子。然后他巧妙地将二人引到这里,并点出了两人当年的丑事。结果,邓格拉斯夫人当场晕倒,维尔弗不得不靠在墙上喘息。经过一番较量,维尔弗对基督山伯爵的身份发生了怀疑。他找到了基督山伯爵的两个密友询问,但这两个密友都是基督山伯爵一个人扮演的。自然他一无所获。
  此时,基督山伯爵注意到了维尔弗家庭内部的一个破绽:维尔弗的后妻企图让自己的孩子独自继承遗产。于是他假装无意之中透露给了她一个毒药配方,后者利用这种毒药毒死了维尔弗的前岳母、老仆人,并-阴-谋毒死前妻的孩子。由于曾经的因缘关系,基督山伯爵对后者暗中保护,并让她暗中观察到了继母下毒的过程。最后,基督山伯爵将这个孩子送到了基督山岛上。
  在审理那个险些成了邓格拉斯女婿的逃犯杀人案中,检察官就是维尔弗。在基督山伯爵的授意下,逃犯当众说出了自己的身世。维尔弗知道已落到一个复仇之神的手里,被迫承认“无须证据,这个青年人所说的话都是真的……从此刻起,我悉听下任检察官的发落。”这时,维尔弗的脸色*像死人一样苍白,牙齿像一个发寒热的人那样格格的打抖。
  他仑皇地回到家里,想在这里寻找一处避风港,但他发现妻子因为罪行败露已经服毒身死,并毒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巨大的打击之下,维尔弗疯了。
  基督山伯爵大仇已报,他深深地感谢上帝。在他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秉承上帝的旨意。他说:“现在我的工作完成了,我的使命终止了。巴黎,告别了!”于是,同收养的阿里总督的女儿海蒂远走高飞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