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环游黑海历险记 - 第一卷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环游黑海历险记--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凯拉邦大人、阿赫梅、范-密泰恩和他们的仆人扮演了蝾螈的角色。
  塔曼只是一个外表相当凄凉的镇子,由于年久失修而房子陈旧,茅屋退色,木质教堂的钟楼四周不断地有隼在盘旋。
  马车在塔曼一穿而过。所以范-密泰恩既没有看到重要的军营,也没有看到法纳戈利亚要塞和特姆塔拉干的遗址。
  如果说刻赤的居民和风俗属于希腊的话,塔曼就属于哥萨克。荷兰人只能在路过时顺便看看两者的对比。
  马车始终走最短的路,沿着塔曼海湾的南岸走了一个小时。但这点时间已足以是旅行者们认识到,这里是个非常难得的狩猎场所,在地球上的其他任何地方也许都碰不到了。
  确实,鹈鹕、鸬鹚,不用说还有一群群的大鸨都躲在这些沼泽地里,数量多得令人难以置信。
  “我从未见过这么多的水鸟!”范-密泰恩公正地指出。“可以随便向这些沼泽打一枪!没有一粒铅弹会落空的!”
  荷兰人的意见没有引起任何争论。凯拉邦大人根本不是个打猎的人,阿赫梅实际上完全在考虑别的事情。
  马匹从左面的海岸拐向东南的时候惊起了一大群野鸭,一场辩论就由此开始。
  “它们有一个连!”范-密泰恩喊道。“简上有整整一个团!”
  “一个团?您是想说有一个军!”凯拉邦耸了耸肩膀反驳说。
  “毫无疑问,您说得对!”范-密泰恩接着说道、“足足有10万只鸭子呢!”
  “10万只鸭子!”凯拉邦喊道。“您是不是要说20万?”
  “哦!20万!”
  “我甚至要说30万,范-密泰恩,但还是说得不够!”
  “您说得对,凯拉邦朋友,”荷兰人谨慎地答道,他不想把同伴刺激得向他头上扔过来100万只鸭子。
  不过归根结底是他说得对。10万只鸭子!它们的移飞已经是够动人的了,何况这块阳光下的鸭云在海湾上投下了一个移动的巨大阴影。
  天气晴朗,路面平坦。马车疾驶,各个驿站的马匹随时可以更换,在半岛的路上走在他们前面的萨法尔大人已经不见了。
  不用说,他们是连夜赶往已经模糊地出现在天边的、高加索的头几道山梁。既然在刻赤的旅馆里过了一整夜,就谁也不会想到在36个小时之前离开马车了。
  但是在傍晚要吃晚饭的时候,旅行者们停在一个兼营旅馆的驿站里。他们不大清楚高加索沿海地带物产如何,吃饭是否方便,所以最好还是节约在刻赤储备的食品。
  旅馆很普通,但食品并不缺少。老板或许是出于不信任,或许是本地的习惯使然,要他们边吃边付钱。
  因此他拿面包来的时候就说:
  “这是10戈比!”
  阿赫梅就付了10戈比。
  鸡蛋端上来的时候,他就:
  “这是80戈比!”
  阿赫梅就付了他要的80戈比。
  名叫“克瓦斯”的饮料,多少钱!鸭子,多少钱!盐也要钱?对!盐,多少钱!
  阿赫梅都一一照付。
  直到桌布,直到餐巾,直到登子,都要分别在事先结帐,就连刀子、杯子、勺子、叉子、盘子也不例外。
  不难理解,凯拉邦大人不用多久就要发火,他最终为了这顿晚饭买下了整套必需的餐具,虽然大加指责,老板却不动声色,像范-密泰恩那样处之泰然。
  吃完晚饭,凯拉邦在退还这些东西时损失了一半的钱。
  “还多亏他没有要你付消化的钱!”他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资格当奥斯曼帝国的财政部长!这是一个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小船每划一下桨都收税的人!”

