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教父 - 第十八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住的地方离他的殡仪馆只隔几个街区。因此他经常回家吃饭、吃过晚饭,又回到殡仪馆,同送葬者一起向躺在他那昏暗的停尸房里的死者告别。
  他一向憎恨那些拿他的职业所开的玩笑和那些拿他给死人整形的技术的细节所开的玩笑。他自己的朋友,家人或邻居,当然没有一个人会开这种玩笑。千百年来,只要凭卖力气、流汗水换饭吃,任何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
  现在,勃纳瑟拉同他老婆正在他们那布置得很朴实的家里吃晚饭,餐具柜上放着几尊童贞玛丽亚的镀金塑像。还有红玻璃筒罩着的几根闪闪烁烁的蜡烛。勃纳瑟拉点着了一支骆驼牌香烟,还饮了一杯使人轻松的美国威士忌。他老婆把热气腾腾的汤端到餐桌上来。现在家里就他们老两口子,他把女儿送到波士顿姨妈家去了,为了使她忘却在那两个流氓手中遭到的骇人听闻的暴行和创伤。那两个流氓早受到了惩罚。
  老两口在喝汤的时候,老婆问丈夫:“你今天晚上还要去上班吗?”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点了点头。老婆尊重他的工作,但却不理解他的工作。他的职业的技术其实是最不足挂齿的,这一点她是不理解的。像大多数人一样,她也认为他赚钱凭的就是他能够使死者在棺材里看上去像活人一样。说实在的,他在这方面的技术的确是名不虚传的。但是他职业中更重要的,甚至更必要的一面,乃是他守灵时全神贯注的表情。当死者的家属夜间在死者的棺材旁边接待他们的亲戚朋友时,他们很需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陪着他们。原因就是他能很认真地陪伴死人。
  他的面容一直很庄重、很坚强、很能安慰人。他的声音很平稳,很低沉。他的情绪控制着整个追悼会的气氛。他能够把过分的悲伤情绪缓和下来。当父母没有心思教训小孩子的时候,他能够把不守规矩的小孩子加以约束。他吊唁时绝不悲哀过度,但是也绝不表现得吊儿郎当。一旦一个家庭使用过亚美利哥·勃纳瑟拉的殡仪馆,下次他们家死了人,一定还要来找他。而他呢,绝不会丢下那个在人间过最后一夜的“顾客”不管。
  他通常在晚饭后要小睡一会儿,醒来,就洗一洗,刮一刮脸,然后往脸上擦大量的爽身粉,想把他那刚刮的但仍然乌黑的胡子盖住。他每次都要用漱口剂漱漱口,慢条斯理地换上新衣服:白得发亮的衬衫、黑领带、刚烫过的黑服装、暗黑色的鞋袜。但是,总的效果是使人感到安慰,而不是使人感到忧郁。另外,他经常把自己的头发染得黑黑的,这种爱俏的轻浮习惯,在他那一代意大利男子中是绝无仅有的。但他染头发可不是出于虚荣。原因很简单,他的头发黑白相问而呈现灰色,这种颜色显得活泼,但同他的职业有点不相称。
  他喝完了汤,他老婆在他面前放了一小块牛排,还有几根流着黄油的菠菜。他饭量不大,当吃完了那些东西之后,又喝了一杯咖啡,抽了一支骆驼牌香烟。他一面喝咖啡,一面想着他那可怜的女儿,她绝对不会恢复原来的样子了。她的外部美已恢复了原状,但是她的眼睛里还留着那种受惊的小动物的恐惧神态。她的这种神态使他目不忍睹,因此,他们老两口把她送到波士顿去住一段时间,时间会治愈她的创伤。疼痛和恐惧并不像死那么绝对,这他是很明白的。他的职业使他成了个乐观主义者。

  他刚一喝完咖啡,起居室里的电话铃就响了。他在家,老婆是绝对不接电话的。于是,他站起身,把杯子里的咖啡喝完,灭了香烟。他一面走,一面松开领带,接着又动手解衬衫钮扣,准备去小睡。他抓起电话筒,平静而礼貌地说:
  “喂”
  电话那边传来的声音又沙哑又紧张。
  “我是汤姆·黑根,”那个声音说,“我这是在替考利昂老头子打电话,是他要我给你打的。”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感到刚喝下去的咖啡在胃里胡乱翻腾,有点想吐,因为老头子替他女儿报了仇,自己有义务为老头子效劳。此事离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期间,他心中此恩必报的意识渐渐地淡薄了。当时,他看到那两个流氓的血淋淋的脸,心中是非常感激的,他简直愿意为老头子赴汤蹈火。但是,时间对感激之情的腐蚀比对美的腐蚀要快得多。勃纳瑟拉像一个大难临头的人那样,感到浑身瘫软。他吞吞吐吐地回答说:
