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环游黑海历险记 - 第一卷 第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环游黑海历险记--第八章
  第八章
  读者会乐于认识阿马西娅姑娘和她的未婚夫阿赫梅。
  阿马西娅姑娘是原籍土耳其的银行家塞利姆的独生女,她正和侍女纳吉布在一幢华美宅第的走廊里散步聊天,阶梯式的花园一直伸展到黑海边上。
  阶梯的最后一个平台的梯级浸在水里,从黑海吹来的海风经常拍打着海水但是这一天却风平浪静,向南半公里的地方,看得见雄伟壮丽的敖德萨。
  这座城市——无边的大草原当中的一块绿洲——形成了一幅由宫殿、教堂、旅馆、房屋组成的美景,它们建筑在陡峭的悬崖上,地基笔直地没入海水之中。从塞利姆的宅第甚至可以瞥见树木环绕的大广场,和黎世留公爵的塑像下面的宏伟阶梯。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是这个城市的创立者,而且一直管理着它,直到他投身于解放受到欧洲同盟侵犯的法国领土的斗争为止。
  北风和东风使城市的气候干燥,所以在灼热的季节里,这个新俄罗斯首都有钱的居民都不得不到“库托尔”去避暑,而有些人忙于做生意,本能到南方的克里米亚去成月地度假,但他们也想舒适一点,这就是为什么海岸上的别墅日益增多的原因。在这些别墅当中,人们会看到银行家塞利姆的别墅,它的方位毫不客气地把一切冒失宠都挡在门外。
  要是问敖德萨这个名称的来历,它的意思是“奥德修斯之城”,最初是给一个小镇起的名字。它在波将金时代和它的要塞一样都叫做哈基贝,由于移民们被新城市的好处所吸引,他们就要求女皇卡特琳娜二世赐给它一个名称。女皇询问了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们翻遍了特洛伊战争的历史,弄清了从前在这段海岸上可能存在过一个名叫奥德修斯的城市:由此在18世纪的末叶产生了敖德萨这个名称。
  敖德萨是一个商业城市,现在仍然如此,可以相信它会永远是这个样子。它的15万居民中不仅有俄罗斯人,而且也有土耳其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总之是由对做生意有兴趣的人组成的国际p的居民点。然而如果说生意,尤其是出口的生意没有商人是做不成的话,缺了银行家也是做不成的。因此新城从一开始就建立了银行,其中塞利姆的银行最初微不足道,现在却已跻身于广场上令人起敬的行列之中。
  要是知道塞利姆属于那类比人们所认为的数量要多的、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土耳其人;他只有过一个妻子,现在是鳏夫;他有一个独生女阿马西娅,是凯拉邦大人的侄子阿赫梅的未婚妻;最后他是脑袋一向藏在传统的头巾的褶子里的最固执的奥斯曼人的贸易伙伴和朋友的话,对他也就有了足够的了解。
  人所共知,阿赫梅和阿马西娅的婚礼将在敖德萨举行。银行家塞利姆的女儿决不成为后房的第一个妻子,与数目或多或少的对手们同处于一个自私而反复无常的土耳其人的内室。不!她要独自和阿赫梅返回君士坦丁堡她叔叔凯拉邦的家里,独自一个、不和人分享地生活在她所爱的这个丈夫身边,而他也从童年起就爱着她了。在穆罕默德的国家里,这种前景对于一位少女来说颇为奇特,但事情就是这样,而阿赫梅也决不是会使她家的习惯破例的男人。
  另外大家知道阿马西娅的一个姑母,就是她父亲的一个姐姐,去世时留给了她10万磅的巨大财富,条件是她要在满17岁之前结婚——这是从未找到过一个丈夫的老处女的花招,她以为她的侄女决不可能这么早就找到丈夫——大家也知道这个期限在六个星期之后就要到了。若是婚礼不能如期举行,那么占姑娘财产绝大部分的这笔遗产,就要落到旁系亲属的手里。
  还有即使用一个欧洲人的眼光来看,阿马西娘也是迷人的。哪怕她的“伊阿什马克”即洁白的细布面纱、金丝编织的头巾裹住了她的头部,哪怕她额头上的三排装饰的小金片被弄乱了,人们还是看得出她的一头美丽的黑发的发卷在摆动。阿马西娅决不用本国的方式来衬托自己的美貌。她不用“哈努姆”画眉毛,不用“科尔”涂睫毛,也不用“埃内”擦眼晕。脸上不涂白粉也不擦胭脂,嘴唇上也没有口红,一个打扮得很蹩脚的西方女人,也要比她更会涂脂抹粉。但是她的天生丽质,身材窈窕,优雅的步履在“菲勒介”即一件像长袍一样从脖子里到双脚的开司米大外套里仍然看得出来。

