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呼吸秋千 - 木头和棉花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鞋子分两种:橡皮套鞋和木鞋。橡皮套鞋是一种奢侈。木鞋是一种灾难,只有鞋底是木头的,一块两指厚的木板。鞋面是灰麻袋布做的,周边围有一圈细细的皮带子。布面就是沿着这条皮带用钉子钉到鞋帮上的。对钉子而言,麻袋布太不结实了,总是破,首先就是在鞋跟的地方。木鞋是高帮的,有系鞋带用的小孔,但鞋带是没有的。我们把细铁丝穿过去,在末端旋紧扭死。过不了几天,小孔周围的布也就全破了。
  穿木鞋没法屈脚趾。我们没法把脚从地面抬起来,只能拖着腿。老是拖曳着走,膝盖都变得僵直。如果鞋底开裂的话,我们就轻松多了,脚趾会自由一些,也可以更好地弯膝盖
  木鞋不分左右脚,只有三种尺码:极小的、超大的和极少有的中等的。我们都是去洗衣房,在一大堆带帆布的木头中找出两只大小一样的鞋来。贝娅•查克尔是图尔•普里库利奇的情人,也是我们的服装总管。她会帮有的人翻出两只钉得不错的鞋子。有的人去时,她腰都懒得弯,只是把她的凳子移得离鞋近一些,守候在旁边,以防有人偷东西。她自己穿着质量好的低帮皮鞋,天寒地冻的时候,会穿上皮毛靴子。要走脏的地方时,她会在外面再套上一双橡皮套鞋。
  按照劳动营负责人的计划,一双木鞋要穿半年。但三四天之后,鞋跟附近的布就全破了。每个人都想办法,通过交易去搞额外的橡胶雨鞋。它韧性好,又轻巧,比脚要宽一巴掌,里面足够穿上几层裹脚布——袜子我们是不穿的。为了防止走路时脚从雨鞋里滑出来,我们从脚底兜上来一节铁丝,在脚背处扭紧。脚背上铁丝打结处最敏感,脚总是在这个地方被磨破。伤口处会长出第一个冻疮。整整一个冬季,不管是木鞋也好,雨鞋也好,都会和裹脚布冻到一起,裹脚布又会和皮肤冻到一起。橡胶雨鞋虽然穿着比木鞋还要冷,但能穿好几个月。
  劳动营服,就是我们囚犯穿的制服,每隔半年发一次。它就是我们的工作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服装。男女装也没有区别。除了木鞋和橡皮套鞋之外,属于工作行头的还有内衣、棉制服、工作手套、裹脚布、床上用品、毛巾,以及从一长条肥皂上砍下来的一段。这段肥皂带着一股浓重的钠味,擦在皮肤上会有灼烧感,最好不要碰到伤口。
  内衣裤是没经过漂洗的亚麻做的:一条长棉毛裤,在脚踝和肚子前面可以系带子;一条带系带的短内裤,一件带系带的内衣。所有这一切,就组成了我们上半身、下半身、白天、夜晚、夏季和冬季的服装。
  棉制服俄语叫“普佛爱卡”〔俄语为Pufoaika〕,做工像踏花被,有隆起的长条。普佛爱卡的裤子腹部有V字形的裁剪,适合大肚子的人穿;脚踝处收口,带有系?;只有前面肚子那儿有一颗纽扣,左右各一个裤口袋。普佛爱卡的上衣形状像麻袋,带立领,俄语叫“鲁巴士卡”〔俄语为Rubsschka〕领,袖口有粒扣子,衣服前面有排纽扣,两边各缝一个四方形的口袋。男女头上戴的都是普佛爱卡帽,护耳可以翻下来系上带子。
  普佛爱卡是灰蓝色或灰绿色的——那要看染色的结果。反正干了一个星期活儿之后,制服脏得都硬了,清一色的棕色。普佛爱卡是个好东西。干燥的冬天,外面霜冻闪闪发亮,呼出的气都会在脸上结冰,它就是最暖和的衣服。炎炎夏日,普佛爱卡又宽松,又透气,而且还吸汗。天气潮湿的时候,它却成了一种折磨。棉花吸饱了雨和雪,几个星期都是潮潮的。我们冻得牙齿直打颤,到了晚上都冷透了。工棚里,六十八张床、六十八个囚犯、六十八套棉制服、六十八顶帽子、六十八对裹脚布和六十八双鞋所产生的浑浊空气在蒸发。我们清醒地躺在那儿,看着昏黄的灯光,好像里面有冰雪在融化,好像和它一起融化的,还有我们用森林的泥土和腐叶盖住的大小便的臭气。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年11月30日生于密苏里州,1910年4月21日卒于康涅狄格州。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点击阅读]
沉思录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沉思录》译者前言斯多亚派着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原名马可.阿尼厄斯.维勒斯,生于罗马,其父亲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罗马多年,并从维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获得了贵族身份。 [点击阅读]
河边小镇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灿烂千阳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五岁那年,玛丽雅姆第一次听到“哈拉米”这个词。那天是星期四。肯定是的,因为玛丽雅姆记得那天她坐立不安、心不在焉;她只有在星期四才会这样,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而这一刻到来之前,为了消磨时间,她爬上一张椅子,搬下她母亲的中国茶具。玛丽雅姆的母亲叫娜娜,娜娜的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只给她留下这么一套茶具。 [点击阅读]
点与线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一安田辰郎一月十三日在东京赤坂区的“小雪饭庄”宴请一位客人。客人的身份是政府某部的司长。安田辰郎经营着安田公司,买卖机械工具。这家公司这几年颇有发展。据说,生意蓬勃的原因是官家方面的订货多。所以,他时常在“小雪饭庄”招待这类身份的客人。安田时常光顾这家饭庄。在附近来说,它虽然称不上是第一流,却正因为如此,客人到了这里才不会挤得肩碰肩的,吃得心里踏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