  不过晚饭还是吃得不错的,布吕诺认为这一点最重要。接着他们连夜出发——那是一个阴暗而没有月亮的夜。
  这是一种奇特而又不无魅力的印象:在一片黑暗当中,感到自已被小跑的马拉着穿过一个陌生的地区,这里的村子彼此相隔很远,一些罕见的农庄也星散在大草原上。道路平坦时马儿的铃铛声,马蹄在地上踏出的不规则的节奏,车轮在沙质地面上的摩擦声,与常被雨水冲刷的车辙的撞击声,车夫的响鞭,灯笼的消失在黑暗中的微光,加上车子有时猛然与树木、大石块、竖立在路堤上的指路杆相撞,这个由各种声音和变幻不定的影象构成的整体,使旅游者不能无动于衷。因为在有点幻想般的半睡半醒的状态中,他听得见这些声音,看得见这些影象。
  凯拉邦大人和他的同伴们不可能摆脱这种感觉,而且它不时地会变得非常强烈。透过主车厢前面的玻璃窗,他们半闭着眼睛,注视着马匹的巨大的影子,映在灯宠微光下的道路前方任意变化,硕大而活动的影子。
  大约夜里11点钟的时候,一种奇怪的声音使他们从睡梦中醒了过来。这是一种呼啸声,像汽水开瓶一样,不过要响10倍,可以说是某个锅炉的排气管在放出压缩的蒸气。
  拉车的马停了下来,车夫觉得控制不了他的马了。阿赫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马上放下玻璃窗,把身子探出车外。
  “怎么回事?我们为什么不走了?”他问道。“这种声音是什么地方来的?”
  “这是泥火山,”车夫答道。
  “泥火山?”凯拉邦喊道。“谁听说过泥火山?说实话,你让我们走的是一条有趣的路,阿赫梅侄儿!”
  “凯拉邦大人,您和您的同伴们都请下车,”这时车夫说道。
  “下车!下车!”
  “是的!……我劝你们跟在马车后面步行穿过这个地区,因为我控制不了我的马,它们可能会惊得狂奔的。”
  “好吧,”阿赫梅说,“这个人讲得有道理。应该下车!”
  “要走五六俄里,”车夫补充说,“也许八俄里,不过不会再多了!”
  “您决定了吗,叔叔?”阿赫梅问道。
  “我们下车吧,凯拉邦朋友,”范-密泰恩说。“泥火山?……应该看看这会是什么样子。”
  凯拉邦大人虽然表示反对,也终于下了决心。大家都下了车,跟在一步步前进的马车后面,在灯笼的微光下走着。
  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荷兰人本来想哪怕是稍微看。看车夫所说的自然景象,看来是弄错了。但是这些时时充满空中的震耳欲聋的呼啸声,却除非是聋子才不会听见。
  总而言之,如果是白天的话,人们就会看到这种景象:一片辽阔的大草原上鼓起了一些喷发的小丘,就像在赤道非洲的某些地方能碰到的巨大的蚁袕。从这些小丘里喷出沥青般的气体,名称确实就叫“泥火山”,尽管火山活动与产生这种现象毫无关系。这只是淤泥、石膏、石灰石、黄铁矿、甚至石油的混合体,它在氢气、含碳气体有时是含磷气体的推动下比较猛烈地爆发出来。这些小丘逐渐鼓起,终于破裂以释放喷发的气体,当这些第三纪的土壤在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里变空以后就陷了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氢气是石油缓慢但持久地分解的结果,它混有上述各种杂质。由于雨水或泉水的不断渗透,把氢气封闭在内的岩壁在水的作用下碎裂,氢气就喷发出来,正如有人确切地说过的那样,就像一只装满汽酒的瓶子由于气体的喷出而变得空无一物了。

  这类喷发的小丘在塔曼半岛的地面上比比皆是,在地形相似的刻赤半岛上也并不罕见,但它们不靠近驿站马车所走的道路——这就是旅行者们在此之前对它们一无所知的原因。
  这时它们穿行在这些烟雾腾腾的巨大的瘤子之间,四周喷发着车夫向他们解释过的液态的泥浆。他们有时候离它们那么近,这些气味独特的气流就扑面而来,他们就像在逃离工厂的大煤气罐一样。
  “哎!”范-密泰思辨别出有煤气的气味后说:“这条路可不是没有危险,但愿不要发生什么爆炸。”
  “您说得对,”阿赫梅答道。“为了谨慎起见,应该熄掉……”
  车夫在这个地区常来常往,他和阿赫梅的看法一样,因为马车上的灯笼忽然熄灭了。
  “其他人注意不要吸烟!”阿赫梅向布吕诺和尼西布说道。
  “放心吧,阿赫梅大人!”布吕诺答道。“我们可不想被炸飞!”