  这一天,在面向住宅花园的走廊里,阿马西娅穿着一件布尔萨的长衬衫,套一件宽大的“夏尔瓦尔”,外面是绣花的短上衣,一条有着长长的丝绸裙据的“恩塔丽”袖子上开有缝口,绣着只有在土耳其制作的名为“沃亚”的花边。一条开司米腰带束住了裙锯的两端,这样走起来比较方便。耳环和一只戒指就是她仅有的饰物。漂亮的丝绒盖住了她腿上的长袜,小巧的双脚隐没在一双饰有金片的鞋子里。
  她的侍女纳吉布是个活泼诙谐的少女,是她忠心的伴侣——几乎可以说是她的朋友。纳吉布这时候在她身边跑前跑后,说着笑着,用她坦率随和的好脾气使家里变得轻松愉快。
  纳吉布原先是吉普赛人,绝不是一个奴隶。即使在帝国的一些市场上还能看到买卖埃塞俄比亚人或者苏丹的黑人,奴隶制从原则上来说还是已经废除了。尽管由于土耳其的大家庭的需要而仆人的数量极多——在君士坦丁堡占穆斯林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仆人却决非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应该承认他们每人仅限于做自己专门的工作,所以没有多少事情可做。
  银行家塞利姆家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不过纳吉布从小就被这家人收养,因此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她专门照料阿马西娅,不用做任何家务。
  阿马西娅半躺在一张蒙着华丽的波斯织物的长沙发上,目光浏览着敖德萨那面的港湾。
  “亲爱的女主人,”纳吉布过来坐在姑娘脚下的一张坐垫上说道,“阿赫梅还没有到这儿来吗?那阿赫梅大人在做什么呢?”
  “他到城里去了,”阿马西娅回答说,“也许他会给我们带一封他叔叔凯拉邦的信来?”
  “一封信!一封信!”侍女喊道。“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封信,而是他的叔叔本人,说真的,叔叔让人等得太久了!”
  “耐心点,纳吉布!”
  “您随便怎么说都可以,亲爱的女主人!要是您处在我的位置上您就不会这么耐心了!”
  “你疯了!”阿马西娅答道。“总不能说是要举行你的婚礼而不是我的婚礼吧?”
  “那您以为从侍候一位姑娘变成侍候一位夫人,这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吗?”
  “我没法更喜欢你了,纳吉布!”
  “我也一样,亲爱的女主人!不过说实话,当您成为阿赫梅大人的妻子的时候,我会看到您是多么幸福,多么幸福,愿他把您的幸福洒一点在我的身上!”
  “亲爱的阿赫梅!”姑娘喃喃自语,她在想起她的未婚夫的时候,美丽的眼睛有一会儿变得模糊了。
  “好了!您现在一定要闭上眼睛才能看见他了,亲爱的女主人!”纳吉布调皮地说,“他要是在这儿,您只要把眼睛睁开就行。”
  “我再说一遍,纳吉布,他是到银行里去看信件去了,所以他会给我们带一封他叔叔的信来。”
  “不错!……一封凯拉邦大人的信,凯拉邦大人按照他的习惯,在信里又会说他因为做生意要留在君士坦丁堡,还不能离开他的商行,烟草正在涨价——如果不是跌价的话,他过八天一定会到的——如果不是过15天的话!……而时间已很紧了,我们只有六个星期,您就必须结婚,否则您的财产……”
  “我不是因为财产才被阿赫梅爱上的!……”
  “是的……不过不要因为耽误而受到损失!……哎!这个凯拉邦大人……他若是我的叔叔的话!……”
  “他若是你的叔叔,你会怎么做呢?”
  “我什么也不做,亲爱的女主人,因为看来什么也做不了!……不过他要是在这儿,甚至就是今天到达的话……最晚明天我们就到法官那里去登记婚约,后天伊玛目一念完祷告,我们就结婚了,而且是多么美满的婚姻,别墅里要举行15天庆祝活动,凯拉邦大人如果乐于回到那边去,不用等活动结束就可以走了!”
  事情肯定会这样进行,只要凯拉邦叔叔不要再延迟离开君士坦丁堡。到履行公证人职务的毛拉①那里去登记婚约——婚约原则上规定未婚夫要给妻子家具、衣服和厨房用具——接着是宗教仪式,没有什么会妨碍一切手续在纳吉布所说的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但又是必须要使凯拉邦大人像不耐烦的吉普赛人以她的女主人的名义所要求的那样,能从他的商业事务中怞出几天,因为他作为未婚夫的监护人他的出席对于婚姻的有效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①毛拉,某些穆斯林地区对伊斯兰教学者的称呼。
  这时侍女喊道:
  “哎!您看!……看看这只刚刚在花园脚下抛锚的小船!”
