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江南三部曲 - 第三部-春尽江南 第二章 葫芦案 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6
  在去工商局的路上,家玉在青云门附近的一个加油站加完油,把车开到旁边的“月福汽车服务中心”去洗车。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覆盖着柳树脂液和点点鸟粪。隔着车窗,她看见端午在马路边的树荫下抽烟。
  一对化装成乞丐的母女缠住了他,向他兜售千篇一律的悲情故事。然后要钱。端午决定上当。他开始从口袋里掏出钱包皮。家玉对他既鄙视又怜惜。
  她把空调开到最高一档,可车内依然闷热。雾霾蒸腾的天空有如一个桑拿浴房,尽管看不见太阳,感觉不到阳光的炽烈,可天气依然闷热。在排队洗车的这一段时间中,她收到了小陶发来的一个手机短信。曾经沧海难为水。小陶说,怀柔的三个多月,使他那年轻漂亮的妻子一夜之间变得索然无味。他问家玉,能不能同意他来鹤浦一趟,只呆一两个晚上。他的身体里积蓄了太多的能量。他已经在网上选好了旅馆。此刻,小陶正在开车前往办公大楼的途中。只要家玉同意,他可以立即改道,前往火车站,“杀奔鹤浦而来”。
  家玉毫不客气地回信拒绝了。
  “你不是还有个婶婶吗?如果你不成心逼着我更换手机号码,就请你别再给我发短信了。从现在开始,我不认识你。请自重。”
  可小陶立即又发来了一个。她拿他毫无办法,最后只得把手机关了。
  电脑洗车房的自动喷头正在模拟一场期待中的暴风雨。从不同方向倾泻而下的水柱,暂时地将家玉与这个喧嚣的世界隔开。在刷刷的水声中,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贪婪地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就好像那些正在向她喷射的乳白色的肥皂沫所洗掉的,不仅仅是汽车上的浮土、树叶、积垢和鸟粪,而是她的五脏六腑,是她全部的生活经验和记忆。仿佛这辆红色的本田车一旦出了洗车房,它就可以带着她进入另一个澄明而纯洁的世界。
  在工商局二楼的办公室里,一个花白头发的办事员接待了他们。这人五十来岁,给人一种踏实稳重的印象。态度说不上热情,可也不至于让人感到冷漠。家玉向他陈述事情的经过,他不时地从墙边的一排木架上取出厚厚的册簿,皱着眉头翻阅着。当家玉怀疑他是不是在听,而稍作停顿的时候,办事员就抬起头来看她一眼,同时提醒她:

  “你接着说。”
  只有一次,他将手中的铅笔放在嘴上,示意她“等一下”。他要接一个电话。因为不得不用比较难听的扬中方言,他稍稍压低了声音,甚至微微红了脸。即便在接电话的时候,他仍然没忘记翻阅手中的文件,需要用到两只手的时候,他就将电话听筒夹在脖子和肩窝之间。
  家玉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他的扬中语音,但还是能从对方的声音里大致判断出对话的内容。大概是关于他的母亲在刚刚结束后的腰椎手术后无法排尿一类的事情。而办事员的建议有点离谱,竟然是“打开自来水龙头,让哗哗的水声将她的小便从体内诱导出来”。当然,他还提到了纸尿裤。办事员不能确定超市里是否有成人纸尿裤出售。等他打完了这个电话,他已经将一页文件从活页夹里取了出来,递到了家玉面前。
  “这是一家连锁公司,主营房产中介。注册时间是2004年8月。不过,他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来验过执照了。也就是说,虽然还在营业,但目前处于非法状态。”
  那人说完了这句话,又将那页文件放回活页夹,麻利地合上册簿,插入木架。然后,端坐在桌前,猛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毫无表情地示意他们走人。
  “您的意思是?”家玉问道。
  “它不归我们管,你们应当直接去派出所。”办事员道,“这样的事,你们可能觉得新鲜,可对我们来讲,耳朵里已经磨出茧子了。和你同样遭遇的业主,在鹤浦至少还有十几家。也就是说,颐居公司的行为已演变成为一种有预谋的诈骗。工商局作为管理部门,并没有执法的权限。我们所能做的,无非是吊销他们的营业执照而已。而颐居公司既然这么多年没验过执照,说明他们并不在乎,也就是说,早已经黑掉了。你们应当去找派出所。”
  “可派出所会立案吗?”端午也凑了过来,问道。
  办事员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没有搭理他。仿佛他的问题实在幼稚可笑,不值得认真对待。

