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黄色房间的秘密 - 第一部分 第七章 胡乐塔贝耶搜查了床下(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七章 胡乐塔贝耶搜查了床下(3)“没有,没有地下室。但是这并没有停止我们的搜索,也没有阻止治安警官和他的助手一条木板一条木板地检查地板,好像下面会有一个地下室似的。”我们的记者再次出现了。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鼻孔抖动着。他仍然用手和膝盖趴在地上。这时他非常像是一条嗅到一个不寻常的比赛的著名的运动犬。而且,确实,他正在搜寻一个人脚印的气味——他曾经保证要将这个人找到,汇报给他的主人,《时代》杂志的经理。我们不能忘记,胡乐塔贝耶终究是一位记者。这样,靠着手和膝盖,他爬到了房间的四个角落,可以这么说,在搜寻任何东西——任何我们能看到的东西,为数不多的东西;还有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数目肯定是无限的。化妆桌是一个简单的四条腿的桌子,它不可能成为一个临时的藏身之处。屋里没有衣柜或是橱柜。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的衣柜仍然在庄园的主楼中。胡乐塔贝耶真的用他的鼻子沿着坚固的砖块墙壁嗅了一遍。当他检查完墙壁之后,他用灵敏的手指检查着墙上覆盖着的黄纸的每一部分,之后他踩着放在梳妆台上的一把椅子够到了天花板,然后他一寸一寸地仔细地检查了天花板。当他完成了对天花板的检查,并且仔细地检查了第二颗子弹造成的小洞之后,他来到了窗边,再一次地检查了窗户的铁栅栏和百叶窗,所有的这些都是完整而且坚固的。最后,他发出了满意的声音,并且说道:“现在我检查完了!”“那么,你确信这位年轻的小姐受到袭击时,她是被锁在这个屋子里的吗?”雅克大叔悲痛地说。“是的。”我们年轻的记者擦了擦前额的汗水,说道:“黄色房间当时像钢铁一样牢固地锁着。”“这就是这个谜案如此令人惊讶的原因了。”我说,“埃德加?爱伦?坡在他的《莫尔格街凶杀案》中的故事一点都比不上这个。那个犯罪案件的地点虽然牢牢关着,从而阻止了一个人的逃脱,但是有一扇窗户可以让真正的凶手,一只猴子逃走!但是这里,没有任何的出口。门是锁着的,透过窗户坚固的百叶窗,甚至一只苍蝇都无法飞进飞出。”“确实,确实。”胡乐塔贝耶继续擦着他的前额赞同道,他前额上的汗水似乎不是因为身体上的疲劳,而更多的是因为他头脑的转动。“确实,这是一件完美的、非常令人好奇的谜案。”“鬼怪猫,”雅克大叔嘟囔道,“如果是鬼怪猫犯下这样的罪行,它不可能逃走。听!你们听到了吗?安静!”雅克大叔示意我们保持安静,然后用手臂指着靠近森林的那面墙,听着什么我们听不到的声音。“它在回答了,”他最后说道,“我必须杀了它。它太罪恶了,但是它是鬼怪猫,它每天晚上都到圣詹尼威的坟墓捕食,没有人敢碰它,都害怕安吉诺妈妈会对他们施下恶毒的诅咒。”“这种猫有多大?”“差不多有一只小猎犬那么大,简直是一个野兽,我告诉你。啊!我问过自己很多遍是不是它将爪子放在我们可怜的马蒂尔德小姐的喉咙上。但是鬼怪猫不会穿带有鞋钉的靴子,也不会开手枪,也没有像那样的一只手掌!”雅克大叔叫道,再一次指向墙壁上的红色印记。“确实。”我说,“在我们看到这个黄色房间之前,我也问过自己是否是圣母安吉诺的猫在作怪——”“你也这么想过!”胡乐塔贝耶叫道。“你没有吗?”我问道。“从来没有过。读了《马丁》杂志的文章后,我就知道一只猫和这个案件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现在我确定一个恐怖的悲剧曾经在这里发生过。你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在这里发现的贝斯克式帽子,或是手绢的事情,雅克大叔?”“当然,治安警官把它们拿走了。”这位老人犹豫地回答道。“我从没看到过在这里发现的帽子或是手绢,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它们的材质。”我们的记者严肃地对他说。“哦,那你真是非常聪明。”雅克大叔咳嗽着,非常窘迫地回答道。“手绢是很大的一个,蓝色带着红色的条纹,帽子是一个旧的贝斯克式帽子,就像你现在戴的这顶一样。”“你真是一个巫师!”雅克大叔说,试图要笑,但是没有成功,“你是怎么知道那个手绢是蓝色带着红色条纹的呢?”“因为,如果手绢不是蓝色带着红色条纹的,它就不可能在这里被发现了。”之后,我的朋友不再注意雅克大叔,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和一把剪子,在足印上方弯下腰去。他把那张纸放在一个足迹之上,然后开始剪出足印的形状。很快他就剪好了一个完美的足印形状,之后他把剪好的足印递给我,请我保管好。然后他回到窗户旁边,指着还在湖边踱步的弗里德里克?拉森先生问雅克大叔,那位侦探是否已经在黄色房间里像他这样调查过。“没有。”罗伯特?达扎克先生回答道,自从胡乐塔贝耶递给他那张烧了一半的纸之后,他都没有再说一句话,“他假装自己不需要检查黄色房间。他说凶手是用很平常的方式从黄色房间逃脱的,而且今晚,他就会解释凶手是如何做到的。”在听到达扎克先生说的话之后,胡乐塔贝耶的脸色变得惨白。“弗里德里克先生已经发现了真相,而我还仅仅在猜测阶段?”他小声嘟囔着。“他真是非常聪明——非常聪明——我真崇拜他。但是我们今天要做的比一个警察要做的工作还要多,我们要做一些非常不同于警察被教导的经验的事情。我们必须正确地坚持我们的理由。”之后,我们的记者冲向阁楼外面,为听到伟大而且著名的弗里德里克先生可能已经找到了黄色房间谜案的答案而受到触动。我在阁楼前面的空地上找到了他。“平静点,亲爱的朋友,”我说,“你还不满意吗?”“是的,”他深深叹了一口气,向我承认道,“我已经非常满意了。我已经发现了很多事情。”“想法还是物质?”“有一些想法,也有物质。例如说这个——”他快速地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一张纸,里面放着一根颜色很淡的女人的头发。
或许您还会喜欢:
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序那些想获得精神分析知识的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适用的教科书可用以开始他们的研究。这些人从前可在三类课本中进行选择,但由初学者看来,每一类都各有它的缺点。他们可通过弗洛伊德、布里尔、费伦齐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论文,寻找他们的前进道路,这些论文不是依照任何连贯性的计划来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写给那些对这门学问已有所知的人阅读的。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
青鸟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郑克鲁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时象征派戏剧家。出生于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毕业后随即到巴黎小住,结识了一些崇尚象征派诗歌的朋友,从此决定了他的文学生涯和创作倾向。他的第一部作品《温室》(1889)是象征派诗歌集。同年发表的剧本《玛莱娜公主》得到了法国评论界的重视,这个剧本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