  “真的!”阿马西娅答道。
  于是两个少女向着通到海里的阶梯走去,以便看清楚在这个地方优雅地抛锚的小船。
  这是一条单桅三角帆船,它的帆现在吊在收帆索上,海上只有微风,使它得以穿越了敖德萨港湾。它把错抛在离岸不到一链的距离上,在刚刚消失在宅第脚下的波浪上摇晃。土耳其的旗帜——一块带有一轮银色新月的红布——在它的斜桁顶上飘动着。
  “你能读出它的名字吗?”
  “能,”少女答道。“瞧!它的船尾朝着我们。它的名字是‘吉达尔号’。”
  确实是“吉达尔号”,亚乌德船长刚刚在港湾的这个地方将它抛锚。不过看来它不会停留很久,因为它的帆根本没有收起来,一个水手就会看出它始终处于开航的状态。
  “真的,”纳吉布说,“要是坐在这条漂亮的船上到蔚蓝的大海上去散散心,有一点微风吹起它白色的大帆,那真是太美了!”
  吉普赛少女的想象力变幻不定,她瞥见长沙发旁边的一张刷着中国漆的小桌上放着一个小盒子,就跑过去打开,从里面拿出来一些首饰。
  “这些漂亮的东西是阿赫梅大人让人带来给你的!”她喊道。“我觉得有一个多小时我们没有仔细看看它们了!”
  “你是这么想的?”阿马西娅低声说道,拿起了一根项链和一副手镯,它们在她的手指之间闪闪发光。
  “阿赫梅大人希望用这些首饰使您变得更美,可是他不会成功的!”
  “你说什么,纳吉布?”阿马西娅回答说。“用这些漂亮的首饰来打扮,哪个女人不会变得更美?看这些维萨普尔的钻石!这是些火红色的宝石,它们好像在看着我,就像我未婚夫的漂亮的眼睛!”
  “哎!亲爱的女主人,当您的眼睛看着他的时候,您不是给了他一件与他相称的礼物吗?”
  “傻丫头!”阿马西娅说。“这是霍尔木兹的蓝宝石,这些是奥菲拉的珍珠,这些是马斯顿的绿松石!……”
  “用您的绿松石来回报他的绿松石!”纳吉布快活地笑着说,“他可没吃亏,阿赫梅大人!”
  “纳吉布,幸地他没在这里听你说话!”
  “好吧!要是他在这儿,亲爱的女主人,那就由他本人来对您说这些实话了,而从他的嘴里说出来,价值就和从我的嘴里说出来大不一样了!”
  然后纳吉布把放在小盒子旁边的一双拖鞋拿起来,又说道:
  “这双拖鞋真漂亮,装饰着花边,亮晶晶的,还绣了一些天鹅的羽冠,是为我知道的一双小脚做的!……瞧,让我来替您试试看!”
  “你自己试吧,纳吉布。”
  “我?”
  “这又不是第一回了,为了使我高兴……”
  “当然!当然!”纳吉布答道。“不错!我已经试过您漂亮的梳妆用具……接着到别墅的平台上去……人家差点把我当成了您,亲爱的女主人!这么说我也很美!……可是不!不应该这样,尤其是在今天更不能这样。好了,试试这双漂亮的拖鞋吧!”
  “你要我试?”
  阿马西娅得意地顺从着纳吉布的任性,纳吉布替她穿上值得炫耀的拖鞋,前面还镶着一些小宝石。
  “哦!穿着这双鞋谁还敢走路呀!”吉普赛少女喊道。“现在谁要嫉妒了?是您的头,亲爱的女主人,它要嫉妒您的脚了!”
  “你让我觉得好笑,纳吉布,”阿马西姬娅道,“不过……”
  “还有这双手臂,您让它们全都露着的漂亮手臂!它们为您做了些什么,阿赫梅大人没有忘记它们!我看到那边有与它们十分相称的手镯!可怜的小手臂,她是怎么对待你们的!……幸亏有我在这儿!”
  纳吉布笑着给姑娘戴上了两只极美的手镯,它们在白皙温热的皮肤上比在首饰盒里天鹅绒上更加光亮。
  阿马西娅任纳吉布摆弄着。这些首饰全都在向她说着阿赫梅,而在纳吉布喋喋不休的唠叨中,她的眼睛看着一件件首饰,也在默默地回答着她。

  “亲爱的阿马西娅!”
