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 额头前的卷发(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妈妈对这首歌很熟悉,太太每天早晨都在厨房哼这支歌。我妈妈踮着脚尖走,但是地板发出了吱嘎的响声。太太听到了,我妈妈走到大门前的过道时,太太说,蕾奴萨,门要锁两道。太太害怕,女佣的女儿说,太太害怕石头天使会趁着夜色进家,所以有那些狮子。太太有时对我妈妈讲,他的天使过不了狮子。军官买天使是防狮子的。天使和狮子是同一个石匠做的。我妈妈说,它们相互不会打架。军官知道,女佣的女儿说,但是太太不知道。早晨,当军官穿好靴子,戴好帽子,太太会在过道里刷他的军装。军官慢慢弯下腰,拿上自己的公文包皮。太太在弯腰刷衣服。刷子很小,当时我妈妈刚干没多久,根本看不见她手里的刷子。我妈妈当时感到奇怪,她的手在军装上摆弄的时候,为什么手指头是弯曲的。有一次刷子从太太的手上掉了下来。太太的手很小。我妈妈一直以为,太太拿不住人们看不见的东西。太太个子很高,女佣的女儿说,一个女人那么大个子手却那么小,我还从来没见过。军官出了家门后,太太会站在窗旁,目送他。走过两个房子,他的身影就消失了。她会一直等,等到他出现在桥头。太太说,她最怕他在早晨特别清醒的时候会在桥上出事。
  女佣的女儿说,还有香水的故事。太太的包皮里一直藏着一个空香水瓶子,已经空了好几年了。瓶子上有一个打磨出来的玫瑰图案,瓶盖是镀金的,放在包皮里已经放旧了。瓶盖的边上刻有西里尔字母,瓶子里面以前估计放的是俄罗斯的香水。几年前家里曾经有过一个俄罗斯军官,她从未对外人提起过,这个人的眼睛是蓝色的,因为太太有时会说,最帅的军官的眼睛都是蓝色的。太太丈夫的眼睛是棕色的,他有时会对太太说,你身上又有一股玫瑰的臭味儿。关于这个小瓶子,肯定有一件特别的事,一件伤心的事,女佣的女儿说。她舔了舔下嘴唇,舌尖停留在嘴角上。这件事开启了一个愿望却关闭了一扇门,肯定是这样的,因为让太太感到孤独的并不是丈夫不在家,而是天天带着的那个空香水瓶。我妈妈有时觉得太太的头仿佛顺着脖子一直沉入到身体里去了,仿佛在太太的身体内从喉头到踝骨有台阶,仿佛她带着自己的头在这个台阶上走进自己的身体里。也许是因为我妈妈住在地下室的原因吧,女佣的女儿说。军官的太太在桌边一坐就是半天,她的目光扎人般的空空荡荡,干枯的葵花玫瑰。女佣的女儿用窝成一团的手帕擦红色的鼻孔,搓了一下,然后把雪球一般的手帕重新放回拎包皮。军官太太每年圣诞节都给我妈妈几双真羊羔皮拖鞋,她说,每个星期还给咖啡豆和俄罗斯茶叶。

  东西最后都给了我,女佣的女儿说,因为我妈妈舍不得用。只有拖鞋不能给我,因为军官太太会看到的。上上次给的拖鞋她就送了人,她解释说是让邮递员的狗叼走了,鞋子给咬得不像样,不能穿了。邮递员不承认,但是也没办法证明。
  学校的工作,女佣的女儿说,是通过她妈妈,通过军官的太太得到的。
  河边有两个钓鱼人并排站着。其中一个从头上摘下帽子,头发被压扁了,他的后脑上有一根线。他光着头戴着一顶帽子。另一个把壳吐到河里,壳在漂浮,里面是白的,外面是黑的。他给光头戴帽子的那个人递过去一把葵花子。吃,他说,消磨时间用。光头戴帽子的那个人把捧着葵花子的手推开,说,这玩意儿和西瓜子一样。我当年从前线回家,这里的人在家里吃的所有东西对我来讲都是坟墓。香肠,奶酪,面包皮,甚至于牛奶和黄瓜,在厨房门后面,在锅盖下面,都是坟墓。现在,那么些年过去了,我不知道了,他说。他弯腰捡起一块鹅卵石,在手上转动,用右眼瞄了瞄,朝河里扔去,石头碰到水面后,弹跳起来,一共碰到了四次水面,朝前飞了四次。石头在沉下去之前,先在水面上跳舞。恶心劲儿已经过去了,但是我还是害怕西瓜里面的东西。吃葵花子的钓鱼人缩着头,他的嘴很薄,眼睛是歪的。他把两根鱼竿都放在明晃晃的草地上。
  太阳很高,在城市的顶上。鱼竿投下影子,下午倚靠在鱼竿的影子上。如果下午摔倒,阿迪娜心想,如果这一天滑倒,它一定会在城市的周围切出一道深深的壕沟,玉米一定会折断。

