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绞刑架下的报告 - 《绞刑架下的报告》读后感·等死岁月中的写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监狱内生活的写照,仅仅是一本描绘二战历史一斑的危险著作,甚至没有作者自己写的出版序言、连出版都是其妻在多年以后完成。在同样描述战争严酷的著作中,或许实在无法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比,就其故事性而言,也不如帕斯捷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或许你也拿出《青年近卫军》或者《红旗谱》之类的作品为持,对着短小的册子进行褒贬不一的评论。
  也就是这样一本奄奄一息的故事,却成为中国宣传红色思想,或者说对人们群众灌输共|产|党强硬作风的出色书籍,在同类苏联作品中,或许仅仅逊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与苏拉的故事》等。
  这本曾经必死的小说的作者已经死了。若是伏契克的妻子所言属实,那么她的丈夫尤里乌斯•伏契克,已经于一九四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被纳粹判处死刑。作者死了,其著作才出版,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上屡见不鲜。但是作者被处死后图书才出版的情况倒不为多见。
  我亦一般不为有政治色彩的书籍写评论,但是由于学校逼十迫“每一学年都要阅读一本红色书籍,并写一篇感想”,所以我认真阅读了这本著作,为伏契克作评。
  我记得一九四三年五月一日他写的那句话:这力量正在烈火中冶炼,它不会化为灰烬,而会变成钢铁。这是战斗时在战壕里的一种检阅。这本书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你当然希望拜托这样的困境,但是希特勒不允许。魔鬼一般的希特勒制造了无数如此感人却又残忍的故事。

  有时候我也会面对子夜、独自沉思一些奇怪问题,诸如“什么是共产主义”之类的。我不单单希望找到“共产主义就是伟大存在”如此简单肤浅的答案。我更希望思考它的深刻,比如是什么赋予了共|产|党人如此坚定的信念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依然永不服输的意志。这样钢铁般的意志当然不可能归结于几本小册、几句宣传标语的超常效果。从心理学和统计学而言,这些人也不可能恰好全是聚集到一起偏执狂。必然是这种难以舍弃、如烈火一般的思想成就了这些历史硬汉,而在艰苦环境下这些硬汉故事的发生,绝非偶然。
  他们为了生存和组织的将来奋斗,诚然他们内心不知未来如何,虽然坚定“未来是美好的”这样空头支票一般的信念。脑海中的红色已经占据了他们全部的思想,他们心中所想的就是“战斗、战斗。”但是这样漫长艰苦的战斗到何时才能结束?能取得如何的成果?似乎也无人知晓。信念和理想并不代表就是最终的结果,国家和组织的美好通常亦不能完全和你们所想象的一样,但是这些被后世称为历史英雄的人物做到了令人惊奇的成果,这些就如同小说故事一般的事迹、似乎的确有真实故事所考。伏契克也好,奥斯特洛夫斯基也罢,坚忍不拔的品质往往能战胜强大的力量而称为最终的胜者。而如此之多的坚韧力量若是从一个或多个国家聚拢起来、汇集起来,这便是一股难以战胜的、恐怖的粗大坚硬的绳索。

  虽然折磨是残酷的,变本加厉的纳粹折磨似乎和野史中的恐怖故事相提并论。这在各种电影,小说,甚至中国南京大屠杀的记录中都有耳闻或亲见。作者曾经说,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力量和软弱、勇敢和胆怯、坚定和动尧、纯洁和肮脏。而在这里,只能够存在其中的一种,非此即彼。当然,选择软弱、胆怯、动尧和肮脏的人早已为历史所唾弃,敢于为我们著书作文来讲述自己的事迹的多为坚定勇敢者。
  在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时,作者仍豪迈地宣称:“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虽然他已经死去,其死亡是否为欢乐之事早已无据可考,但其临终遗言“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安否惕啊!”已成为革命者的箴言却是在我们面前的不争事实。如此大无畏气概,却在共产主义故事中处处存在。从幼年时光开始,我便对这些人崇拜有加,或许阁下也曾经梦想要成为这样的一位共产主义斗士?但是我想在不敢于尝试了。虽对那些故事里的残酷虽然早已麻木,但是恐惧也是累积的。我或许也是一个战斗者,但或许不是这些英雄故事中的超级英雄。我不过是在用键盘敲击一篇读后感而已,他们却是用鲜血书写一本著作。
  “红色“代表什么?或许是鲜血、或许是刺激和狂热、或许是光辉?或许是……各位从小就在如此的红色之中成长。不错,我也是一个中国人,我想,我们亦是一个红色的民族。后来长大之后,或许对这些麻木了,因为周围充满的是红色的传奇、红色的故事,却没有真正的、如同在这些故事之中一般的英雄。现在安于享乐的各位是否对得起多年以前全身热血、为各位如今的安逸洒下数十亿毫升血液的狂徒!

  当然,现在你全身软于沙发之中,心想既然今日的幸福如此来之不易,那么诸君只需珍惜享乐时光,哪能再问那些严肃问题呢?或许我也没有资格对你侃侃说教、妄加指责,因为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又为人生奋斗过几何呢?
  我们总是阅读这些故事,我们为这些故事写读后感、感慨万千。我们依然在作我们原先的事,虽然自称我们深刻阅读了这些著作,并且他们的精神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各位的无动于衷仍是不争事实。你们继续虚伪地写出一篇一篇“读后感”,或者聆听虚伪者的报告、导读之类,出版者的套话、写作者的商业化,你们的外表虽然一副深受其感的空壳、真正的内心早已被深埋于污泥之中。
  这或许是一个没有资格写如此伟大精神者的一篇肤浅之词,因为他至今未能完全明白为何共产主义是如此伟大的存在?这股伟大的力量是如何聚集而成?又到了何方?
  或许阁下望向四周,应该问问自己为何今日有一些东西会如同灰烬一般变得难以察觉?
  “我在一个阴郁的子夜、独自沉思、慵懒疲竭。”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