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褐衣男子 -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接着一连几个星期,我都感到很无聊。佛莱明太太及她的朋友,在我看来,都是很乏味的人物。她们可以花上几个钟头谈论她们自己,她们的孩子,以及为孩子挑选好牛奶是如何困难,以及牛奶不好时,她们如何向奶商抱怨等等。接着她们谈论佣人,要想找到好佣人的困难,以及她们如何向职业介绍所的人抱怨,及职业介绍所的人如何对她们解释等等。她们似乎从不看报,也从不关心世界所发生的事。她们不喜欢旅行——觉得出去旅行,什么都跟英国不大相同,太不方便了。当然,里维耶拉对她们还可以,因为在那里她们可以遇到她们所有的朋友。
  我听的差点受不了。这些妇女大部份都是富有人家。广袤美好的世界等着她们去遨游,而她们竟宁可留在烟尘滚滚、沉闷乏味的伦敦谈论着奶商及佣人!现在我回想起来,或许我那时不够雅量,所以无法接受她们,然而她们实在是愚蠢;她们所挑选的工作也是愚蠢的:她们大部份都担任家庭会计的工作,记着自家的日常糊涂帐。
  我的事业并没有多大的进展。房子及家具都已卖掉,总数正好够还我们的债而已。而且,我也没找到自己的‘标竿’,其实我并不真的需要‘标竿’!我确信,只要我到处寻找冒险刺激,它就会在途中与我相遇。这是我的学说:人总是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我的学说就要被证实了。
  那是一月上旬,正确的日期是一月八日。我去与一位女士面谈没有谈成而返。她说她需要一位随身秘书,然而事实上她所需要的,是能一天工作十二小时,年薪仅二十五镑的清洁妇。在彼此压抑住的不快之下分手后,我走上艾吉威尔路(面谈的地点是在“圣约翰林”中的一幢房子),经过海德公园,到圣乔治医院,在那儿我走进海德公园角地下火车车站,买了一张到格罗塞斯特的车票。
  一上月台,我便走到月台的尽头。我想看看车站外往城中街的方向,那两个地道之间是否真的有路闸及出口,以满足我那好探究的头脑。我傻乎乎地发现自己是对的而感到高兴。月台上没多少人,而在月台的尽头,只有我跟另外一个男子。当我走过他身旁时,我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我最无法忍受的是防蛀丸的味道!这个男子的厚大衣上就有着浓烈的防蛀丸味。然而大部份的男人都在一月之前便开始穿上冬天的大衣,到现在味道应该已经消失了。这个男子在我一边,站在靠近地道的边缘。他似乎迷失在某种思绪中,因此我能毫不得罪地注视着他。他身材矮小,脸孔深褐,有着蓝亮的眼睛及一小撮胡须。

  “刚从国外来的,”我归纳:“因此他的大衣才有这种浓烈的味道。来自印度,不是军官,否则他不会有胡须。也许是茶农。”
  这时,那位男子转过身,似乎是要沿着月台往回走。他看了我一眼,然后目光移向我身后的某样西,霎时脸色大变,一种恐惧的扭曲,像是遽逢巨变一般。他本能地往后退了一步,似乎在躲避某种危险,忘记了他所站的地方是月台的尽头而跌了下去。电轨发出了显明的闪光及破裂声。我惊慌大叫了起来。人们跑了过来,两位车站职员不知从那里跑了出来控制现场。
  我惊惶过度地站在原地,像根木头一般地无法动弹。一部份的我为这遽然发生的不幸事件所震撼住,而另一部份却冷静而毫不受情绪影响地,对如何将男子的尸体从电轨上移回月台的方法感到兴趣。
  “让我过去,我是医务人员。”
  一个蓄着褐色胡须的高大男子推开人群,走过我身边,俯身检视尸体。
  当他检视的时候,令我奇怪地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不是真的——不可能是真的。最后,医生站了起来,摇摇头。
  “像僵尸一般,没救了。”
  我们都向前挤过去,一个悲伤的行李员高声说:“往后退好不好,有什么好挤的?”
  我突然感到一阵恶心,掩目后转,奔上阶梯,走向电梯口。我觉得太可怕了,几乎要呕出来,我必须赶快出去透点新鲜空气。刚刚检查死者的医生就在我的前面。这时一具电梯正要关门上升,而另一具电梯已经下降,他快跑过去,在他奔跑的时候,一张纸条掉了下来。