  两个钓鱼人沉默的时候,他们一动不动地站着。如果他们不交谈,他们就不是活的。说他们沉默没有道理,只能说他们的话语不连贯。大教堂塔楼里的钟在走,钟声敲响了,于是一个钟点的时间空了,过去了。它可以是在今天,也可以是在明天。没有人感觉到它在河边的存在,钟的敲击声在水里变得很轻,变成低吟,直到消失。
  钓鱼人用天空的炎热来衡量一天,在铁丝厂的烟尘上看到了雨,虽然它还在其他地区。他们靠肩膀上的发烫程度来感觉太阳还能上升多长时间,什么时候会下降,消失。
  凡是知道这条河的人都从内部看过天空,钓鱼人说。城市暗下来的时候,塔楼里的钟有一瞬间不能计量时间。钟面会变成白色,会将一道光投射下来,落入公园。金合欢的细齿叶于是看上去如同一把把梳子。指针在跳动,但是晚上不相信指针。白色的光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只要那道白光不消失,钓鱼人就会紧挨着趴在地上。他们在看河。河会趁着白光,钓鱼人说,把恶化的痛风指给每一个它认识的人看。这就是内部的天空。痛风在纵深处,不是在底部。它有很多衣裙,多得可以抵上好几座桥的长度。痛风是赤裸的,它将衣裙拿在手中。都是溺水者的衣裙,钓鱼的人说。
  钓鱼人没有一直盯着痛风看,他们只是看了一下,然后转过脸,埋进草丛,笑得腿发抖。那个光头戴帽子的钓鱼人没有笑。当别人问他,你没有笑,但是腿为什么会抖,他说,当我把脸趴在草丛里,我看见我赤裸的大脑在水里。
  咖啡馆最后一张桌子旁站着一个吉卜赛少年。他把一个空啤酒杯举在脸的上方。啤酒沫像线一样缓缓滴下。在这根线还没有淌到嘴唇上,他的嘴先吞咽了一下。不准喝,阿迪娜说,你没有嘴,你是在用额头喝。她说话的声音很大。少年站在她的桌旁。给我一个列伊,他把手伸过报纸说。阿迪娜把一个列伊放在杯子边上。少年用手捂着从桌上拿过硬币。主会保佑你美丽和幸福,他说。他在说上帝。阿迪娜在阳光下看不见他的脸,只有两个白中泛黄的眼睛。还是喝柠檬汁吧,她说。

  杯子里漂着一个苍蝇,他用小勺把苍蝇捞出来,吹到地上,然后把小勺塞进裤子口袋。
  肖肖伊,女服务员在喊。
  他的脖子是干的,他的衬衫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他举起杯,用全部的脸,直到白中泛黄的眼睛,一口气喝干,然后把杯子放进裤子口袋。
  肖肖伊,女服务员在喊。
  克拉拉说过,肖肖伊在吉卜赛人的语言里是兔子的意思。吉卜赛人都怕兔子。保尔说过,迷信的东西吉卜赛人都害怕,有很多,因为他们永远害怕。
  保尔给一个出院的吉卜赛老人写纸条,告诉他什么东西能吃。这个人不识字。保尔念给他听纸条上写的东西。上面也有兔子肉。这张纸条我不能拿,老人说,您是一位先生,您必须给我重写一张。保尔划掉兔子肉。老人摇头。这样永远都在上面,他说,您是医生,不是先生。您不理解心脏在您身体内的跳动。兔子的身体里跳动的是大地的心,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所以我们是吉卜赛人,我的先生,所以我们必须流浪。
  吉卜赛少年跑过杨树的影子,影子将他切割。他的脚底升到了后背的高度。女服务员跟在脚底后面跑。吃葵花子的那个钓鱼人看着飞跑的脚底。和打水漂的石头一样,他说。
  灌木丛起风了。少年的目光停留在树叶中。女服务员站在草丛里,气喘吁吁,在用眼睫毛倾听,所有的树叶都在摇曳,她看不见少年。她垂下头,脱下凉鞋,赤脚迈着碎步走进杨树的影子中,走过石板,慢慢走回咖啡店,她手下垂挂着的是凉鞋的影子。从影子上能看出鞋跟有多高,皮带有多薄,皮带扣在戒指的下方闪光,在宝石上闪光。你要是跟我跑,肯定会有收获,吃葵花子的钓鱼人说,不穿鞋子你的腿看上去太粗,鞋子没有高跟儿你看上去像一个农家女。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