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红龙 - 4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41
  布鲁克林博物馆在每周的星期二对公众闭馆,但对艺术课学生和研究人员是开放的。
  博物馆对高层次的学者来说是个绝好的学习场所。这里的职员们都很博学而且热情;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允许研究者们通过预订约会在星期二来观摩不对外展出的作品。
  弗朗西斯·多拉德在周二下午两点刚过的时候从艾尔特地铁站口出来,他把自己装扮得像个学者:拿着一本笔记本,一份泰特美术馆的手册,腋下夹着一本威廉·布莱克的传记。在他衬衫里藏着一把九毫米口径手枪,一件皮面的粗头短棍和一把剃须刀一样锋利的切片刀。这些武器紧贴着他的平平的腹部,中间用一个弹性绷带隔着。一块浸透了氯仿的布封在了一只塑料袋里,放在他的衣兜里。
  他的手上拎着一只新的吉他套。
  在公园东路的中心位置、地铁出口的附近有三部投币公用电话,其中一部被偷走了,其他两部还能用。
  多拉德往里面投硬币直到他听到莱芭说:“你好。”
  他可以听到除她声音以外的暗室的噪音。
  “你好,莱芭。”他说。
  “嘿,D。你觉得怎么样了?”
  两边过往的车辆让他几乎听不到莱芭的声音。“还好。”
  “听起来像是在街上的电话亭里。我以为你在家养病呢。”
  “我想待会儿再跟你聊。”
  “好吧。一会儿打电话给我,好吗?”
  “我想……见你。”
  “我想让你见我,可今晚不成,我得加班。你会打电话给我吗?”
  “我会的。如果不出……”
  “什么?”
  “我会给你打电话的。”
  “我真的希望你赶紧好,D。”
  “我知道,我会的。再见……莱芭。”
  好的。恐俱从他的胸骨传到腹部。他按捺住恐惧,过了马路。周二进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入口是右边的一个小门。多拉德在四个艺术系的学生后面进了门。学生们把背包和书包拿下来立在墙边,掏出他们的月票。门卫站在桌子后面检查票。
  轮到多拉德了。
  “你订了约会了吗?”
  多拉德点了点头。“油画研究部,哈帕小姐。”
  “请在这里签个到。”门卫递给他笔。
  多拉德用他自己的笔签了“保罗·克雷”。
  门卫拨通了楼上的分机。多拉德背对着桌子,端详着挂在入口处的罗伯特·布卢姆的一幅画,名叫《葡萄收获节》。门卫在电话中确认了约会。从多拉德眼睛的余光里看到了大厅里的另一名保安。对,就是持枪的那名。
  “大厅后侧挨着商店有一个长椅在主电梯旁,”门卫说,“请在那里等一下。哈帕小姐会到那里接你的。”他递给多拉德一块粉白相间的塑料胸牌。
  “我可以把我的吉他留在这里吗?”
  “我会帮你看着的。”
  不开灯的博物馆显得和昨天不一样。庞大的玻璃柜之间有阴影。多拉德坐在长椅上等了三分钟,哈帕小姐从电梯里出来了。“克雷先生?我是伯拉·哈帕。”
  她看起来比他从圣路易斯打电话来时显得年轻。一个很聪明的女人,非常漂亮。她穿衬衫和裙子像穿制服一样。
  “你打电话询问布莱克的水彩画。”她说。“我们上楼吧,我可以把画拿给你看。我们乘员工电梯,这边走。”

  她带着他经过灭着灯的博物馆礼品店,穿过一个陈列着古老武器的小房间。他向四周快速地看着,并且要保持他夹带的东西不被发现。在美洲展区的走廊拐角有一部小电梯。
  哈帕小姐按了电钮。她把胳膊搭在胸前,等候着。她纯净的蓝蓝的眼睛看着他的胸牌,粉色加白色,夹在他的外衣翻领上。“他给你的是第六层的证件。”她说,“不过没关系,今天五层没有保安。你在搞什么研究?”
  多拉德一直在点头和微笑。听到问题,他说:“一篇关于巴茨的论文。”
  “托马斯·巴茨?”
  他点点头。
  “我没有读过他的什么作品。你只在脚注里看到他是布莱克的赞助人。他有趣吗?”
  “我刚刚开始研究。我得去伦敦做深入调查。”
  “我记得国家美术馆里有布莱克为巴茨作的两幅水彩画。你看过了吗?”
