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河自漫漫景自端 - 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十四)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十四)
  狭长的光影移到脸上,自端睁开眼。
  从床头上摸索到遥控器,窗帘升上去,半壁墙的玻璃窗把阳光放进来。
  自端伸了个懒腰。
  她有择席的毛病,换了床再也睡不好的。
  酒有的时候真是好东西。
  让她觉得这张床这么舒服,都舍不得起来了。
  不知道自飒在做什么?
  看到床头放的衣服,自端笑出来。自飒看似大大咧咧的,有时候很细心。她抓过衣服来套上,洗漱好了出来找自飒。
  外面静悄悄的。自飒房里没人。自端从厨房里倒了杯水,在屋子里转悠起来。听到地下室有声响,她拿着杯子往下走。
  拖鞋踩在玻璃阶梯上,声音很轻,像是很细微的水滴,落在静静的水面上。
  自飒在游泳。
  蓝色水晶一样的游泳池里,碧波微荡。
  自端蹲下来。自飒像一只美人鱼,腾挪反转。看到她,自飒游过来。
  “把毛巾给我。”自飒冒出水面,撸了一把脸上的水。自端替她打开毛巾。自飒裹上,看着自端笑:“喂,你几岁了,看着**女人还会尴尬?”
  自端笑。
  “怎么不多睡会儿?”
  “平常早该醒了。”
  自飒套上鞋子,“去,弄早点去。”
  “啊?”
  “我要洗澡嘛!好饿……”自飒眨着她那双大眼睛,魅色横生。
  还有谁不愿意沉溺在这双黑黑的瞳仁里?
  自端乖乖的在厨房里煎蛋、烤面包。自飒散着她那头金发出来。姐妹俩其实蛮像的,只是一黑一白、一动一静,显出不同的风情来。
  自飒坐下,瞪着面前这只煎糊了的荷包蛋,“我宁可吃生的。”
  “你那只还比较好。”

  自飒嫌恶的看了看自端碟子里的另一只蛋,很无奈的说:“十年后我若得了癌,你要对我负责。”
  “哦。”
  “陈阿姨退休之前,你可得寻好了接班人。”自飒用刀叉切开煎蛋。她习惯用刀叉,筷子反而不熟练。
  “我会学的。”自端想了想,说。
  “就这基础?”自飒用叉子将糊蛋展示给自端看,“任重道远。”
  “只是没兴趣。”
  “你家那些名贵餐具都是摆设?”
  自端想想,可不是。
  美轮美奂的餐具,摆在美轮美奂的厨房里,似乎只是为了偶尔她指尖的触摸。
  “阿端,你给铁子做过一顿早饭嘛?”自飒轻描淡写的问,似是不经意。
  有吗?
  自端努力的想着。
  他们结婚的头两年,她刚开始做老师,家离学校远,她每天要起很早出门。而他,习惯晚起。往往是她睡下了,他还没回;她走的时候,他还在睡。
  他很忙。越来越忙。渐渐的不回家。她知道了,也由他去。
  偶尔回家,不是因为醉了,就是因为有事——总有不得不由老婆处理的事情,即便很少。
  给他做饭?大约他不嫌她做的难吃,也会嫌她多事。
  “你打算这样维持到什么时候?”自飒喝了口橙汁。
  维持到……再也不能维持。
  自端推开盘子,把那只焦掉的蛋丢进垃圾桶里。
  看着自端的背影,自飒小口小口抿着橙汁,半晌,才说:“阿端,谢谢你。”
  自端回过身来,望着自飒。
  自飒仿佛不习惯这样温柔的自己,轻轻的咳了一声,摆了摆头,道:“昨天听你弹琴,都生疏了。”

  “哦,可不。”自端看着自己的手。有好久没弹琴了呢,指头都钝了。
  “还记得小时候我妈逼咱俩练琴的事嘛?”
  “记得。”
  她怎会忘记?
  才五岁的她,妈妈离开了,是伯母接受了她。自那时起,自端的一切,都和她自己的女儿自飒一般无二。有些地方,伯母要求她,甚至更严格。
  伯母还把自己的三个儿女叫到一起,让他们照顾小妹妹。两个男孩子,老大自竣和老三自翊当然是没有问题,只有自飒跋扈,凡事不肯让。就算是她已经十岁,比小妹妹的年龄大上一倍。
  自飒最受不了的是大家都宠爱小妹妹,她不让妹妹碰自己的钢琴。伯母拿自飒没办法,只好再买一架琴。
  后来,自竣、自翊和自飒陆陆续续的不是出国、就是参军,家里只剩下她一个孩子。
  祖父提议让她也出去读书,祖母和伯母无论如何都不肯。
  在她们的眼里,她永远是需要保护的小女孩儿吧。
  自端笑起来。
  伯母那温暖的手,似乎还在握住她小小的手,一起按住那凉凉的琴键……
  两年前,伯母去世的时候,最后只留了她在身边。
  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握住她的手。
  自端知道她想说什么。
  一直都知道。
  于是她牢牢的握住伯母的手,牢牢的……她当伯母是亲生母亲一样的敬重和依赖,为了伯母,她可以做任何事情。没有旁的,就是爱她。
  自端吸了吸鼻子。她有点儿动感情了。
  掩饰的拿起杯子来喝口橙汁,可是,怎么这么酸?
  酸的她鼻尖眼眶都不舒服。
  自飒看到,轻轻的,她说了句:“对不起,阿端。”
  “你今天好奇怪。又是谢谢,又是对不起的。”自端抽了一张纸巾,擦擦鼻尖儿。纸巾干燥而清爽的味道,让她镇定。

  自飒今天,真的有点儿奇怪。
  自飒微笑,“你知道嘛,五岁的你,已经叫我知道,这世上,有些东西,我再骄傲,也无法超越。所以讨厌你。”
  “啊?”
  “五岁的你,弹琴已经很有天分。”
  “啊。”
  “妈妈赞你是天才。而她,从未用那么欣喜的眼光看过我。我是她一双圣手雕不成的朽木。”
  “我知道。”自端温柔的笑着,伯母是钢琴演奏家,曾想把姐妹俩都培养成钢琴家,可是自飒懒惰,她又志不在此,伯母不是不遗憾的。她摇了摇头,说:“我还不是一样?”
  “不,你不一样。但……这话我从未对人说起过。”
  因为骄傲,因为自尊。即使是对妈妈,或者正因为是妈妈,也从未说起过。
  “可是我知道啊。”自端笑。
  “所以你是个讨厌鬼。”
  “嗯。”
  “那么乖,就算是想妈妈都不肯当着人哭。”
  “嗯。”
  “心事永远藏起来,可给人看见的,永远是可爱的笑。”
  “我是可爱。”
  “屁!”
  自端笑。
  “我是真的真的讨厌你。就算是现在,也讨厌你。”
  “但愿你更讨厌我一些。”
  “丫的!”
  “人都说,恨一个人,远比爱一个人用情要深。讨厌和恨,差不太多吧。”自端笑着。
  自飒看着自端。
  “你恨佟铁河嘛?”
  “不。”
  “那么……顾惟仁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