  “怎么,”凯拉邦喊道,“现在这儿就不让吸烟了?”
  “不能吸,叔叔,”阿赫梅立刻回答说,“不能……至少在几俄里之内不能吸!”
  “连一支香烟也不行?”固执的人又说道,他已经以一个老烟鬼的敏捷用手指卷着一大撮东贝基烟草。
  “晚一点,凯拉邦朋友,晚一点……为了我们大家的利益!”范-密泰恩说道。“在这个草原上吸烟和在火药库里一样危险。”
  “真是个好地方!”凯拉邦喃喃自语。“烟草商在这里会发财才见鬼呢!走吧,阿赫梅侄儿,就算要晚几天,还是去统亚速海的好!”
  阿赫梅一言不发。他根本不想为此进行一场辩论。他的叔叔埋怨着把烟草放进口袋,他们继续跟着马车向前走,在这个漆黑的夜里还勉强可以分辨出马车笨重的形状。
  为了不至于摔倒,要紧的是走得极为小心,道路上不时有被雨水冲刷成的沟沟坎坎,脚踏上去没有把握。路在转向东面的时候稍微高了一些,幸运的是虽然烟雾腾腾,却连一丝风也没有,所以蒸气直接升到空中而没有落到旅行者的身上,否则真要难受死了。
  他们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辕马在前面不住地嘶叫和立起来,车夫几乎控制不住。当车轮滑进车辙里的时候,车轴就格格作响,不过我们知道马车很坚固,它在多瑙河下游的沼泽里已经受过考验了。
  又过了一刻钟,这个充满喷气小丘的地区肯定会平安地越过去了。
  突然,在路的左边出现了强烈的亮光,一个小丘刚刚着了火,喷出了一股烈焰使半径一俄里范围内的草原都被照亮了。
  “是有人吸烟了!”阿赫梅喊道,他比同伴们走得稍前一点,现在赶紧后退。
  谁都没有吸烟。
  前面忽然传来了车夫的叫声,和鞭子的劈啪声混在一起。他已经无法驾御他的马了。辕马惊恐地狂奔起来,车子被拖着飞驶而去。
  他们都站住了。在这个黑暗的夜里,大草原呈现出一种可怖的景象。
  果然,这个小丘上冒出的火焰刚刚点着了邻近的小丘。它们一批接一批地爆炸,发出强烈的光芒,就像一束束火花交叉的焰火一样。
  现在草原上是一片无边的火光。光芒下面映出了几百个喷火的巨大瘤子。它们的气体在喷出的液态物质中燃烧,有些闪着石油的暗光,有些则因为含有白色的硫黄、黄铁矿或铁的碳酸盐而显得五彩缤纷。

  同时从地下的泥灰岩里传来了沉闷的吼声。在装得太满的喷发物质的推动下,大地会不会裂开成为一个火山口?
