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黄金假面人 - 罪恶的子弹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天,一辆被遗弃在日比谷公园前宽阔车道上的轿车被人发现了。查了车号,才弄清它就是昨晚小五郎雇的那辆车。
  仅此而巳。至于黄金假面人和不二子小姐的行踪以及藏身地点,一直没有新的线索。
  从那天起,怪贼喊捉贼开始了对小五郎的谋害行动。他们企图彻底除掉小五郎这个绊脚石,甚至不择手段。
  敌人依然不肯暴露身份。他们埋伏在小五郎所到的每一处地方。
  一次,一辆拉货车的马突然受惊了。差一点撞死了正在路边行走的小五郎。
  一次,在一个建筑工地,一块沉重的钢材从天而降,险些将小五郎砸得脑浆迸流。
  见小五郎小心提防而闭门不出,怪贼罪恶的手又伸进他住的公寓里。一天,小五郎让侍者从餐厅要了杯咖啡送到卧室,啜了一口就觉得味道不对,后来果然查出咖啡里放了毒药。送咖啡的侍者从未见过面。那家伙其实不是该公寓的雇工,而是当天扮装成侍者模样混入公寓的歹徒。
  那以后,公寓里多了几位便警察。由于戒备森严,投毒事件再也没发生过。可小五郎还是发现,面朝大街那扇窗户下面,夜里不时有几个可疑的人影在晃动。
  怪贼下狠心要置小五郎于死地。他们的阴谋无非是首先除掉小五郎这块绊脚石,然后明火执杖地犯罪做案。

  小五郎这个家喻户晓的铁腕人物,这几天不知为何缘故,似乎对敌人的暗箭显得极度恐惧。他不仅整日闭门不出,白天黑夜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除了三餐饭,走廊上连他的影子都不见不到。
  他甚至小心谨慎到对寄给他的任何邮件也要怀疑。回信用的信封及邮票也用海绵加封,决不用舌头去舔。邮包都要先让侍者启开,经仔细检查后他才收。
  小五郎终日闭门读书。他的房间正好是二楼面朝大街的一侧。夜晚,从街上可以透过紧闭的玻璃窗和黄色窗帘看见他读书的身影。
  书桌就放在窗边。每天晚上,那个窗口都映着他的影子。甚至还可以看见他坐在转椅上不时改变着坐姿。
  小五郎读书的时间十分准时,每晚都是从八点到十点。一到十点,他就关灯回卧室就寝。
  怪贼一直按兵不动。现在已经不可能再闯入那幢公寓。想静等小五郎出门自投罗网,可又不甘心无止境地等待下去。他们眼睁睁干瞪着每天夜里映在玻璃窗上的人影,而无可奈何。公寓大门口除了门卫,还有便衣警察暗中埋伏。正面又是行人熙攘的大街和电气火车铁道。不可能爬上二楼会不被人看见。再说即使爬了上去,小五郎那家伙也不是酒囊饭袋!他肯定有所预防。弄不好,就连玻璃上的人影也说不定是他为了引人上钩而设下的圈套。

  然而,黄金假面怪贼也并非等闲之辈。著名侦探小五郎越是小心提防,他越是胆大妄为,一次次阴谋策划出致人死命的毒招。
  事情发生在追杀小五郎行动开始后的第七天夜里。时间正好是小五郎于窗前伏案读书的十点差五分。怪贼从一个连小五郎也料想不到的方向对他进行了突然袭击。
  夜里九点五十五分,一辆普及型轿车从水道桥方向全速朝小五郎住的公寓飞驶而来。轿车乍看上去没有半点可疑之处,只是车牌上白颜色的阿拉伯数字因溅满了泥浆而显得模糊水清。交通亭里的巡警轻易地放过了这辆车,他们不会想到遮住车号的泥浆是有人故意糊上去的。
  这辆车虽然外观极其普通,但若有人真的窥见了车后座上的东西,定会惊吓得大喊大叫起来。
  车里塞着三四个大包袱,象是迁居用的东西。人隐藏在包袱后面,看不见他的容貌。
  此人坐在包袱后面,肩上扛着一支命中率很高的长筒来福枪。只见他手扣扳机,把枪筒架在打开着的车窗角上做着瞄射击的准备。此地既然不是非洲狩猎场,那么,这位坐在车上的人究竟想在这位于东京正中心的电气火车道上狙击什么呢?
  可怕的还在后面。包袱后面露出的是一张金灿灿的面具!原来,这个行踪诡秘的狙击手不是别人,正是怪贼黄金假面人!

  轿车一阵风似地冲到公寓面前。枪手在瞄准。枪口指向公寓二楼小五郎的房间,对准了映在玻璃窗上的小五郎侦探的身影。此人已经注意这条黑影好几天了。蓬乱的头发、体型、以及坐的姿式都足以证明它是小五郎的影子而绝不会是另外其他人。
  砰!一声沉闷的枪响震荡了夜晚的空气。没人会大惊小怪。谁都不会相信夜里在这种地方有人开枪打鸟。即使有人听见枪响也会置若罔闻的。说不定以为是公路上哪辆汽车的轮胎放了炮。
  虽说如此,可小五郎隔壁房间里的人却委实受了惊吓。因为在枪响的同时,小五郎房间的玻璃窗哗啦一声被击碎了。
  子弹不偏不绮,正好命中目标。只见窗帘上映着的人影晃了晃,一下伏倒在桌子上。
  好,干得漂亮!快逃!全速!轿车加上马力,飞快绕过前面冷冷清清的小街胡同转眼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真是神枪手!从时速四十英里飞驶的汽车上射击,一发中的,打倒了窗口的人影。
  看得见窗帘上映出的人影倒在书桌上的样子,一动不动。小五郎中弹受伤了?如果仅仅是受了伤,他定会大声呼救,身体也会挣扎。可那倒下了的影子既不动弹也不见出声。难道小五郎他已经断了气?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