  “这事要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家玉不免老调重弹。
  “我?那倒也简单!”办事员像美国电影里的老板那样耸了耸肩。
  “你怎么办?”
  “首先呢,我会去和占我房子的住家商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他们适当的经济补偿,把菩萨请出去,把房子收回来。吃个哑巴亏,事情就算完了。”
  “可万一协商不通,比如说,对方提出的补偿额让你无法接受,那该怎么办?”
  “软的不行,还可以来硬的。”办事员道,“你到大街上,随便从哪里找个电焊工来,塞给他50块钱。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带他悄悄地溜过去,他把你们家的防盗门,从外面焊死,让占你房子的人,也他妈出不来!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这能行吗?”家玉笑道。
  对方的神情十分严肃,似乎不像在开玩笑:“怎么不行?这叫化被动为主动。如今不是在建设和谐社会吗,哪个部门的人都怕出事。你得弄出点动静来才成。屋里的人被反锁在里面出不来,他们会怎么做?报警对不对?一报警,派出所的人立马就到。警察一到,肯定得招呼你们到场,对不对?你看,这不就主动多了吗?有理说理,该协商协商,该调解调解,嘁里咔嚓,事情很快就会有一个结果。”
  “不行,这事我们可做不了。”端午道,“万一出了什么岔子……”
  “你看你看,你们又怕事。这个社会上怎么会一下子跑出来那么多的坏人?都是让你们这些胆小怕事的人给惯的。遇到这种事,得把心横下来才行。你的目的可能是要在房子上开个窗户,人家肯定不让对不对?你得摆出一副掀屋顶的架势。对方一让步,就会主动求你开窗户。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说完了这番话,办事员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哎,伙计啊,你们知不知道在哪可以买到成人用的纸尿裤?”
  这天是周末。傍晚时分,家玉和端午带着儿子去梅城看婆婆。那时,婆婆已经知道了唐宁湾房子被人占了的事。她让端午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之后,立刻就变了脸,颤巍巍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对端午说:“你去厨房里帮我把拐杖拿来。”

  “干吗?”端午不解地看着她。
  “走,你马上带我去一趟!我倒要去会会那个小瘟逼。日你个娘,这世上,简直就没得王法了!”老太太咔咔地咳了半天,咳出一口浓痰来。
  端午怕她心脏病复发,赶紧好言相劝。正在烧饭的小魏也从厨房里跑了出来,给她捶背。看着婆婆第一次与自己站在了一起同仇敌忾,家玉的鼻子微微有点发酸。别看她年老气衰,可金盆虽破,分量还在。虽说她腿脚不便,头上稀疏的白发被电扇的热风吹得纷乱,而那股见过世面的威风凛凛的样子,还是让家玉心头一阵激动。
  “要是真让这两个厉害的角色见了面,结果会怎样?”家玉在端午的胳膊上捏了一把,小声道。
  “你可别瞎起哄。”端午白了她一眼,“好不容易把她劝住了。”
  家玉只是笑。
  晚上,一家人围桌吃饭。婆婆仍然不停地骂骂咧咧。她差不多骂了一个小时。等她骂累了,就把家玉叫到了自己的卧室里,握住她的手,对她说:
  “你们去找什么工商局,什么派出所,什么狗屁法院,以我老婆子的见识,绝对没得什么吊用。这事得这么办:你到大街上随便从哪儿找个电焊工来,给他30元钱,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摸到那房子的门口……”
  “把防盗门从外面焊死?”家玉笑着对婆婆道。
  张金芳吃惊地看着自己的儿媳妇,目光中第一次有了赞许之色,“这一回,我们娘儿俩总算想到一块儿去了。就这么办!不过呢,我们家端午人老实,斯斯文文的,何况又在政府机关里面做事,万一出个什么纰漏,怕是会影响到他的前程,反正不能让他出面。”
  “听你老人家的意思,是让我一个人去办?”家玉压住心四处乱窜的火苗,问道。
  “你可以把小魏也带去。到时候万一打起来,两个人也可以有个照应。”
  小魏在一旁傻笑。
  而端午则站在门口,一个劲儿地向她递眼色。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省心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说实话省心(1)红也分怎么用:天安门城楼,红墙、红灯笼、红旗配金瓦白石桥就是端庄;天安门要改成绿瓦,插彩旗再配电镀桥栏杆儿那就没法看了,信不信由您前几日去潭柘寺拍摄,临近山门,路两边小竹竿东倒西歪地插满了红黄绿粉蓝各色彩旗,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把一个佛教圣地弄得跟窑子似的,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和淡泊,欺负佛祖不会说话,只能坐大雄宝殿里生闷气。当然这也不能怪插旗的人,他还以为这是隆重呢。 [点击阅读]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张小娴
章节:70 人气:2
摘要:一九八六年,我们保中女子中学的排球队一行八人,由教练老文康率领,到泰国集训。我在芭提雅第一次看到面包皮树,树高三十多公尺,会开出雄花和雌花。雌花的形状象一颗圆形的钮扣,它会渐渐长大,最后长成像人头一样的大小,外表粗糙,里面塞满了像生面包皮一样的果肉。将这种果实烤来吃,味道跟烤面包皮非常相似。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我是一个既想要面包皮,也想要爱情的女人。八六年,我读中七。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