  “对,我明白了。我在听着。”
  他对黑根那种冷淡的语气感到吃惊。参谋一向是彬彬有礼的,他虽然不是个意大利大老粗,但此刻却表现得横蛮无礼。
  “老头子对你有恩,你还没有报答,”黑根说,“他毫不怀疑地相信:你是愿意报恩的,你有了这个报恩的机会也会感到高兴。一小时之后,不会提前,也许会晚一些,他本人就会到你的殡仪馆去要求你帮忙。到时候,你就在那儿等着招呼他,别让你的任何助手在跟前,打发他们各自回家去。如果你对这个要求有任何反对意见,现在就说吧,我马上就转告老头子,他另外还有许多朋友可以给他帮这个忙。”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吓得差点惊叫起来。
  “你说到哪儿去了,我怎么会拒绝教父的要求?我愿意干他要我干的任何事情,这是理所当然的嘛。我一直没有忘记我受的恩惠,我马上就到我的殡仪馆去,我这就动身。”
  黑根的声音变得比较温和了,但是仍有点阴阳怪气。
  “谢谢你,”他说。“老头子从来没有怀疑过你,问题是我对你有点不放心。今天晚上你就满足他的要求吧,以后你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好了。只要你满足他的要求,你就会赢得我的友谊。”
  这几句话甚至把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吓得更厉害了。他结结巴巴地说:“老头子今天晚上就要亲自来找我吗?”
  “是的,”黑根说。
  “那么他的伤好了,健康完全恢复了,感谢上帝。”勃纳瑟拉说。
  他说话的语调,使这个陈述句听上去就像疑问句。

  电话那边稍停了一会儿,又听到黑根非常平静地说:“好吧。”
  电话挂断了。
  勃纳瑟拉浑身冒汗,回到卧室,换了衬衫,漱了漱口,但是他没有刮脸,也没有换上新领带,还是用白天用过的那条领带。他打电话到殡仪馆,告诉他的助手同死者家属一起待在前厅。他本人将在整容实验室工作。当助手发出疑问时,勃纳瑟拉果断地打断他的话,要他严格地执行命令。
  他穿了上衣,老婆还在吃饭,诧异地抬头望望他。
  “我有些工作要做,”他说。
  她看到他那种神色,也不敢再问什么。勃纳瑟拉出了家门,走过了几个街区,就到了他的殡仪馆。
  殡仪馆的房子孤零零地耸立在一片很大的空地上,周围有白色栅栏。从大街到这座房子后面,有一条很狭窄的车道。只能通过救护车和灵车。勃纳瑟拉把大门上的锁打开,把门开得大大的,然后,他走到房子后面,从宽大的后门进了屋子。当他向房子后面走去的时候,他看到许多吊唁的人正在从前门进入殡仪馆,向亲友的遗体告别。
  许多年以前,勃纳瑟拉从一个退休的殡仪馆老板那里购买了这座房子,那时门前的一段台阶有十来个阶梯,吊唁的人要爬十来个梯级才能进入殡仪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吊唁者中的老弱病残者有心同死者见最后一面,但却爬不上去。原来的老板就给这类吊唁者使用行李吊车。所谓行李吊车,就是一个小小的铁板平台,设在房子旁边,同地面一样高,能够升起来。这个行李吊车本来是专门运送棺材和尸体的:先是降到地下,然后上升,就到吊唁厅里面了。这样,病残的吊唁者就会发现自己从棺材旁边的地板下面钻了上来。当这些吊唁者向死者告别之后,吊车又接他们下去。
  亚美利哥·勃纳瑟拉认为这不像话,像是舍不得花钱。因此。他把房子前院整修了一下,台阶去掉了,改修成坡度很小的人行道。但吊车仍然保留着,专门用于运送棺材和尸体。房子后半部同前半部的吊唁厅与接待室是隔开的,中间有个很大的门,是隔音的;业务办公室、给尸体涂防腐剂的屋子、棺材仓库、锁得很牢的贮藏化学药品和可怕的整容器械的密室,都在后半部。勃纳瑟拉走进办公室,坐在办公桌旁,点着一支香烟。他难得在这栋房子里抽一次香烟。他在等候考利昂老头子的到来。
