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黄色房间的秘密 - 第一部分 第二十七章 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绽放了他的所有光彩(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十七章 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绽放了他的所有光彩(8)“但是,我无法解释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太阳穴上受到的重击。当我了解到在她的房间里发现了羊骨时,就感觉更加困惑了。她没有办法事先掩藏太阳穴受到了袭击的事实,但是那个伤口显然是在第一个时刻里造成的,因为这需要凶手的出现才能做到!我想的是,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肯定是通过把头发散开的方式,把太阳穴上的伤口掩盖住了。“关于黄色房间的墙壁上留下的血手印,显然也是在第一个时刻中造成的——因为当时凶手确实出现在黄色房间中。所有表明凶手曾经出现过的痕迹都是在第一个时刻中留下来的,羊骨、黑色的靴子印、贝斯克样式的帽子、手绢,以及墙壁上、门上和地上的那些血迹。如果那些痕迹还留在那里,只能说明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还没有时间将它们清理干净——因为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并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这让我意识到,这两个时刻发生的时间相隔不远。在第一个时刻发生之后,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离开了自己的房间,回到实验室陪伴她的父亲,之后,她还没有机会再次回到她的房间,把一切都整理好。他的父亲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和她一起工作着。因此,在第一个时刻发生之后,直到午夜,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都没有再次进入她的房间。雅克大叔在十点的时候去过一次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房间。但是他只是进去关好了百叶窗,点亮了那盏微弱的夜灯。因为当时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思维非常混乱,所以她忘记了雅克大叔每晚都会去她的房间一趟,尽管她曾经请他不用这么麻烦。所有这些,在《马丁》杂志刊登的那篇文章中都提到过了。雅克大叔那晚确实去了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房间,但是,借着房间里昏暗的灯光,他什么都没有发现。“当雅克大叔不在的时候,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肯定经历了一些恐怖的时刻,但是,我认为她并不知道房间中留下了如此多的证据。在她被袭击后,她只有足够的时间来清理她的脖子上留下的凶手的指纹,然后就匆忙地赶回了实验室,与她的父亲一起工作。如果她知道房间里还留下了羊骨、帽子,还有手绢,她一定会在午夜返回房间的时候把它们都收拾好的。她并没有看到这些东西,只是借着房间里微弱的灯光换好了睡衣。之后,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就上床休息了,她已经被焦虑和恐惧耗尽了体力。正是因为这种恐惧,她在她父亲的实验室里待到了尽可能晚的时间。“这样,我的推理来到了这场悲剧的第二个时刻,也就是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一个人单独在黄色房间中的时刻。现在,我可以解释一下在第二个时刻中的枪响声。斯坦森先生和雅克大叔听到了‘救命!——谋杀!’应该如何解释这些呢?关于这些叫声,解释起来并不费力,因为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当时一个人在房间中,所以只可能是噩梦了。关于斯坦森先生听到的那些挣扎的声音,可以解释为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在梦中重新经历了一次当天下午的恐怖遭遇。在梦中,她看到凶手向她冲来,因此她喊道‘救命啊!谋杀!’她的双手疯狂地在手边的小桌子上寻找着她事先放置在那里的那把手枪,但是她的双手挥舞着,打翻了那张桌子,那把手枪也掉到了地上,触动了扳机,向屋顶上开了一枪。我从屋顶上留下的子弹推理,这肯定是出于一场意外。子弹在屋顶的位置就向我表明了这是一场意外,而且与我的噩梦理论非常符合。于是,我不再怀疑凶手的袭击肯定发生在那天晚上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回到房间里休息之前。被恐怖的枪声从噩梦中惊醒之后,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不自主地喊了救命,然后就昏了过去。“我的这些理论,根据当天午夜关于枪击声的证据,需要有两声枪响来支撑。一声枪响是在凶手真正袭击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时候击中了凶手,另一声则是在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噩梦中响起的。看门人伯尼尔夫妇在治安警官面前证实,他们只听到了一声枪响。斯坦森先生则证实说,他们在一个刺耳的声音之前,还听到了一个很钝的声音。我认为,那个很钝的声音应该就是大理石面的小桌子翻倒在地上时发出的声音,而那个刺耳的声音,则是真正的枪响声。到那时为止,我确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在第二个时刻之前,当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真正受到袭击时,她出于自卫开了一枪,这一枪伤到了凶手的手,并且在墙壁上流下了沾满血的手印。而伯尼尔夫妇听到的那声枪响,则是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在噩梦中造成的一场意外,这声枪响将子弹射入了屋顶之中。“现在,我再来解释一下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太阳穴上的那个伤口。那个伤口显然并不是由羊骨造成的,因为那个伤口并不是非常严重。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并没有试图掩盖它。那个严重的伤口肯定是在第二个时刻中造成的。为了解释这个,我亲自去检查了黄色房间,并且在那里找到了我的答案。”胡乐塔贝耶从口袋中取出了一张折迭着的白纸,然后从里面抽出了一件肉眼几乎看不见的东西,拿在了他的拇指和食指之间。“这个,法官先生,”他说,“是一根头发——一根沾着鲜血的金色头发——一根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头发。这根头发就粘在被打翻的小桌子的一个角上。小桌子的这个角上同样沾有血迹——非常少量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但是从这里可以得知,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在她的床上突然起来的时候,重重地跌倒了,她的头就撞在小桌子大理石面的一个角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