  “还没有。”
  “赶在大部分人开始对他感兴趣之前写最好。”
  他点点头。电梯到了。
  五层。他有点刺痛的感觉,不过他的四肢有充盈的血在流动。很快就能见分晓了。如果事情不顺利,他也不会让他们抓到他的。
  她带着他走过美国名人肖像的走廊。这不是他昨天来时走的方向,但他知道自己现在的方位。会好的。
  可是在走廊里有件东西等着他。当他看到它时他站在那动不了了。
  伯拉·哈帕意识到他没有跟上,就转过身。
  他看起来全身僵直地立在墙上悬挂着的一幅小肖像前。她走回来,看看他到底在看什么。
  “那是吉尔特·斯图尔特给乔治·华盛顿画的肖像。”不,不是的。
  “你可以在美元的纸币上看到相似的头像。人们把这幅肖像叫兰斯唐毛葛画像,因为斯图尔特为兰斯唐毛葛侯爵作了这幅画,以感谢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给予的支持……没事吧,克雷先生?”
  多拉德脸色苍白。这比他见到过的所有的美元上的画像都糟糕。华盛顿半张半闭的眼睛,他的装得很蹩脚的假牙从像框中探出来。上帝啊,他看起来太像外婆了。多拉德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拿着橡皮刀的小孩。
  “克雷先生,你还好吗?”
  回答或是结束这次行动。闯过这关。上帝,亲爱的,这太美妙了。你是我看到的最脏……不。
  得说点什么。
  “我在接受放疗。”
  “你愿意坐下来待会儿吗?”他周围有了一点药物的气味。
  “不用了。你先走,我会跟上的。”
  你阻拦不了我的,外婆。上帝诅咒你,你要是还没死的话我就杀死你。你已经死了,死了。外婆已经死了。现在已经死了,永远地死了。我亲爱的上帝啊,这太美妙了。
  不过另一个可没有死,多拉德明白。
  他跟在哈帕小姐后面通过了“恐怖的灌木丛”。他们走进“油画研究与收藏部”的双开门。多拉德很快地向四周看了看。这是一个长长的、安静的房间。灯光很好,也摆满了在旋转式运动装置上存放的用布遮盖的油画。
  一排小工作间在墙的一侧。最里边的一个工作间的门半掩着,他听到有人在打字。
  他的眼里只有伯拉·哈帕。
  她把他带到一个柜台一样高的工作台前,给他拿了一张凳子。
  “在这里等一会儿,我来把画拿给你。”

  她在运动装置中消失了。
  多拉德解开了腹部上的一个扣。
  哈帕小姐拿来一个扁平的黑色匣子,不比一般的手提箱大。巨龙就在里面。她怎么能有力气搬动他呢?他从来没有想过他是平面的。他已经从宣传册上了解了画框的大小:17.375×13.5英寸——可是他从来不去关心这些描述。他预想巨龙会是个庞然大物,可是画很小,很小,而且在这么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他从来没有意识到巨龙从他的古老的果园边的房子里积聚了多么大的力量。
  哈帕小姐在说:“……不得不把它放在这个书状夹的盒子里,因为光线会使它退色的,这也是它很少被展出的原因。”
  她把盒子放在桌子上,拉开了拉链。这时门前有声音。“对不起,我得去为朱力开门。”她重新把拉链拉好,带着盒子走到门前。一个男子推着独轮台车等在门外。她把门拉开让他推车进来。
  “放这儿可以吗?”
  “是的,谢谢你,朱力。”
  男子出去了。
  哈帕小姐拿着盒子回来。
  “我很抱歉,克雷先生。朱力今天来清扫,并且把画框上的污点擦掉了。”她打开箱子并取出一个白色的硬纸夹。“你知道你是不能用手去摸原作的。我来拿着给你看——这是规定。同意吗?”
  多拉德点点头。他已经不能说话了。
  她打开硬纸夹,拿开罩在上面的塑料封皮和衬垫。
  画面终于露出来了。这就是《红色巨龙与披着阳光的女人》——一个人身龙形的异体从拜倒着正在祈祷的女人的上空跃立翻腾起来,女人被它的尾巴的一截缠绕着。
  它是很小,但非常有震撼力。简直是绝佳作品。即使最好的赝品也无法细致地照顾到那些精彩绝伦的细节和艳丽色彩。
  多拉德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画面,在瞬间看遍了画面上所有的内容——布莱克在画框边沿的手迹,两个棕色的点在纸的右侧边沿。画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它太强大了……这颜色太耀眼了。
  看那被龙尾缠绕的女人。看着她。
  他看到那女人的头发的颜色和莱芭·麦克兰的一模一样。他看到他离门有二十英尺远。他说话时抑制着嗓音。
  “我希望我没让你吃惊。”莱芭·麦克兰说。
  “看上去他用了白垩和水彩。”伯拉·哈帕说。她站在一个能看到他在干什么的角度。她的眼睛一刻也不离开原画。
  多拉德把手放进衬衫。
  某个地方的电话铃响了。打字声停了下来。一位女士从远端的工作间探出头来。
  “伯拉,你的电话。是你母亲。”
  哈帕小姐头都没回。她的眼睛时时刻刻盯着原画或多拉德。“你可以帮我记下留言吗?告诉她我一会儿给她打回去。”她说。女士回到她的办公室里不见了。一会儿打字声又开始了。
  多拉德再也受不了了。现在就行动。
  可是巨龙先行动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
  “什么?”哈帕小姐的眼睛瞪大了。
  “——看到一只这么大的老鼠,”多拉德说着一指,“正在壁上爬呢。”
  哈帕小姐转过身:“在哪?”
