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黄色房间的秘密 - 第一部分 第三章 黑暗中人影穿过(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三章 黑暗中人影穿过(4)“是啊。”马奎特先生说,“但是你没有猜对的是,前厅的唯一一扇窗户虽然没有铁栅栏,但是有坚固的铁百叶窗。我们发现了凶手从那扇窗户逃离阁楼的证据,但是这些百叶窗仍然保持着紧紧闩住的状态!屋内的墙壁,百叶窗上和地板上留下了一些血迹和足印,我测量了那些足印,证明了凶手确实是从那扇窗户逃出去的。但是,窗户里面的铁百叶窗还紧紧关着,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像一个影子一样穿过了窗户。但是最令人疑惑的是没有任何理论能够解释凶手是如何逃出黄色房间的,或者说他是如何穿过实验室到达前厅的!胡乐塔贝耶先生,一切确实都正如你所说,一个绝妙的案件,可能很长时间都会是一个谜了,我希望。”“你希望,先生?”马奎特先生更正了自己的话。“我不是希望如此,我认为会如此。”“那扇窗户难道不可能是凶手逃脱后又关上并且闩紧的吗?”胡乐塔贝耶问道。“我也曾经这么想过,但是这样的话肯定就有一个共犯了,或者几个共犯,但是我看不像。”沉默了一阵之后,他又补充道:“如果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今天能够接受询问就好了!”胡乐塔贝耶顺着他的思路,问道:“那么黄色房间上方的阁楼呢?那里肯定有什么出口吧?”“是的,那里有一扇窗户,或者说是天窗,因为也是朝向市区里,斯坦森先生也在上面装了铁栅栏,正如其他的窗户一样。这些栅栏,以及其他窗户上的栅栏,都是完好无损的,而百叶窗也没有松动的痕迹。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什么事实证据能说明凶手曾经经过黄色房间上方的阁楼。”“这么说,您很确定凶手是通过前厅的窗户逃脱的了——虽然不知道如何逃脱的,先生?”“所有的事实都指向这个结论。”“我也这么认为。”胡乐塔贝耶认真地承认道。又过了一段短暂的沉默,他继续说道:“如果在黄色房间上方的阁楼里没有发现任何凶手的痕迹,例如黄色房间墙壁上的那些脏足迹,那么您肯定认为凶手并没有偷雅克大叔的枪了。”“黄色房间上方的阁楼里除了雅克大叔自己的足迹,并没有别人的。”马奎特警探说道,他的头明显地晃动了一下。然后,好像下了什么决心似的,他补充道:“雅克大叔当时正在斯坦森先生的实验室,幸好他在那里。”“那么他的手枪在这一悲剧案件中起着什么作用呢?看起来非常明显,这把手枪对凶手造成的伤害要比对马蒂尔德小姐造成的伤害严重得多。”马奎特先生并没有回答这个显然令他有些尴尬的问题。“斯坦森先生告诉我们,”他说道,“黄色房间中找到了两颗子弹,一颗嵌在墙壁上带有鲜血的红手印上——一个男人的大手——而另一颗嵌在屋顶上。”“哦!在屋顶上!”胡乐塔贝耶小声说道,“在屋顶上!真是有趣!——在屋顶上!”他在沉默中吸了一会儿烟斗,全身笼罩在烟雾中。当我们到达萨维尼奥尔河畔时,我不得不拍了拍他的肩膀,才把他从沉思中叫醒,然后一起来到了站台上面。这时,马奎特警探和他的警官助手向我们鞠了一躬,快速地坐进一辆正在等待他们的出租车中走了,看来他们真是不想再和我们相处了。“从这里走到格兰德庄园要多长时间呢?”胡乐塔贝耶向一名铁路员工问道。“一个半小时,或是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很好走。”铁路员工回答道。胡乐塔贝耶看了看天色,毫无疑问,他非常满意,然后拉着我的手臂说道:“来吧!我需要走一走。”“你觉得事情有眉目了吗?”我问道。“一点都没有!”他说,“反而更加神秘了!确实,我有一个想法——”“什么想法?”我问道。“现在我还不能告诉你我的想法是什么——这是一个至少关系着两个人生死的想法。”“你认为有共犯?”“我不这么认为——”我们陷入了安静。然后他又继续说道:“我们能碰上那位警探和他的助手,真是好运啊,是吧?关于手枪,我对你说过什么来着?”他的头低了下去,手放在口袋里,而且还吹起了口哨。一会儿之后我听到他小声说:“可怜的人!”“你是在为马蒂尔德?斯坦森小姐感到可惜吗?”“是啊,她是一个好女人,值得同情!一个非常有性格的女人,非常有性格,——我想——我想。”“这么说你认识她?”“不认识。我从没见过她。”“那么你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很有性格的女人呢?”“因为她非常勇敢地面对了凶手,因为她勇敢地保护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因为那颗在屋顶的子弹。”我看着胡乐塔贝耶,心理暗自疑惑他是否正在嘲笑我,或者是突然语无伦次了。但是我看到他的脸上没有一丝笑意,而且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十分明亮,让我确信他此时非常理智。这是他一贯的讲话方式,总是让我对他的意思感到迷惑,然后,他用几句清晰快速的句子,把他的想法清楚地展现在我面前,这时,我才明白他刚才所说的那句话,虽然之前感觉不知所云,但是现在却完全符合逻辑,我都不明白我怎么没有能很快就理解他的意思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无妄之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薄暮时分,他来到渡口。他大可早就来到这里。事实上是,他尽可能拖延。先是跟他的一些朋友在“红码头”午宴;轻率、散漫的对谈,有关彼此都认识的一些朋友的闲话——这一切只意味着他内心里对他不得不去做的事退缩不前。他的朋友邀他留下来喝午茶,而他接受了。然而最后他知道他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的时刻终于还是来到了。他雇来的车子在等着。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