  我停下捡了起来,追赶他,但是电梯门就在我的面前关住,我被留在外头,手里拿着那张纸条。等到第二具电梯升上街道时,我已失去了他的踪影。我希望他掉的纸条并不重要。我开始拿起来看。那是半张便条纸,上面有用铅笔写的几个潦草的数字及文字。原迹如下:
  !”7,!”22吉而摩登堡
  (原书缺)
  表面上看起来,这当然没什么重要性。然而,我仍犹豫着没把它丢掉。当我拿着这张纸条站在那儿时,我很不舒服的捏捏我的鼻子。又是防蛀丸的味道!我将纸条凑近我的鼻孔,没错,纸条上有一股浓浓的防蛀丸味。那么——
  我小心地摺好纸条放进皮包里,慢慢地走回家,一路上想了很多。
  我向佛莱明太太说,我在地下火车站目睹了一件恶心的意外事件,觉得很不舒服,想要回卧房去躺一躺。她慈祥地坚持要我先喝一杯茶。喝过茶后,我便可自便了,我开始要进行我在回家途中构想的一个计划。我要知道,到底是什么使我在看医生检视尸体时,觉得不对劲。首先,我像那具尸体一般地躺在地上,然后用长枕垫来代替我,然后尽可能地回忆,模仿医生的每一个动作及手势,我终于明白了。我跪坐在地上,对着墙壁皱眉头。
  当天的晚报上有一小则报道说,有一个男子在地下火车站里死去,警方怀疑到底是自杀或意外事件。这使我的义务变的明朗化,而且佛莱明先生在听完我的叙述之后,也同意我的看法。
  “无疑地,你该去作证。你说没有人像你一样,近的可以看到整个事件的发生?”
  “我感觉到身后有人走近,但是我无法确定——而且,不管如何,没有人像我这么接近。”
  侦迅会开始了。佛莱明先生安排带我去参加。他似乎怕对我来说,那将是一项可怕的考验,而我不得不向他隐瞒我内心的泰然自若。

  死者经验明为卡统先生。他的衣袋里只有一张房地产经纪商的证明书,让他去看靠近马罗一条河边上的一幢房子。证明书上写着的人是“住在罗素饭店的卡统先生”。饭店的柜台说这个男子在前一天到达,并以卡统先生的名字订了房间。饭店的登记卡载明:卡统先生,庆伯利,南非。显然他是下船后直接去到饭店的。
  我是唯一目睹整个事件的人。
  “你认为那是意外事件?”法医问我。
  “我敢肯定。某样东西激起他的警觉,然后他即盲目地后退。”
  “但是,是什么激起他的警觉?”
  “这我不清楚。但一定有某样东西。他看起来像遭受到强烈的惊骇一样。”
  一个迟钝的陪审员暗示说,有些人非常怕猫。那个男子很可能看到了猫。我不觉得这是聪明的说法,但这个说法似乎为陪审团所接受,他们显然都急于回家,而且很高兴能证实那只是一件意外,而不是自杀事件。
  “我很奇怪,”法医说:“那位检视死者的医生并没有来作证。那时候应该记下他的姓名及住址,没有这样做实在不对。”
  我暗自微笑。关于那位医生,我有我自己的看法。为了执行我的计划,我决定明日去苏格兰警场。
  但是次日早晨带来了一件意外消息。佛莱明夫妇带来了“每日公报”,那天“每日公报”出尽了风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继底下铁事件之后
  空屋发现被勒毙女子
  我急急地看下去:“昨天在马罗的‘磨房’有一项惊人的发现。空无一物的‘磨房’是尤斯特士-彼得勒爵士的房产,而在那一度被认为跳下海得公园角车站,掉落电轨自杀身亡的男子口袋里,发现一张探看这幢房子的证明书。在房子楼上的某一房间里,昨天发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被勒毙。她被认为是外国人,但至目前尚未证实,警方说已有线索。尤斯特士-彼得勒爵士——‘磨房’的所有人——他正在里维耶拉避寒。”
或许您还会喜欢:
马普尔小姐探案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我亲爱的,我想我没告诉过你们——你,雷蒙德,还有你,琼——有关几年前发生的一桩奇特的小案子。不管怎样,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很自负——当然了,我也知道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上聪明——雷蒙德会写那些关于令人讨厌的男男女女们的非常现代的书——琼会画那些出众的图画,上面全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人,身上有的地方非常奇怪地凸了出来——你们都很聪明,我亲爱的,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作品简介StefanZweig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于1881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曾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茨威格便“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
再次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昆虫的天地卡弥尼树的枝丫,悬曳着露水打湿的坚韧的蛛丝。花园曲径的两旁,星散着小小的棕色蚁垤。上午,下午,我穿行其间,忽然发现素馨花枝绽开了花苞,达迦尔树缀满了洁白的花朵。地球上,人的家庭看起来很小,其实不然。昆虫的巢穴何尝不是如此哩。它们不易看清,却处于一切创造的中心。世世代代,它们有许多的忧虑,许多的难处,许多的需求——构成了漫长的历史。 [点击阅读]