  短棍从他衬衣里露出来。用腕力而不是大臂的力,他敲了一下她的头盖骨的后侧。她身子往后一仰,多拉德抓住她的领子并把浸了氯仿的布盖在她脸上。她尖叫了一声,音量不是特别大,然后变得无力了。

  他把她平放到地板上,在桌子和一排画之间,拿着水彩画的盒子蹲在她身边的地板上。纸张窸窣的声音,填塞的声音,粗壮的呼吸声,还有电话铃的声音。
  那个女职员走出了她的工作间。
  “伯拉?”她向屋子里张望,“是你母亲,”她说着,“她需要现在就和你通话。”
  她走到桌子后面,“我来照看这位来访者吧。要是你……”她看见他们了。伯拉·哈帕倒在地上,头发盖着脸,而他蹲在她身旁,手上拿着枪,多拉德把最后一点水彩画吞掉。站起来,嚼着,奔跑,朝着她。
  她跑回自己的办公室,拼命关上此刻显得不堪一击的门。她抓起电话却没拿稳,话筒掉在地上,她的手和膝盖都在地上摸索找话筒,试着拨正占线的号码,她工作间的门被用力砸得拱进来。她耳根后面受到了一击,眼前的话机变成了金星。听筒嘭的一声掉在了地板上。
  多拉德在员工电梯里看着指示灯一层一层往下走。他的手枪就放在腹前,被书挡着。
  到了一楼。
  他走进没有人的展厅。走得很快,他的运动鞋在大理石地板上吱吱地响。拐错了一个弯,他旁边变成鲸的石膏面像和印第安人部落的巨大的面具。浪费了若干秒。他开始跑步,到了海达族人的高大的图腾前面,分辨不出方向了。跑到图腾边,朝左看,发现了原始武器展厅,知道自己的位置了。
  他在大厅里四下看了看。
  门卫站在布告栏旁边,离接待处有三十英尺远。
  带枪的武警离门更近。他的手枪皮套在他弯腰去擦鞋上的污点时形成了皱褶。
  要是他们动手,就先撂倒他。多拉德把枪别在腰带上,把外边的扣扣好。他穿过大厅,把出入证拿下来。
  门卫听到脚步声转过身来。
  “谢谢。”多拉德说。他手里拿着出入证的一角晃了晃,然后放在桌子上。
  门卫点点头。“你可以把它塞进这个孔吗?”
  接待处的电话铃响了。
  薄薄的出入证在玻璃板上很难被抓起来。
  电话又响了。赶紧。
  多拉德拿起了出入证,塞进孔槽。他从一堆书包里拎起吉他套。
  门卫走过去接电话。
  到门口了。快步走向植物园。他做好了准备,要是他听到有人追踪的话可以随时回身射击。
  进了植物园,往左拐,多拉德在植物园里找到一处小小的阴凉和一丛树篱,躲了进去。打开吉他套,取出网球拍,一只网球,一块毛巾,一个迭好的购物袋和一把有叶子的芹菜。
  他一气脱掉上衣和衬衫的时候扣子都飞了起来,然后脱掉裤子。他贴身穿着一件布鲁克林大学的T恤衫,还有运动裤。他把书和衣服塞进购物袋,然后放他的武器,最后在上面放芹菜。他擦干净吉他套的把手和表面上的手印,把它藏在篱笆下面。
  横跨植物园朝希望公园走,毛巾挂在脖子上。他从帝国大道上出来。慢跑的人在他前面。他跟在后面跑进公园的时候,第一批警车急驰而过。没有一个锻炼的人去关注他们。多拉德也没有。
  他跑一会儿,走一会儿,拎着他的购物袋,用球拍在地上颠球,俨然是一个刚忙完了一天的上班族,放松地在路上买完菜准备回家。
  他让自己渐渐放慢脚步;他不该让自己肚子里满满的就跑步。他现在可以选择速度了。
  他可以选择任何事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塔土尼星球。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恒星闪烁,炫目的白色光芒照耀着这颗行星上广袤的荒原。因此生成的热气从平坦的“沙质地表蒸腾上升,在巨大的断崖和高耸苍凉的山巅之间形成了一片晶莹的氤氲。这是这颗行星上惟一典型的地貌特征。大块大块风化的巨岩如哨兵般屹立,在潮湿的雾霭中俯视着一切。当飞车赛手呼啸而过,引擎发出狂野的嘶吼,炽热的光和空气似乎都在颤动,群山也为之颤栗不止。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