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霍比特人 - 第七节 怪异的住所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比尔博和矮人们没办法再问任何问题,但却有很多需要思考的疑惑,他们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距离才会抵达他的居所。一行人往斜坡上爬,又缓缓地步入山谷。天气变得非常热,有时他们会在树下休息,比尔博则会定时的感到肚子饿,到处找寻熟透落到地面的橡树子果腹。
  到下午过了一半的时候,他们注意到附近出现了一大片的花朵,同一个区域生长的都是同一种花朵,彷佛是被人刻意栽植的。这里有很多很多的苜蓿花,有鸡冠花、紫色的苜蓿,一大片低矮的白色苜蓿花,从远处就可以闻到香甜的花蜜气味;风中则是充满了嗡嗡的声音,野蜂不停地忙碌工作着。这种野蜂!比尔博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蜂类。
  “如果有哪一只叮到我身上,”他想:“我可能马上就肿到和我以前一样胖了!”
  这些野蜂比黄蜂还要大,光是工蜂就比你的拇指大很多,它们黑腹上的黄色纹带则是闪闪发光如同黄金一般。
  “我们已经很靠近了,”甘道夫说:“我们正在他的蜜蜂田边缘。”
  过了好一阵子,他们走到了一座由十分高大古老的橡树所构成的区域,在那之中,还有一道十分高耸的荆棘所构成的围篱,人爬不过去,也无法看穿其中的景象。
  “你们最好在这边等,”巫师对矮人们说:“当我大喊或是吹口哨的时候,你们就可以开始朝着我走的方向过来,你们等下会知道我怎么走的。不过,请一对一对的进来,每一对之间必须间隔五分钟。庞伯是最胖的家伙,他一个人就可以抵上两个,他最好最后一个进来。来吧,巴金斯先生!这附近有个门。”话一说完,他就带着害怕的哈比人在围篱附近找起路来。

  他们很快地来到一座宽大的木门前,两人可以看到门后有一大片花园和许多低矮的木造房屋,有些是稻草屋顶,用原木堆迭的建筑:谷仓、马厩、兽栏,以及一长排的木屋。在高大围篱的南边则是成排成列的蜂巢,上面还有用稻草做的钟型屋顶。巨大的野蜂飞来飞去,钻进钻出的声音充斥着这一带。
  巫师和哈比人用力推开沉重的大门,沿着宽大的道路走向主屋。有些看来十分尊贵、结实的马匹走了过来,用着看来十分睿智的表情打量着他们,然后它们就撒开四蹄,奔往主屋。
  “它们是去通知有陌生人到了!”甘道夫回答道。
  很快的,他们就到了内院,其中三面都是由主屋和它两边的厢房所构成的;在正中央则有一座十分高大的橡树,坚固的枝丫伸向四方。旁边站着一名须发皆十分浓密的高大汉子,他露出的手臂和双腿都无比的结实、肌肉虬结。他穿着一件直到膝盖的羊毛衣,斜倚着一柄巨大的斧头。骏马则是站在他的身边,鼻子靠在他肩膀上。

  “喔!他们来了!”他对马儿们说:“这些家伙看起来不危险,你们可以走了!”他豪迈地哈哈大笑,放下斧头走了过来。
  “你们是谁,想要干什么?”他用沙哑的声音问道,高大的身材让甘道夫都显得矮了好几截。比尔博甚至可以大踏步的走向前,头也不低的就穿过那人的胯下,根本不会碰到他的衣服。
  “我是甘道夫,”巫师说。
  “没听过这号人物,”那人大声说:“这个小家伙又是什么人?”他低头皱眉打量着哈比人。
  “这位是巴金斯先生,家世良好、名声远播的哈比人,”甘道夫说。比尔博深深一鞠躬。他没有帽子可以行礼,少了那么多颗钮扣也让他觉得很别扭。“我是名巫师,”甘道夫继续说
  道:“虽然你没听说过我,但我却听过阁下的大名。或许你曾经听过我的好友瑞达加斯特,他就住在幽暗密林的南方边境?”
  “是的,以巫师来说,我认为他不算是个坏人,我以前常常看到他,”比翁说:“好啦,现在我知道你是谁啦,或者说,我知道你自称是谁了。你想要什么?”
  “说实话,我们在路上弄丢了行李,也差点迷路了;我们现在相当需要好心人的协助,或至少是个忠告。我们之前和山中的半兽人闹得非常不愉快。”

  “半兽人?”大汉的声音变得没有那么粗哑了:“喔,呵,原来你们和他们起了冲突是吧?你们为什么要和他们打交道?”
  “我们不是故意的。他们半夜偷袭我们,我们本来是准备从西方大地来到这个地方──这可得要说上好一阵子哪!”
  “那你们最好赶快进来,告诉我这段经历,希望不会花上一整天才好!”大汉领着路走进内院中通往主屋的大门。
  他们跟着他一直往前走,发现进入了一个宽广的大厅,中央还有一座壁炉。虽然现在正值炎夏,但壁炉中还是有木柴燃烧着,黑烟则是沿着烟囱飘往屋顶。他们经过了这个只有炉火和门口射进光线照明的黯淡大厅,穿过另一扇小门,来到了一个两边都由树干作支撑的阳台。这座阳台面朝南方,依旧洒满了西沉太阳的温暖光芒,直到阶梯旁的花园也都沐浴在一片金光中。
  他们坐在宽大的长椅上,甘道夫则是开始述说之前的故事;比尔博坐在长椅上,摇晃着小脚,看着花园中的植物,思索着它们的名字。这些花里面他大概只看过一半而已,其他的对他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新品种。
  “我那时正和一两个朋友准备过山……”巫师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