  他等待着,心里沮丧极了。他将接受什么任务,这他心中是有数的。最近一年来,考利昂家族一直同纽约五大家族打仗,具体照片和说明充满了报纸,双方都有许多人遭到了屠杀。可以肯定,这次考利昂家族一定是失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想隐瞒他的尸体,销毁他的尸体:除了把尸体由殡仪馆按照正常手续埋掉,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对他所承担的任务并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会成为谋杀案的从犯,万一走漏了消息,他肯定要坐几年牢。他的女儿,他的老婆都会丢脸。他的名字,亚美利哥·勃纳瑟拉这个受人尊敬的名字,也将被拖进黑帮战争的血污之中。

  他放纵自己,又抽了一支香烟。他还想到了更可怕的后果:别的黑帮家族一旦发现他帮助考利昂家族,也会谋杀他。想到这里,他悔不该当初去找教父,求他为自己报仇。他悔不该当初让自己的老婆同考利昂老头子的老婆交朋友。他悔恨女儿的遭遇,美国的社会风气,以及自己生意的兴隆。想着想着,他又乐观起来了,一切也可能平安无事。考利昂老头子是一个聪明人,肯定为了保密,一切早就安排好了。他只要保持镇静就行了。因为有一种风险比任何别的风险都更能致人于死地,那就是,得罪老头子。
  他听到了汽车轮胎在石子路上的沙沙声。他那有经验的耳朵告诉他,有一辆汽车从狭窄的车道开来了,停在后院。他打开后门,让他们进来。他见克莱门扎先进来,后面跟着两个看上去非常毛躁的小伙子。他们没有同勃纳瑟拉打招呼,就把一个个房间搜查了一番,然后克莱门扎退了出去,那两个年轻人待在殡仪馆老板身边。
  几分钟后,勃纳瑟拉听出从狭窄的车道开过来的汽车是一辆沉重的救护车。接着克莱门扎又出现在门口,后面有两个人抬着一副担架,亚美利哥·勃纳瑟拉的预感变成了现实。担架上有一具用灰毯子裹着的尸体,发黄的脚从担架的一端露了出来。
  克莱门扎给抬担架的人做了个手势,让他们把担架抬进那间给尸体涂防腐剂的屋子,接着,另一个人从黑暗的院子走进了灯光明亮的办公室。这个人就是考利昂老头子。
  老头子变瘦了,动作很僵硬,不那么自然。他用双手拿着自己的帽子,他那大脑壳上的头发显得很稀薄,同勃纳瑟拉在女儿婚礼上看到的模样比较起来,显得老多了。但是他的身上仍然散发着威力。他把帽子按在胸口上,对勃纳瑟拉说:“哎,老朋友,你愿意给我帮帮这个忙吗?”
  勃纳瑟拉点点头。老头子跟着担架走进了那间涂防腐剂的屋子,勃瑟拉紧跟在他后面。尸体放在了一张有沟槽的桌子上,考利昂老头子拿着他的帽子轻轻地摆了一下,别的人就退了出去:“勃纳瑟拉小声地说:“你想要我干些什么?”
  考利昂老头子凝视着那张桌子。
  “你全心全意地爱我,眼下我希望你一如既往,为我使出你的全部本事、全部技术,”他说。“我不希望他妈妈看到他这个样子。”
  他走到桌子跟前,掀开毯子。亚美利哥·勃纳瑟拉违背自己的全部意志,违背自己多年来的全部锻炼和经验,不由自主地惊叹了一声。在桌子上躺着的就是面孔给子弹打得稀烂的桑儿·考利昂。左眼简直是泡在血里,眼球晶体上有一块星状伤痕。他的鼻梁骨和左颊骨也都给打得稀巴烂。
  一瞬间,老头子感到头昏眼花。他伸手抓住勃纳瑟拉,免得晕倒。
  “看,人家把我的儿子打成什么样子了,”他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恐怖的大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雷诺被绑架非洲!我向你致意,你这神秘的大地!让我骑在骏马上穿越你那一望无际的空旷草原;让我骑在矫健的骆驼上穿越你那布满了炙热的石头的沙漠;让我在你的棕榈树下漫步,观看你的海市蜃楼美景;让我在你生机盎然的绿洲上思念你的过去,感叹你的现在,梦想你的未来。 [点击阅读]
恐怖谷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倒以为……"我说。“我应当这样做,"福尔摩斯急躁地说。我自信是一个极有耐性的人;可是,我得承认,他这样嘲笑地打断我的话,的确使我有点不快。因此我严肃地说:“福尔摩斯,说真的,你有时真叫人有点难堪啊。”他全神贯注地沉思,没有即刻回答我的抗议。他一只手支着头,面前放着一口未尝的早餐,两眼凝视着刚从信封中抽出来的那张纸条,然后拿起信封,举到灯前,非常仔细地研究它的外观和封口。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