  这里有着一种潜在的危险。凯拉邦大人和同伴们本能地彼此拉开了距离以减少共同遭到灭顶之灾的可能性。但是不能停下,必须赶快走,重要的是尽快穿过这个危险的地区。道路被照亮了,似乎还是好走的。它在小丘之间绕来绕去,穿过这片着火的草原。
  “向前走!向前走!”阿赫梅吼道。
  大家一声不吭,但是都服从他。现在看不见马车了,只能朝它消失的方向冲去,天边好像仍然笼罩在夜的黑暗之中……那里就是这个要越过去的小丘地区的边缘。
  突然就在路上响起了一声更强烈的爆炸。一股火舌从一个巨大的、刚刚在地面上鼓了一阵的小丘里喷了出来。
  凯拉邦被火舌喷倒在地上,大家看到他在火焰中挣扎,他如果站不起来的话就要完了。
  阿赫梅一下子扑过去救自己的叔叔,在燃烧的气体烧伤他之前把他拉了出来,他已经被放出的氢气窒息得晕过去了。
  “叔叔!叔叔!”阿赫梅喊着。
  范-密泰恩、布吕诺、尼西布在把他抬到路边之后,都想试着向他的肺里送一些空气。
  终于听到了有力的和令人放心的哼哼声,凯拉邦结实的胸膛开始加速起伏排出肺里有毒的气体。接着他长长地吸了口气,恢复了知觉和生命力,他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现在还敢对我说,阿赫梅,去绕亚速海也并不更好吗?”
  “您是对的,叔叔!”
  “永远如此,侄儿,永远如此!”
  凯拉邦大人刚刚说完这句话,被强光照亮的大草原又变得一片漆黑,所有的小丘都突然同时熄灭了,简直像一个置景工的手刚刚关上了舞台的电闸。一切都变黑了,尤其是因为他们眼睛的视网膜上还保留着刚刚熄灭的强光的印象,所以就觉得更黑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小匠为什么会着火,既然没有任何火星靠近它们的喷气口?
  原因可能是这样的:在一种接触空气就会自燃的气体的影响下,产生了与1840年的塔曼郊区大火相同的现象。这种气体就是含磷的氢气,来自这些泥灰岩层里的水生动物的尸体。它着火后就引燃了含碳的氢气,其实就是煤气。因此,也许是受了某些气候条件的影响,这种自发的燃烧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而且没有任何预测的方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刻赤半岛和塔曼半岛的道路存在着严重的危险而且很难躲避,因为他们已经身受其害。
  所以凯拉邦大人说随便哪一条路都比急躁的阿赫梅让他们走的路要好,他的说法是不错的。
  不过归概结底,大家都幸免于难——叔叔和侄儿当然烧焦了一些头发,而他们的同伴则丝毫无损。
  离这里三俄里的地方,车夫和他的马都停在那里。火焰刚刚熄灭,他就点亮了马车的灯笼,在这点微光的指引下,旅行者们虽然疲乏,但却平安地和他会合了。
  每个人重新坐到自己的位子上之后又出发了,后半夜过得很平静。但是范-密泰恩对这种景象却保留着生动的回忆,如果在他的一生中,机遇会把他带到新西兰的那些盆状的丘陵地区,看到喷发的气体在层层燃烧的话,也不会使他更赞叹不已了。
  第二天,9月6日,在离塔曼18公里的地方,马车在绕过基西尔塔什海湾之后穿越阿纳帕镇,傍晚将近八点钟时停在拉耶夫斯卡亚镇上,这是高加索地区的边界。
或许您还会喜欢:
永别了武器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永别了,武器》一书系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期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此书以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阐述了作者对战争及人生的看法和态度。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燕尾蝶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韦迪·卫斯特韦特之墓韦迪·卫斯特韦特是位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他从越南战场上生还后,深深地为佛教的精神所折服,因此在退役后移居日本。虽然不能舍弃带血的牛排和打猎的爱好,但他尽可能对佛教教义加以部分独特的解释,努力使两者并存。当韦迪正在享受他最喜爱的打猎时,死神来临了。当看到爱犬得林伽已经把受伤的野鸭追得无路可逃时,他扣动扳机准备打死野鸭。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的真名叫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1832~1898),是一位数学家,长期在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学任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发表了好几本数学著作。他因有严重的口吃,故而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颇有造诣,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是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前言:物欲世界的异化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青年人身上.以村上春树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学新锐,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都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村上春树是"都市文学"的中流砥柱.他的《寻羊冒险记》(1982)中的人物,一律无名无姓,个个慵懒、孤独、彷徨,缺乏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中,物化为喧嚣尘世的附属品,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