  姑娘一听到这句话就急忙站了起来。
  一位22岁的青年来到她的身边,与他的16岁的未婚妻十分相称。身材高挑,风度翩翩,既神气又优雅;极其温柔的黑眼睛闪着热情的光茫,褐色的发卷在土耳其帽的丝穗下颤动着。阿尔巴尼亚式的胡子纤细柔软,雪白的牙齿——总之是一副很有贵族气派的模样,如果这个形容词能在这个国家里流行的话,因为在这个国家里是没有任何世袭的贵族的。
  阿赫梅有意穿着土耳其式的服装,因为他的叔叔认为像一个小职员那样穿欧式服装是丢脸的事情,否则他怎么能成为这位叔叔的侄子呢?他的上衣绣着金边,他的“夏尔瓦尔”裁剪得无可挑剔,没有任何俗气的装饰;他的腰带缠出一道优雅的褶子,土耳其帽上围着一圈用布尔萨棉布做的“萨里克”,脚上是摩洛哥皮的靴子,这是一套对他十分合适的服装。
  阿赫梅走到姑娘身边,握住她的手,轻轻地让她坐下,这时纳吉布大声问道:
  “那么,阿赫梅大人,今天早晨我们有一封君士坦丁堡来的信吗?”
  “没有,”阿赫梅答道,“连我叔叔凯拉邦谈生意的信都没有一封!”
  “哦!卑鄙的人!”吉普赛少女喊道。
  “我甚至觉得没法解释,”阿赫梅又说,“邮班没有带来他商行的任何信件,今天通常是他和敖德萨的银行家结算的日子,从来没有耽误过,可是你的父亲根本没有收到他关于结算的信!”
  “确实如此,亲爱的阿赫梅,你的叔叔凯拉邦在生意方面是个非常遵守时间的批发商,所以不来信就使人惊讶了!也许有一封电报?……”
  “他?发一封电报?可是亲爱的阿马西娅,你很清楚他从不坐火车旅行,同样也不会发电报!即使是为了商业方面的联系,他也不会利用这些现代的发明。我相信他宁可收到一封带来坏消息的信,也不愿意收到一封带来好消息的电报!唉!凯拉邦叔叔啊!……”
  “然而你是给他写过信的吧,亲爱的阿赫梅?”姑娘问道,把目光温柔地投向她的未婚夫。
  “为了催他到敖德萨来,为了请求他确定一个更近的日子来举行我们的婚礼,我给他写过10封信了!我一再对他说他是一个野蛮的叔叔……”
  “说得好!”纳吉布喊道。
  “一个冷酷无情的叔叔,但同时又是最好的人!……”
  “哼!”纳吉布摇着头。
  “一个没有心肝的叔叔,同时又是他侄子的父亲!……但是他回答我说,除了他在六个星期之前到达之外,不能再向他提任何要求了!”
  “因此我们必须等待他的善意,阿赫梅!”
  “等待,阿马西娅,等待!……”阿赫梅答道。“他抢走了我们多少幸福的日子!”
  “人们都要把强盗抓起来,不错!可是强盗也从来没有做过比这更坏的事情!”纳吉布跺着脚喊道。
  “有什么办法呢?”阿赫梅又说。“我还要再等等我的凯拉邦叔叔。如果明天他再不回答我的信,我就到君士坦丁堡去,还要……”
  “不,我亲爱的阿赫梅,”阿马西娅说着拉住了青年的手,似乎是想把他留住,“婚礼提前几天举行我固然高兴,但是你不在这里会使我更加痛苦!不!留下吧!谁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情况会改变你叔叔的想法?”
  “改变凯拉邦叔叔的想法!”阿赫梅答道,“这就等于改变天体的行程,让月亮代替太阳在早晨升起,改变天空的规律!”
  “哎!如果我是他的侄女就好了!”纳吉布说。
  “如果你是他的侄女,你会怎么做呢?”阿赫梅问。
  “我!……我会跑去抓住他的长袍,”吉普赛少女回答说,“然后……”
  “你就把他的长袍撕破,纳吉布,别的就做不了什么了!”
  “那好,我还要使劲拔他的胡子……”
  “让他的胡子留在你的手里!”
  “可是,”阿马西娅说,“凯拉邦大人毕竟是最好的人哪!”
  “当然,当然,”阿赫梅答道,“不过他这么固执,要是他和一头骡子去比赛固执的话,我打赌骡子是不会赢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0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